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大小精灵
1.药理实验动物的麻醉 在药理实验中,对动物实行外科手术或进行某种实验处理时,常需要使动物全身或局部暂时痛觉消失或痛觉迟钝,以利于进行实验。因此,作为药理人员,我们必须掌握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应用合理的麻醉方案,才可以满足手术需要和保证实验动物安全,又能减少麻醉与手术给动物带来的刺激,提高实验的精确度。本文将文献内容与本人所在药理室麻醉动物的经验相结合,叙述麻醉药物的分类,特性,麻醉方法及影响麻醉的因素及麻醉的选择原则,以求为广大药理工作者进行实验动物的麻醉提供一些参考。 1 麻醉药物的分类,特性,麻醉方法 药理实验动物的麻醉药物从物理性质上可以分成两类,即挥发性麻醉剂、非挥发性麻醉剂。 挥发性麻醉剂的分类,特性,麻醉方法 挥发性麻醉剂包括乙醚、氟烷、甲氧氟烷、氯仿等,其中乙醚常用于全身麻醉的吸入麻醉。乙醚无色透明,是挥发性很强的液体,有特殊气味,易燃易爆,使用时必须远离火焰,用后盖紧瓶盖。乙醚与空气中的氧接触产生刺激性很强的乙醛及过氧化物,故应该储存在棕色的玻璃瓶中,置干燥阴暗的地方。乙醚麻醉的优点是麻醉后恢复比较快,但麻醉深度不易掌握。麻醉时间过长,容易导致动物死亡。麻醉时间过短的话,动物仍未进入麻醉期。适用于时间比较短的手术操作或实验处理,如大鼠胃幽门结扎术。乙醚麻醉的另外一个缺点是人容易不慎吸入乙醚,损害实验操作者健康。大鼠、小鼠乙醚麻醉较常见。将乙醚倒入干燥器中,再将大鼠放入干燥器,经过1-2分钟左右,大鼠出现抑制,尔后失去运动能力,肌肉松弛,立即取出大鼠,将其固定于实验台上,将含有乙醚棉球或纱布靠近其鼻部,适时追加乙醚吸入量,以维持其麻醉深度和时间。小鼠麻醉用一试管装有乙醚棉球,将试管口对住小鼠口鼻部,1-2分钟左右,小鼠反应迟钝,四肢紧张性明显降低即可。 非挥发性麻醉剂的分类,特性,麻醉方法 非挥发性麻醉剂又分全身麻醉剂和局部麻醉剂。全身麻醉剂常用的有巴比妥类,氯胺酮,水合氯醛。巴比妥钠是最常用的一种动物麻醉剂。其安全范围大,毒性小,麻醉潜伏期短,维持时间较长。适用于时间较长的手术操作。小型动物多为腹腔给药,中型动物多为静脉给药。氯胺酮麻醉剂注射后很快使动物进入浅睡眠状态,但不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深度抑制,所以,麻醉的安全期相对高,是一种镇痛麻醉剂。一般多用于犬、猫等动物的基础麻醉和啮齿类动物的麻醉。因能通过胎盘屏障,怀孕的动物必须慎重。水合氯醛作用特点与巴比妥类药物相似,使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或静脉注射,但其安全范围小,且对皮肤和粘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使用时要注意。 局部麻醉剂常用的有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的卡因。普鲁卡因麻醉速度快,注射后1-3分钟内可产生麻醉,可以维持30分钟-45分钟。为了延长其作用时间,常在溶液中加入少量肾上腺素。它的副作用:在大量药物被吸收后,表现出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这种作用可用巴比妥类药物预防。利多卡因常用于表面、浸润、传导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它的效力和穿透能力比普鲁卡因强两倍。的卡因结构与普鲁卡因相似,局麻作用比普鲁卡因强10倍。进行局部浸润麻醉时,首先把动物固定好,然后在实验操作的局部皮肤区域,用皮试针头先作皮内注射,形成橘皮样皮丘。然后换局麻长针头,由皮点进针,放射到皮点周围继续注射,直至要求麻醉区域的皮肤都浸润到为止。可以根据实验操作要求的深度,按皮下、筋膜、肌肉、腹膜或骨膜的顺序,依次注入麻药,以达到麻醉神经末梢的目的。 