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75

青藤6970
首页 > 医学论文 > 肾内科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是飞儿

已采纳

医学综合是这个专业所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多且杂,所以搞清楚专业方向,专业学科综合情况,才便于大家考研。我们整理分享“广东药科大学医学考研简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简介”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简介广东药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始建于40年代广州医士学校,1958年成为广东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临床医学系,1980年开始招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学生,2006年获得内科学硕士学位授予权,面向全国招收硕士研究生。2008年与附属第一医院一体化,实行医院、临床医学院一体化管理。2015年获得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2017年开始招收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经过60多年的传承和建设发展,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医学院)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实验室2个,部级重点专科4个,省级重点专科、学科3个,省级“五个一”科教兴医工程重点专科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广东省高等学校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示范中心1个,其他重点专科8个。我院同时本院也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GCP)机构、国家级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17年本学科进入ESI前1%。临床医学学科依托于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医学院),2014年获得国家教育部认证,并且是广东省临床特色专业建设点,并且建有6500多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约1300万元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内设模拟病房、模拟手术室、模拟ICU等;具有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两家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单位。一、学科方向本学科开设的招生专业有内科学、神经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麻醉学学等。1、内科学现拥有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肾内科、风湿骨内科等专科。其中:心血管内科为广东省“五个一”科教兴医重点专科及我院重点专科,围绕专科发展方向,目前可开展的专科技术包括:经股动脉、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内球囊扩张术及支架植入术,冠脉血管内超声检查,床旁漂浮导管检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及床旁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房颤、室早等多种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封堵术,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球囊扩张,颈、肾动脉支架植入术及下肢动脉的介入治疗等。消化内科是我院重点专科,临床上大量开展了内镜下的各种无痛检查与微创手术,例如胃镜下经皮胃造瘘与胃空肠造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综合诊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肠内治疗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经DSA、B超、CT协助下的各种介入诊疗;慢性便秘的生物反馈治疗。科研方向主要集中在胃肠肿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急性重症胰腺炎三个方面。呼吸内科针对肺部感染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包括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胸膜疾病、肺部恶性肿瘤等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呼吸衰竭和重症肺炎的抢救以及复杂的发热性疾病的诊治更有独到经验;近年来更是成功开展了多项高新技术项目,尤其是经纤维支气管镜的多种复杂、疑难的操作,包括纤维支气管镜下气道内肿物消融术、气管内支架置入术、CT导向下纵隔淋巴结穿刺术等。血液内科在个体化的诊疗在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MDS、老年血液病及各类贫血和出凝血疾病的诊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在难治复发淋巴瘤、老年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方面有较高的造诣,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使患者生存质量大大提高。内分泌科是本地较早开展早期糖尿病强化治疗及综合治疗的医院之一,而且开展糖尿病教育工作接近20年,在治疗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尤其是伴有多脏器严重合并症的重症病人中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在甲亢、甲亢合并妊娠及伴有严重甲亢并发症的治疗上达省内先进水平。在一些少见,罕见的内分泌腺疾病上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2、神经病学神经内科是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可开展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以及疑难复杂疾病的临床诊治,如急性脑血管病、慢性脑供血不足、中风恢复期、肝豆状核变性、帕金森病、癫痫、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硬化、周围神经病、脑膜脑炎、头痛、头晕、失眠、痴呆、脊髓病变、肌肉疾病等;科室拥有齐全的专科诊疗相关设备,如经颅彩色多谱勒超声(TCD)、脑电图(脑电地形图)、肌电图、诱发电位仪、脑功能监护仪、视频脑电(含睡眠系统)检测仪以及床边康复治疗设备,如脑血管治疗仪、肌痉挛治疗仪、吞咽治疗仪等。科研方向主要为神经免疫性疾病(多发性硬化)、运动障碍性疾病(肝豆状核变性)和脑血管疾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3、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医学影像科配有德国Siemens数字胃肠机1台,美国GE双螺旋CT机1台,荷兰Philips全身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MR、双梯MR、多功能数字900万像素平板摄影(DR)各1台,德国Agfa 2000万像素计算机摄影(CR)1台,日本Toshiba多功能X光机1台,美国Kodak影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ACS)1套。出常规放射检查外,科室开展的新技术项目主要有:不孕不育症的介入治疗、良恶性肿瘤的栓塞化疗、血栓灌注溶栓术、主动脉夹层大支架腔内隔绝术、经皮穿刺血管成形术、腔道狭窄的扩张成形术、囊肿的硬化治疗、脓肿的造瘘与引流、药盒导管系统皮下埋植术、CT穿刺活检与注药治疗等。核医学科现有Elscint的SPECT机、甲状腺功能测定仪、放射免疫仪、电化学发光全自动分析仪和锶(90)-钇(90)前列腺增生治疗仪等设备。主要开展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放射免疫测定共40余项、甲状腺功能测定、SPECT等检查和核素敷贴治疗皮肤病(浅表毛细血管瘤、疤痕疙瘩)、肿瘤骨转移治疗、131碘治疗甲亢、云克治疗浸润性突眼、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治疗前列腺肥大等核素治疗工作。4、临床检验诊断学检验科拥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全自动血凝血分析仪、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聚集仪、流式细胞仪、全自动化学发光(电化学发光)分析仪、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全自动血培养仪、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等数十台先进仪器设备,为医院临床科研、教学、研究生课题等提供研究平台。