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357

端木青烟
首页 > 医学论文 > 食管癌与环境的关系论文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滴水无香2005

已采纳

是因为平时吃饭太急,而且特别喜欢吃烫的东西,不能它稍微冷一点儿就吃最容易引发食道癌了。我们平时吃饭一定要细嚼慢咽,然后不要吃太烫的东西,这样就可以避免吃的。

267 评论

京荣盛门业

当然有关系了,环境中某些物质或因素具有诱发人类或动物发生恶性肿瘤的作用,如药物、食品添加剂、化妆品、生活消费品(烟酒、饮料等)、职业环境、水污染、大气污染、居室内污染、天然毒素和病毒等。尤其是化学物质以及化工生产过程。人造化学物质如食品添加剂、保鲜剂、农药、洗涤剂、染料、药品、石油产品以及其它大宗工业合成化学品,其中不少具有致癌性。此外还有物理致癌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生物致癌因素主要是病毒,如白血病病毒等。这些物质广泛地存在于人类接触的环境中,且经研究发现,癌症的发生与特定的地域条件、职业环境、生活条件、环境污染有着密切联系。

145 评论

瑷逮云暮

食管癌在我国的发病率是很高的,导致食管癌发生的因素主要是以:饮食习惯,生活环境,遗传因素,致癌物质等有关,下面就详细的来为大家科普一下食管癌到底是怎样引起的?以及我们在生活当中该如何去预防食管癌的发生:

1.饮食习惯:有些人在生活当中会比较喜欢去喝很烫的开水,尤其是像一些老年人,觉得刚刚烧开的水有助于健康,但是过烫的水会对我们的口腔黏膜, 食管黏膜造成损伤,尤其是当长期的喝过烫的开水时,就会造成食管黏膜发生慢性炎症和增生,使恶变的风险加大。此外,像长期进食些粗糙,干硬食物,也会导致食管发生慢性炎症。

2.致癌物质:导致食管癌发生的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一级致癌物质,主要存在于腌制,腐坏和长期放置的食物当中,像咸菜,泡菜,酸菜,腊肉等等都是含有亚硝酸盐的食物。

3.吸烟和饮酒:吸烟和饮酒都是属于长期性的个人行为,而烟不仅伤肺和气管,它也可以对我们的食管造成损伤,而酒就更不用说,尤其是像一些烈性的白酒,对于胃黏膜和食管黏膜都极其伤害。

4.遗传因素:大多数的恶性肿瘤基本上都存在有遗传的倾向,食管癌也不例外,所以对于家族中有食管癌的患者一定要记得提起的检查。

5.身体缺乏微量元素:当我们的饮食当中缺乏维生素E,硒,胡萝卜素时,有可能会增加食管癌的发生几率,所以一定要在日常生活当中注重饮食的均衡性。

而对于食管癌的预防,认为还是应该从致病原因来进行:

1.饮食上我们要注重均衡性,不要过于偏重某一食物,要蔬菜,水果,米面,肉类均衡摄入。其次在饮食时切记不要进食过烫的食物和不要喝过烫的水。避免进食一些长期存放,腐坏的食物,减少腌制食物的进食。

2.在生活方面,养成不吸烟,不喝酒的好习惯,一日三餐要记得规律和按时。

3.对于年龄在45岁以上的人群,小克建议每3-5年去进行一次胃镜的检查,明确食管和胃内有无病变的发生和存在。

193 评论

爱心小猪

大量实验表明亚硝胺类化合物(NOC)是强致癌物。亚硝胺有100多种,其中41种能引发动物肿瘤,十几种亚硝胺能使动物患食管癌。从食管上皮增生和基因突变出发,食管癌主要是亚硝胺直接作用的结果,亚硝胺引起抑癌基因的的变化与人原发性食管癌中变化相似。亚硝胺能引起同一食管组织中p53,Rb,APC和MCC多个抑癌基因丢失或突变(杜百廉,1994;郭永军,1994)。经过近二十多年的研究,食管癌的病因比较集中倾向于亚硝胺化学致癌作用。从各方面的资料看,亚硝酸盐的作用似乎对食管癌的发病起关键作用(曹巍等,1996;郭永军,1994;冯启瑞,1986;河南肿瘤防治研究队,1976)。

