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79

紫蝴蝶CYF
首页 > 医学论文 > 论文痛风病的药物研究进展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雨神的女儿

已采纳

吴先生来复查他的痛风,我对他说:“您可以在当地复查您的相关情况。”但他还是每个月9号准时来找我,他说:“刘医生,不知怎么回事,见到您我心里舒坦些。”

吴先生是重庆人,其实他没有必要舍近取远。痛风患者的复诊,通常也就是检查血尿酸、肝肾功能、大便常规和潜血、血压、血脂、骨密度,特殊检查还有肾脏B超。这些普通的检查项目,在哪个医院都可以检查。

痛风是一种慢性病,痛风患者常常如吴先生一样,要面临长期服药治疗的问题,对于疾病的管理也要重视连续性。像吴先生对于治疗痛风依从性这么高的患者,我还真不多见,我问吴先生:“是什么让您这么坚持来复查的呢?您治疗痛风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了,很不容易呢!”

吴先生说:“我是痛怕了!刘医生,您知道的,我那是一茬接一茬的痛;割韭菜都还得等它长起来,我来治疗前,急性痛风哪有停的时候呢。”

也是,我想起吴先生刚来医院就诊的时候,还是坐着轮椅来,痛得直呼“救命”。痛风这种病,急性发作时,真是让人疼得受不住;有人比较过其疼痛程度,说堪比生孩子时的疼痛。当时的吴先生问:“刘医生,是不是割了这只脚,我就不疼了?”

我知道他是在说笑,以此来让自己显得不是十分紧张。但还是很正经地回答他:“您以为您体内的尿酸盐就只会在一个地方结晶?要不顺便另外一只脚也处理了?”

想想看,吴先生来就诊时还真是“麻烦精”,问了我不少问题,比如,“是不是急性痛风止痛了就没事了?要不您多给我打几针止痛针,这样就很长时间不会痛了。”还有,“刘医生,您能把我全身的血给换了吗?换那种没有尿酸在里面的血。”诸如此类的“无理”要求还真不少。

当真正开始治疗痛风后,他的“取闹”倒是减少了。住院治疗期间,每一项治疗他都遵医嘱:

坚持治疗一年半,吴先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没有再发作,尿酸也降得还不错。对于他这种通过24小时尿尿酸检查确定属于尿酸排泄增多型的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苯溴马隆,辅助以碳酸氢钠降尿酸。

但是有多少人又能像吴先生一样坚持降尿酸治疗呢?有些痛风患者病情稳定、很少发作后,就开始自行停药减药,过了两三年,发现长出痛风石,这时候后悔当初没有坚持下去,也只能亡羊补牢,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和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一样,一旦患上痛风,就需要终身警惕。虽然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及遗传研究技术的不断进步,发现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与遗传基因有很大关系,但是痛风的家族遗传性在世代和家系中出现是无规律的。尤其原发性痛风石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外显性不完全。

也就是说,让高尿酸血症有机会变成痛风关节炎的还是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所以,就诊不良生活习惯,尤其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饮水习惯、卫生习惯和运动习惯是控制痛风病情的基础,其中以控制嘌呤饮食、热量饮食、脂肪饮食是重中之轴。对大多数早期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而言,做到了这一点,就可以长期控制痛风病情。

但是,就如吴先生这样的痛风患者,其实并不幸运。这不幸运一半是由于自己造成的。吴先生初发痛风,虽然医生交代调理饮食和合理运动,但是他进入痛风缓解期后就将医生“良言”抛诸脑后,不规范降尿酸,尿酸依然居高不下,导致痛风还会不时用剧烈的疼痛来折磨患者。

而比吴先生更不幸运的一些痛风患者,是不相信痛风能被医治,觉得风湿免疫科医生都是在“人”。在长期我行我素后,等到痛风的并发症诸如痛风石、痛风肾以及泌尿系统结石后,才来就医。这时为时已晚,治疗会更显复杂。

现代医学不能实现痛风顽疾的根治,痛风患者心中有数,医生也确实束手无策。幸运的是,医生虽然没有办法帮助痛风患者将尿酸完全从身体内“拔除病根”,但是却有信心让痛风患者达到临床治愈。

痛风患者的临床治愈标准包括: 迅速有效地终止急性发作;预防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复发;纠正高尿酸血症,预防或逆转因尿酸/尿酸盐结晶对关节、肾脏或其他部位沉积所导致的损伤;预防或逆转伴发的相关疾病,如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等;改善心血管事件高风险的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的生命预后。