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开展了分子检测技术如HBV-DNA、TB-DNA、EB-DNA、HPV-DNA、HCV-RNA检测,感染指标新项目如IL-6、PCT、超敏CRP以及过敏原、血小板聚集功能、流式细胞检测技术等,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更多的数据。另外,本科室还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教学点、临床检验医师培训基地及认证的HIV初筛实验室,在参加卫生部和广东省临床检验中心的实验室间质量评价中,连续多年被评为合格/优秀实验室,科室的管理水平、业务技术、质量保证和人材培养都处在广东检验界的先进行列。5、外科学现拥有普外科、神经外科、骨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乳腺科、整形美容科等8个专科。其中:普外科拥有先进的进口电子腹腔镜、纤维胆道镜、液电碎石仪等先进技术设备,并有超声诊断、CT、MRI、介入放射、HIFU刀等支持设备,能够开展各种肝、胆、胰、脾外科手术,包括各种肝癌的肝叶切除术、巨大肝癌联合脏器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及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等高难度手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腹腔镜脾切除、胆道镜手术等内镜手术,在复杂肝胆胰脾外科疾病的诊治方面具有较高水平。神经外科创建于上世纪60年代初,是广东省最早开展神经外科专业的科室之一,经过半个多世纪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已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和学术风格的专业科室。在抢救重型颅脑外伤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开展一系列复杂手术如颅底及深部脑肿瘤切除、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高颈段脊髓肿瘤切除并脊柱内固定、复杂的先天性脊髓脊膜膨出修复、神经内镜技术、脑血管病介入治疗、脑立体定向技术等;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方面,开展的微创钻扎及在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损伤小,康复快,疗效甚佳。骨科从五十年代医院建院开始设立骨科专科病房至今已有60余年历史,是医、教、研结合为一体的科室,是广东省唯一“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治疗与研究基地”,“骨质疏松病人教育广东分会”,“卫生部医疗质量万里行、骨质疏松诊疗协作基地”,在关节置换手术、脊柱手术、高龄患者骨折治疗、显微外科等方面均具有丰富的经验。心胸外科起步于上个世纪50年代,1989年开始开展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尤其在复杂先心病和重症瓣膜外科手术有较好的成绩,近两年顺利完成体外循环下同期“主动脉缩窄成形术”,“升主动脉置换术+主动脉置换术”,“冠脉搭桥+二尖瓣置换术+三尖瓣成形术”,“法洛氏四联症矫治术+主动脉置换+左心室流出道疏通术”等复杂联合心脏手术;普胸外科方面根据肺癌、食道癌的临床分期,开展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前、术后化疗、放疗以及免疫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为肺癌、食道癌患者提供从诊断到治疗全程一 站式服务。泌尿外科熟练开展腔内微创手术治疗肾、输尿管、膀胱各类巨大铸型复杂结石、前列腺增生症、泌尿系肿瘤等,开展微造瘘肾镜肾巨大铸型结石碎石取石术,及腹腔镜下全膀胱全切术、肾脏肿瘤、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前列腺切除等,二十余年前就成功开展了肾移植手术,具有丰富的治疗经验。6、妇产科学妇产科是医、教结合为一体的科室,配有电视腹腔镜、宫腔镜、B超、胎儿中央监护系统、远程胎儿监护仪、心电监护仪、微波理疗仪、电子阴道镜等先进仪器。妇科方面:积极开展妇科4级腹腔镜手术,近年已完成近百例腹腔镜4级手术,如大于孕3个月的全宫切除术,复杂的粘连手术,镜下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及镜下妇科恶性肿瘤分期手术。广泛深入的开展了妇科内窥镜和微创手术;宫颈病变的规范化治疗,首先应用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TBS报告系统和HPV的检测进行宫颈病变的筛查;开展宫颈病变诊断的“三阶梯”模式;进行LEEP及宫颈锥切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产科方面:开展了COOK CRB(子宫颈扩张球囊)引产技术,避免了以往的药物促进宫颈成熟引产可能发生子宫收缩过强、羊水栓塞等不良并发症,更安全更有利于降低剖宫产率7、眼科学眼科拥有独立的眼科百级层流手术室,有国际先进的检查和治疗器设备如美国AMO公司White Star冷超乳仪、美国Alcon公司Infiniti超乳仪、美国Storz高速玻璃体切割机、德国蔡司激光机、法国BVI眼内外激光治疗系统、法国光太YAG激光机、德国Muller手术显微镜、Leica手术显微镜、Topcon眼底血管荧光造影仪、德国蔡司公司Iol Master、眼科专业A/B超、Topcon-3D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Topcon非接触眼压计、视野检测仪、角膜曲率计、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计、眼电生理检查仪、眼前节照相机系统、同视机、综合验光仪等眼科精密仪器。眼科是国内较早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单位之一;同时开展了羊膜移植术、角膜移植术、抗青光眼手术、斜视矫正术、眼部肿瘤切除术及眼部开眶术、弱视治疗、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激光治疗眼底血管性疾病和激光治疗眼前节疾病等诊疗技术;近年开展了真空小梁成形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眼底血管性疾病、鼻泪管逆行植入球头硅胶管术等新技术。8、耳鼻咽喉科学耳鼻咽喉科拥有进口声阻抗测听仪、纯音电测听仪,高倍手术显微镜,电子鼻咽喉镜、支撑喉镜,食道镜,德国低温射频,低温等离子,微波治疗仪,红光治疗仪,声信息治疗仪,综合治疗台及耳病免疫检测等设备和项目。近年开展过敏性鼻炎的检测和微创治疗、鼾症的检查和微创治疗、电子鼻咽喉镜下微创治疗、耳鼻头颈部的畸形矫正和美容性手术、泪囊炎等鼻眼相关疾病手术治疗等新项目。9、肿瘤学肿瘤科是医院重点学科,包括化疗病区、放疗病区、直加室、伽马刀室四个独立核算的专业部门;科室设备齐全,包括医科达电子直线加速器、全身伽玛射线肿瘤治疗机、模拟定位机、后装机、热疗机、粒子植入系统、Precise三维放射治疗计划系统、ADAC公司Pinnacle调强放疗计划系统、IBA调强验证系统、电离室矩阵、三维水箱、剂量仪、人体体模、全自动切割机、放射性粒子植入系统、肿瘤冷循环微波消融机、内生场全身肿瘤热疗机等先进肿瘤设备;开展了除外科手术以外几乎所有的治疗项目,尤其开展了卫生部规定的与肿瘤治疗有关的第三类医疗技术中的3项,包括放射性粒子植入、肿瘤消融、肿瘤热疗。肿瘤科团队作为重要的肿瘤专科力量在省内肿瘤治疗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是广东省医学会肿瘤放疗分会副主委单位、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分会副主委单位、广州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并在一个细分专业任主任委员、7个细分专业任常务委员。10、麻醉学麻醉科承担各类高难度及复杂手术的麻醉任务,包括心、胸外科各种复杂的手术,血管外科、大脏器移植、神经外科、骨科、泌尿外科、口腔外科、妇产科、耳鼻喉科、普通外科、肿瘤科手术,及各种特殊情况病人的麻醉。已成功完成过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置换术、脑肿瘤、肾移植、人工关节置换、各类腔镜手术等的麻醉工作。同时还承担体外循环灌注任务;协助其他临床科室进行危重病人抢救和复苏工作。此外,还承担疼痛治疗工作,包括术后镇痛、门诊病人疼痛治疗和晚期癌症镇痛等。二、导师队伍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导师52人,其中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等地市级以上人才共21人次。三、就业方向及就业情况1. 就业方向各级各类医院、高等医学院校、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有关科研院所从事医疗、教学、管理、科研等工作,或进一步升读博士或出国深造。2. 就业情况本学科毕业生主要主要进入珠三角地区三家医院工作,其余到广东省内其他地区、及省外三甲医院工作。研究生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研考点内容、不清楚考研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306 评论

