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yran0910
风湿寒性关节痛 是指人体感受风寒湿邪所引起的以肌肉、关节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本病中医辨证常分为风重、湿重、寒重、风湿、寒湿等五种证型,临床治法较多,多采用理疗等方法。 膏肓灸法是中医针灸学中传统的特种灸法,某院自1997年以来用传统膏肓灸法试治本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结果如下。 基本资料 某院收治147例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其中男性61例,女性86例 。 年龄28~72岁 ,平均46、47岁 ;膝关节痛58例,背腰部痛21例,肘关节痛12例,膝关节合并其它关节、部位痛56例 。 艾灸方法 膏肓灸法 :患者平坐床上,屈膝抵胸。前臂交叉,双手扶膝,低头,面额抵于手背,使两肩胛骨充分张开,在平第四胸椎棘突下,肩胛骨内侧缘骨缝处按压,觉胸肋间困痛,传至手臂,即是膏肓穴。 配穴:气海、足三里;足背冷痛者加至阴穴。 膏肓穴以大艾炷灸,每次13壮;再使患者平卧,取气海、足三里3穴,大艾炷各灸7壮 。若需加灸至阴穴,则与灸膏肓穴同时进行。小艾炷两侧各7壮 。每日治疗1次 ,15次为1个疗程。 结果 近期治愈 :受累关节、肌肉疼痛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ESR降至正常。 显效 :受累关节、肌肉疼痛大部分消失或明显减轻,ESR恢复正常,关节疼痛未消失。 有效 :受累关节疼痛或肿痛有好转。 无效 :经连续治疗 1~2个疗程以上,受累关节症状无好转。 147例经治疗全部获效,其中近期治愈128例,显效12例 ,有效7例 。治疗时间3次~3个疗程。 案例 姚某,女性,43岁,2000年1月19日初诊 。患者膝关节冷痛3年余 ,近日加重,伴后背畏寒,踝以下及足背冰凉曾多方治疗效果不佳。检查局部无红肿,ESR、ASO、RF均正常。诊断为风湿寒性关节痛,用膏肓灸法治疗1次后,背部畏寒症状明显减轻,治疗3次后获愈,随访2年未复发。 小结 1、结合现代临床情况,一般灸10壮为宜。本组病例灸13壮。 2、灸完膏肓穴后必须灸气海、足三里,以防气火壅盛于上。 3、膏肓穴列于膀胱经,通过艾灸膏肓,并配合气海等穴,可激发经气,温通经络,补火祛寒,散风逐湿,扶正祛邪,用于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临床疗效佳。 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机器,和机器一样,每个器官、部位都有最初的设计使用寿命,而膝关节的寿命就是70年,那为什么还常有三四十岁的人,年纪轻轻就膝盖疼呢? 一 膝盖气血不足,你就“摊上事儿”了 人到中年,大家发现膝盖开始出现问题了,比如:有酸痛感、弯曲时“咔咔”作响、灵活度降低等。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膝盖发酸,所以,一到休息日,大家都想宅在家里,能躺着绝不站着,能站着绝不坐着。 其实, 上面那些现象多半都是“上实下虚”之症, 说白了,就是气血不通了,下不到膝盖乃至整条腿了。 有些人可能会说:膝盖气血不通就不通呗,不就累点儿么,能有多大事儿呀? 别说,膝盖气血不通还真能让你“摊上事儿”,而且是大事儿。 为啥呢? 我们先看看,膝盖气血不通说明什么?说明经络堵塞了,而气血要输送到脚部就必须经过膝盖,经络堵得连膝盖的气血都供应不上了,又何谈它的下一站——脚呢? 神医扁鹊说过: 两脚之气血雍滞不行,则周身之气血亦不宜通。 就是说,脚部的气血不通,浑身的气血就都通畅不了。 气血是生命的基础,“气血调和则五脏安,气血不和则疾病生”,会产生什么后果,不用我多说了吧。 所以,膝盖气血不通之所以糟糕就在于:它的影响是逐层递进的,它会直接影响脚部气血,而后影响全身气血,让你“摊上事儿”。 二 灸膝,有哪些好处? 要想疏通膝盖经络、畅通膝盖气血,最佳方法莫过于灸膝。 具体来说,灸膝最主要可以带来两大好处: 1 引血下行 膝盖是最易损伤的关节,统计发现,40岁以上的群体,膝盖损伤的几率高达3成!