有些研究者对环境中的亚硝胺及其前身物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并进行了调查研究(陆士新等,1988;王立东,1994;Mirvish等,1993;Cheng K K,1996;朴河春,1996),发现人体内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主要来自食物,当地的粮食、蔬菜和水,而直接从环境中摄入的亚硝胺是很微量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均为亚硝胺的前体,因而人体中更多的亚硝胺是由外源性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在体内合成的(河南地质局水文地质队等,1978;Cheng K K,1996;杨文献等,1992)。本区土壤中的总氮含量及硝态氮( )和铵态氮( )含量基本遵循从山区—丘陵—平原逐渐下降的规律(表4-15)。农学家研究也发现,植物从土壤中摄取的硝酸盐( )首先被硝酸还原酶还原成亚硝酸盐( ),然后被亚硝酸还原酶还原成 。由于亚硝酸还原酶的活力比硝酸还原酶高得多,因而植株中主要以硝态氮( )和铵态氮( )存在(陈振德,1993)。高发区粮食中亚硝胺检出率为~(河南肿瘤防治研究队,1976),硝酸盐为(±)~(±)μg/g(冯启瑞,1986;河南地质局水文地质队等,1978),而在低发区粮食中亚硝胺检出率仅为0~(河南肿瘤防治研究队,1976)。磁县红薯的硝酸盐+亚硝酸盐为μg/g,而唐县平原低发区仅为μg/g,磁县明显比唐县高。高发区蔬菜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分别为~和~(魏慧娟等,1986)。本地居民喜食的酸菜、腌菜也含有大量的硝酸盐。本次研究还发现,磁县的饮用水含有的硝酸根离子远高出临漳县和魏县,与食管癌发病率成正比。磁县九个乡87口井水的三氮含量(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超过国家标准分别为、和,亚硝酸盐含量与这九个乡1983~1989年食管癌死亡率呈正相关(张秀兰等,1996)。

食管癌与地质生态环境的一致性关系与环境中的总氮和硝态氮、氨氮分布有关。表4-16中总氮和硝态氮、氨氮含量在山区、丘陵、山前和冲积平原土壤之间相差不大,而在相同地质生态环境中却高低不一:一方面可能是样品数量较少;另一方面与土壤中氮来源的多样化有关。土壤中氮可来源于有机物的分解、大气降水、降尘、地下水和地表水、有机肥和化肥。但就目前的研究水平还难以判断各种地质生态环境中哪种氮的来源是主要的。

除此而外,一些文献还记载了山区(林县)、丘陵和洪积平原(安阳)和冲积平原(范县)饮用水的氮氧化物含量分别为、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1980),磁县山区旱井水硝酸盐5mg/L,丘陵和山前洪积平原井水10~240mg/L,随井深增加硝酸盐含量增高,这是因为硝酸根离子( )容易随水溶液向深处迁移的缘故。在巨厚的洪积物区,地下水位越来越深,氮氧化物含量越来越高。生态环境中的氮化物含量大致可按山区>丘陵>平原地区排列,这与食管癌发病率的分布大体是一致的。

表4-l6土壤中氮的含量

资料来源:据地矿部物化探所测定。

85 评论

凉风正正

当然有关系了,人体的癌细胞会因为受到外部的物理或化学刺激而苏醒过来,从而导致癌症的发生,一般来说这种外部刺激是指,经常性的饮食起居无规律,经常在有放射性物质的地方活动等。人的心理状况也和癌症有很大关系,如果一个人的心情舒畅,家庭和睦,那么他得癌症的机率会减少很多。