小苹果草莓心

医院临床医技科室设置齐全,重点科室技术特色显著。有3个省级重点学科,分别是内科、普外科、皮肤性病科;省级135重点学科15个,分别是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肾脏内科、老年医学科、普外科、肝脏外科、泌尿外科、皮肤与性病学科、感染病科、耳科学与听力学科、临床生殖医学、麻醉科、临床生物学诊断与治疗实验室;省级重点临床专科24个。省级医疗诊治中心4个,分别是江苏省心脏介入中心、江苏省肝脏移植中心、江苏省急诊医学中心、江苏省耳科疾病与听力障碍诊治中心。医院是一级学科临床医学博士点,是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临床医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就设在医院内,共有5个学系,45个教研室,担负着南京医科大学的临床教学和实习任务。江苏省人民医院整形烧伤科是集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专业科室,,拥有本科学位以上医师14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6名,博士学位4名,硕士学位2名。科室成员分别担任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中青年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分会烧伤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创伤分会多发伤与复合伤急救与治疗学组委员,江苏省整形烧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委员,江苏省康复医学会理事、修复与重建学分会秘书、常委,南京医学会医学美容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分会副主任委员、委员,华东六省一市烧伤学会委员,江苏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组织工程与移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委员等学术职务。江苏省人民医院整形烧伤科拥有先进的烧伤治疗悬浮床,Zimmer电动取皮机,烧伤专用浸泡设备,烧伤专用电子体重磅,皮瓣多普勒血流测定仪,皮肤磨削仪,红光治疗仪和电动负压抽脂机等医疗器械。拥有专业的摄像室和独立的门诊美容手术室及手术设计软件系统。医院科室列表 内科心血管内科 呼吸内科内分泌科血液内科消化内科肾内科神经内科风湿免疫科感染病科肿瘤科皮肤科普通内科(全科医学)妇幼心血管内科(普通内科)外科麻醉手术科ICU骨科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普外科普外科·肝脏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整形烧伤科耳鼻咽喉科眼科口腔科乳腺病科(普通外科)老年医学科老年ICU老年CCU老年肾科老年心血管科老年呼吸科老年神经内科老年血液科老年消化科老年内分泌科老年综合病区老年诊疗体检科康复医学科妇产科妇科产科生殖医学中心妇女保健科儿科儿科儿童保健门急诊急诊中医科针灸科临床心理科医技药剂科检验学部放射科介入放射超声诊断科病理科核医学科营养科输血科HLA实验室放射治疗科诊疗中心胰腺中心消化内镜中心肝脏移植中心康复医学中心重症医学中心冠脉中心生殖医学中心司法鉴定所 江苏省人民医院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原传染病科)创建于1954年。在著名热带病学家许本谦教授和陈钟英、贾辅忠、王明秀、唐保元、黄祖瑚、李军等历届科主任的带领下,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努力,在常见重大传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于2001年被评为江苏省临床医学重点学科,是目前省内唯一的内科学传染病专业博士学位授予点。目前感染病科门诊分设发热门诊、肝炎门诊、肠道门诊,年门诊量近4万人次,常年有专家坐诊。病房设有两个病区,共50余张床位,年出院病人超过1200人次。住院病人中近一半是来自外地,包括外省、市的基层医院的疑难、危重患者,充分体现了科室医疗水平和整体实力被同行认可度和信赖程度的提高。我科除对病毒性肝炎的诊疗有丰富的经验及较高的水平外,近几年对发热待查、重症感染、各类肝病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的诊疗亦有长足进步,并取得一定突破,已成功救治多名复杂感染及重症肝病病人,如成功抢救重症结核性脑膜脑炎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亚急性肝衰竭合并脑脓肿、肺部感染患者、重症CMV病、病毒感染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以及甲亢合并重症肝炎患者等等。对这些疾病的成功救治,不仅挽救了病人的生命,同时也提高了全科的诊疗水平,提升了科室的学术地位。今天的感染病科设施优良,宽敞明亮的门诊大厅、宁静温馨的病房、设备先进的重症监护室、功能齐全的人工肝支持系统、按GLP标准建成的细胞治疗室、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以及布局合理、装备一新的感染与免疫研究室为感染病科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科室现有病床50余张,近3年门诊量近4万人次,年住院病人1000人次。学科有多位省内乃至全国著名的感染病学专家,现有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7名。专业人员队伍中有教授2人,副教授5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名,江苏省“兴卫工程”重点人才1名,13人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其中8名曾在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和德国进修学习。感染病科是我国高校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点,我省最早的内科学传染病专业博士学位授予点和SFDA批准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抗感染专业,也是传染病专科医师进修基地,并承担以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为主的多层次高等医学教学任务。学科于1997年被批准为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2001年被评为江苏省临床医学重点学科,2007年被评为江苏省“兴卫工程”的感染病学重点学科。学科以各类肝病和感染性疾病的诊治为其特色,并选择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围绕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特异性细胞生物治疗、建立重型肝炎的新型综合疗法和研究开发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性核酸疫苗为主攻目标。