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83

芦苇薇薇
首页 > 医学论文 > 温病滋阴生津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帅气小王子…

已采纳

应该说的是滋阴生津,阴虚津液少,无法制阳,则阳胜,导致津液更加无谓消耗,往往口干等症。治法就是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津液不再虚耗,自然就达到生津的目的。

208 评论

厦门小鱼网

中医认为,阴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水,滋养身体的津液。阴虚,即水不足,补水,就是滋阴。 阴虚往往会有 口渴 内热的缺水症状

311 评论

约翰尼德斌

玄参,性寒味苦、甘、咸,归肺、胃、肾经,功能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除烦止渴。多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症见身热、烦渴、发斑等;又用于阴虚火旺、肺热内灼所致的咳嗽、咽燥、骨蒸潮热、咯血、自汗盗汗等症;还用于咽喉肿痛、疮痈、瘰疬痰核。玄参为泻无根浮游之火的圣药,故无论热毒实火或阴虚内热均可使用。

352 评论

海晴whisper

麦冬,沙参都有养阴生津的功效。

266 评论

南京爱华会务

温病感受温邪所引起的一类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又称温热病。属广义伤寒范畴。以发热、热象偏盛(舌象、脉象、便溺等热的征象)、易化燥伤阴为临床主要表现。

主要有以下治疗方法:

解表法具有疏泄腠理、驱邪外出的作用,适用于温病初起,病邪在卫。解表法有多种,其中辛凉解表,适用于风温初起,邪袭肺卫之证;宣表化湿,适用于湿温初起,湿热之邪郁表之证;疏表润燥,适用于秋燥初起,燥热伤肺之证。

清气法具有清泄气分邪热的作用,适用于温邪燔灼气分。其中轻清宣气,适用于温邪初入气分,气机不畅,热郁胸膈,热势不甚之证;辛寒清气,适用于阳明热盛之证;清热泄火,适用于气分蕴热不透,郁久化火之证。

化湿法具有宣通气机、和中利水的作用,适用于湿热病。其中宣气化湿,适用于湿温初起,湿阻中焦,气机不畅,湿热又郁遏于肌表之证;燥湿清热,适用于中焦湿热互结之证;分利湿邪,适用于湿热郁阻下焦之证。

通下法具有通腑泄热、荡积通瘀的作用,适用于热结胃肠、湿热结滞及血蓄下焦等证。其中通腑泄热,适用于热传阳明,燥屎结于肠腑的腑实证;导滞通便,适用于湿热积滞,胶结于胃肠之证;通瘀破结,适用于胃肠或下焦蓄血之证。

开窍法具有促使神志清醒的作用,适用于温邪入心包或痰浊蒙闭心包。

熄风法具有平肝熄风、镇痉的作用,适用于温热内燔,肝风动越。

清营凉血法具有清营泄热、凉血解毒的作用,适用于温邪入于营血。

滋阴法具有生津养液、滋补真阴的作用,适用于温病中后期阴液耗伤。

121 评论

相关问答

  • 温病清热生津论文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一书中颇为重视小便不利的辨治。书中小便不利多指小便短少而言,常作为兼症,有时也作为主症列出,并有一些针对性的治法方药。足以说明在温病治疗中注

    地球是个圆曲奇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阴滋病论文

    医学毕业论文:医学免疫的中医理论 中医药与现代免疫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但是,目前二者没能很好的结合与应用。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医学毕业论文:医学免疫的中医理论,

    lipingzhou13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阴阳平衡百病不生论文

    《素问·阴阳离合论》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世间万物的变化虽然多得不可胜数,然而它的要领却只一个,

    阿里嘎多~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未知病毒阴滋病论文

    阴滋病是一种症状和艾滋病相似,但检查结果呈阴性的疾病。可以通过唾液和血液传播,患者淋巴会发生肿胀,皮下有出血现象,舌苔上会生出绒毛。

    晓晓雯雯雯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温病养阴的论文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一书中颇为重视小便不利的辨治。书中小便不利多指小便短少而言,常作为兼症,有时也作为主症列出,并有一些针对性的治法方药。足以说明在温病治疗中注

    學僧Young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