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81

天可莲见
首页 > 医学论文 > 肝性脑病护理论文量表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fightingBB

已采纳

肝性脑病过去称肝性昏迷,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门体分流性脑病强调门静脉高压,门静脉与腔静脉间有侧枝循环存在,从而使大量门静脉血绕过肝脏流入体循环,是脑病发生的主要机理。亚临床或隐性肝性脑病指无明显临床表现和生化异常,仅能用精细的智力试验和电生理检测才可作出诊断的肝性脑病。肝性脑病临床表现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往往因原有肝病的性质、肝细胞损害的轻重缓急以及诱因的不同而很不一致。急性肝性脑病常见于暴发性肝炎,有大量肝细胞坏死和急性肝功能衰竭,诱因不明显,患者在起病数日内即进入昏迷直至死亡,昏迷前可无前驱症状。慢性肝性脑病多是门体分流性脑病,由于大量门体侧枝循环和慢性肝功能衰竭所致,多见于肝硬化患者和(或)门腔分流手术后,以慢性反复发作性木僵与昏迷为突出表现,常有进大量蛋白食物、上消化道出血、感染、放腹水、大量排钾利尿等诱因。在肝硬化终末期所见的肝性脑病起病缓慢,昏迷逐步加深,最后死亡。肝性脑病护理一、一般护理对肝性脑病病人要设专护,床上安床挡,躁动者用约束带,以保证病人的安全。备好抢救物品和药品。取舒适体位并定时变换,防止产生褥疮。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治口腔、呼吸道、泌尿系感染。吸氧,必要时头置冰帽、降低颅内温度,减少脑细胞耗氧,保护细胞功能。保持大便通畅,减少肠道细菌产氨。建立静脉通路,及时合理用药。注意严格控制液体输入速度,防止稀释性低钾及低钠血症、心力衰竭、肺水肿以及脑水肿的发生。 二、饮食严格控制蛋白质摄入,以高糖补充热能,待病情改善,逐步增加蛋白质供给。三、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去除诱发因素1.在肝硬化失代偿病人的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意识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前驱症状,如有无欣快事抑郁、言语不清、健忘、行为异常、嗜睡、扑翼样震颤等。2.对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应立即止血并补充新鲜血液。出血停止后应采用生理盐水或弱酸性溶液清理肠内积血,以减少肠内氨的产生和吸收。3.发现感染选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炎症。4.对水肿和腹水病人,利尿应注意保钾和排钾利尿剂交替使用,防止电解质紊乱,发现低钾、低钠血症及时纠正。5.慎重使用镇静剂,选用对肝毒性小的药物,以减少肝损害。6.大量排放腹水,腹腔压力骤降,门静脉淤血,使入肝血流减少,导致肝细胞缺氧坏死,可诱发和加重肝性脑病,注意掌握放腹水的速度和量,并及时补充丢失的蛋白。放腹水时应边放边束紧腹带。