293 评论

en20120705

人类肿瘤80%是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的,人类生存的环境中存在大量的致癌物质。然而、从自然界辩证的角度看,人类生存的环境中也存在大量的抑癌物质,这是对待事物的客观认识,例如:部分维生素、锗、硒、铬等。人类癌症发病率逐年攀升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界致癌物与抑癌物比例的失调。所以、一味地治理环境降低致癌物的产生,以降低人类肿瘤的发生,只是预防人类肿瘤的一个方面;充分发展抑制癌症发生的工业生产,也是降低人类肿瘤发生的重要方面。这样将更有利于人类生产的发展,丰富人类物质的需求。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医学卫生水平的提高,一些过去威胁人类生命的传染疾病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已基本上得到了控制或绝迹。相反,一些非传染性疾病却正在成为当前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害,癌症即是这样一种病症。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1997年全球癌症死亡人数为620万,但到了1998年,全球竟有900多万人得癌症,死亡人数已达700万人左右,而且这个数字每年都在增加。近几十年来,人们在同癌症作斗争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这个过去认为病因不明、神秘莫测的凶恶病症,主要不是人们以往所熟悉的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原因所引起,而是与人们所生活的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召开的第十二届国际癌症大会上,许多学者根据大量的调查研究成果,比较一致地强调了环境与癌症的关系,并提出了“80%~90%以上的癌症可能是由于环境因素引起”的观点。首先,人们发现不少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例如,胃癌以日本、智利、冰岛的发病率最高,北美、大洋洲国家最低 。食管癌以中国和新加坡发病率最高,欧美各国较低;印度口腔癌高发,以色列妇女的乳腺癌比日本妇女高8倍;白种人前列腺癌高,犹太人阴茎癌少。有些癌症的分布,甚至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如亚洲食管癌的高发区,从中东延伸到阿富汗、俄罗斯中亚、蒙古和我国的北部地区。肝癌是地带性更为明显的一种癌症,从世界范围来看,肝癌的高发区主要分布于温暖潮湿的赤道至温带附近,寒温带和寒带较少见。世界上原发性肝癌主要分布在亚非地区,尤以亚洲太平洋沿岸和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发病率较高,而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的肝癌较少见。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癌症的死亡率也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我国各种癌症的死亡率以华东沿海各省及西北、华北等省、市、自治区较高,而中南、西南各省、市自治区较低。其中又以上海市和江苏省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为最高。贵州和云南省最低。 食管癌在北方较多,而肝癌、鼻咽癌则以华东、华南(尤以江苏、两广)等东南沿海地区较高发;胃癌在东北、华中、西北和华东地区某些省市较高发;女性子宫颈癌死亡率最高的是山西省,最低的是上海市;而乳腺癌则以上海市为最高,西藏为最低。我国各种癌的死亡率在不同县、市间有着13~671倍的差别。而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癌症的年发病率可有10~1000倍的差别。这些差别可能是由于地理环境和生活条件的差异所致。其次,移民流行病学的研究,为癌症的环境病因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有人认为,如果癌症是遗传因素所致,那么移出国居民的发病率与其后裔的发病率应相近,而与移往国的居民不同;若是环境因素所致,则迁移出国的居民的发病率与其后裔的癌症发病率应接近移往国居民的水平。