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83

匪号叶小二
首页 > 医学论文 >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编辑部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大果果就是我

已采纳

编者按: 深睡眠只占了整个睡眠时间的22%--25%,很多人因为不了解这些,而盲目的追求过多的深睡眠,其实深睡眠太长,反应出机体也是不正常的。 你的转发和点赞是我们持续更新的动力! ▼ 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摸起身边的手机,刷一刷昨晚睡觉错过的朋友圈,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习惯性动作。 随着很多睡眠监测 app 的流行,很多人习惯晚上把 app 点开,来测试自己昨晚睡眠情况,于是有了这样的朋友圈: “昨晚睡眠还不错,我深睡眠时间有6个小时!” “惨了,昨天睡觉好差,我深睡眠时间竟然只有4个小时!” 手机上的那些数字和曲线图,真的能如实反映你的睡眠状况吗? 不能。 深睡眠占整体睡眠的22%-25% 睡眠是一种主动过程,睡眠是恢复精力所必须的休息,有利于精神和体力的恢复;而适当的睡眠是最好的休息,既是维护健康和体力的基础,也是取得高度生产能力的保证。 睡眠分为快速动眼期和非快速动眼期。非快速动眼期又分为浅睡期、轻睡期、中睡期和深睡期,其中中睡期和深睡期又合称为慢波睡眠期。 当人入睡的时候,先从浅睡眠进入深睡眠,再慢慢有深睡眠进入浅睡眠,如此循环,大概60-90分钟一个周期。 很多人只知道深睡眠对“休养生息”是有好处的,但是却不知道,其实深睡眠只占了整个睡眠时间的22%--25%,很多人因为不了解这些,而盲目的追求过多的深睡眠,其实深睡眠太长,反应出机体也是不正常的。 深睡眠6小时的人,可能只是睡觉时没翻身 市面上的睡眠监测产品主要是通过传感器和手腕的接触,来监测人的动作的。 换句话说,智能手环主要通过体动频率获知睡眠的状态,动作多说明睡眠浅,深度睡眠的人体动相对较少。 在人心情平静,无大幅度动作的情况下,手环已经判定其为睡眠状态,而实际上受试者依然保持清醒。 若使用者在打开睡眠模式后,并未带上手环,睡眠记录中也会认为这段时间为睡眠状态。再如早晨醒来时,若忘记关闭睡眠功能,则也会对总体睡眠时长产生影响。 深睡眠记录了6个小时的人,可能只是晚上睡觉没有翻身,或者手环放错了位置罢了。 手环监测的睡眠有一定参考价值 既然手环监测的睡眠状态有很大的误差,那是不是智能手环测试睡眠毫无价值? 也不是。 多导睡眠监测仪是睡眠研究中评判睡眠好坏的金标准,然而,它有诸多不足:比如价格昂贵,佩戴后影响睡眠,耗费个人和睡眠医师的时间,不能在家中并且不能长期记录睡眠情况等。 手环传感器和处理算法的应用让监测睡眠更加方便,为追踪个人的长期睡眠状况提供了可能性。 与传统的多导睡眠监测相比,手环监测几乎对睡眠无任何影响,成本低廉,方便快捷。 智能手环随着传感器的精确程度和可用类型不断增加,核心算法的不断升级,对个人的睡眠预测正确率也会不断提升。 在因睡眠问题就医时,手环提供的睡眠数据相比于病人对病症的主观描述的睡眠日记更加客观,相比于去医院长时监测更加方便。 作为以青中年人为服务对象的产品而 言,它更好的满足了人们对自己睡眠质量的好奇和了解。 说不定未来的哪一天,智能手环就可以真正识别深浅睡眠,在该醒来的时候智能把你叫醒呢。 参考资料: [1]王司敏,秦浩,顾伟.睡眠监测手环在31例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017,32(10):83-85+96. [2]高一乐.智能运动手环的发展现状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5(33):202+204. [3]谢作如,金孜达.测一测你的睡眠质量[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Z1):129-131. [4]李红岩,段莹,卢烨,常远,佟雅婧,孙瑶,孙书臣.智能手环的应用评价[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4,1(06):341-344. [5]王菡侨. 有关美国睡眠医学学会睡眠分期的最新判读标准指南解析[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9,8(06):575-578