96 评论

穿G2000的恶魔

实验讨论与分析1假手术的目的: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的不同点是其肝叶健全,即肝功能健全。主要用于对比证明肝对氨有解毒作用,由实验结果可见肝功能不全的家兔对氨的解毒作用明显低于肝功能健全的家兔,说明肝有解氨中毒的作用。2肝大部分结扎在实验中的作用:采用家兔大部分肝结扎,是为了复制急性肝功能不全的动物模型,造成肝解毒功能急剧降低,在此基础上经十二指肠灌入复方氯化铵溶液,导致肠道中氨生成增多并吸收入血。3家兔呼吸频率和肌紧张有何改变,为什么?(1)家兔呼吸频率的改变:给药后家兔的呼吸频率加快,可以猜测家兔呼吸频率的增加是由于氨中毒引起的。(2)随着实验的进行家兔的肌紧张加剧,以至于出现抽搐甚至角弓反张等表现。(3)说明:血氨浓度升高,干扰脑组织的能量代谢,主要是干扰葡萄糖的生物氮化过程,而脑组织随时都要依赖血液中的葡萄糖提供能量。氨与脑内的α-酮戊二酸结合,生成谷氨酸,影响糖代谢,使ATP产生不足,产生谷氨酰胺为抑制神经的递质,并使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减少,并且氨对神经细胞膜也有抑制作用是神经细胞兴奋性异常,并干扰神经传导活动。其中乙酰胆碱有扩张血管减慢心率的作用,从而可见家兔呼吸频率加快的原因。而其中肌紧张加剧可能由于脑组织中氨大量增加使大量谷氨酸转化成谷氨酰胺使氨中毒早期生成γ-氨基丁酸的底物-谷氨酸减少,引起脑内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减少有关。4复方谷氨酸钠溶液的影响和作用机理:(1)注射复方谷氨酸钠溶液后可以缓解家兔氨中毒的症状。(2)作用机理:谷氨酸可与血中过多的氨结合成为无毒的谷酰胺,由尿排出,进而降低血氨。谷氨酸还可参与脑细胞的代谢,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实验结论血氨增高可诱发肝性脑病;肝脏具有解氨毒作用但有一定限度;氨对大脑有毒性作用;复方谷氨酸钠溶液有缓氨中毒的作用。

267 评论

huangmanjing

肝病是指发生在肝脏的病变。包括乙肝,甲肝,丙肝,肝硬化,脂肪化,肝癌,酒精肝等等多种肝病。下文是我为大家蒐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酒精性肝病患者的护理干预

研究表明,长期大量饮酒,酒精的代谢产物对肝细胞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可导致肝细胞的变性和坏死[1]。临床上将由于长期大量饮酒而引起的肝脏损害性疾病统称为酒精性肝病ALD即酒精肝。包括:酒精性脂肪肝AFD、酒精性肝炎AH、酒精性肝硬化AC。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交圈扩大、工作压力增加等,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针对此病无特效药物治疗、病程长、易反复等特点,我院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09例酒精肝患者,在抗氧化、抗纤维化、保肝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共收治酒精肝109例,其中:男108 例,女1例,年龄29-63岁,平均年龄43±岁,酒精性脂肪肝11例,酒精性肝炎26例,酒精性肝硬化72例。均符合《酒精性肝病诊断指南》的诊断标准。①饮酒史:5-33年,平均年限±年,饮酒量:45-700g/d折合乙醇,平均日饮酒量±。②临床表现:不同程度的上腹部不适,食欲不振,乏力,发热,黄疸,严重者伴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③ 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异常、不同程度贫血,血清r-GT升高明显。④ 超声,CT扫描有慢性肝损害改变,肝活检有助诊断。

方法:全部病例均给予抗氧化、抗纤维化、保肝支援治疗同时给予有针对性的系统护理干预。

结果:109例酒精肝患者除2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肝性脑病急诊入院后短时间死亡,其余106例全部戒酒,无一例复饮,病情得到不同程度控制而好转出院。

2 护理干预

认知干预:患者入院后安排一名主管医生和一名责任护士,定期向患者及家属宣教酒精性肝病的相关知识,把酒精进入体内是如何毒害肝脏的过程制作成动漫,形象、逼真地表现酒精对肝脏的毒害和损伤,宣传戒酒对疾病的转归、预后影响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

心理干预:酒精肝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精神方面的问题,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患者的心理因素对酒精性肝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预后有重要影响[2]。家庭矛盾、工作压力、邻里纠纷等长期精神不愉快时以酒浇愁、暴饮、狂饮,极易导致酒精性肝损害的发生。因此根据患者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心理特点,选用不同方法进行心理疏导,如理解、安慰、帮助、鼓励、支援等,积极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了解其家庭、社会、工作中的背景情况,协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家庭社会环境,给患者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援,用亲情、温情化解患者的心理症结,使之感受到家庭社会的温暖,使其能以积极、乐观、愉快的心情配合治疗,以提高疗效,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行为干预:不良的饮酒行为习惯,导致酒精肝的发生、发展[3],因此终生戒酒是首当其冲的关键治疗,戒酒可避免酒精继续对肝脏的毒害,清除病因、改变疾病程序、提高疗效、促进康复。轻度嗜酒者通过认知教育、心理干预能做到理性戒酒,但长期酗酒、酒依赖患者,视酒如命,一旦断酒就会出现戒断综合征,表现为;全身颤抖,烦躁,焦虑,甚至幻听、幻视,严重者可出现谵妄,意识不清等,对此应积极抢救和对症治疗,病情稳定之后,采取多种手段和方法戒酒,如药物戒酒、厌恶疗法戒酒,对个别酒依赖患者必要时通过家庭社会力量采取强制戒酒。