接下来,刘医生将对这些临床治愈标准进行解读。

合理的降尿酸治疗是痛风治疗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采用饮食、运动、药物、理疗以及其他相关规范治疗的综合作用,尽可能减少尿酸合成,促进尿酸排泄、纠正高尿酸血症,让血尿酸浓度经常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以有利于痛风病情控制。

降尿酸治疗的目标是预防急性痛风发作、预防痛风石的产生、促进痛风石的溶解以及预防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出现。 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将血尿酸水平维持在 360μmol/L的范围内;对于痛风性关节炎症状长期不缓解或者有痛风石的患者,需要将血尿酸水平维持在 300μmol/L的范围内 。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应该采用药物治疗,在急性痛风发生24小时内开始,维持7~10天或直至完全缓解。在急性痛风发作期间,原则上不开始进行降尿酸治疗,正在进行的降尿酸药物不要间断。在评估严重性的基础上,给予单药或者联合用药进行治疗。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进入间歇期后,应该坚持进行降尿酸治疗,并努力减少复发次数,防止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形成与关节损害,保证关节功能正常。

痛风的并发症主要包括痛风性肾病的发生与泌尿系统尿酸结石的形成,预防并发症是保持良好的肾脏功能,也是为了让肾脏功能可以正常排泄尿酸。通常来说,对于急性尿酸性肾病、慢性尿酸性肾病以及尿酸性肾结石,可以采用以下的治疗策略:

近年来,随着降尿酸药物的发现及应用,因为痛风肾所致的肾衰竭死亡的病例明显减少,但是痛风的合并症比如肥胖症、脂质代谢紊乱、高血压、高血糖、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等都成为影响痛风预后的中药原因。因此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合并症治疗应该互相兼顾,不能顾此失彼。

对于进入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痛风患者而言,痛风石是主要表现特征。一般来说,对于痛风石 ,可以通过逐步的降尿酸治疗溶解;对于皮下组织内的较大痛风石,可以采用手术进行清理;对于痛风降尿酸治疗无效,关节处沉积有尿酸盐结晶,也可以通过手术清理尿酸盐结晶,降低尿酸池水平。

研究显示,痛风石性痛风患者手术联合降尿酸药物治疗14天左右,血尿酸值显著下降,而没有进行手术的用药者,血尿酸直到第21天才与用药前有较大的差异。长期随访发现,术后联合降尿酸药物可以让血尿酸平稳下降,且血尿酸浓度容易控制,急性关节炎的发作频率减少。

另外,因为痛风石机械性压迫或长期化学性刺激作用,影响肌腱的滑动和关节活动,严重者沉积可以造成软骨破坏、骨坏死、关节强直及功能障碍和各种畸形,最后致残。手术切除较大的痛风石,可以降低体内尿酸池,且切除正在增大的痛风石,可以防止皮肤破溃、骨关节和软组织进一步破坏,矫正畸形,改善外观,保留个改善关节功能。

目前主要采用针刀镜和关节镜微创治疗关节内尿酸盐结晶和痛风石,其原理主要包括: 关节内使用刮匙或刀清除尿酸盐结晶,滑膜刨削后炎性渗出减少;关节内清理和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去除致炎物,包括尿酸盐结晶、浑浊关节液中的大量炎症介质;针对软骨或骨缺损及半月板病变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

但是,针刀镜或关节镜治疗并不能替代药物及饮食控制等全身性降尿酸治疗,这是我们必须注意的。

痛风性关节炎是属于慢性、代谢性、晶体性、风湿免疫性疾病,如果能够及早诊断,遵循医嘱,大多数痛风患者可以如正常人一样饮食起居、工作生活。慢性期痛风患者经过治疗,痛风石可能缩小或溶解,关节功能可以改善,肾功能障碍也可以改善。

总而言之,要让痛风达到临床治愈,与 治疗措施是否得当,急性期控制是否迅速,间歇期是否坚持治疗,生活调理是否同步进行, 都有密切关系。

而吴先生的坚持治疗,让我看到了一位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坚持自我管理、遵从医嘱、定期复查达到了“临床治愈”的过程。我希望他继续坚持治疗,继续保持对痛风的达标管理。