如果进一步比较在移住国出生的第二代以后的移民后裔的发病情况,更能鉴别环境、遗传同癌症的作用。例如,我国广东人移住美国后,从移民第一、二代以后的癌症变动情况来看,发现在广东常见的胃、食管、肝、鼻咽和宫颈癌的死亡率,随移住时间的增长而逐渐下降;而肺、肠、乳腺癌和白血病等却有明显增多,并逐渐接近美国白人的死亡水平。这又为癌症的环境病因提供了有力的佐证。第三,世界各国的流行病学研究早已发现,扫烟囱工人多易发生阴囊癌;生产联苯胺染料或甲、乙萘胺的工人特别易患膀胱癌;从事石棉生产的工人多发支气管肺癌;从事X线或同位素工作人员易患白血病(血癌)等。以后通过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消除或避免接触这些职业环境中的致癌物质,从而使得这些癌症的发病率明显降低或消失。这就从职业病的角度说明了环境与癌症的相互关系。目前动物实验证实有致癌作用的物质已达千余种,而与人们接触较多、致癌性较强的则为以下三种:(1)3,4-苯并芘:3,4-苯并芘是多环芳香烃致癌物的代表。3,4-苯并芘广泛存在于煤焦油、沥青中。而燃烧纸烟,不完全地燃烧脂肪、煤炭、石油以及用烟直接熏制鱼肉时,均能生成3,4苯并芘。这类致癌物的特点是,小剂量就有可能引起局部组织的癌变。3,4-苯并芘对人体致癌最强烈、最广泛、最普遍的是吸烟。国内约有80%以上的肺癌是由于长期吸烟引起的,在肺癌病人中90%以上有长期吸烟史。每日吸烟量越多、吸烟年代越长、开始吸烟年龄越早、所吸香烟的含焦量越高,则肺癌的危险性越大。有所谓三个“20”的说法:即每日吸烟20支,连续吸20年,其肺癌发病机会比不吸烟者大20倍。(2)亚硝胺:亚硝胺在自然界中分布广、种类多,有较强的致癌性,几乎在所有动物,所有脏器组织均可诱发癌瘤,而尤以消化道癌症最为常见。由于亚硝酸盐与仲胺能在肠胃中反应形成亚硝胺,因此就更加大了亚硝胺的潜在威胁。如亚硝酸盐常用来作保存食物的防腐剂(如咸鱼、咸肉、咸菜等)。长期地接触这些物质过多的人可诱发癌症。我国江苏省启东曾将采自普通家庭的霉烂咸菜中提取的亚硝胺,以每天10mg/kg的剂量,喂饲20只大白鼠,诱发出肺癌17只,诱癌率为85%。出现肝癌的时间,最短为79天,最长为128天,喂饲总剂量平均每只大白鼠为。(3)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是一种很普通的霉菌,但它的繁殖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据研究,温度28℃~30℃,相对湿度80%以上,谷物(主要是玉米)水分14%以上,花生水分9%以上,最适宜于黄曲霉的生长。因此,黄曲霉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区性,即温暖、潮湿的地区较多见,寒冷、干燥的地区较少见。有人用含有20%污染了黄曲霉毒素的花生饼喂饲大鼠,30周后,竟诱发了大鼠的肝癌。肝癌高发区的广西扶绥检测玉米的黄曲霉毒素B1的污染率高达,而肝癌低发的东北地区玉米黄曲霉毒素的污染率为。黄曲霉毒素污染率与肝癌死亡率的高低呈正相关关系。过去人们往往“谈癌色变”,甚至有所谓“是癌治不好,治好不是癌”的错误说法。如今,不少学者认为,既然80%~90%以上的癌症可能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那么,从理论上讲,癌症是完全可以防治的。因为人们完全能够主动地改善环境,只要找到病因,人们也就有可能有效地控制环境中的致癌因素,从而攻克这一威胁人类生存的凶恶病症。近20年来,美国的胃癌下降了60%,日本也下降了36%。自1960年以来,美国儿童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锐减达62%;由于烟民的减少,美国的肺癌死亡率在1990~1992年间降低了3%;乳房癌死亡率在1989~1993年间降低了5%以上;1973~1992年的肠癌死亡率降低了约17%。某些癌症死亡率的下降,当然首先应当归功于科技的进步,但环境的改善和人们对癌症预防的重视也是重要的原因。21世纪人类怎样才能战胜癌症?我们一方面寄希望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必须注意保护环境,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预防癌症的发生。新世纪的科学有可能使癌症治疗取得成功,新世纪的人类也一定能认识理解保护环境和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这样,我们相信在21世纪,人类一定能战胜和征服癌症。

