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93

实创佳人
首页 > 学术论文 > 关于拼多多的调查研究报告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温柔一刀半

已采纳

可参考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选题如下:

新媒体环境下的品牌建设研究——以拼多多为例。

新媒体时代基层政府形象的定学号姓名位与塑造为例——以 XX市为例新媒体时代Vlog新闻的影响力。

当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转变后——定制化交互所带来的语言表达的变化新媒体传播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分析。

新媒体时代互联网企业危机公关管理研究———以马蜂窝旅游网为例网络综艺与传统综艺对比研究——以《火星情报局》与《天天向上》为例自媒体发展的现状及优化路径研究——以抖音为例。

浅析民俗文化纪录片的纪实性和艺术性——以《敦煌》为例。

针对 IP 产品的沉浸式VR影像设计与应用——以盲盒公仔《嫌疑人》为例。

论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反转的原因——以"榆林孕妇坠楼事件"为例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暴力的社会效应与思考。

选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自己感兴趣且有一定把握的内容,这样写的时候不至于一头雾水。

2、在确定研究方向之后,通过关键词全面搜集研究课题的相关资料文献,了解目前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3、选题范围不能过大,最好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

4、切忌空和泛。如果题目的观念模糊、研究方向不清晰就会导致论文的研究缺乏指导和依据,无法得出明晰的结论,更谈不上实践指导作用了,甚至可以说是毫无价值和意义。

5、要避开有争议性的选题。在选题时一定要避开具有争议性或者发展方向还不明朗的选题,因为这些选题的参考文献较少,所以极有可能会存在很多主观性的内容,而这有悖于学术论文的严谨和客观。

318 评论

小七的妈妈

元旦以来拼多多的瓜比较多,员工猝死、跳楼、员工匿名发帖被辞退之后,这两天又爆出两条大瓜,让人瞠目结舌。相比于2018年上市时的公关危机,2020年披露财报时被质疑是“ 历史 级的泡沫”,如今拼多多的危机全面爆发,很可能就真的戳破一个大泡泡!

第一个瓜是有人爆料称,自己在手机上截屏保存的揭发拼多多营销套路的照片,被拼多多APP远程删除了,不过自己手机系统检测到了。拼多多客服回应网友称是清除缓存造成的,不过手机品牌官方客服称如允许对应的权限,该软件就可以获取对应的信息。另外,拼多多工作人员致电该网友称,没有删除,可以补偿30元无门槛代金券。

这一下可把一帮网友吓得半死。大家从来没有想到,一个互联网大厂、电商平台竟然会有这种骚操作,纷纷表示,赶快卸载拼多多。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拼多多安全大佬、黑客天才Flanker疑因拒绝违法攻击被逼离职。这个瓜说来话长,简短点说,就是最近知乎上出现一个热门话题:“如何看待天才黑客Flanker疑因拒绝做黑客攻击业务,被拼多多强行辞退,错失上亿股票?”话题冲上知乎热榜第一,但很快,知乎热榜上却找不到这一话题的踪影了。

然后呢网友们就在Flankerd的微博上发现了蛛丝马迹——Flanker在微博中连发了三条破坏计算机系统罪的科普:

紧接着,安全圈的大佬们纷纷站出来为Flanker鸣不平,而且点名道姓,矛头直指拼多多。这样一来,吃瓜群众们就觉得不淡定了,黑客攻击这种行为可是直接触及到法律红线了,这样的事都敢干,吃瓜群众以后就别想吃瓜了。

自去年11月国家启动互联网反垄断以来,对互联网企业违法违规开始大力查处,如果拼多多上述行为属实,可谓是顶风作案。实际上,远程删除用户图片,远非一般的侵犯用户隐私,而是直接损害用户权益,性质是非常恶劣的。至于发动黑客攻击部分,暂时没有见到更多信息,不方便评论,不过就Flanker发的微博来分析,都是指向触犯刑律的犯罪行为。事实到底如何,我们期待拼多多能正面回应这些传闻,有关部门也应及时介入调查,保障消费者权益。

相比合规上的问题,拼多多经营上的问题更加触目惊心。我们如果从公开财报中来分析拼多多经营状况的话,发现财报中早有端倪,现在乱象全面爆发,一点也不奇怪。

1、靠补贴扩大市场

财报显示,拼多多2020年前三个季度营收超过142亿元,同比增长89%,非常亮眼,但是同时期营销费用约亿元,同比增长46%,占营收的71%!大家知道,拼多多营销费用之所以这么高,那是因为补贴巨大,比如“百亿补贴”的长期在线。也就是说,拼多多基本是在靠补贴抢占市场。

虽然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下,拼多多三季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亿元,首次实现了季度盈利,但稀释后每股收益仍亏损元。

在亏损情况下,补贴也不能长久持续下去,如果没有了补贴,拼多多还能保持这么高的增长吗?

