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97

张伟妮妮
首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内科最新论文题目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hocc豆叮

已采纳

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脑卒中俗称“脑中风”,是危害最为严重的脑血管病之一。为宣传普及脑卒中知识、提高民众和预防脑卒中的意识,有效预防和控制脑卒中高危因素,广汉市中医医院将开展以“第16个世界卒中日-警惕卒中症状、尽早识别救治”为主题的大型义诊活动。活动时间2021年10月29日9:00-11:30活动地点广汉市金雁广场活动内容1:诊治疾病病种范围:神经系统疾病:中风及中风后遗症、眩晕、老年痴呆、帕金森、神经肌肉疾病、周围神经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冠心病等。2.现场测血糖、测血压、健康咨询等。3.发放相关卒中预防宣传手册等。专家简介马碧神经病学硕士,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中国康复医学会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四川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痴呆及认知障碍分会委员。长期从事神经内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擅长痴呆、脑血管病及神经危重症的诊治。参研省级课题5项、院级课题2项,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3篇,参编专著1部。谭小涛广汉市中医医院老年病科主任,主治医师,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曾在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规培,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修神经内科及心血管内科,擅长对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及老年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尤其擅长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手法复位,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心力衰竭、肝硬化、骨质疏松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等。范元杰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大学本科,学士学位。任四川省医院协会整合医学分会理事,德阳市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德阳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兼职副教授。从事心血管内科医教研工作20余年,先后在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德阳市人民医院工作,曾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研修学习,在心血管专业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对血栓性疾病、高血压疑难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心源性休克等危急重症有较高的诊疗能力,擅长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先后在《中国医师杂志》、《实用医院临床杂志》等国家、省级核心医学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张金妍主治医师,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内分泌专业、硕士研究生,擅长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急危重症的诊治;尤其对内分泌系统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代谢综合征、中风的诊治有独到见解。刘书玲主治医师,毕业泸州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从事内科临床专业工作多年。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擅长心血管、内分泌、消化道疾病的诊断治疗,发表学术论文数篇。钟晓蓉主治中医师,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本科,中国针灸学会委员,四川省中医药信息学会康复专委会委员,先后于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修神经内科、现代康复医学专业。擅长应用普通针刺、火针等中医技术与现代康复医学技术结合,治疗偏瘫、截瘫、面瘫、内科杂症以及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治疗,在各类期刊杂志发表论文数篇。

339 评论

糊糊1011

中央研究院为我国最高及最重要的学术研究机构,拥有丰沛的学术资源与顶尖的研究人才,上一世纪分子生物学方兴之际,当时中研院吴大猷院长亟思蜕变与壮大,在中研院成立两个新的基础医学研究单位——生医所与分生所,并延揽吴成文帮助生医所成所。

但是在吴成文回国时,中研院却因组织法的限制无法招收学生。「有如此多卓越的学术人才,却没有办法训练学生,绝对是国家的损失。」当时中研院的院士会议,诸多国内外的院士一致建言,希望中研院打破框架,承挑起养成学术人才的责任,为我国培育与积蓄未来的学术能力。吴成文因是第一位回国定居的院士,这个重责大任很自然地就落在他头上。

现今中研院与各重要大学已有成功的学程合作,甚而跨越到国际研究生与博士学位的学程规划,学术合作的绩效卓著,唯前人种树,却是经过一长段时间的耕耘。这初创的时刻,吴成文扮演着重要角色。

也因着这一份使命,吴成文促动了国防医学院生命科学研究所(简称国医生科所)的成立。尔后,国医生科所一度成为我国最大及最佳的生命科学研究所,培育的人才无数,曾有科学界的前辈称誉其为「我国生科人才的摇篮」,影响所及,不只是国医与中研院的荣耀,更是台湾学术生态的创新与奠立,成长的故事,值得回顾。

亟思与大学合作,却困难不易

吴成文接下了院士会议的托付,奔走的第一站就是教育部,当时的部长为毛高文。吴成文单刀直入,请教部长中研院无法招收学生的解套方式。在于中研院不是如大学般的教育机构,在我国的学位授予法规范中,只有教育机构可以授予学位。毛高文来自大学,当然了解法规的限制。