与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基因疫苗研究室共同组建了“中美疫苗研究中心”。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现有工作人员1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15人,中级职50人。年调配门、急诊处方166万张,完成了5168份TDM监测,上报ADR 946份。该学科率先在全省开展治疗药物监测工作,成立了江苏省第一家药物静脉配置中心。并先后建立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办公室,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办公室,门诊药物咨询台,开展了临床药师工作,为患者提供合适的治疗药物和最佳的给药方案,承担新药Ⅰ期临床药代动力学工作,协助临床开展治疗药物监测、临床用药品评价、新药试用和疗效评价工作。该学科获得卫生部科技基金2项,江苏省科技基金项目2项,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1项,江苏省卫生厅基金9项,南医大基金4项。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检验科是江苏省重点临床专科,博士点、硕士点。现有工作人员71余人,其中高级职称15人,中级职称33人。现有实验用房的总面积为2500M2。该科是江苏省政府重点支持的“江苏省医学诊断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下设临床血液学、临床生物化学、临床免疫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分子生物学诊断实验室,开展各种常规及特殊的临床检验诊断项目近八百项。于2002年被确认为江苏省当时唯一的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医学检验科)。近年来,获得各种研究课题共6项,申报国家技术发明专利两项,独立或参与获得省级以上成果奖2项,主编各种论著十部。每年发表学术论文达30篇。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建于1962年,由南京医学院病理解剖教研组高达教授兼主任,顾元方任副主任,附属医院许勤安任第二副主任。建科初由医学院病理解剖教研组派医技人员轮流来科进行日常病理工作。1965年增加技术人员2人,1972年增加住院医师1人。1977年许勤安任科主任,工作人员继续增加,1984年夏开屏任副主任,1988年后范钦和历任副主任,主任至今。病理科为南京医科大学临床病理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现在编人数为26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12人,初级职称8人。近几年来,每年完成外科病理检验4万余例,细胞学检查1万余例,TCT1万5千余例,免疫组化2千余例,快速冰冻诊断2千余次,全国各地病理会诊5千余例,尸体解剖20余例。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5项,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项。近几年来,病理科培养博士、硕士生10余人,培养省内外进修医师100余人。自2007年以来,我科已接收实习医生及技术员10余人。 营养科属于医院医技科室,是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营养教研室,有从事临床营养工作多年的主任营养医生、副主任营养医生、营养医生、营养师及营养护士10名。承担着医院营养治疗、门诊会诊、教学科研等工作。多年来,营养科在加强科室基本建设和基础管理的同时,不断进取、不断创新,承担着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肥胖、肾脏疾病、肝胆胰疾病、外科术前术后等各类病人的营养会诊工作,根据病情提出营养治疗的方案,并进行营养教育,对疾病的治疗、康复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积极配合临床各科室开展对重症、疑难及脏器移植等病人的营养支持;在健康意识日益强化的当今社会,利用科室优势和专业特长,开展营养与慢病的干预研究。开设营养门诊、专家门诊,对各类有营养需求的人提供营养咨询和营养干预,确实起到防病治病、增进健康的作用。 输血科成立于2003年,由原先功能单一的血库转变为目前涉及多学科、多技术的综合科室,其主要职能是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实施和技术指导,确保供血、储血、配血和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监测和预防输血传播疾病;负责全院临床用血会诊;进行造血干细胞单采,血浆置换等治疗性输血以及造血干细胞研究。目前,输血科科室使用面积200平方米,设有储血室、血型室、配血室、治疗室、发血室、资料室等功能间。现有工作人员12人,均是经过输血专业理论和实验技术培训合格的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医疗、检验专业毕业的人员。其中硕士2人,本科7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5人。近年来更新输血理念,大力推广成分输血,成分输血比例达90%以上,远超过卫生部卫生厅的三级甲等医院的要求(成分血比例70%)。我院全年用血量达1800万毫升以上,位居全省之首,我科为临床所提供的血液成分品种有红细胞悬液、少白细胞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辐照红细胞、单采血小板、冷沉淀、新鲜冰冻血浆、普通冰冻血浆等。输血科包括广州路本部、江东北路河西分部,均向临床提供24小时服务。目前开展的服务项目ABO血型及Rh血型检测、不规则抗体筛选和效价测定、交叉配血等输血前常规检查,疑难血型的鉴定,疑难配血,新生儿溶血产前实验室诊断等,自身输血,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我科在江苏省内率先引入进口抗人球微柱凝胶技术交叉配血、自动血型加样系统并建立了全方位的输血信息化管理系统,输血信息化技术和水平在省内及华东地区均处于先进水平,不仅保证常规用血安全及稀有血型和疑难病例的安全输血,同时作为中华骨髓库江苏省分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定点采集单位之一,每年完成数十例志愿者的捐献前动员和采集工作。输血科现为江苏省临床输血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2001年以来先后承担省部级课题4项,参编学术专2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7篇。正在开展与德国Ulm大学的血型专家 “关于Rh(D)阴性的基因分型和遗传学分布”研究课题的国际合作。承担了南京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临床输血专业的理论教学以及其他医学院校的实习带教任务。输血科牢固树立“质量就是生命”的意识,健全科室质量管理工作制度,全方位加强质量和学科建设。为临床提供安全、及时、有效的服务。 超声诊断科成立于l982年1月,2001年更名为超声医学科。科室目前拥有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4名;副教授3名,讲师3名,硕导3名。