•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60

Lucky小钰
首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耳鼻喉科学鼻渊论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魔法袋的礼物

已采纳

用食用苏打粉加白开水,制成苏打水放喷鼻器里,喷鼻子,清洗鼻腔,效果很好!无任何负作用!也可以喷眼晴,对过敏性结膜炎效果也好!

182 评论

油墩子2016

过敏性鼻炎真是难受得很,也难解决我以前就是这样,经常打喷嚏鼻塞的睡觉都睡不好的,吃过不少药都不行到处找方法,后面看过【13年鼻炎伴随】那文章才知道鼻炎这么容易就解决了只用了3个多月了,你或者可以参考我是直接找里面作者帮助的,爱信不信。

313 评论

lisalisa喵喵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基础理论》、《实用中药辞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 眼下,基本算得上入冬了。天气逐渐寒冷。北方的朋友,家中应该来了暖气。 许多人,就要被一个病缠上了,这就是鼻窍不通。 其实,中医里头对鼻子的病,有专门的论述。其中呢,伤风鼻塞,就是现在所说的急性鼻炎。所谓鼻窒,就是慢性鼻炎。所谓鼻槁,就是慢性萎缩性鼻炎。所谓鼻衄,就是过敏性鼻炎。所谓鼻渊,就是急慢性鼻窦炎。 这里头,除了鼻槁,即萎缩性鼻炎意外,其他的那些,基本上都可以有鼻塞、流鼻涕、鼻子不闻味的现象。因此,到了冬天,发作鼻病,鼻窍不通,这是常见现象。 这时候怎么办呢?我以前给大家讲过多种方法。现在我要说这个,是最简单不过的了。 准备中药苍耳子,麻油。把苍耳子轻轻地锤破,然后放入小锅里头,加上麻油,文火来煮开。煮开了,去掉苍耳子,等冷却以后装入小瓶里头备用。用的时候,就用这个棉签,把药液给蘸好了,在鼻腔内涂抹。每天是2到3次,2个月为一个疗程。 这个办法是哪来的?最初,是我在长春工作的一个业界好友告诉我的。他说,在当地啊,有不少的基层医师,用这办法救急。遇上那种特别难受的,把这办法用上,虽然不能治本,但是可以治标,鼻子不通气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有意思的是,我用这办法,帮助过一个小学教师。她呢,有鼻炎,每到冬天就容易发作。她一发作啊,就鼻子不通气,流鼻涕,脑瓜子迷迷糊糊的。主要是,她作为老师,讲课的时候,你不能一边说,一边擦鼻涕啊,于是就问我,有没有办法,能短期内改善一下。 我建议她这个办法,回去尝试以后,还真就有效。虽然说不能完全恢复授课时的正常声音,但是至少流鼻涕好多了。 其实,这个办法是很普通的办法。熟悉中药学的人都知道,苍耳子,它是治疗鼻病的常用药。这东西其实就是菊科植物苍耳,或者蒙古苍耳带总苞的成熟果实。它性味苦、甘、辛、温,入肺经、肝经。它可以散寒通窍、除湿止痛、祛风止痒。一般来说,它基本就被用来治疗因为脾肺气虚、外感风寒所致的鼻渊。真正用它散寒解表、除湿止痹痛的人,不多。 咱们都知道,鼻为肺之所系。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如果肺气虚,卫外不固,则易受外邪所扰。肺气如果在这种情况出现异常,则鼻窍不通。肺输布津液的能力下降,于是痰湿通过鼻窍流出来,这就是大鼻涕。在这个情况下,鼻子嗅觉功能也会失灵。 这样的情况,在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急慢性鼻窦炎患者身上都容易出现。典型表现,就是病症感寒而发,在气温降低的时候多发、加重。这个鼻涕呢,有的时候质地清稀,有的时候比较浑浊,但是往往不会发黄。舌淡,苔薄白,讲话鼻音较重。有的人甚至形寒肢冷,身体倦怠乏力。 这个时候怎么办?就得散寒、通窍。鼻子作为肺窍,被寒邪湿邪郁滞住了,就得用一个东西,给它通开。苍耳子外用,以其辛散温通之性,能起到这个作用。当然,它的作用也就局限于局部。你指望它能彻底改变体质,减少发作,那是不现实的。 我把这个经验写出来,供读者朋友借鉴吧。当然,使用前提,也得是准确辩证。萎缩性鼻炎,也就是所谓臭鼻症,那是绝对不能用的。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

293 评论

美丽苗条龙龙

中医认为鼻炎是肺气虚寒,卫表不固,主要是补益肺气,固表护卫,温肺散寒。取党参、茯苓、泽泻各12克,苡仁、白扁豆、白术、红花、菖蒲各9克,陈皮、木通、灯芯各6 克水煎服。

盐水洗鼻,盐水配比方法是500毫升水里加克盐,就得到的盐水,然后用棉棒蘸取盐水放入鼻孔内,并用力吸,使得所蘸取的盐水能够流入鼻腔,再流入咽喉部反复几次,搭配鼻诺堂一段时间可改善过敏性鼻炎。

将所需食材准备好,把牛肉块,洋葱,芹菜,胡萝卜,蘑菇,大蒜,香叶,胡椒,百里香和迷迭香放入锅里,然后倒入一整瓶的红酒,盖上锅盖腌制几个小时(过夜是最好的)。

然后将腌料倒入一旁留着备用,把牛肉放入纸巾上,沥干表面的液体,然后放入锅里,撒点面粉搅拌均匀,放入黄油,搅拌均匀,然后调到小火煮制,直到肉呈现金黄色。

放入牛肉块,洋葱,芹菜,胡萝卜,蘑菇,大蒜,香叶,胡椒,百里香和迷迭香蒜,搅拌均匀,再倒入腌料,盖上锅盖放入提前预热过的烤箱里调到220度进行烤制,大约2个小时后倒入盘中。