在去年同期,拼多多营销费用占营收的比率约为91%,也就是1元前的补贴营销差不多带来1元营收,现在营销费用占比大幅减少,看来还是下了一番功夫。从众多网友反映的“砍一刀”问题来看,邀请一人就直接提现100元难以实现。这从侧面反映了拼多多补贴营销战略难以为继,基本要靠连哄带拖来糊弄,但消费者网友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结果就出了前面远程删图片的事情,反而牵扯出更多的问题。

2、管理费用大幅下降,奥秘何在?

由于营销费用巨大,所以拼多多千方百计要从财务、人员等管理成本上减少亏损。在营收大幅增长89%的情况下,拼多多同期管理费用反而下降16%,从2019年同期的亿元减少到亿元。对投资者来说,好像是拼多多换了CEO后,组织管理上出了效果,又或者是营收扩大后出现规模效应?

实际上拼多多仍处于疯狂扩张阶段,不能与阿里、京东成熟模式相比,而且拼多多在去年上线了多多买菜,应该是管理费用大增才比较正常。但是拼多多是如何做到管理费用下降的呢?

根据2020年3月拼多多财报电话会上的内容,2019年公司员工规模增加至近6000人。据此推算,2019年,拼多多人均创造GMV近亿元,每人每天支撑订单包裹数接近一万件,“人效比”再创行业新高。

2020年拼多多员工人数暂时未见披露,但从拼多多管理费用下降、多多买菜员工猝死后反映的加班时长来看,拼多多的“人效比”在2020年应该又创了行业新高。

基本可以认为,拼多多GMV的高速增长基本是靠一线员工拿命“拼”出来的。这种高速增长短期内支撑了拼多多股价持续上涨,但从长期来看,就如同国盛证券在2019年11月发布的报告:拼多多或火不过3年。

3、创造的真实价值非常有限

2019年11月25日,国盛证券发布研究员吴凡的报告,称“拼多多或火不过三年”,认为:电商用渠道连接消费者与商家,拼多多在其中创造的真实价值非常有限。

吴凡列举的理由如下:

1.商品:拼多多的商品阿里京东都有,成本并未降低,C2M竞争力最弱;

2.渠道:商家在拼多多卖货渠道成本高于阿里京东,多项补贴吸引了商家;随着拼多多流量及物流成本上升,我们判断拼多多平台上商家的利润率将变得更低甚至无法盈利;

3.用户:实为补贴出的“便宜”而来,真实价值缺失用户留存困难。所谓“下沉市场”并没有很多电商尚未开发的空白用户,市场对其潜力存在高估;

4.行业:拼多多的传统模式下空间有限,电商市场转向价值驱动。未来中国电商市场,将更加注重成本效率的提升。

吴凡通过计算整个链条的综合成本发现,拼多多的综合成本是(其中物流成本是大头11%,商家运营成本、平台运营成本),而淘宝是,京东是,线下零售是。

可见,拼多多的确让消费者爽了,但是拼多多这个模式是不赚钱的,成本太高,没有竞争力,也没有创造真正的价值,早晚熬不下去。

在2020年3月拼多多年报发布后,国盛证券继续做空拼多多,又发布了一份《 历史 级的泡沫,缩量方可求变》。不过,一些机构继续看好拼多多,尤其在推出多多买菜后,拼多多股价更是一骑绝尘——既有GMV数据的高速增长,又正好赶上大消费概念的狂热。

在2020年做空拼多多的机构可谓损失惨重,国盛证券也被狠狠打脸。虽然如此,他们对拼多多的分析未必不正确。果不其然,现在拼多多的问题就开始陆续暴露出来。因此,如果后面继续爆出拼多多的大瓜,大家不要感到奇怪。

从2019年11月吴凡发布“火不过3年”的报告算起,到现才一年多,不过从2018年7月26日拼多多上市火爆算起,已经2年半了……

检验拼多多“真金白银”的时刻已经到了。

147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拼多多的调查研究报告论文

    可参考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选题如下: 新媒体环境下的品牌建设研究——以拼多多为例。 新媒体时代基层政府形象的定学号姓名位与塑造为例——以 XX市为例新媒体时代Vl

    实创佳人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有关拼多多的论文参考文献

    1.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金融物流吧,这个是比较新的,属于刚刚发展不久的。就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中间环节,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比如中小企业贷款,可以通

    红泥娃娃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拼多多论文查重通过率

    每逢毕业季,高校学生都会要求进行论文写作,那么拼凑的论文是否能够通过查重呢?下面大家就一起来和小编了解一下吧! 首先,以前虽然有一些论文作者通过拼凑论文成功通过

    cleopatrazz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有关拼多多题材的论文题目

    您好,拼多多是一家以社交电商为主要业务模式的电商平台,其商品涵盖了众多品类。因此,拼多多的文章写作在哪个一级类目下面,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拼多多的一

    长安三太子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研究拼多多的论文创新点

    可参考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选题如下: 新媒体环境下的品牌建设研究——以拼多多为例。 新媒体时代基层政府形象的定学号姓名位与塑造为例——以 XX市为例新媒体时代Vl

    45度向上傾斜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