共有超声临床医师15人,其中硕士研究生5人,在读硕士4名。预约登记2人,其中一人为主管护师兼介入治疗护理工作。现任科主任胡建群教授,是南京医科大学影像医学系硕士生导师,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理事,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浅表小器官和外周血管超声专业委员会全国常委,眼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副会长、江苏省声学会理事,腹部超声专业组副组长;汪惠宁副教授为南京市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叶新华副主任,是南京医科大学七年制硕士生导师,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永久会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肌肉骨骼超声专业委员会委员和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介入性超声专业委员会委员。南京医科大学影像系超声诊断教研室,同时也是省超声医师进修基地,每年完成影像本科、专科、进修医师教学320学时。承担省级课题4项,主编或参编超声有关专著十五部,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数十篇,“十五”期间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一项,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二等奖三项,院诊疗新技术一等奖、二等奖、鼓励奖各一项。独立获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医科大学创新基金各一项,院内创新基金三项,参与多项。每年除完成一万人次以上腹部,浅表小器官,外周血管等常规彩超检诊任务,还开展了各种囊肿的穿刺引流减压硬化治疗;甲状腺腺瘤,亚甲炎的超声引导穿刺药物治疗;肝癌的无水酒精治疗,配合微波、射频超声引导治疗肝肿瘤以及各种肿瘤超声引导下的组织穿刺活检和肝移植的术中、术后形态、供血的观察等新技术、新项目。腹部及小器官超声担负了全省的会诊任务。超声医学科的学术水平始终处于省内领先,国内先进。 1、 心脏电生理技术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及介入诊治研究:成功建立缺血性心脏病致室性心律失常的动物模型,并进行了干细胞移植的干预研究;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心内转复除颤器治疗例数及在该领域的学术地位居全国前两名。三维标测系统的临床应用:应用三维标测(EnSite 3000/Navx)系统研究心律失常的病理基质和电生理学机制。根据动态基质标测原理自行设计了在窦性心律下线性消融的新策略,显著提高了难治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成功率。心脏离子通道疾病的临床诊断:研究并建立了诊断隐匿性Brugada综合征及先天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的新方法。2、缺血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及瓣膜病的诊治技术缺血性心脏病生物学治疗和介入治疗:在国内较早开展了腺病毒介导的VEGF165、Angiopoietin-1生物学治疗和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研究;制备并获得抗心肌肌钙蛋白I单克隆抗体,获国家专利2项及II类新药证书1项。先天性心脏病及瓣膜病介入治疗:在国内较早开展了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自主设计并完成了导管微创自膨三叶式主动脉生物瓣膜装置的制备,设计并完成了能在左心耳自动定位的封堵器,获国家专利2项。3、心血管疾病分子细胞机制研究心肌炎、心肌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1986年成立江苏省心肌病研究基地,现已建立了全国心肌病研究协作组。血管内皮、平滑肌功能研究:证明了内皮源性收缩因子是可扩散、可传递的物质,其作用靶点之一为血管平滑肌;发现白藜三醇能有效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血管内皮损伤后的内膜增生。4、心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在人群水平研究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多因素综合干预的防治效果;多次组织和参加了国家和省级心血管流行病学研究,参加了多项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积累了丰富的流行病学研究经验。 [2] 结合学科基础和临床需求,普外科在器官移植、微创外科、胰腺外科、乳腺外科等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国内和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某些方面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肝脏移植技术江苏省肝病外科中心2005年成立卫生部挂牌的中国活体肝移植研究所,含2个病区、100张床位、1个实验中心,对临床和科研工作形成强有力的支撑。已成为中国能独立开展活体肝移植,并形成一定规模的单位之一。已完成活体肝移植79例,为目前国内完成病例数最多的单位之一。目前已完成亲体肝移植治疗Wilson病40例,是目前全球研究最为系统、深入的最大一组单中心病例报告。至今共施行肝癌肝切除术4500余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和,有60余例存活10年以上。2、腹腔镜技术成立了中华医学会首批认证的腔镜外科技术培训基地。相继开展了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脾切除、胃肠肿瘤根治、甲状腺切除、甲状旁腺全切、胰十二指肠切除、胰岛素瘤摘除以及胃底折叠、胆肠Roux-en-Y吻合、门奇断流术等多项手术。成功开展ERCP、EST累计4000余例,在微创手术的复杂性、多样性、手术质量和数量、手术成功率等方面均居国内前列。3、肿瘤射频治疗技术围绕RFA领域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在电极优化,影像组织对应和实验方法学方面取得了出色的成绩。与企业合作已开发出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专利的射频肿瘤治疗仪,2005年获得国家批准进行批量生产并应用临床;临床应用方面,是国内最早少数几家将该技术应用于肝癌、肺癌、肾癌和颅内肿瘤治疗的单位之一。协助神经外科在国际上首次应用RFA技术切除了常规手术无法切除的颅内巨大血管瘤。 “实体肿瘤射频灭活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获得2006年江苏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4、胰腺疾病诊治技术“胰腺疾病诊疗中心”为全国五大胰腺外科中心之一。