与中研院性质相似的中国大陆中科院有自己的大学招收学生,这是因为大陆地大人众,且学术生态不同;而美国重要的学术研究机构如布鲁克文实验室(Brook Heaven)也有自己的附属大学(associate university)。但是中研院要设立大学,在组织及制度上难度非常高,中研院为总统府辖下的单位,大学则隶属教育部,要把这两造的组织结合起来,绝非易事。因此毛高文建议,中研院不妨找大学合作,吴成文认为,台湾受地域限制,学术人才有限,与大学合作,一起养成人才,将互蒙其利,也认为是一个可行的方式。

有了与部长的共识,吴成文开始积极拜会大学,身为台大校友,学术与历史兼备的台湾大学当然是他沟通的首个对象。当时的台大校长为孙震先生,孙震为知名的经济学者,历任国家要职,日后亦曾担任过国防部部长。吴成文对孙校长提出中研院与台大合作一起招收学生的构想,孙校长欣然同意,也认为是教育国家人才的机会,可惜因为教授们的反对而作罢。

现在各个学术单位的合作已不再如以往困难,但于上世纪八○年代,各学术机构之间泾渭分明,各自有竞争的压力,亦担心有限的学术资源因而分化,所以多固守自己的领域。台湾大学一向有优良的学术传统,更会顾虑到未来台大的学术成绩,所以,要谈合作往往困难扞格。

台大的合作难以实现,吴成文不畏挫折,又风尘仆仆地前往阳明医学院(当时尚未改制为大学)。那时国立大学校长由教育部长任命,阳明新任的校长为韩韶华教授,是毛高文部长托吴成文广泛征询各大学教授意见所推荐的,说来他与韩校长也有一段渊源。

阳明在学术上一直有着企图心,韩校长上任后主动与吴成文会晤,两人在生医所的办公室内,一起商议中研院与阳明医学院合作的可能性。对于中研院的构想,韩校长非常赞同,他认为这将能提升阳明的学术高度,绝对可激励学校成长。

但是韩校长在院务会议中一样遭逢挫折,多数的教授持反对态度,反对理由似乎与台大相似,也是担心未来的学生资源将被中研院一手包揽。韩校长再次与吴成文会晤,说出了教授们的担忧。吴成文想,也许可以亲身参与阳明的院务会议,仔细说明,来减除大家的疑虑。

吴成文对那次阳明的院务会议记忆深刻。当吴成文说明与中研院合作一起招收学生的可能性之后,与会的一位教授强力反对,他说:中研院有丰沛的预算,我们大学有学生,如果让中研院有钱又收学生,那么大学不是都要关门了?

吴成文微笑的回应道:也许可以用这样的逆向思考反过来说,假设有一所大学向 *** 争取到一笔大预算,所以这所大学有钱又有学生,那是否表示中研院就要关门大吉了?吴成文同时解释,合作不在于分食资源,而是创造最佳组合,帮助学生成长,大家一起携手进步。

吴成文虽尽心地沟通,不过还是铩羽而归,吴成文想,韩校长刚上任,也许时间尚不成熟。他知道中研院必须另辟蹊径,于是,与阳明合作的可能性就此打住。

军系医师科学人才为我国储备学术能量

吴成文当时正在筹划国家卫生研究院,积极地与国内医界互动时观察到了一个特殊现象,他发现国防医学院(简称国医)系统有不少自国外回来属于军系优秀的医师科学家。这是因为国医并没有设立博士班,国医属于军系,以国防部的立场,认为国医为培育军医人才,如果需要高深的学术人力来担任国防医学院教授,因人数不多,只要送出国进修即可。

因这一思考架构,每年国防部大约送出五位卓越的学生前往国外进修博士,也因为是军职,毕业之后必须马上回国叙任,这与其他学校医学系学生出国后多数留在国外不同。这些回国的军医学者,在人才外流的时代中,无形中为我国留住了不少优秀的医学人才。

如前所言,国医有十多个硕士班,但没有博士班,不如其他大学或是医学院如台大、阳明等,已经设立了博士班,减弱了国医在学术上的竞争力。那时国医院长为尹在信将军,尹将军早年留美取得生理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教学研究不辍,当时国医于内湖方新建院区,尹院长一心期待提升国医的学术研究能力。

