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66

好运咪咪熊
首页 > 医学论文 > 小班幼儿科学探究活动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蓝海Mario

已采纳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指教师利用周围环境,为幼儿提供材料和机会,让幼儿通过自身感官去探索周围世界、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一种活动。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探究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探究》

【摘 要】科学活动对于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引导幼儿在玩中寻找科学、了解科学、获取科学呢?笔者的点滴经验与同行共勉。

【关键词】幼儿 科学 活动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指教师利用周围环境,为幼儿提供材料和机会,让幼儿通过自身感官去探索周围世界、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一种活动。科学教育活动与常识活动本身在内涵上是不同的,与常识相比较,科学不仅含有知识的成分,而且还包括“合乎逻辑的系统方法”,科学内容比常识内容更为丰富,那如何合理开展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呢?笔者结合近几年实践活动谈几点看法。

1幼儿科学活动内容必须来源于生活

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教育契机,有效地组织科学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时时处处有教育”“方方面面有科学”,某个老师为了提起中班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她的活动内容总是以幼儿熟悉的东西为中心,如幼儿喜欢的玩具。她让幼儿从家里带来各种各样的玩具,让他们对玩具进行分类、进行排序,对玩具进行拆装再组合,再利用废弃物品制作新玩具。在这个活动中,幼儿非常活跃,积极性也高,实现了幼儿在玩中学的目的。

敏锐把握幼儿具有教育价值的信息,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

例如,幼儿天生喜欢动物,无论是天上的飞鸟,水中的游鱼,还是地上爬的各种小动物,都是他们感兴趣的,许多小动物都是他们的好朋友。因此,我们应把握幼儿的这一兴趣特征,向幼儿多讲解一些动物方面的知识,让他们初步体会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认识到环境对生物的重要性。这些生活化的活动都是让幼儿对自己的发现感到惊奇,使其对整个活动始终保持很浓的兴趣,有利于幼儿对活动的探究。

2 开展多种形式的幼儿科学活动

丰富的观察活动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知觉活动,是幼儿学科学的基本方法,幼儿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以观察开始的。观察的过程是充分发挥各种感官的实际能力的能动过程。观察时,要给幼儿看、听、摸、嗅的机会,让幼儿充分感受和体验,鼓励幼儿边观察边用语言表达,学会观察的方法。如:在小班幼儿进行《颜色变变变》活动时,我们先让幼儿观察瓶里红色的颜色水,再给瓶里添加黄颜色,幼儿仔细观察并用语言表达颜色的变化……幼儿在这个实验中,兴趣都非常大,特别当他们看到加了不同的颜色多一点和少一点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在变变中,幼儿可开心了!

简易的实验活动

实验活动是幼儿通过看教师演示或自己动手操作,认识客观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是幼儿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实验的结果是教师早有结论的,而对孩子来说却是新的发现。如:在《有趣的电动玩具》中,教师给幼儿提供了一次科学探索的机会让幼儿给电动玩具安装电池,幼儿在多次尝试探究实验中掌握了安装电池的方法。

有趣的游戏活动

科学游戏是借助自然界的物质材料,把科学的原理寓于游戏之中,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进行探索、操作活动,懂得粗浅的科学道理。幼儿的科学游戏活动形式多样,主要有感知游戏、分类游戏、排列游戏……一次角色游戏时,一个男孩用理发的小镜子晃小朋友的眼睛。第二天,我给每个幼儿准备了一面小镜子,带他们玩“手影游戏”,让幼儿用小镜子反射光斑在墙上学小鸟飞来飞去学小狗汪汪小孔雀开屏。幼儿可好奇啦!过后,我又引导幼儿把小镜子先后放在阳光下和阴影里进行比较,观察其有何不同,弄明白“为什么”?使幼儿从中感知光线反射的科学原理。

3 开展幼儿科学活动的方法

开展幼儿科技教育活动的方法是很多的,可以用观察、实验、发现、操作、种植、饲养、劳动等方法,通过多种教育手段相互配合来完成。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不是独立进行的。它必然与语言、音乐、绘画、计算等有机结合,综合地进行。而其中尤以孩子亲身参加操作实验为最重要。

