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32

april841002
首页 > 学术论文 > 林徽因议论文事例素材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uibianlaidian

已采纳

世界繁华如花,人生冷漠如茶。我们都是苍穹下生活的小人物,拥有喜怒哀乐,体验悲欢离合,但这些终会逝去。多少年后,当我们回首往事时,似乎只有那般青春在不断地回放着。因为青春是不朽的,它记录了我们一去不返的年华,书写了我们荒唐的故事,更记载了无数年轻人的梦。 三毛的青春是不朽的。她曾经逃学,离家出走,打架……各种行为都透露着青春叛逆的气息。正是她青春时桀骜不驯的性格,成就了后来在撒哈拉沙漠中勇敢追寻生活的洒脱与随性。就是这个如此刚烈和顽强的女子,写出了许多精彩作品,感动和影响着一个个年轻人,激励着一颗颗追逐梦想的赤子之心。所以,我说三毛的青春永驻。 林徽因的青春是不朽的。她出身名门望族,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年纪轻轻便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十五岁时,她跟随父亲出国,学习期间遇到了徐志摩;她的出现让徐志摩心动,无数的情诗为她而作。 后来,她嫁给了梁思成,两人共同学习建筑,后来参与设计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林徽因,这个传奇般的女子,不仅成就了一代诗人徐志摩,更成就了世界着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她用自己的青春,浇灌了这两位才子的成长,为中国乃至世界成就了如此“人才工程”,所以林徽因的青春常在。 奈良美智的青春也是不朽的。他自幼热爱绘画,父母的宽容教育使他拥有了自己的创作空间。但初中时代,他还是经常逃学,去野外进行创作。那时候,他创作出极具代表性的卡通作品。 现在,他仍不改初衷,继续少年时的风格,用独具特色的大眼娃娃影响着无数的青年人。他把自己对青春的感悟倾注到作品中,那些大眼娃娃的眼神中无不透露着叛逆和搞怪。他用青春成就了极具个性的辉煌与成功,当曰不朽。 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青春。在每个人的心中,青春都是一个美丽的梦。这是一个勇敢、奋斗的时期。这是一道任何事物都无法取代的风景。青春很美,美到不朽,美到让人神往。 点评:今年作文试卷中的“林徽因”太多了,但至今尚未发现如此解读林先生之不朽的议论文!只有天才才能赏识天才,只有智慧才能燃烧智慧,只有青春才能滋养青春,林徽因无疑是这方面的卓越代表,她的青春浆汁默默地流动在根须和叶脉中,最终挺起了两株大树,她当然不朽。