当吴成文与尹院长会面,谈及与中研院合作设立博士班,有中研院及国医如此坚强的师资,一定可以吸引国内医学相关科系的优秀学生。尹院长非常认同吴成文的建议,表示,国医一直希望成立博士班,但因为受限于军系,必须国防部同意,多年来陈达无功,这一次如果有机会透过与中研院合作设立博士班,绝对有助于国医的声誉与实质的成长。

吴成文知道了国医的困难,认为必须往上沟通,才能解套,他觉得这关键的决定在国防部,那时的国防部长为郝柏村先生,不过真正能影响这方面决策的是参谋总长,当时参谋总长为海军一级上将刘和谦。之后,他与尹在信院长联袂拜会了刘和谦将军。

锲而不舍,孕生国医生命科学研究所

如所预期,刘和谦总长表示,军方培养医学人力与其他的教育单位不同,军方着重的是战略的需要,军方也知道需要博士人才,来担任国防医学院的教授,所以依惯例每年送出五位优秀的军职学生出国进修,以军方的需求来说已经足够,所以大可不必在国医体系内设立博士班。

吴成文这时顺着刘总长的话,说道,军方每年送这些卓越的学生出国,且这些学生因是军职之故,必须回国,军方因此为国家储存与培育了许多人才,这是军医体系对国家的贡献,所以一个良善的策略影响深远。

吴成文接着又说,如果这时候设立国医博士班,且是与中研院合作,在学术上不仅跨步向前,未来培养的人才更将超越过去,何况现在其他的医学院如台大、阳明等多已经设立博士班,军方空有人才,却无法设立博士班,无论在学术的竞争上或是医学研究的声誉上,感觉上像是落后了一些,这不仅不能延续过去优秀的传统,还让他校跑在前面,这对军医体系来说,是不进则退的吃亏了!

这次到国防部,吴成文作足了准备,他还向参谋总长建议,国防部因为肩负为军方储备医学科学人才的责任,所以如果与中研院合作招收博士班学生,可以区分为两块:一是公费生,公费生的预算来自国防部,这是未来军方重要的医学学术人才;二是自费生,这些博士生支领中研院的预算;如此一来,国医系统更进一步地为国家培养了优秀的青年俊彦,军医体系对国家的成就与贡献就更大了。

这些话打动了刘总长的心,他允诺会向部长报告。吴成文为了这件事再度拜会国防部长郝柏村将军,郝柏村允诺会好好思索这个提议,但那时正值国内政坛交替之刻,不久郝柏村担任行政院院长,继任的是国防部第一位文人部长陈履安。陈履安曾担任国科会主委及经济部部长,因为 *** 职务的关系,吴成文与之相识。吴成文于是又拜会新任部长陈履安,仔细说明国医与中研院成立博士班研究所的必要,陈履安部长曾在学界,了解学术研究的重要,他答应了。

建立生科所学术执行原则

国医的研究所硕士班有医学科学研究所、生物及解剖学、生理及生物物理、生物化学、药理、微免、病理及热带医学、航太医学、海底医学、牙医学、药学、公共卫生、护理学等。而当时中研院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研究所则有生医所、分生所、植物所、动物所、生化所。中研院与国医加总起来的教授学者超过百余人,学术阵容坚强。经过了一次一次地叩门及沟通,国医终于在国防部的允诺下设立生命科学研究所博士班,希望以如此坚强的阵容吸引国内秀异的学生。

国医生命科学研究所初期的架构非常重要,因为涉及两单位的运作,及期待未来合作的顺畅,所以必须有长治久安的规划。吴成文建议成立学术执行委员会,在国医方面由国防医学院院长兼任生科所的所长,这表示国医对与中研院合作高度重视。

学术执行委员会每年商讨并决定生科所的预算与执行计画,委员为中研院及国医的各研究所所长与教授、研究员担任,并设立两位常务执行委员,吴成文是代表中研院的常执委,而国医第一任常执委为医学科学研究所所长卢信祥教授;卢教授退休之后由生物及解剖学科暨研究所所长赵壮飞教授接任。两位军系的学者与吴成文一起为生科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齐心拔升了生科所的学术水准。