340 评论

大睿2010

朱丹溪上中 下通用 痛风方的研究进展 肖 战说, 罗成贵, 殷海波 上中下通用痛风方是朱丹溪治疗痛风病的名方,因其药味组成丰富, 涵盖病机全面, 因此对多种疾病都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 通过文献检索发现, 尚无关于上中下通用痛风方的系统性综述。 为使本方能更好地用之于临床, 本文将从上中下通用痛风方的 历史 沿革、组方分析、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方面对其进行整理及探讨, 综述其现代研究进展, 为本方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和文献参考。 1 上中下通用痛风方概述 朱丹溪是在陶弘景首次提出“痛风” 一词后, 第一位对痛风进行系统论述的医家,“痛风” 病以关节疼痛为主, 兼见麻木不遂、 肿胀等, 相当于是多种关节炎性疾病的统称[1-2] 。 朱丹溪的多部书中均提到了治疗痛风的主方,《金匮钩玄》命名为“上中下痛风方”, 由姜制南星、 泔浸苍术、 酒炒黄柏、 川芎、 白芷、 炒神曲、 桃仁、 酒拌威灵仙、 羌活、 防己、 桂枝、 酒洗红花、 龙胆草13味药组成。 后世医家对本方十分推崇, 至明代医家吴昆在《医方考》中称“此治痛风之套剂也。”并更名为“丹溪主上中下通用痛风方”, 率先运用了“通用”一词, 后至清代汪昂《汤头歌诀》沿用“上中下通用痛风方”这一名称,该书大量刊行, 使这一方名广为流传。 上中下通用痛风方为朱丹溪治疗痛风的重要方剂,论述见于其多部著作,《丹溪心法》、《丹溪手镜》、《金匮钩玄》、《丹溪治法心要》 四部书对制方之理、 加减变化进行了深入探讨。 朱丹溪认为痛风病因为风、 寒、 湿、热、 气、 痰、 瘀、 虚、 酒毒, 病机为风、 寒、 湿等外邪侵袭,血热、湿热、痰浊、酒毒内蕴, 致使经络血脉受阻不通作痛而成痛风。 据此而立上中下通用痛风方。 用白 芷、羌活、桂枝祛风散寒, 苍术、黄柏为二妙散, 伍用龙胆草、防己以清利湿热, 桃仁、红花活血化瘀, 姜南星化痰, 川芎活血行气, 全方共奏祛风散寒、利湿清热、行气化痰、活血化瘀之功。 2 上中下通用痛风方的临床研究 痛风 痛风是指人体血尿酸超过其在血液或组织液中的饱和度, 在关节局部形成尿酸钠晶体并沉积诱发局部炎症反应和组织破坏的疾病。 在急性发作时以控制急性关节炎症状为主, 在间歇及慢性期以控制血尿酸及预防急性发作为主[3] 。 顾玲丽等 [4] 将120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0例, 对照组给予西医常嘌呤醇, 治疗组仅用中药上中下通痛风方加减治疗, 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 对照组为55%, 且治疗组在血尿酸值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沈萍等 [5] 将68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4例, 对照组予以塞来昔布胶囊100mg/d, 治疗组予本方治疗, 试验后治疗组血沉和血尿酸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 且治疗组止痛起效时间更短、 止痛持续时间更长,两者相比差异明显。 罗正凯等 [6] 将7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 分别予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50mg/d, 治疗组加用上中下通用痛风方, 治疗后两组患者关节肿胀及疼痛积分低于治疗前,治疗组的关节肿胀疼痛积分、病程均小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王晓跃等 [7] 将63例行关节清扫术后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及治疗组35例,对照组服用苯溴马隆片50mg1次/d及依托考昔片120mg1次/d, 治疗组仅服本方加减治疗, 治疗后两组血沉、 血尿酸、 C 反应蛋白指标水平均显著降低, 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237 评论

相关问答

  • 糖尿病的药物研究进展论文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劳动强度的减低,人群平均寿命延长,以及糖尿病检测手段的改进,与世界各国一样,糖尿病患

    花香盈路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抗精神病药物的研究进展论文

    杨仲明,男,1945年3月出生于湖南省新化县。资深心理学家,养生心理学创始人,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文法学院教授。已出版的心理学专著有《创造心理学入门》、《困境与

    whippedcream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糖尿病药物的研究进展论文

    糖尿病 和尿毒症一样,糖尿病的保健养生必需从分析糖尿病成因着手,只有找到真正的原因,才能找到去除疾病正确有效的方法。 糖尿病一直是一个很难医

    tracy07280917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艾滋病药物研究与进展论文

    .文艾防艾论坛 可以领公益试纸.

    杜佳妮625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抗糖尿病药物研究进展论文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劳动强度的减低,人群平均寿命延长,以及糖尿病检测手段的改进,与世界各国一样,糖尿病患

    偶da幸福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