在操作、实验中观察与发现

随着季节变化,可以组织幼儿观察动、植物的生长变化,组织实际操作,能取得最佳效果。俗话说:“看十遍不如做一遍”。实践是最好的学习。即使五岁的幼儿,当他自己种下一粒种子,在教师指导下,经过浇水、照料,是能把种子种活的。由此,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细心耐心、认真负责的精神,并获得种植的简单知识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与发现

在幼儿身边有许多科学事物,教师要抓住时机,适时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如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搬动一些物体,怎么才能省劲呢?这时启发幼儿运用平常观察到的吊车、杠杆,学着找最省劲的办法。

在游戏中观察与发现

游戏是幼儿教育最常用的手段,幼儿科技教育活动同样要十分重视游戏的方法。如可运用接龙、配对游戏,找缺损游戏,找相同点,找不同点,摸箱游戏,贴绒布景游戏等进行科技教育。

在劳动中观察与发现

我们还可以组织幼儿在观察成人劳动和自己参加劳动过程中进行观察与发现,孩子在照看自然角的动、植物时就会观察到不同的植物需要的水分是不同的,有的植物喜湿,有的植物喜阴,有的植物会爬蔓,有的植物会开花等等。

无论运用哪种方法,我们均应着眼于启发幼儿的积极性,改变过去“教师讲,幼儿听”、“教师演示,幼儿观看”的被动方法。注意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强迫命令,而应在调动幼儿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总之,我们今天的幼儿就是明天的主人。通过科技活动的开展对他们进行科学启蒙,创设有助于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科学教育环境与材料,让他们在内部需要和愉快地情绪下学科学,感受科学。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探究论文

113 评论

柠檬朱古力

小班孩子更为幼稚,他们的世界是游戏的、梦想的、艺术的、童话的世界,孩子们更多的时间是与我们教师在一起共同渡过的,对孩子进行科学教育就落在我们肩上,孩子们眼里充满的对知识的渴望,使我感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责任的重大,我觉得幼儿科学教育不应与以往的常识教育等同,不只是加一些新内容和动手操作的常识活动,而是应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利用充足的教具与材料引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引导幼儿去探究和发现,通过观察、实践获得一些科学知识,在组织小班幼儿的科学活动时,教师的方法、形式,如何指导更为重要。

一、操作材料体现生活化、多样化。

首先要制定的教学内容要适合小班年龄特点及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活动内容及形式能吸引幼儿,让幼儿主动去学,并乐于接受,教师准备的材料要直观接近于生活,越真实越好,要让幼儿有更多地选择余地。材料丰富多样可以让幼儿有更多地选择,更好地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如果材料单一,就限制了幼儿的发展及对科学探究的积极性,剥夺了幼儿科学探究的机会与条件,如果材料丰富多样,幼儿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去选择材料和决定用材料做什么,不仅有利于幼儿运用原有经验按自己的新想法去解决问题,并使得幼儿有成功感。例如:在小班“人工降雨”的活动中,我给幼儿准备了生活中常见的毛巾、牙刷、海绵、塑料瓶子(盖子上有洞洞)、管子、树叶、喷壶等等材料,让幼儿探索怎样让这些材料下下雨?活动中,幼儿对这些材料再熟悉不过了,幼儿也根据自己的某种材料的喜欢程度来选择,有的选了牙刷,有的选了毛巾,有的选了树叶。活动最后幼儿明白――海绵可以用来挤;牙刷可以用来刷或甩;毛巾可以用来拧、海绵可以用来挤等等。最后在总结时,还有幼儿发现可用自己的小手捧水,然后轻轻地洒水。很明显,幼儿通过探索生活常见材料已经迁移经验,能想到更多的下雨的办法。