第一任常执委卢信祥教授所面对的是国医与中研院之间招收学生的平衡,因此必须厘清招收学生的原则。经过委员会详细的讨论,定了下述的规范:

国医的十余个研究所及中研院生命科学相关研究所所有教授、研究员均可以是博士生的指导老师,国医生科所的学生在选择指导教授之前,可先到国医或中研院的三个实验室去观察学习(rotate),之后再决定要留在哪个实验室。但如果是国医系统的硕士班考入生科所博士班的学生,则必须优先选择到国医教授的实验室。这个规定为期待中研院及国医系统博士生的平衡,两个学术单位选取了互补互利的方式,来争取卓越的学生进入国医生科所。

执行的规范确立了,国医的生命科学研究所大张旗鼓准备开始了。新的研究所设立,必须向教育部申请同意设立博士班,国医的生科所拥有如此雄厚的学术后盾,照理在招收学生上可以大开大阖,不过,国医第一年准备招生时就踢到了铁板。

突破法规限制,国医生科所起跑

根据教育部规定,新设立的博士班第一年只能招收五位博士生,这是为了保障学生的优质受教权益。诚然,以一所大学来说,可以指导学生的老师们有限(约五到十位),所以,教育部设计学生的门槛,是希望维持高等教育的品质。

但是国医与中研院合作的生命科学研究所两个学术单位合起来有一百多位老师与研究人员,如果只能招收五位学生,反而是学术资源的浪费。吴成文知道,必须前往教育部沟通。为了招生事宜,他又再一次到教育部拜会毛高文部长。

吴成文一向是开门见山的性格,他对毛部长说,经过了这么多的过程,现在国医的生命科学研究所终于设立了,但却囿于教育部的规定,只能招收五个名额,这对这么庞大的学术师资阵容,真如大海捞小虾米一般,浪费了国家这么好的两个学术单位的卓越教学与研究人才,也阻碍招收学生的吸引力,他期待教育部可以放宽中研院与国医合作的招生名额,这不同于一般大学设立博士班的情况,实属特例。

衡量了吴成文所陈述的状态,毛高文部长也认为第一年招收五位学生的规定对国医的生科所限制过大并不合理,他同意针对国医的特殊状况松绑,第一年的名额随即放宽为二十五位。有了部长的担当,国医生科所方真正地披挂上阵。

从中研院院士会议院士们提议以中研院丰厚的学术资源,尤其在新世纪可以预见的生命科学世代,期待招收国内卓越的青年进入学术研究的殿堂,这个任务交由吴成文进行,他从教育部开始,一路由台大而阳明一直到军系的国医。当得到国医院长尹在信将军的支持后,又不畏辛劳,前往国防部从参谋总长到国防部长,一关一关地解说与陈诉,又一步一步地解决实际上须面对的无论是法规或是合作的困难,国医的生命科学研究所才能破蛹而生。

国医成立生科所为民国八十一年,这时尹在信将军已经从国防医学院院长卸任,继任的院长为马正平将军,而国防部也有人事变动,郝柏村升任行政院院长,陈履安为第一位文人国防部长,经历了这么多人事变动,吴成文终于成立了国医生科所,使中研院可以招收学生,完成了院士会议的交托。

生科所的第一任常执委卢信祥教授回忆时说道,吴院长一路地去陈达、说明,毅力惊人,他们在后面扶案支持,就是希望把事情做好,尤其是如何吸引好的学生到国医来。吴成文戮力开创,国医与中研院则以最佳的阵容接手招生,从民国八十一年到现在,国医生科所对台湾的学术环境有着重大的影响。

以高水准学术门槛吸引优秀学生

当时,台湾生命科学方面的博士班不多,也因为中研院新设立的生医所及分生所,还有原本的植物所、动物所与生化所等,加上国医的优秀师资,所以第一年招生就有七、八十位学生报名,这一炮打响了国医生科所的名号。

任何事情标高理想容易,但是否成功,如何以卓越的学术制度执行更是重要。第一任常执委卢信祥教授与吴成文合力建立生科所运行的原则,汲力吸引优秀的学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卢教授卸任之后,由赵壮飞教授接任。赵教授为人开阔爽朗,具学术的宏观远见,他瞄准执行的细节,在他任内又创立了许多新措施,这段时间正是生科所突飞猛进的时刻。