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和胰腺癌诊治方面国内领先;省内率先开展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胰岛素瘤摘除、胰腺假性囊肿内引流和胰体尾切除,均国内先进。手术数量质量跨入国内先进行列。省内首先开展胰肾联合移植,国内先进。作为主要协作单位参与“十一五”国家科技部重大科技支撑项目“胰腺癌综合治疗技术体系研究”子项目。5、乳腺疾病诊治技术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微小转移等研究位居国内同行前列,开展“乳腺癌干细胞”及“新型胞苷脱氨酶hDCA基因在乳腺癌中功能”等方面的研究。申请“乳腺癌干细胞新的分离方法”和“骨转移动物模型” 国家发明专利2项,首创微波固化治疗乳腺肿瘤的新技术。已完成国家“十五”攻关项目“早期乳腺癌规范化保乳综合治疗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 1. 支气管哮喘基础与临床研究数十年来该科一直以支气管哮喘作为主攻方向,作了大量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形成了自己的诊治特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近年来深入研究了哮喘时气道炎症的发生机制及其无创性诊断、临床干预的新方法,成绩显著:“支气管哮喘患者β2受体异常及其临床意义”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支气管哮喘诊治的实验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同时获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和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承担部省级课题十余项,发表相关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14篇),参加国际研讨会交流10余人次。近8年来我们牵头组织“南京地区哮喘之家”活动,对哮喘进行群防群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少来自外省的难治性哮喘患者慕名来我科门诊或住院诊治。2. 睡眠呼吸障碍疾病的发病机理及诊治2001年建立的睡眠呼吸障碍疾病诊治中心,购置了国际先进的多导睡眠监测仪、PTT睡眠呼吸监测仪、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仪和匹配伺服全自动气道正压呼吸机等先进设备。每年成功诊治睡眠障碍疾病患者千余名,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8篇),在国内外获奖10项,受到国内外同行们的高度关注和好评。承担省级国际合作课题一项,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各一项,主办国际睡眠呼吸障碍研讨会2次。该科在该领域的技术特色为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及干预治疗的系列研究。该领域医疗和科研工作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3.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诊治与研究该科对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临床诊断率和治愈率高。殷凯生教授是全国抗感染学组成员、华东区肺部感染协作组副主任委员。2003年“非典”流行期间,殷凯生教授担任江苏省防治“非典”专家组组长,黄茂教授担任江苏省支援内蒙防治“非典”专家组组长,成绩突出,均获得国家和省政府的表彰。该科主编的《非典型肺炎的防治》获“国家图书奖”、《实用抗感染药物手册》(人卫出版社)受到广泛好评。主持了42种抗感染新药的临床研究,均顺利获得证书。近年来开展了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实验研究。4.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理研究和治疗肺动脉高压作为COPD发展至肺心病的关键病理生理环节,是影响COPD预后的重要因素。主持参加过国家“1035”子课题及江苏省科学技术厅课题“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对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的影响及治疗学研究”(2000051) 等课题计6项。共发表论文40余篇。2007年获得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曾获全国中青年优秀论文一等奖、中国赛克勒医师年度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科学进步二等奖等奖项。5.呼吸内镜的诊断和治疗该科在省内较早开展了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纤支镜代胸腔镜诊治术、支气管镜下支架植入术、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胸腔镜检查诊治术、纤支镜下高频电刀术等。2007年获江苏省卫生厅课题“经纤支镜支架介入肺减容术治疗肺气肿模型的应用研究”。呼吸内镜中心于2007年被卫生部评为全国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现由二个病区(70张床)、门诊、急诊、神经电生理实验室和临床神经病学研究室(脑脊液细胞研究室)所构成。每年收容各类神经系统疑难危重病人1000人次,门诊诊治7万多人次,急诊抢救近1万人次。本学科在神经系统各类疾病的诊治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在卒中病人的急诊救治有着许多显著地特色。曾在江苏省重大招标项目《脑卒中急救关键技术的应用示范研究》(BS2006007)负责卒中急救绿色通道流程、卒中急救规范以及卒中急救关键技术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大量的疑难杂症疾病得到成功的诊断和救治。目前该学科可以开展常规脑电图、动态脑电图、脑血流超声检测、肌电图(包括单纤维肌电图)、诱发电位、经颅磁刺激诊断和治疗等技术。除此之外,还开展颅高压实时检测、小脑顶核刺激等新技术。部分技术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各项设备仪器总值400多万元,有效的满足了临床医疗的需要,保证了高质量的专科医疗护理水平。该学科目前具有优秀的学术梯队和稳定的研究方向,先后承担并参与国家、省部级各项科研项目二十余项,每年年均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余篇,先后获得国家、省部级校级奖励殊荣20余项。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机制与救治、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因诊断与技术研究、头痛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与修复的方法与技术研究、老年性痴呆临床特点与医护方法技术的应用等,已培养博士、硕士五十余人,是重要的江苏省高级专业人才培训基地。