281 评论

天晴小卷XJ

题目:追忆林徽因 百年见幽兰阅读林徽因,滋生出一份感佩,惊奇世间果然有这样的女人,集才气、集美质、集傲岸,也集热爱与事业于一体。仰止当世,光照来人。如果不是生不逢时,如果她不是多病的女人,如果她的诗作文集有人编纂整理,或许今人读到的也许会是一个真正的女诗人,读到的一定会是一个近代建筑史上的泰斗。林徽因其人林徽因 原名徽音,1904年出生于福建闽侯一个官僚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林长民早年留学日本,是新派人物 。1916年入北京培华女子中学,1920年4-9月随父林长民赴欧洲游历伦敦、巴黎、日内瓦、罗马、法兰克福、柏林、布鲁塞尔等地,同年人伦敦圣玛利女校学习。1921年回国复人培华女中读书。1923年参加新月社活动。1924年留学美国,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选修建筑系课程,1927年毕业,获美术学士学位。同年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在G.P.帕克教授工作室学习舞台美术设计。1928年3月与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华结婚,婚后去欧洲考察建筑,同年8月回国。1949年以后,林徽因在美术方面曾做过三件大事:第一是参与国徽设计,第二是改造传统景泰蓝,第三是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为民族及国家作出莫大的贡献。只可惜她壮志为酬,在1955年4月1日清晨,经过长达15年与疾病的顽强斗争之后,与世长辞,年仅51岁。林徽因与建筑林徽因16岁随赴欧考察的父亲游历欧洲,卜居伦敦一年,受邻居女建筑师的影响,立志将来一定要学建筑。 1924年林徽因和梁思成都选择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建筑系,因为当时的宾大建筑系不招女生,林徽因改入该校美术学院,但主修的还是建筑。据《林徽因传》的作者张清平介绍,当年梁思成是因为林徽因喜欢建筑学而学建筑的。建筑学是他们夫妻二人共同的事业,也是情感沟通的基础。从1930年到1945年,他们夫妻二人共同走了中国的15个省,20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00多处古建筑物,很多古建筑就是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了世界、全国的认识,从此加以保护。比如像河北赵州石桥、山西的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等。也正是由于在山西的数次古建筑考察,使梁思成破解了中国古建筑结构的奥秘,完成了对《营造法式》这部“天书”的解读。有一幅图片两人一同倚坐在北京天坛祈年殿屋顶上,1936年的林自豪地相信自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敢于踏上皇帝祭天宫殿屋顶的女性。她发表有关建筑的论文主要有《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平郊建筑杂录》(与梁思成合著)、《清式营造则例》第一章绪论、《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署名林徽因、梁思成)、《由天宁寺谈到建筑年代的鉴别问题》(署名林徽因、梁思成)、《中国建筑史》(辽、宋部分)、《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与梁思成、莫宗江合著)。林徽因与文学在文学方面,她一生著述甚多,主要有《你是人间四月天》、《谁爱这不息的变幻》、《笑》、《清原》、《一天》、《激昂》、《昼梦》、《瞑想》等诗篇几十首;话剧《梅真同他们》;短篇小说《窘》。《九十九度中》等;散文《窗子以外》、《一片阳光》等。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在当时,知识分子是社会少数、精神贵族,像林徽因这样受过良好教育才貌出众的女子,更是凤毛麟角。她承认自己是受双文化教育长大的,英语对于她是一种内在思维和表达方式、一种灵感、一个完整的文化世界。中西文化融合造就了一个“文化林徽因”。她是诗人,一生写过几十首诗,在诗歌创作上受徐志摩影响很明显,但又有自己的特点。激昂林徽因我要藉这一时的豪放和从容,灵魂清醒的在喝一泉甘甜的鲜露,来挥动思想的利剑,舞它那一瞥最敏锐的锋芒,象皑皑塞野的雪在月的寒光下闪映,喷吐冷激的辉艳;——斩,斩断这时间的缠绵,和猥琐网布的纠纷,剖取一个无瑕的透明,看一次你,纯美,你的裸露的庄严。…………然后踩登任一座高峰,攀牵着白云和锦样的霞光,跨一条长虹,瞰临着澎湃的海,在一穹匀静的澄蓝里,书写我的惊讶与欢欣,献出我最热的一滴眼泪,我的信仰,至诚,和爱的力量,永远膜拜,膜拜在你美的面前!(5月,香山)展缓林徽因当所有的情感都并入一股哀怨如小河,大河,汇向着无边的大海,——不论怎么冲急,怎样盘旋,——那河上劲风,大小石卵,所做成的几处逆流,小小港湾,就如同那生命中,无意的宁静避开了主流;情绪的平波越出了悲愁。停吧,这奔驰的血液;它们不必全然都去造成眼泪。不妨多几次辗转,溯洄流水,任凭眼前这一切缭乱,这所有,去建筑逻辑。把绝望的结论,稍稍迟缓;拖延时间,——拖延理智的判断,——会再给纯情感一种希望!一首桃花林徽因桃花,那一树的嫣红,象是春说的一句话:朵朵露凝的娇艳,是一些玲魂的字眼,一瓣瓣的光致,又是些柔的匀的吐息;含着笑,在有意无意间生姿的顾盼。看,——那一颤动在微风里她又留下,淡淡的,在三月的薄唇边一瞥,一瞥多情的痕迹!八月的忧愁林徽因黄水塘里游着白鸭,高粱梗油青的刚高过头,这跳动的心怎样安插,田里一窄条路,八月里这忧愁?