2 影响麻醉的因素 年龄和体重 动物对药物的反应随年龄的不同而有差异。幼年动物对麻醉的敏感性一般大于成年和老年。对麻醉反应的年龄差异,可能与解毒酶活性有关。幼年动物因缺乏这些酶,故对麻醉很敏感。另外,幼年动物,特别是刚出生的动物,肝肾功能未发育完全,药物消除能力低,这些因素使游离型药物及进入组织的药量增多,易发生蓄积中毒现象。 体重小的动物每单位体重的基础代谢率较大动物高,因此,动物越小,每单位体重所需的麻醉药剂量越大。一些慢性实验,观察时间较长,可选择年幼、体重较小的动物做实验。 性别 不同性别的动物对麻醉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对各种刺激的反应也不尽一致,雌性动物性周期不同阶段和怀孕、授乳时的机体反应性有较大的改变,因此,药理实验一般选择雄性动物或雌雄各半。 生理和健康状况 体重、肌肉发达的动物较脂肪多的动物所需麻醉药量大,因为脂肪为相对非代谢组织,其基础代谢率较低。活动可增加代谢率,因此,好动的动物所需的麻醉量大。身体状况差的动物,所需麻醉药量小,耐受性降低。 动物饲养 保证足够的营养供应是维持动物健康的重要因素,其中饲料对动物的关系更为密切。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抵御疾病的能力及一切生命活动都依赖于营养丰富的饲料。动物在麻醉之前一周应给于精心的饲养管理,使其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饲喂营养均衡的饲料,营养成分不能过高或过低,如大量食肉的犬其基础代谢率提高90%;小鼠的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低于20%易产生肠道疾病;豚鼠饲料中维生素缺乏易引起坏血病。 环境因素 主要包括温度、湿度、空气的流速和清洁度。温度一般保持在20~25℃,实验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都能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对麻醉药物的敏感性升高,易发生中毒现象,因而影响麻醉效果。湿度对动物的体温调解和健康状况的直接影响,间接影响着动物对麻醉药物的反应性。因此,进行动物麻醉的实验室,相对湿度宜保持在50%~60%。空气的清洁度要求氨浓度小于20mg/L、气流速度10 - 25cm/s。氨浓度过高可刺激动物粘膜而引起流泪、咳嗽等,严重者可引起粘膜发炎、肺水肿或肺炎。 3 麻醉药物的选择原则 以安全性、有效性作为选择麻醉药物的中心原则 尽量选择安全范围大而且麻醉效果好的药物。在用药前要检查药物的生产日期和使用期限,即使未超出使用期限,如发现药物溶液有沉淀、浑浊现象,也应弃用。 根据不同实验动物选择麻醉药物 注意动物种属的差异,应选用对实验动物较为敏感的麻醉药物。即使同一种甚至是同一只实验动物,其生理状态不同,对麻醉药物的选择也不尽相同。如怀孕动物不选能通过胎盘的麻醉药。 根据不同药理实验选择麻醉药物 如动物实验需要动物保持较长时间麻醉状态、麻醉程度较深,可选择具有较强镇静催眠作用的戊巴比妥钠;如所需时间较短、麻醉程度较浅,可使用中枢性抑制但作用短效的乙醚,以及对中枢抑制弱、苏醒快的盐酸氯胺酮及速眠新。还可以使用复合麻醉,更好地达到不同动物实验所需的麻醉效果。 做好麻醉前的准备工作 动物宜禁食,大动物禁食10~12小时,用犬做长时间实验前1小时应灌肠,以排除积粪。 掌握好麻醉深度 要根据动物体重、药物浓度,仔细计算好所需的麻醉药物剂量。应考虑麻醉剂的纯度。国产的产品麻醉效果往往不如进口的,实际使用时,要注意增加剂量。在静脉注射麻醉时,不可将药物一次性快速推入,而是间歇性地缓慢推进,在注射到预定剂量3/4 后,更要减慢推进速度,并一边注射,一边观察动物的角膜反射、肌松程度和疼痛反应,达到实验所需麻醉状态时,立即停止药物的注射。 做好麻醉后的动物监护 采取保温措施。