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21

wanglei8873057
首页 > 医学论文 > 卫生与健康艾滋病论文选题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钱川同学

已采纳

基本概述艾滋病,是种人畜共患疾病,由感染"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组织作为攻击目标,大量破坏T4淋巴组织,产生高致命性的内衰竭。这种病毒在地域内终生传染,破坏人的免疫平衡,使人体成为各种疾病的载体。HIV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疾病,而是当免疫系统被HIV破坏后,人体由于抵抗能力过低,丧失复制免疫细胞的机会,并感染其它的疾病导致各种复合感染而死亡。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9年至10年,在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病人外表看上去正常,他们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很多年。 艾滋病初期感染症状起源发展科学研究发现,艾滋病最初是在西非传播的,是某慈善组织做了一批针对某流行病疫苗捐给非洲某国,但他们不知道做疫苗用的黑猩猩携带有艾滋病毒。 由美国、欧洲和喀麦隆科学家组成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说,他们通过野外调查和基因分析证实,人类艾滋病病毒HIV-1起源于野生黑猩猩,病毒很可能是从猿类免疫缺陷病毒SIV进化而来。其实,艾滋病的起源应该是在非洲。1959年的刚果,还是法属殖民地。一个自森林中走出的土人,被邀请参与一项和血液传染病有关的研究。他的血液样本经化验后,便被予以冷藏,就此尘封数十年。万没想到的是,数十年后,这血液样本竟然成为解开艾滋病来源的重要线索。 艾滋病起源于非洲,后由移民带入美国。1981年6月5日,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简要介绍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史,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关艾滋病的正式记载。1982年,这种疾病被命名为"艾滋病"。不久以后,艾滋病迅速蔓延到各大洲。1985年,一位到中国旅游的外籍青年患病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后很快死亡,后被证实死于艾滋病。这是我国第一次发现艾滋病(见曾毅:艾滋病的流行趋势、研究进展及遏制策略)。 [1] 艾滋病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已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越来越迅猛,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发展,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第四大杀手。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06年5月30日宣布自1981年6月首次确认艾滋病以来,25年间全球累计有6500万人感染艾滋病毒,其中250万人死亡。到2005年底,全球共有3860万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当年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10万人,另有280万人死于艾滋病。2008年7月29日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星期二发布了《2008艾滋病流行状况报告》。报告指出,2007年,全球防治艾滋病的努力取得了显著进展,艾滋病流行首次呈现缓和局势,新增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数量以及因艾滋病死亡的人数都出现下降;不过,各国的情况并不均衡,全球艾滋病患者的总数也仍然居高不下。2007年全球新增艾滋病毒感染者270万,比2001年下降了30万;因艾滋病死亡的人数为200万,比2001年下降20万。 据专家介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从感染初期算起,要经过数年、甚至长达10年或更长的潜伏期后才会发展成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病人因抵抗能力极度下降会出现多种感染,如带状疱疹、口腔霉菌感染、肺结核,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炎、肺炎、脑炎,念珠菌,肺囊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等,后期常常发生恶性肿瘤,直至因长期消耗,全身衰竭而死亡。 虽然全世界众多医学研究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至今尚未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物,也没有可用于预防的有效疫苗。目前,这种病死率几乎高达100%的"超级癌症"已被我国列入乙类法定传染病,并被列为国境卫生监测传染病之一。故此我们把其称为"超级绝症"。

329 评论

丨加小菲丨

3 艾滋病健康知识教育对收容教育女性艾滋病乐观偏差的效果评价及启示 陈静; 蒋索; 陈月凤 温州医学院学生处; 温州医学院环境与公共卫生学院 【期刊】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9-10-05 27 4 贫困地区艾滋病社会救助机制构建的对策探讨——对安徽阜阳地区艾滋病的调研 叶良均; 俞宁; 黄邦汉 安徽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安徽合肥; 安徽合肥 【期刊】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6-02-08 4 121 17 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受教育权状况调查研究——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受教育权的社会控制与反歧视对策分析 刘玉强; 窦云云 云南大学法学院; 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 【期刊】法制与社会 2009-11-25 1 87 18 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接受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情况及对策分析 王爱玲; 乔亚萍; 苏穗青; 王临虹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期刊】中国妇幼保健 2006-07-28 15 103 19 浅谈AIDS防治难点及对策——附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5例 杨绪红; 刘伯雁; 崔峰 山东省淄博市卫生防疫站; 山东省淄博市卫生防疫站 淄博市 【期刊】中国热带医学 2003-05-28 0