在一个干净的碗里,放入奶油,打一个鸡蛋,倒点黄油,撒点盐调味,用搅拌勺搅拌均匀,再放点面粉和发酵粉,用硅胶刀搅拌成面糊,然后用手揉成面团,用擀面杖擀平。

把擀平的面团放入盛有牛肉混合物的盘中,铺平,涂抹一层薄薄的油,用刀在中间划个十字,再次放入烤箱里烤制,大约30-35分钟即可出炉食用。

263 评论

雪绒花05

医者曾经发表博文,说“准备带领中医科挑战过敏性鼻炎!这是一种寻常小病……对这种病,只要辨证正确,中医治疗的效果很好!”但从患者朋友反馈的信息来看,许多人为这个病,遍寻中医、西医,都没有很好的效果!甚至有许多中医也认为,这是不可能治愈的一种疾病!那么,为什么大多数中医治不好过敏性鼻炎呢?医者分析有以下几种原因:第一,对过敏性鼻炎的辨治规律不熟悉。当今的大部分中医医生,都是五十年代以后中医院校培养出来的,是通过教材学习的中医。而过敏性鼻炎这种小病,它的辨治规律根本不在《中医内科学》之中,只是在《中医耳鼻喉科学》中有专章讨论。而《中医耳病喉科学》这种非主流课程,根本不被重视。因此,对过敏性鼻炎的辨治规律不熟悉、不了解,也便成了当代大部分中医的通病。不熟悉不了解,谈何治疗效果!?第二,被“过敏”二字限制了思维。也有一些中医专门研究过敏性鼻炎,甚至发表了不少相关论文,但实际的治疗效果也不满意。稍一留意就会发现,他们被本病的西医病名“过敏”二字束缚了手脚,限制了思维。总想结合现代医学,发现所谓的抗过敏中药,组成抗过敏方剂。许多见诸报刊的经验方都寓有抗过敏的意思。这实际上是不利于从中医角度辨治过敏性鼻炎的。第三,只着眼局部症状,忘记了整体的调节。过敏性鼻炎的局部症状非常明显,也是患者的主要痛苦所在。有许多中医就把着眼点放在了局部症状的缓解上,而忘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忘记了从脏腑的角度、从阴阳的角度分析过敏性鼻炎的病因病机。归根结底,大多数中医治不好过敏性鼻炎的根本原因,是背离了辨证论治这一中医的基本原则!以下摘录清·郑钦安先生《医法圆通》有关鼻流清涕一证的论述,希望对同道有所帮助!“按鼻流清涕一证,有从外感而致者,有从内伤而致者。从外感而致者,感受外来之客邪,客于肺经,闭其清道,肺气不得下降,清涕是出。其人定现发热,恶风、恶寒,头疼身痛等情。法宜宣散,如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之类。从内伤而得者,由心肺之阳不足,不能统摄津液。而清涕出。市人称为肺寒,称为陈寒,由其不知阳衰而阴寒即生也。肾络通于肺,肾阳衰而阴寒内生,不能收束津液,而清涕亦出。其人定无外感足征,多困倦无神,或忿嚏不休,或畏寒,或两脚冷,法宜扶阳,如麻黄附子细辛汤、姜桂汤、阳旦汤之类。若久病之人,忽然清涕不止,又见壮热,汗,气喘唇青,脉劲浮空,乃亡阳欲脱之候,争宜回阳。缓则不救。然亦十中仅救一二。查近来市习,一见鼻流清涕,不分内外,一味发散,多经参苏饮、人参败毒、九味羌活、辛夷散等方,外感则则可,内伤则殆。”

87 评论

漫野之弥

不严重的话就不要吃药了。尤其是中药(西药想必大家都知道不乱吃,但是中药大家常误解,忽视毒性),吃出肝肾损害就不合适了——这不是吓唬人,搜索“中药肝损伤、肾损伤”一堆结果。严重的话去正规医院询问医生的专业意见。

318 评论

相关问答

  • 眼耳鼻喉科论文

    创新医学网上面有一个绿色通到发表论文可快了,一般一到三个月就能见刊。我去过创新医学网,他们专门有个绿色通道,,就是为医生能很快的发表医学论文,进行晋升职称的特色

    蓝色泡泡沫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耳鼻喉科技论文

    功能性鼻内窥镜技术过去,做一个鼻息肉、鼻窦炎手术非得要打开鼻腔,把人的脸从下往上掀个底朝天,病人受到重创,痛苦不说,恢复起来极慢;开展了内窥镜下的显微手 术之后

    cathyying850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耳鼻喉科qcc论文

    毕业论文,多少人心中的痛,过来人都体会过那种滋味。为了表示我对毕业生们的无限同情,在这里直接送上护理毕业论文一篇! 摘要 :目的 研究观察品管圈对眼耳鼻喉科护理

    微微王chichi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耳鼻喉科论文

    你暂时不要找中医,试试我的方法。每天白糖二两,熬到成焦黏糖。有点发焦的样子。。一天用来冲服。。连服七天。。有些效果就继续喝一段时间。。然后按摩双侧心经,肾经,肝

    amy229815572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sci论文耳鼻喉科

    SCI的英文全称为Science Citation Index,既《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 《SCI》),是美国科

    王小若1127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