天是昨夜雨洗过的,山岗照着太阳又留一片影;羊跟着放羊的转进村庄,一大棵树荫下罩着井,又像是心!从没有人说过八月什么话,夏天过去了,也不到秋天。但我望着田垄,土墙上的瓜,仍不明白生活同梦怎样的连牵。 无题林徽因什么时候再能有那一片静;溶溶在春风中立着,面对着山,面对着小河流?什么时候还能那样满掬着希望;披拂新绿,耳语似的诗思,登上城楼,更听那一声钟响?什么时候,又什么时候,心才真能懂得这时间的距离;山河的年岁;昨天的静,钟声昨天的人怎样又在今天里划下一道影!哭三弟恒——三十年空战阵亡林徽因弟弟,我没有适合时代的语言来哀悼你的死;它是时代向你的要求,简单的,你给了。这冷酷简单的壮烈是时代的诗这沉默的光荣是你。假使在这不可免的真实上多给了悲哀,我想呼喊,那是——你自己也明瞭——因为你走得太早,太早了,弟弟,难为你的勇敢,机械的落伍,你的机会太惨!三年了,你阵亡在成都上空,这三年的时间所做成的不同,如果我向你说来,你别悲伤,因为多半不是我们老国,而是他人在时代中碾动,我们灵魂流血,炸成了窟窿。我们已有了盟友、物资同军火,正是你所曾经希望过。我记得,记得当时我怎样同你讨论又讨论,点算又点算,每一天你是那样耐性的等着,每天却空的过去,慢得像骆驼!现在驱逐机已非当日你最理想驾驶的“老鹰式七五”那样——那样笨,那样慢,啊,弟弟不要伤心,你已做到你们所能做的,别说是谁误了你,是时代无法衡量,中国还要上前,黑夜在等天亮。弟弟,我已用这许多不美丽言语算是诗来追悼你,要相信我的心多苦,喉咙多哑,你永不会回来了,我知道,青年的热血做了科学的代替;中国的悲怆永沉在我的心底。啊,你别难过,难过了我给不出安慰。我曾每日那样想过了几回:你已给了你所有的,同你去的弟兄也是一样,献出你们的生命;已有的年轻一切;将来还有的机会,可能的壮年工作,老年的智慧;可能的情爱,家庭,儿女,及那所有生的权利,喜悦;及生的纠纷!你们给的真多,都为了谁?你相信今后中国多少人的幸福要在你的前头,比自己要紧;那不朽中国的历史,还需要在世上永久。你相信,你也做了,最后一切你交出。我既完全明白,为何我还为着你哭?只因你是个孩子却没有留什么给自己,小时我盼着你的幸福,战时你的安全,今天你没有儿女牵挂需要抚恤同安慰,而万千国人像已忘掉,你死是为了谁!1934年,李庄林徽因的感情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里有三个男人,一个是建筑大师梁思成,一个是诗人徐志摩,一个是学界泰斗,为她终身不娶的金岳霖。16岁的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游学的徐志摩。当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情窦初开的林徽因被徐志摩渊博的知识,风雅的谈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两位才情横溢的青年热烈地相恋了,徽因深爱着志摩,但志摩的妻子---幼仪的影子在她心中总是拂不去,经过痛苦的思索,和父亲一起提前回国了,而且是与志摩不辞而别....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那首有名的《偶然》诗是这样写的:“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芒。”这是徐志摩对林徽因感情的最好自白,一见倾心而又理智地各走各的方向,这就是世俗所难理解的一种纯情。之后林徽因经过一翻理性的考虑,同意了父亲为她定的一桩婚事,嫁给著名学者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梁启超的安排下,游学欧美主攻建筑设计。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在渥太华梁思成姐夫任总领事的中国总领事馆举行婚礼。婚后梁对林呵护倍至,夫妻二人致力于他们所热爱的建筑事业,林徽因不仅具有诗人的美感与想象力,也具有科学家的细致和踏实精神,他们在山西对古建筑所做的调查和实测工作,不仅对科学研究贡献巨大,也使山西众多埋没在荒野的国宝级的古代建筑开始走向世界,为世人所知。金岳霖 哲学家,逻辑学家。191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留学美国、英国,又游学欧洲诸国,回国后主要执教于清华和北大。他终生未娶。一直恋着林徽因。林徽因、梁思成夫妇家里几乎每周都有沙龙聚会,金岳霖始终是梁家沙龙座上常客。他们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交情也深,长期以来,一直是毗邻而居。金岳霖对林徽因人品才华赞羡至极,十分呵护;林徽因对他亦十分钦佩敬爱,他们之间的心灵沟通可谓非同一般。甚至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静的金岳霖仲裁。金岳霖自始至终都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爱了林徽因一生。人类进入文明史后,女性一直被淹没在历史的黑洞里。在妇女解放这条路上,20世纪中国妇女先觉者中相当多的人以与新文学共体的方式,张扬着自我的独立品格,从而让我们见识到有别于传统“象牙美人”、激荡着青春气息与时代风云的美丽人生。林徽因应该是这一群体中很特别的一个。面对这样的女子,倘若还要纠缠她的情感,那么那个据说为她终身不娶的哲学家金岳霖的真诚最能够说明她情感的品质。倘若还要记起她的才华,那么她的诗文以及她与梁思成共同完成的论著还不足以表现她才华的全部,因为那些充满知性与灵性的连珠的妙语已经绝响。倘若还要记起她的坚忍与真诚,那么她一生的病痛以及伴随梁思成考察的那些不可计数的荒郊野地里的民宅古寺足以证明,她确实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真正的女人。今天我们在这里怀念——林徽因。