很多人甚至同时伴有膝盖冷痛、积液、水肿、骨刺等症状。 平白无故地,膝盖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膝盖归根到底是一个关节,我们每天走路、下蹲、跳跃都要用到它,时间长了,它就跟轴承一样会产生磨损。所以,如果膝盖不好,还拼命锻炼,就是“作死”,会让膝盖磨损雪上加霜,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会:锻炼非但没有收到健身效果,膝盖却越来越疼。 轴承磨损了,需要润滑油, 气血就是膝盖的“润滑油”。 人到中年,气血开始亏虚,供给膝盖的“润滑油”少了,膝盖就会干磨,损伤就会越来越重。 这就会加剧风寒湿等外邪入侵的机会,冷痛、积液、水肿等就都来了。 艾灸的作用是什么?就是提高温度、打通经络、排出寒湿,同时让膝盖收到新鲜血液的供养,这样一来,寒湿散了、积液消了、肿痛化了。 再来看骨刺,骨刺为什么疼痛?有人认为是刺戳的,其实并不是这样, 骨刺本身并不会让人疼痛,而是骨刺旁边的瘀血压迫神经,引起疼痛。 借用艾灸把瘀血都化解掉,膝盖自然就不疼了。一位灸友就是这样,艾灸一个冬天,膝盖再也没有疼过,但是一拍片子,骨刺还在那里,并没有减少。 2 盘活全身 双脚是距离心脏最远的地方,心脏负责泵血,把血输送到脚部算是“长途”。显然,要一下子把气血引到双脚是不容易的。 膝盖就好比心脏与双脚之间的“中转站”, 灸膝可以先将气血引到膝盖,膝盖气血充足,就能顺利下行到双脚,双脚气血畅通了,全身气血才能畅通。 我们还可以换个角度看, 凡是有窝的地方都比较容易瘀堵, 膝盖正对膝窝,故而整个膝盖周边一圈的气血都容易瘀堵。 足三阴经都循行经过膝关节,脾统血、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互生),故而灸好膝盖,有助于打通足三阴经,畅行一身气血。 此外,灸透膝盖,还能补益肝肾, 因为“膝为筋之府”,“肝主筋”, 膝盖是筋的房子,房子好,筋住着才舒服,肝好,才能筋骨强健,关节硬朗。反之,同样成立。所以,我们补益肝肾其实有一条捷径——从筋调治,就从灸膝开始。 三 膝盖应该怎么灸? 重在艾灸5个穴位:膝阳关穴、膝眼穴、鹤顶穴、犊鼻穴、阳陵泉穴,需要注意的是,艾灸时最好能讲究顺序。 第1步:艾灸膝阳关穴,关,就是关卡的意思, 艾灸膝阳关就是为了打通膝关节的关卡,起到疏利关节的作用。 第2步:膝眼穴:经外奇穴,包括内膝眼穴和外膝眼穴,这一步之所以要艾灸膝眼穴, 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活血通络利关节, 还能调理膝关节痛、下肢痿软等问题。 第3步:艾灸鹤顶穴, 鹤顶穴是气血下行冲开犊鼻穴的必经之路, 鹤顶穴灸透之后,会先被气血冲开,帮助身体祛风除湿,消除膝盖的部分疼痛。 第4步:艾灸犊鼻穴, 目的是通经活络、疏风散寒、理气消肿,为身体补足气血, 还能缓解膝痛、下肢麻痹、屈伸不利等。 第5步:阳陵泉:属胆经,胆属木,木主生发,故而阳陵泉可生发阳气,并且,木能生火,木气一旺,则能生火。阳陵泉是“筋之会”,凡筋病皆可灸阳陵泉。 四 哪些人群需要灸膝? 1、“上实下虚”、“上热下寒”的人,比如腿寒、腿酸、脚力差的人; 2、心情烦躁、焦虑不安的人; 3、久坐且运动量不够的人(容易加重膝关节瘀堵); 4、本身体质虚寒、气血凝滞、身体乏困的人(灸之,能改善气血、排出垃圾、提高免疫)。 五 膝盖日常保养妙法 日常保养:一揉二按三拍打 如揉膝关节内侧的痛点,按足三里、阳陵泉、血海、阴陵泉等穴位,拍打两边膝盖,可以帮助膝盖气血运行温经通络。
奶油不够变球
艾灸是可以辅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因为艾灸具有一定的缓解症状,消肿、止痛的作用。当然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不能仅靠艾灸来治病的,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药物治疗。
嘟嘟200907