180 评论

小梅子zh

写论文时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选题,论文题目有了明确的选题后才能确定整个论文内容组成部分,而且医学类专业论文撰写的选题如果没有一定的新颖性,是很难投刊发表的。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1医学类论文的题目有哪些_医学专业论文题目150条,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中西医结合论文题目

1、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肿瘤化疗患者消化道毒副反应的疗效观察

2、 基于玄府理论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思维模式的构建

3、 中西医结合防治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中医体质的影响

4、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5、 消化心身疾病中西医结合整体诊治专家指导意见

6、 功能性便秘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7、 中西医结合新思维辨治脓毒症核心病机

8、 社区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9、 中国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

10、 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11、 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12、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13、 胆石症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14、 癌症防控需“消灭+改造”的持久战——中西医结合值得期待

15、 中西医结合消化内镜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研究述评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19、 早泄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试行版)

20、 中西医结合改良肌内效贴对膝骨性关节炎影响的临床研究

21、 中西医结合疗法 对子 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激素水平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22、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23、 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疗效Meta分析

24、 中西医结合早期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30例疗效观察

25、 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26、 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27、 放射性肺炎的发病机制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28、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肺损伤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29、 中西医结合医院开展合理用药咨询门诊的实践与分析

30、 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

31、 慢性荨麻疹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32、 中西医结合治疗腺性膀胱炎研究进展

33、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34、 痔疮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3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

36、 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37、 短期规律中西医结合运动康复对冠心病病人心肺功能及运动能力的影响

38、 心血管疾病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重点、策略及 方法

39、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合并肝性脑病的效果分析

40、 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肝胆胰疾病的现状与展望

41、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石病的现状与展望

42、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43、 中西医结合是系统化管理和个性化治疗的统一——从中医院管理和突出中医特色看中西医结合

44、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45、 恶性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研究现状与展望

46、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疗效评价

47、 《中西医结合老年衰弱评估量表》的构建研究

48、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

49、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及血糖水平的影响分析

50、 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护理专业 毕业 论文题目

1、人文护理模式应用于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实施效果

2、家庭协同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的影响

3、护理风险管理在心内科老年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4、探讨高职院校护理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5、OSCE考核方案在PBL护理实验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及研究

6、案例讨论法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7、高职高专护理"三校生"病理学 教学方法 改革实践性探讨

8、精细化护理模式对眼科手术患者康复及护理质量提升的作用

9、全面护理对产妇中转剖宫产发生率的改善作用

10、本科护理伦理学课程的教学研究分析

11、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足跟采血疼痛的影响

12、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

13、团体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及血糖水平的影响

14、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知识认知及足部护理行为的影响

15、循证支持下针对性护理开展于类风湿关节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应用价值

16、行为转变理论的整体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

17、糖尿病产妇生产引起新生儿皮肤损伤的护理

18、优质护理对老年糖尿病疾病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19、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患者采取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的护理体会

20、手术室护理干预在结石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1、全过程针对性营养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22、标准化护理干预对胃溃疡伴糖尿病患者心理状况及内镜检查依从性的影响

23、微信平台的健康 教育 对高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护理价值体会

24、小儿肺炎合并糖尿病的整体护理临床效果观察

25、患有糖尿病骨科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26、营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27、系统性护理干预对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并发症的影响

28、中医情志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应激及血糖波动的影响

29、多样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30、血糖信息化在提升血糖监测率PDCA循环护理模式中的作用