235 评论

秀之美--艳梅

慕斯的第三套睡眠系统是今年的3月20日,在这一天,主题为“健康睡眠,幸福中国”的2012世界睡眠日暨健康睡眠高峰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这次次会议由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中国睡眠研究会、中国医师协会等共同举办、慕思寝具独家协办,来自卫生部、中国科协和世界睡眠医学联合会、世界睡眠联盟、澳洲睡眠协会、欧洲睡眠研究会、亚洲睡眠研究会、慕思寝具的相关负责人,共同论道“健康睡眠”。

108 评论

莎菲娜娜

每年3月15日是世界睡眠医学会订定的世界睡眠日,而睡眠品质很重要大家都知道,但很少人会在出现轻微的睡眠问题时,就去求助医师。根据荷兰皇家飞利浦调查横跨欧、美、亚洲的12个国家、共11,006名成人,发现大部分人都有睡到小时,但却有67%的人半夜至少会醒来一次,其中又有62%的人会选择参考网路资讯,根本不会就医。

在调查中,只有1成表示睡眠品质非常好,8成的人都希望改善睡眠品质,台湾睡眠医学会理事周昆达医师表示,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是「令人就算睡了也睡不饱的」的冠军原因,睡觉时上呼吸道反复塌陷,导致呼吸道阻塞无法呼吸,在重度的患者身上,这样的情形每晚甚至可以发生5百多次以上,在半夜至清晨这段时间发生猝死的风险是一般人的倍。

但根据调查结果,65%确诊为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从未治疗」或「现已停止治疗」,周昆达说,估计全台湾最高有数百万的患者,他就收治过一名39岁壮年男子,长期打鼾睡不好,确诊为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每小时呼吸中止至少30几次,但不愿意接受治疗,3个月后就因为呼吸停止而中风。

周昆达表示,通常年纪较大、男性、肥胖、呼吸道狭小、慢性鼻塞、气喘、吸菸等人风险会比较高,因为打鼾、白天昏昏欲睡、短暂噎住或倒吸一口气而清醒过来,长期下来因为睡眠品质不良,会增加癌症、高血压、心脏病、中风等疾病的风险。

周昆达表示,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症可以先从改变生活习惯开始,例如减肥、不喝酒、戒菸或改变睡姿等,过去针对中重度的患者,治疗第一线多建议使用阳压睡眠呼吸器(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持续维持呼吸道正压、产生风压,来防止呼吸道在睡眠时发生塌陷而阻塞。

而今年2月美国睡眠医学学会发表的治疗指引,却不再强调以疾病严重度来界定是否使用阳压睡眠呼吸器,因此即使是轻度患者也可考虑使用阳压睡眠呼吸器治疗。而配合患者的个人体质不同,也可使用包括口腔矫正器,或是手术治疗等。

睡眠呼吸中止症即使短期症状不显著,长期也容易有不良的影响,周昆达表示,民众若有长期打鼾或白天精神不济等症状,一定要求助睡眠专科医师进一步评估与治疗。

205 评论

相关问答

  •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好

    耳鸣不能戴耳机听音乐

    我是五叶神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世界上睡眠医学杂志

    耳鸣不能戴耳机听音乐

    芳宝女郎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杂志

    是我觉得本来就耳鸣的话还带着耳机听音乐更会影响到自己的听力所以还是外放听音乐比较好

    mimi若闻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是我觉得本来就耳鸣的话还带着耳机听音乐更会影响到自己的听力所以还是外放听音乐比较好

    苦瓜老太婆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5

    耳鸣不能戴耳机听音乐

    大力非水手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