赵教授思虑细缜,讲求实效,他知道要考进国医生科所不容易,但国内的博士班现况多半是「进来艰难,出去容易」,这是因为一般来说国内博士生的资格考与国外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不同,大多是以指导教授的研究为基础,鲜少自己发想,所以一心要改善这习常的学术现况。

赵壮飞认为博士班学生必须具有独立做研究的能力,所以他建议博士生的资格考为自己思索研究计画,才在指导教授的协助下做研究,这亦是国外某些大学行之有年的非论文提案(non thesis proposal)的资格考方式,为测试学生自由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将教授的题目执行完毕而已。

当然这对行将毕业的博士生是个非常大的挑战,但赵壮飞认为高等教育尤其是生命科学领域,未来的竞争压力大,为国家储备具有独立学习及解决能力的科学人才更重要,何况,有难度才能真正吸引最好的学生报考,也就是说,窄门不易出,但毕业的就是有能力及有企图心的学生。

国医生科所毕业的难度增加,没想到反而发挥了磁铁效应,来报考国医生科所的学生有几年高达两百多位,国医的生命科学研究所曾一度为国内最大的研究所,最多的时刻为一年招收到八十位学生。吴成文及赵壮飞常听到其他大学抱怨说,你们国医生科所办得这么成功,我们的好学生都被你们两人抢走了。这虽是不经意的一句话,但也说出国医生科所高水准的学术风范。

除了为博士资格考所规划的改变之外,赵壮飞教授知道博士班的学生在进入实验室以后,几乎与同班同学及学校断了连结,因为大多时间都在实验室中,为了维持同学间以及学生对学校的向心力,学校必须多加一些功夫,来凝聚同学们的情感与对国医的认同。

用心塑造博士生的向心力

国医经过几年的耕耘,生科所的学生已成长到一定的规模,赵壮飞针对国医生科所录取的学生,设计了一个非常独特的共识营(retreat)学术活动,这个共识营除了新录取的学生之外,也是各年级学生必须参加的年度活动。

共识营召开的时间在生科所博士班学生录取后、注册前举办,参加的对象为各年级所有学生。共识营的规划设计也有巧思,例如所有的活动由生科所二年级的学生执行,这可培养学生的学术活动能力及增进同学们的情感。共识营中设有论文竞赛,针对将毕业的学生所准备好的博士论文,每年约有二十到三十篇参加共识营的论文比赛,让这些博士候选人上场说明自己的研究。这场论文比赛的结果,选出前三名及五位佳作共八名,当场给予奖励。如此的运作也让在场的新生感受到国医博士班训练的坚实。

共识营中,老师们可以张贴自己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壁报,让刚录取的新生了解各个实验室的研究内涵与不同的研究重点。这同时也可帮助生科所二年级学生选择未来论文的指导教授。

而在经过这两天一夜的彼此认识、学术论文演讲比赛等活动,所有参与的同学与老师们交流共融,塑造成一场非常巧妙的学术迎新模式,当然最终的目的为吸引优秀的学生进入国医生科所。赵壮飞说,学术活动的动机也希望录取的学生不要被其他学校「抢走」。如此面面俱到地考虑到如何让学生「一见倾心到国医」,看得出他心思细腻。

上述的学术迎新创意是其一,赵壮飞连毕业典礼如何吸引「博士新鲜人」参加也是费尽心力。他知道,过去博士班毕业的学生参加毕业典礼并不踊跃,在教育部松绑博士生的博士授证袍服之后,想着如何重新设计博士班毕业生的袍服来吸引大家参加毕业典礼。所以,他非常费心地为博士毕业的学生设计出喜气洋洋的红色袍服,这博士服在万「黑」丛中一点「红」,极端地抢眼。

赵壮飞说,虽只是件颜色不一样的袍服,隔年,博士班毕业的学生几乎都来参加毕业典礼,因为这件袍服在所有大学部、硕士班毕业学生的典礼中非常突出,大家都知道这是博士班的「专属」服装,博士毕业生上台领取毕业证书时也感觉与众不同,而昂扬自信。