214 评论

小嘟嘟呀呀

在过去,艾滋病往往与卖淫、嫖娼、吸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相关联,艾滋病病人往往受到社会的鄙视与羞辱。在某些医院,医生给学生做临床症状讲解时,可能要求艾滋病人当众脱下上衣。医生对这种情况也许并不以为然,但对于病人来说,这就是一种人格上的侮辱。还有过多起医生拒绝治疗艾滋病患者的情况,将病人丢在手术室,医生拂袖而去,导致病人因无人医治而致死。这类针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不公正、不公平的行为被称为对艾滋病人的歧视。目前,在世界各国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对感染者和患者歧视的现象。这些歧视现象主要表现在:拒绝感染者和患者就医;拒绝他们和他们的亲属入学、就业;对他们进行强制的隔离;将他们驱逐出社区;剥夺他们结婚的权利;拒绝他们入境;甚至对他们进行人身伤害等等。与歧视相伴的另一种公众错误认识心理是羞辱,它来源于人们对性行为和毒品使用的态度以及与艾滋病传播相关的事实。但随着艾滋病的不断蔓延,普通人群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感染者和患者。因为自己不赞同一些人的生活方式而鄙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对他们采取排斥行为的还大有人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也是疾病的受害者,他们应当得到其他社会成员的同情和支持。羞辱与歧视给他们带来了太多的悲剧,对艾滋病相关常识的无知,正是健康人对他们造成伤害的原因,只有摒弃羞辱与歧视,为他们创造一个宽容的社会环境,才能有效的控制艾滋病的传播。在权利和责任中生存与其他公民一样,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也享有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赋予公民的各种权利。在卫生部1999年颁发的《关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管理的意见》中明确规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不受歧视,他们享有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和社会福利。不能剥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工作、学习、享受医疗保健和参加社会活动的权利。也不能剥夺其子女入托、入学、就业等权利。除此以外,感染者和患者也有权对自己的病情保密。任何从事艾滋病诊断、治疗及管理工作的人员,不能向无关人员泄漏他们的信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将他们的姓名、住址等个人情况公布或传播出去。但是,艾滋病毕竟是一种危害巨大的传染病,为了保护公众的健康,国家也针对感染者和患者制定出了一些防止艾滋病传播的措施,特别是针对婚姻问题,国家要求感染者和患者应暂缓结婚,如申请结婚,双方应接受医学咨询。其他还包括:感染者和患者应该认真听取医务人员的医学指导,服从卫生防疫部门管理。到医疗机构就诊时,应主动说明自己的感染情况,防止将病毒传播给他人。如果感染者和患者所从事的工作有传播艾滋病的危险,其所在单位应负责安排其从事其他工作。对明知自己是感染者或患者而故意感染他人的,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感染者和患者不得捐献血液、精液、器官、组织和细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在争取自己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应当主动承担自己的义务和责任。飘扬的红丝带随着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组织、机构、社会团体和个人加入到了关怀工作的行列之中,他们共同的标志就是“红丝带”。一根15厘米长的红色丝带,交叉折叠成一个倒V字,用别针别在胸前,这就是红丝带。1988年秋,美国纽约的一些关注艾滋病问题的艺术家成立了一个叫做“视觉艾滋”(VisualAIDS)的组织。这个组织通过展览、艺术大赛、出版画册等一系列视觉艺术活动唤起人们对艾滋病问题的关注。1991年,这个艺术家小组发起了“丝带计划”。他们希望创造出一个视觉标志来表示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及对他们提供帮助的人的同情与尊重,受参加海湾战争士兵在胸前别一个黄丝带的启发,艺术家们选择了红丝带作为标志,原因是红色象征着血液,也象征着激情。此后,经过一些着名演员的佩戴,红丝带很快成为国际上关注艾滋病的标志。1996年1月,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成立,它将红丝带作为一个重要的元素纳入到了该机构的标志之中,并将红丝带所表示的含义归纳为关注、希望与支持。关注,关注那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被艾滋病夺去生命的人以及那些为艾滋病感染者与患者提供关怀和帮助的人。希望,希望能够早日成功地研制出预防艾滋病的疫苗和治愈艾滋病的方法,改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生活质量。支持,支持那些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支持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活动;支持研究有效疫苗和治疗方法的种种努力;支持那些被艾滋病夺去亲人、爱人和朋友的人。就像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对红丝带理解的那样:在他们手中,它标志着觉醒!在你们手中,它代表着理解!在我们手中,它意味着责任!