饮食干预:酒精性肝病患者因长期嗜酒而存在不同程度的胃肠功能紊乱,消化能力下降,故急性期合理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少食多餐,避免过食发生腹胀不适。恢复期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可荤素搭配增加蛋白质的利用率,热量一般控制在2000千卡左右。

生活干预:酒精性肝病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以减轻肝脏负担,促进肝细胞功能恢复,随着病情好转可适当动静结合,以散步活动为宜,避免剧烈运动和强体力劳动,在肝功能恢复正常后6个月至一年可正常劳动、工作。

3 讨论

调查发现 我国酒精肝呈现发病率逐年上升、肝脏损害程度加重、受损功能器官增多等态势,已对我国人群健康造成系统性危害,已成为乙型病毒性肝炎之外的第二大杀手。应引起国家 *** 及社会居民的高度重视。从我院2009至2010年收治的109例酒精肝的诊治情况也证实了以上调查结果,109例患者中有三例因严重的并发症在入院后短时间内死亡。由于酒精肝尚无特效药物,因此预防和早期诊治十分重要,加强对过量饮酒危害性的宣传和教育,强调节制饮酒、理性饮酒,倡导文明用酒,酒文化渊源流长,要让社会居民懂得怎样用酒,什么时候能饮酒,什么情况不宜饮酒,比如:身体不适、心情烦躁、抑郁忧愁,或盛怒之时要严禁饮酒,否则就会对身体造成损害,只有充分认识才能更加自觉的把握适量饮酒或戒酒,才能更大程度地预防疾病的发生和进展,本文通过对106例酒精肝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表明,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和治疗依从性,改变不良行为习惯,对降低复发率、提高治愈好转率、促进患者康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付小红,王维琴.慢性酒精性肝病病人心理性因素的调查分析及临床干预[J].护理研究,2007,213:264

[2] 沈雪妹,汪敏.医学心理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244

[3] 周艳馨,朱立君.酒精性肝病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B].实用护理杂志,2009,06;147

>>>下页带来更多的

215 评论

相关问答

  • 肝性脑病护理论文答辩

    ①患者应绝对卧床,由专人守护,并监测生命体征及肝昏迷症状。防止患者坠床及舌咬伤。床铺平整干燥,定时帮助患者翻身以防止压疮。注意保暖,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以防止继

    刺xin的刺刺儿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护理肝性脑病论文

    一. 实验目的 1、学习制备肝功能不全的动物模型的方法. 2、理解苯乙胺在肝性脑病发生中的作用并探讨其抢救治疗的措施. 3、观察肝性脑病

    jiaoyang0706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护理毕业论文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过去称肝性昏迷,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门体分流性脑病(PSE)

    yiranrenxiaoyao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肝性脑病论文护理

    建议:肝性脑病确诊后要从以下方面加强护理: (1)积极寻找诱因,并及时排除。大多数肝性脑病有明确的诱因,因此,在肝硬化患者出现肝性脑病先兆症状时,应立即寻找诱因

    chen251791802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肝性脑病病人护理论文

    ①患者应绝对卧床,由专人守护,并监测生命体征及肝昏迷症状。防止患者坠床及舌咬伤。床铺平整干燥,定时帮助患者翻身以防止压疮。注意保暖,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以防止继

    傻傻的双子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