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僧Young
蒙古和建州女真原本是死敌,后来为了对付明朝,他们放下干戈,达成了联盟。为了更好地维护双方的关系,联姻就成为最有效的策略。因此从努尔哈赤开始,就有了与蒙古联姻的传统。
皇太极建立清朝以后,他的崇德五宫,就全部是来自蒙古的妃子,其中三位来自科尔沁部。顺治即位以后,孝庄太后为他挑选的皇后,也是来自科尔沁的博尔济吉特氏。在顺治坚持废掉第一任皇后之后,孝庄又再为他选了一位科尔沁的皇后。
这样的满蒙联姻,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并且蒙古嫁过来的妃子,往往在宫中地位都很高。然而到了康熙这里,满蒙联姻似乎不再是必要,康熙生前的三位皇后,没有一个是博尔济吉特氏。
既然满蒙联姻是传统,为何到了康熙这里,就不立蒙古女子为后了?要知道,当时孝庄还在,她就是来自蒙古科尔沁部的,为何她也不让这一传统维持下去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之前的皇帝为何要立蒙古女子为后。皇太极的中宫皇后哲哲,是科尔沁贝勒莽古斯的女儿,在科尔沁的地位很高。当时清朝尚未入关,皇太极要倚仗科尔沁的势力,因此必须要立哲哲为皇后。
正所谓是政治联姻,这边皇太极需要蒙古的势力,而蒙古这边,也需要仰仗清朝的庇护。所以在哲哲始终没有生下儿子的情况下,他们又将哲哲的侄女,布木布泰送进了宫中,也就是后来的孝庄。
可惜布木布泰还是接连生下三个女儿,科尔沁又不得不将海兰珠送进宫,即使海兰珠当时已二十六岁,但为了巩固科尔沁的地位,也不得不搏一把。最后海兰珠成功俘获了皇太极的心,成为当时最受宠的妃子。
海兰珠受宠,科尔沁在清朝的地位就稳固了,而皇太极宠爱海兰珠,自然就会对科尔沁更好,这就是政治联姻的双赢局面。
后来到了顺治这一代,清朝已经顺治入关,但是刚刚入主中原,仍然需要蒙古势力的支持。再说孝庄也是来自蒙古,她自然希望家族的女子,能够继续与清朝联姻。顺治是她的儿子,如果能与科尔沁的女子联姻,那就亲上加亲了。
所以说,孝庄才坚持让顺治娶了博尔济吉特氏。只可惜顺治不愿这种安排,也并不喜欢这位表妹,认为她“性善妒”,在不顾群臣反对的情况下,坚持废掉了她。
为了修复满蒙关系,孝庄又只好再找了一位蒙古女子,也就是孝惠章皇后,她是孝庄太后的侄孙。后来顺治喜欢上董鄂妃,又想废掉这位皇后,可这次被孝庄阻止。虽然孝惠章皇后,没有得到顺治的宠爱,但满蒙关系得以修复。
最后就要说到康熙这里了。康熙即位的时候,清朝已经逐渐走向正轨,蒙古势力虽然不可抛弃,却也不如以前重要。再者双方的关系,由于孝庄太后的维护,已经十分稳固,没必要仅靠联姻来维持了。
其实当时康熙的妃子中,仍然有来自科尔沁的,她们就是宣妃博尔济吉特氏,和慧妃博尔济吉特氏。也就是说,清朝并未放弃满蒙联姻,只是蒙古女子,已经不一定必须要成为皇后罢了。
康熙已有两位科尔沁的妃子,加上太皇太后孝庄,以及被尊为太后的孝惠章皇后,便足以维护满蒙关系。
孝庄为康熙选皇后时,做了很慎重的考虑。当时鳌拜在朝中横行无忌,为了制衡他的势力,就必须提拔另一拨势力。在四大辅政大臣中,只有索尼与鳌拜直接对立,要对付鳌拜,就要笼络索尼。
在皇后的人选中,既有鳌拜的女儿,也有遏必隆的女儿。当然鳌拜的女儿,是绝对不能立为皇后的,而遏必隆又是个两边倒的人,他的女儿也不能立为皇后。最终在权衡之下,孝庄便一改之前,立科尔沁女子为后的传统,立了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后。
不得不承认,孝庄真的是位出色的女政治家。她选择立赫舍里氏为后,这样既笼络了索尼,不让鳌拜势力继续扩张下去,也安抚了科尔沁部,因为这场婚事是她定的,科尔沁那边也没办法反驳。
于是从康熙这里开始,清朝皇帝的皇后,便不再必须是科尔沁的女子了。
bluelights
满清实行满蒙联姻是为了拉拢蒙古人,解决满清军入关之后没有后顾之忧。然而禁止满汉联姻是为了保持满族人的独立性,防止被人口浩大的汉族人及有着深厚底蕴的汉族文化同化掉。
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族之后,把国名称为“大金”是因为他觉得他们是宋朝时期金国的后人,但是为了吸取金国灭亡的教训,他必须拉拢蒙古人,以防满清军入主中原的时候,还有蒙古作为后备力量,另一方面和蒙古联姻还能解决满人人口不足的情况。清朝建立之后,历代帝王提倡“满蒙一家亲”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维持边疆蒙古的稳定。