210 评论

白兔糖vov

写作思路:言之有序,条理要清楚。根据所述时间选择合理的顺序来安排材料。一般叙事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详略得当,突出重点。一般事件的材料有主次之分,能体现文章中心的材料是主要材料,这部分要详写,次要内容 可略写或不写,主次分明,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珍爱生命,抗击艾滋

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泪流满面;有一种力量,让我们信心倍增;有一种人格,让我们不断追求自我完善,让我们共同学习恩科西精神,建设被病毒破坏的和谐。

“珍爱生命,抗击艾滋”多么嘹亮的.口号,虽然只是八个字,但却是寓意非凡。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病菌却一点也不同情人类,还一次又一次的吞噬人类的生命。虽然人们尽了最大的努力消灭病菌,但是一种严重传染性疾病却永远也没有消灭。

这种严重传染病是人们常用恐怖、未知来形容的艾滋病,医学名叫“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症”,英文缩写“AIDS”。艾滋病的病毒到人体之后,病毒在体内不断复制,而且破坏人体自身的免疫力,潜伏期长达8–10年,当人体免疫功能被破坏后人就一直得病,时间长了,只有死亡。

在参加这次活动之前,我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也存在不少误区,认为握手、打喷嚏、共同进餐就会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现在我知道了艾滋病病人需要关怀和理解,你可以和他们热情的握手,可以和他们近距离的交谈,可以和他们交朋友,不能远离他们、歧视他们。

艾滋病是一个健康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可能成为艾滋病流行的直接或间接受害者。艾滋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不可忽视的危害。

艾滋病使千千万万的儿童沦为孤儿,使千万无辜儿童被迫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还要经常忍受人们的歧视、失学、营养不良以及过重的劳动负担。

看!雄狮已醒,人类再也不会向病魔屈服,医学人员的奋力拼搏,艾滋病患者的顽强斗争,我们再也不会看到他们艰难地挣扎在生死线间,看到他们满面烟火的脸上悲伤的表情,看到他们眼中的热泪,看到他们凄凉的微笑。

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1996年以后更名为“世界艾滋病宣传运动”。每年12月1日前后,全世界各地围绕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和统一的宣传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我们在12月1日这一天里,大声喊“珍爱生命,抗击艾滋”,让这句话唤醒全世界,让全世界都向艾滋宣战,我相信在未来的一天,我们一定将艾滋打得不堪一击!世界一定会成为一个无毒世界、绿色世界、健康世界。

让我们一起为之付出行动吧!

253 评论

fanfanwing

关爱与宽容~灵魂的救赎~

262 评论

相关问答

  • 卫生与健康艾滋病论文选题

    基本概述艾滋病,是种人畜共患疾病,由感染"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组织作为攻击目标,大量破坏T

    wanglei8873057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卫生与健康论文艾滋病

    分段写,第一段,第二段……

    长平公主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大学生健康与艾滋病论文

    性,爱与健康 摘要:人类的性既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对人类社会来说,性不仅具有使社会得以生存和延续的意义,同时也具有破坏社会稳定的力量。性道德作为调

    猫猫猫啊哩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卫生健康论文范文艾滋病

    预防艾滋疾病主题作文1 亲爱的朋友: 生命如同一朵美丽的花,一旦绽放,比牡丹更国色天香,比荷花更高贵纯洁,比秋菊风韵依依,比冬梅傲骨铮铮。但,正因为其美丽娇嫩,

    让子弹飞888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艾滋病与生殖健康论文

    3 艾滋病健康知识教育对收容教育女性艾滋病乐观偏差的效果评价及启示 陈静; 蒋索; 陈月凤 温州医学院学生处; 温州医学院环境与公共卫生学院 【期刊】中国

    晓峰1124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