31、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32、 儿童 抗癫痫药物超敏综合征临床特征及其护理干预策略分析

33、小儿推拿配合抚触护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观察

34、重力喂养配合体位舒适护理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影响

35、近二十年我国养老护理人员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36、护理管理在骨科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37、团队培训模式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观察

38、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国内外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研究比较分析

39、围术期全流程综合护理在 种植 牙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40、三年制护理专科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

41、成人线粒体肌病护理1例

42、人体解剖学课程"运动系统"部分微课教学效果评价--以甘肃中医药大学2018级高职护理专业为例

43、趾骨骨折术后恢复期中医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44、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静脉溶栓治疗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45、护理干预在降低手术室患者手术应激中的应用

46、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的应用观察

47、分级护理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临床救治中的护理效果

48、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

49、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78例的优质急诊护理体会

50、肾内科病房护理标识专科化管理的实施与效果分析

医学检验免疫毕业论文题目

1、基于纳米颗粒的分子展示应用于超灵敏检测

2、SLE患者中几种新型自身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诊断价值的探讨

3、多肽酶检测和细胞表面荧光标记的新方法研究

4、区域检验服务协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5、胶体金喷膜仪的设计与开发

6、重庆市乡镇卫生院医疗资源的调查研究

7、基于氧化石墨烯和硫化铅纳米颗粒的荧光生物传感器研究

8、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快速诊断金标试纸条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9、纳米粒子免疫层析法在检测异位妊娠和膀胱癌中的应用

10、现代医院检验科模块化设计研究

11、酶免工作站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2、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血清快速测定的性能评估

13、基于微型压电与光谱生化分析系统的POCT新技术研究

14、长江三角洲地区犬猫皮肤真菌病调查及体外药敏试验

15、我国医学检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6、基于电化学分子信标基因传感技术的HIV-1核酸检测新方法研究

17、Free β-hCG和PAPPA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的研制

18、乙肝快速分析仪的研究与开发

19、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中PPAR γ的作用研究及相关炎症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建模分析

20、综合性医院医学检验资源优化管理研究

21、全自动多功能免疫检验过程关键问题的优化研究

22、HMGB1通过NF-κB激活TGF-β1诱导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

23、若干病毒感染模型的动力学分析

24、现代综合医院检验中心空间设计研究

25、大型公立医院创建医学独立实验室可行性研究

26、高血压病证型与血清褪黑色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27、医用臭氧与α-干扰素对照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28、网织血小板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应用

29、G公司第三方独立医学实验室服务营销策略研究

30、临床毛细管电泳的研究

31、基于光电检测与信息处理技术的纳米金免疫层析试条定量测试的研究

32、贫铀长期作用后的吸收分布特点及其主要蓄积器官的损伤效应研究

33、基于磁性微球的PMMA微流控免疫分析芯片系统的研究

34、hr HPV、L1壳蛋白、p16蛋白与宫颈病变的关系及诊断价值研究

35、76例急性白血病的MICM分型及预后

36、国产化学发光法诊断系统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评价

37、蛋白A-藻蓝蛋白β亚基双功能蛋白的性质及其在免疫检测中的应用

38、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开展现状及检验项目合理化设置研究

39、__医学检验集团发展战略研究

40、胃肠肿瘤标志物诊断大肠癌之检验医学实践

41、广州KM公司分析前流程优化方案制定

42、医学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43、脑脊液中ADA、LA、CRP、LDH的检测在小儿颅内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44、MiR210和Stat3全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的表达通过HIF-1α通路对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45、医学检验器材智能化物流系统的设计与运营

46、上海市嘉定区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检验质量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47、六西格玛管理在临床检验流程中的应用研究

48、基于纳米材料修饰的新型生物传感器检测D-二聚体

49、新城疫快速诊断金标试纸条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50、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蛋白的原核表达和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分子诊断研究

2021医学类论文的题目有哪些相关 文章 :

★ 优秀论文题目大全2021

★ 大学生论文题目大全2021

★ 大学生论文题目参考2021

儿科医学论文题目

2021毕业论文题目怎么定

★ 优秀论文题目2021

★ 2021策论文范文6篇

★ 关于医学的学术论文(2)

★ 医学论文选题的四大基本方法

★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大全选题

142 评论

相关问答

  • 内科硕士学位论文

    硕士学术论文由于学校不同,具体的内容会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封皮(每个学校都不一样)2.中英文摘要(主要写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结果)3.

    继续改一个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神经内科专业硕士毕业论文

    就业前景不错。神经内科专硕主要是治疗和研究神经系统各个方面的疾病为主,人体的各个方面都受神经支配,神经系统出了问题,人的语言,动作都会出现问题,严重影响人的正常

    cotillardw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硕士论文肾内科分类号

    毕业论文分类号怎么查询介绍如下: 进入浏览器主页面。在搜索栏中输入“中图分类号”。点击“搜索”。在搜索结果中选择官网。进入官网主页。点击右上角的“学科分类及代码

    瘦小的土拨鼠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中医内科学专业硕士论文

    亲 需要发表论文吗?

    WTF=WheresTheFood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消化内科专业硕士毕业论文

    【摘要】目的:研究讨论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院内感染的状况,分析患者的感染因素和感染特点,并提出一些控制的 措施 和 方法 ;方法:对2008年12月至20

    doubledennis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