二、教学设计体现情境化、游戏化

小班的幼儿特点是游戏贯穿一日生活,也就是说小班幼儿的活动开展离不开游戏,所以组织科学活动也同样要以游戏形式进行,教师的语言也要以游戏口吻去组织,让幼儿在玩中利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去发现、去了解。例如小班的一节认识“春天的小动物-小鸡”的系列活动。在活动的开始,我为幼儿准备了实物“小鸡”,这样幼儿观察起来很直观、很形象,并用小鸡的叫声去引起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听叫声去猜、去找这些“小客人”。当幼儿发现小鸡后,非常兴奋,争先恐后地看,这时我并不着急去讲小鸡的基本特征,而是随孩子的意愿让他们和小鸡一起玩,在玩的过程中教师做适当引导,让幼儿边玩、边观察,并记住小鸡的外形特征,然后以游戏的口吻请幼儿当“摄像师”,给小鸡照个像,说一说自己的“照像机”DD小眼睛看到的小鸡长得什么样,教师再根据孩子们描述的特征画在黑板上或纸上,根据小班幼儿的观察特点,再把幼儿所描述的`小鸡的各个特点按顺序组合在一起,这样一张小鸡的照片就照好了,幼儿看到后会更加兴奋,兴趣会更浓,这一过程是通过幼儿与小鸡一起玩,请幼儿当“摄像师”,来完成幼儿对小鸡特征的认识的,幼儿整个活动兴趣很高,兴奋点都在小鸡的身上,这种方法比以往常识活动中看图片来认识要形象得多,使幼儿更快更好地认识了小鸡的外形特征。接下来的活动是教师引导幼儿请幼儿当小鸡的“爸爸妈妈”去照顾小鸡,喂养它们,这一活动是让幼儿通过实践去了解小鸡的生活习性,比如小鸡喜欢吃什么?为什么喜欢吃沙子?小鸡的嘴为什么是尖的?它的耳朵和鼻子在哪?小鸡怎样睡觉?它尿尿吗?……让幼儿去发现问题,并通过观察、实践寻找答案,这样不仅让幼儿了解了小鸡的生活习性,并培训了幼儿的关爱情感,最后以游戏的形式组织幼儿认识小鸡真正的“爸爸妈妈”DD公鸡、母鸡。这样认识鸡的一系列活动就结束了,孩子在亲身体验中学到了科学知识,教师只是起了指导和引导的作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中去学习。

三、教学过程体现主动化、自主化

幼儿的科学教育必须成为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过程,因此在科学活动的组织中,让幼儿在主动探索去学习科学是最主要,它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及如何指导。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幼儿经常有积极主动探究和认识周围事物的愿望,教师如果能重视和鼓励幼儿的做法与想法,会使孩子得到很好的发展。比如在认识水变成冰的活动中,大多数幼儿会提出把水放在冰箱里,如果在冬天,有的幼儿还会提出把水放在室外,而个别幼儿会提出把水放在室内,这时教师如果不理解幼儿的想法,不尊重幼儿的意愿,大声制止,将其做为错误行为加以指责,这样会使细缺乏创造性和自己独特的想法和做法,抑制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

以上的方法对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探索过程有很大帮助,科学教育过程是幼儿探索的过程,是幼儿通过猜想、尝试、发现,而获得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进行科学教育从小抓起,为幼儿提供好的学习环境,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为幼儿创设自由的选择空间,诱发学习兴趣和可供他们自由探索的自然的和科学教育环境是最为重要的,为使孩子们不断受到科学的熏陶,享受科学带给他们无穷的乐趣,激发他们探索和发现的热情,成为未来真正的主人,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更新观念,做一位称职的“导航”者。

179 评论

相关问答

  • 幼儿科学探究活动论文

    学前儿童学习科学始于对周围世界和自身的好奇心,并由此产生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就是教师引导学前儿童主动对周围世界进行探究,逐步形成科学素养的活动。下

    桑塔卢西亚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幼儿科学探究活动教育论文

    学前儿童学习科学始于对周围世界和自身的好奇心,并由此产生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就是教师引导学前儿童主动对周围世界进行探究,逐步形成科学素养的活动。下

    小笨猪seven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小班幼儿科探活动的论文

    浅谈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价值取向论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

    养生达人帅帅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小班幼儿科学探究兴趣论文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指教师利用周围环境,为幼儿提供材料和机会,让幼儿通过自身感官去探索周围世界、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一种活动。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

    卡布奇诺有点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幼儿科学活动探究兴趣论文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指教师利用周围环境,为幼儿提供材料和机会,让幼儿通过自身感官去探索周围世界、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一种活动。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

    c阿c的鲁鲁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