努尔哈赤建立大金国之后对汉人特别的提防,因为他害怕满人的八旗权势会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汉化。努尔哈赤深知宋朝元朝时期的辽国、金国、及元朝的灭亡,他发现元朝建立了之后,原本是金国的女真人很快就不再是一个独立的民族,而是很快被中原的文化以及中原来的汉人汉化。而那时统治中原的元朝统治者们也开始被中地区的文化所影响,他们的民风、民俗等很快就被汉化了,并且很快又被汉人再次灭掉赶出中原。
北魏时期拓跋氏入主中原之后就开始大量推行汉人文化主要的原因是,那时的孝文帝既想要继续争霸统一中原,但是还要顾着后方的草原治理及安危,在这样难以两全的情况下最后北魏草原被新崛起的柔然占领了,孝文帝已经失去了草原最后的退路,为了能够更好的管理中原,他只能丢弃管理草原的方案体系以及生活习俗等等。努尔哈赤不希望向孝文帝一样失去了家乡还要失去从小到大的习俗文化,为了还能保持原有的八旗文化,他大力提倡实行满蒙联姻,坚持杜绝满汉联姻的政策。
地主李东家
满蒙联姻的过人之处,在于经过累世几代的大规模、多层次的相互通婚,使得满清统治阶层与蒙古王公贵族,从最上层到最下层,建立起了普遍的血缘亲属关系,形成了荣辱与共、休戚相关的亲密感。
幸福的考拉721
既是联姻又是结盟,而且联姻的对象遍布整个皇室,用血缘将满蒙联盟牢牢绑在一起。汉代、唐代的皇室都有与边塞其他国家联姻的经历,但是往往是外交策略的一种。比如汉代与匈奴最早的联姻,是因为刘邦出征匈奴被围困,为了逃回汉朝,才向匈奴臣服,并进行联姻修好的。这样的联姻是建立在双方敌对,一方势弱的情况下的。虽然这样的联姻能够保持短时间内的友好,却无法保证长期的和平。
相比之下,满蒙的联姻是为了建立联盟。后金崛起的时候,明朝正处于衰败的阶段,如果满族人要与明朝开战,想要进入中原地区,那必须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但单凭满族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而满族人对蒙古族人非常地了解,他们英勇善战,最重要的是他们和满族一样都是在草原生存的民族,同样也是非常忌惮汉族人的。与蒙古族联姻,满族人是想要与他们联合起来,共同对抗明朝。
满蒙联姻不是为了维持短暂的和平,而是为了建立长远的建交。满族通过与蒙古族联姻,将蒙古族拉到自己的阵营,壮大发展自己,以此来对抗明朝。他们联姻的对象不止是部落的首领,还包括王公贵族。联姻的规模很大,很可能蒙古族的贵族中有一大半都是具有满清血统的人。这样的情况下,所有的贵族都会支持自己的满族亲戚,满蒙之间的联盟关系自然就更为紧密。直到清朝建立,大清的皇帝还经常会将自己的公主嫁给蒙古族的部落,也会迎娶蒙古族的公主,依旧遵循着联姻的政策。
总的来说,满蒙的联姻关系是建立在联盟的基础上的,比汉唐时期的联姻关系更加紧密。
关于学位论文撰写的规定 一、对学位论文的要求 1.博士学位论文 (1)博士学位论文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博士生本人独立完成。 (2)博士学位论文应在科学或专门技术
蒙古和建州女真原本是死敌,后来为了对付明朝,他们放下干戈,达成了联盟。为了更好地维护双方的关系,联姻就成为最有效的策略。因此从努尔哈赤开始,就有了与蒙古联姻的传
学术堂精选了十五个婚姻法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1、我国婚姻法与公众婚姻家庭观念变迁研究2、民国时期婚姻法近代化研究3、中国婚姻法的伦理审视4、论夫妻财产
本文是国际贸易论文题目,笔者为大家收集了国际贸易专业最新论文题目50例,希望为大家的国际贸易论文选题提供参考。国际贸易论文优秀范文50篇:1 企业生产力与对外直
没空帮你写那么多了,还有,这个不叫赏析,这个是我们编导行业要写的东西,你说的应该是影评剪辑技巧我说不好,不说这个了,拍摄手法你可以根据远全中近特来一一划分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