在麻醉期间,动物的体温调节机能受到抑制,会出现体温下降,影响实验结果。必须保持动物气道的通畅和组织的营养。追加麻醉药物要严格控制剂量(一般不超过麻醉剂量的1∕3)。出现麻醉过深情况后,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应备有常用的抢救药物,如尼可刹米、东莨菪碱、肾上腺素等。 综上所述,实验动物的麻醉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我们不仅要掌握动物麻醉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还要了解影响实验动物麻醉的各种因素,麻醉药物的选择原则,在具体实验中,理论结合实际,才能正确进行麻醉处理,保障动物实验的成功。 2.王浆酸的药理实验及应用网址在这哦:希望我的答案读LZ有帮助,望LZ看在我是第一个回答的份上,采纳下吧!
linalingxj
原因一: 老鼠中的小白鼠的基因序列和人类的差不多,一些医学的科研和临床实验都是有小白鼠来完成的。当中以小白鼠做遗传学实验很好,因为它的全基因组和人类的相似度极高,很多人类难以治愈的疾病可以在小白鼠身上找到相似性状,从而加以实验发现治病基因。 原因二: 实验专用白鼠的生物学意义较大,纯系小鼠的培育方法经过百年探索已经形成固定流程,培育出的小鼠几乎完全没有个体差异(生理上),而在一般的自然种群中,同种动物间的个体差异是很大的(尽管外表相同),主要表现在先天的身体素质上。生理上没有个体差异是否意味着气质上没有差异尚不明了,不过选择纯系实验白鼠主要还是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先天的个体差异。原因三: 数量充足,许多实验需要统计学分析,这就要求一定的数量,大白鼠和小白鼠,特别是小白鼠,在人工繁殖条件下,能满足这一要求。种系纯,好的实验要对实验动物的品种严格控制,这用小白鼠就容易解决。还有动物等级,小白鼠好歹也是哺乳动物,除了体形小,与其它哺乳动物的进化水平相比并不差。体形小反而成为人工繁殖喂养的有利条件。 原因四: 其实很多实验用猩猩等与人更近似的动物做最好,但使用猩猩太昂贵了。许多实验,比如认知类的,实验结束后时需要将动物杀死,来检查其内部变化的。这样,大量的实验肯定就不能用比较“贵重”的猩猩了。 其次是,由于这种大型的哺乳动物受到动物保护协会的保护。那么多不“人道”的实验也就受到限制了。即使用的是小白鼠,动协的人仍然有抗议呢。 再者,一些实验用不着那些大型的,复杂的动物来做。真正到了做高级的认知,感觉等实验的时候再用。也算是“物尽其用”啦。这可以算从其经济原因来考虑了。 我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
一、二氧化氯基本性质二氧化氯分子量67.45,常温呈气态,水中溶解度为0.29%(22℃),沸点11℃,熔点―59%,二氧化氯以自由单体存在,氯―氧键呈明显双键
医学类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目录、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论文各组成的排序为:题名、作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都知道老鼠是一种非常脏的动物,而且老鼠身上是很有可能携带病菌的。很多人家里都养了一些仓鼠,那么仓鼠身上有没有病毒的呢?如果长期养仓鼠对人体会
实验小白鼠现在没有在写新书,他的新书《癫狂的医学》是在2022年10月出版的。
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雄性4~5周龄ICR小鼠80只,购自长春高新医学动物实验研究中心,合格证号:SCXK�(吉)2003�0004,平均体重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