小细节大思索,国医的生科所就是在所有参与学者的努力下,从排除万难设立、到建立制度、到吸引优异的学生,自入学而至毕业的用心规划,思索所有的方法,赢得学生对国医的认同,如此一步一步地打造起自己的学术信誉。

一页发展史,影响我国学术生态

吴成文从生科所设立后一直担任常执委,二○○五年,他自国卫院卸任,常执委的职务交给国卫院的续任院长伍琨玉院士,不过国医还是邀请他参加委员会的所有会议,并请他主持会议。吴成文觉得自己已经卸任,在体制上必须尊重所有的委员,谦而不受。

那时,国医的院长为张德明教授(注),他了解国医生科所设立的所有过程,也认为吴成文必须留在执委会中继续帮忙,所以藉这个机会聘请吴成文为生命科学研究所荣誉所长,还特别为吴成文准备一间办公室,希望吴成文常回到国医,以他丰厚的学术及行政经验,给予国医生科所再往前挑战的建议。

国医生科所为台湾培养了不少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人才,这些新生代的生力军,无论是在学术界、业界,都有亮丽的表现。而这也是中研院可以招收学生的第一个成功的合作对象,中研院终于可以以其丰厚的学术资源,为国家训练年轻的学术人才。

由于国医生科所的成功,其他大学也群起而效尤,纷纷与中研院合作不同学程。中研院现在甚而有跨国的学程,与国际上其他大学合作,这国际学程计画的主任就是由军系退休、对生科所经营有着丰富经验的赵壮飞教授。也就是说,因着国医生科所的成功经验,帮助我国其他大学也愿意广开学术大门,与中研院、甚至其他学术单位合作互动,中研院更往国际延伸触角,建立更多的学程计画,这对我国的学术生态影响甚大。

赵壮飞说,台湾生命科学领域有许多学术新制的创建,几乎都与吴成文有关。例如,国际性具有学术高度的同侪审查制度、建立具有国际学术能力的研究单位生医所、有远见地建立国卫院,及不畏难阻排除各种状况之后,设立了国医生命科学研究所等等,这些建置,对我国生命科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这是属于国医生命科学研究所的故事,其实,也是一场见证与缩影,说明上一世纪,学术机构期待为我国作育科学人才的一方理想,以及吴成文与所有参与的人在实践过程中的不容易,更有新的学术单位如何提升学术品质的丝绢用心。

吴成文说:记述下来,为在企盼台湾的学术种子不断衍生成长,而这一块学术苗圃的勃兴,必须交棒给科学的新生代承接下来,台湾生命科学的发展,才能走得更宽阔更长远。

注:张德明教授后任军医局局长,现为台北荣民总医院院长

130 评论

品嵊红木

心内科护理论文研究方向如下:1、心律失常的护理进展。2、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3、心脏病介入诊疗的护理研究。4、PTCA的临床路径。5、PTCA术后生活质量的研究。

122 评论

泡椒苹果

有可以关于静脉输液方面的,化疗药物外渗方面的,还有PICC相关内容,或者患者心理,还有提高患者积极接受治疗的信息等等。很多小的内容都可以作为品管圈主题的。此信息是在相关信息网站上查询得知的。以上信息内容仅供参考。

207 评论

相关问答

  • 心血管内科专题论文题目

    ingg%tesvhjojbfyyhjggh

    1点点葵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心血管病最新论文

    心血管疾病是现代人们面临的头号健康杀手之一,由于心脏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心血管疾病的治疗都是没那么简单的,所以关于心血管疾病的态度最好还是采取防大于治,睡觉与身体

    橘子汽水2046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心血管内科最新论文选题

    心内科由于疾病变化快、病种复杂,护理更有其特殊性,心内科的护士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内科心理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资料与 方法 1

    pan369247787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心血管内科最新论文范文

    心内科的英文是cardiology。 内科学basis of internal medicine; medical jaundice; molecular me

    甜田心ttx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心血管内科癌症论文题目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道德、价值、法律观念的增强,现代社会要求一名合格医生应该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医生应该本着严于律己的精神不断学习完善自己

    傻大明白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