350 评论

xiao叶子0118

题目:重症监护室多维度协同护理应用研究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多维度协同护理;常规护理摘要: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采用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2021年1月~2022年4月期间开展研究,在某医院重症监护室护理患者中随机抽取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组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研究组(多维度协同护理),对不同护理方式下的护理效果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 > 。经护理后,研究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 。从心理护理、护理技能、知识普及、协同能力提升等方面评估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发现,在各项评分上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 。结论:采用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对重症监护室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升护理效果,获得患者的高满意度。文章引用:黄文辉. 重症监护室多维度协同护理应用研究[J]. 护理学, 2022, 11(3): 416-420. 重症监护室是医院集中收治危重病人的场所,重症监护室内的患者常见意识状态为谵妄,患者意识水平发生改变,精神状态波动,注意力不能集中等。有临床研究表明,上述症状对于患者的康复是十分不利的,尤其会对患者的精神层面造成较大的影响,增加患者死亡概率 [1]。随着我国护理理念和手段的不断革新,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逐渐被应用于重症监护室护理当中,其以缓解患者病情,缩短治疗时间,改善预后为目的。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主要是根据患者病情在患者心理护理、护理技能的应用以及健康教育、家属沟通与护理等多方面均展开多维度的护理,在患者的疾病护理、心里护理等诸多方面都展开多维度的干预同时鼓励家属积极参与到患者的护理与监督中。有鉴于此,本文在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间期间开展研究,在某医院重症监护室护理患者中随机抽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中应用的效果。于2021年1月~2022年4月开展本次研究,在某医院重症监护室护理患者中随机抽取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组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有患者45例。在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所占比例为,女性患者所占比例为;年龄上限为76岁,下限为22岁,平均为( ± )岁;发病时间上限为7天,下限为1天,平均为( ± )天。在研究组中,男性患者所占比例为,女性患者所占比例为;年龄上限为75岁,下限为22岁,平均为( ± )岁;发病时间上限为7天,下限为1天,平均为( ± )天。纳入标准:患者符合医院ICU收治标准;患者未患有影响本研究结果的疾病如合并癌症、精神类疾病等;患者及家属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凡妊娠期、哺乳期患者排除;凡患有精神认知障碍疾病的患者排除。本文经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实施。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 > )。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护理人员进行责任制整体护理,规定家属探视制度安排,时刻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对患者进行用药、饮食、作息等干预。应用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对研究组患者进行护理。首先,护理人员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对于ICU疾病、并发症情况的认知程度,评估家属的陪护能力和突发应急处理能力,开展个性化的指导。向患者或其家属做好规章制度说明,做好周到详细的解释工作,建立电话、微信等联系渠道,逐步进行引导和培训,达成一致的目标 [2]。其次,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支持护理。患者在ICU治疗期间,身体的疼痛,疾病对生活的影响等会造成患者心理情绪负面化,紧张、焦虑、消极、绝望等等会不时出现,十分不利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因此护理人员要及时疏导。患者治疗期间多数情况下是处于昏迷状态,因此护理人员要与家属勤沟通、多交流,合理安排家属探视的次数和时间,避免发生冲突。积极的向患者家属反映患者的情况,包括病情情况,使用药物、仪器,产生的费用等等。允许家属提出问题,并接受家属提出的合理意见。第三,护理技能护理。在患者刚刚入驻重症监护室初期,在家属探视期间向其演示各种护理操作,进行护理必要性、目的、作用的讲解,使家属有所了解 [3]。比如擦浴、双下肢按摩、叩背翻身等。第四,健康知识教育。ICU疾病属于危重疾病,病情变化快,程度严重,死亡率高,恢复时间长。因此,要对患者进行周到的护理服务。而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依靠护理人员与看护家属的共同努力。因此需要在评估患者病情状况的基础上,向家属详细介绍日常护理要点、干预举措等。在患者行护理干预前与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家属的SAS与SDS评分进行比较。SAS与SDS对成年人焦虑与抑郁的评价具有广泛的适用性,SAS得分在50分以下为正常状态,50~59分之间为轻度焦虑,60~69分之间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SDS得分在53分以下为正常状态,53~62分之间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同时对护理后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与比较,对护理后两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与比较。护理满意度量表为自制量表包含心理护理、护理技能、知识普及、协同能力提升等四个维度,问卷每个维度满分25分,问卷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家属越满意,改问卷经过信度与效度分析,信度为,效度为,信度与效度均符合要求。重症监护室是医院收诊治疗危重患者的场所,由于患者的病情特点,对于护理人员提出了很高的护理要求,常规护理干预已经不能满足需要 [4]。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是一种现代化的护理模式,其基础为责任制护理制度,充分考虑到患者的病情以及自理能力,家属的看护能力和水平,由护理人员进行引导共同作用于患者的健康护理当中来,能够有效地发挥多维度协同作用。多维度协同护理充分运用护患沟通、护理技能、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等护理手段,强化对看护家属的教育,注重护患之间的沟通,在目标高度一致的基础上进行护理 [5]。从本文的研究结果来看,经护理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临床显著少于对照组,P < 。从心理护理、护理技能、知识普及、协同能力提升等几个方面评估两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发现,在各项评分上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 。说明了多维度协同护理的有效性。同时通过多维度协同护理也有效降低了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扥负性情绪。本文采用的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比较简单,相比较国外在重症监护室应用的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本文院仍需要加强理论、资金、人员的投入,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综上所述,采用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对重症监护室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家属负面情绪,提升患者护理效果,提高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97 评论

相关问答

  • 食管癌与环境的关系论文

    是因为平时吃饭太急,而且特别喜欢吃烫的东西,不能它稍微冷一点儿就吃最容易引发食道癌了。我们平时吃饭一定要细嚼慢咽,然后不要吃太烫的东西,这样就可以避免吃的。

    端木青烟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论喝酒与食管癌关系的论文

    1、食物中某些致癌物本来不能吸收而是通过大便排出体外,但酒精却是这些致癌物的良好溶剂,促进了某些致癌物的吸收。2、酒精不是人体必需的物质,进入体内可导致某些致癌

    naerman163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药学与环境科学的论文

    药学发展的新动态(摘要)近年来,随着医药卫生改革和现代学科技术的发展,医院药学逐步从多年来的单一供应服务型模式中挣脱出来,向科技服务型扩展,以病人为本,向临床延

    guyanni1987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遗传病与环境的论文

    疾病简介 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编辑本段]疾病类型 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包括染色体畸变以及在染色体水平上看不见

    角落里的镜子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食道癌与疾病的进展的关系论文

    食道其实就是是一根长而空心的管子,从喉咙一直延伸到胃部,它会帮助将吞咽的食物从喉咙转移到胃部进行消化。而食道癌,通常来源于食道内部的细胞,当食道细胞的DNA发生

    gracesea123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