艾灸可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吗?艾灸是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常用的外治法之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中医认为类风湿关节炎是由于风寒湿邪痹阻经络、气血运行,导致痰湿、瘀血形成,不通则痛而致。艾灸具有较好的温经散寒、祛湿通络、活血止痛的功效,现在研究发现,艾灸在止痛消炎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有效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肿胀、疼痛临床表现,提高生活质量,且艾灸治疗经济有效、方法简便、无毒副作用,适合长期进行。
艾灸治疗中主要选择关节疼痛部位,即中医所说阿是穴,配合肝俞、脾俞、肾俞、气海、血海、关元等补益肝肾、补益气血的穴位进行治疗。治疗方法上也有间接灸、温和灸、麦粒灸等多种灸法,但需要提醒的是,单用艾灸难以完全控制类风湿关节炎病情,需根据具体病情情况及时配合激素及抗风湿药物。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认为得病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人体正气虚弱,感受外界的风、寒、湿,三种邪气夹杂而至,导致关节的气血不通、痹阻出现的症状。所以一般的类风湿关节炎都可使用艾灸,但也要辨证施用。有些病人特别怕冷,有虚寒的表现,特别适合艾灸,艾灸常选的穴位是强壮穴位,包括局部的症状,可以用局部的艾灸。要辨清楚体质,有些人特别燥热,容易上火,此时艾灸一定要注意量、少用,使用时间不可太长,而艾灸一般都会上火,需要慎用,用量不可太多,用的时间不可太长。艾灸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但是一定要使用恰当。
艾灸属于针灸,旨在“灸”字,治疗时可以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特殊证型,如证型为风寒湿痹阻时,可艾灸部分能够扶正的穴位,包括关元、足三里、神阙等。需要注意,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需要病证结合、分期论治,而类风湿关节炎在活动期的时候,常以湿热瘀阻为主要证型,此时用温经药物内服、外用或者艾灸,属于雪上加霜。
西西和嘻嘻
艾灸能治关节炎。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艾灸可以通过经络调整人体生理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血液循环,调整内分泌,提高机体免疫力和防病能力。 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可以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疾病。从中医来说,特别对风寒湿痹、脾胃虚证、气滞积聚、上盛下虚、厥逆脱证、外感表证、咳嗽痰喘等疾病有较好疗效。
颈椎病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1]。目前对该病的治疗 方法 多种多样,包括保守治疗(手法推拿、牵引、中西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而多以保守治疗为主。下面是我为
【 小儿桡骨头半脱位 】 【基本概述】 小儿桡骨头半脱位又称“牵拉肘”,俗称“肘掉环”,多发生于四岁以下的幼儿,是临床中常见的肘部损伤。因幼儿桡骨头发育不完全,
女人的病比男人复杂得多,药王孙思邈说:“很多医生,宁治十个男人,不愿意治一个女人”,但是用艾灸治疗妇科病,现在就跟着我一起来看一看艾灸可治疗慢性妇科疾病,资料仅
白塞病 【概述】 白塞病(Behcet’s disease, BD)是一种全身性、慢性、血管炎症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
SCI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