356 评论

菩缇紫mariposa

有段时间沉迷民国无法自拔,被那一群自由不羁的大师们嬉笑怒骂深深吸引,自己便翻典阅籍,拼凑了这期间的霎那芳华。讲讲我所知道的林徽因相关的人与事。 从林家说起吧,爷爷林孝恂,光绪进士当过县令。爸比林长民,留学日本早稻田,回国风流倜傥秘书长,外交人脉十分广。好友梁启超,对就是那个印在我们中学历史书上公车上书的康有为,梁启超。 康有为晚年混的不好,大清都亡了,还天天打着皇帝的名号在海外钱呢,大至如此:我是大清皇帝秘使,现流落于此,缺二百两船票钱回大清,谁愿意搭救一把,将来我会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保你荣华富贵。 梁启超呢,到是比康要好一点,在日本生了个儿子,梁思成,就是后来林徽因的老公了。 话说在1919年,一战结束了,赢家当然要坐下来分饼了,那时候民国可也算得上战胜国之一了,可是分饼大会就是巴黎和会的时候,深深的给国人上了一课:弱国无外交。据传是说原德国占领我们的山东胶州湾一带不但不还给我们,日本提出给他们,其他赢家无所谓,亲日派居然还一口答应了,做为外交官的林爸比林长民知道了这事以后痛心疾首,5月1日登报疾呼国之不国,强烈要求分饼代表拒绝签字,好了三天后就是大家都知道的青年节由来了,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反对政府签字,还烧了亲日派交通部长的房子,火烧赵家楼。当然这一段历史早己淹没在了滚滚长河当中,无从知晓真相。 由于此事,亲日派恨林爸比,徐大总统也怀疑是他幕后指使学生,只好在友人安排下出去避避风头啰,1920年,16岁的林徽因在船上问林爸比:爸比,你会唱小星星吗???不不不,拿错台词了。这是一艘去欧洲的商船,船上有很多去勤工俭学的中国学生,当然很多是我党要去学技术,学马克思。 据传青年陈毅元帅也在这艘船仓底层前往法国勤工俭学,实际上我考证了一下,林爸比他们坐的船叫pauliecat,1920年4月1日出发的,与陈他们乘的船时间和名字都对不上,所以这事只可能是某火车站杂志上杜撰的故事罢了。四月一日是特殊的日子,不光张国荣的祭日,也是林徽因的,1955年 话说到了欧洲,游历诸国,林爸比人脉广博,待到在英国安顿下来,这时候一个林徽因生命中的重要人物出场了:充满诗意信仰的富二代徐志摩。他对家中安排的学好金融然后回家继承家业不大感兴趣,经国内外多所大学肄业后转返来到欧洲,想要拜进罗素大师门下,后对诗与远方产生强烈的感应,正恰逢其恩师梁启超的好友林爸比来欧洲,想通过林爸比来搭线英国作家高斯华绥.狄更生。这一见不得了,与林爸比一见如故成了忘年交,二十四岁的徐诗人第一次见到十六岁扎两小辫儿的林徽因,林徽因:爸比,这位叔叔是谁啊?林爸比:这是梁先生的弟子,徐志摩 徐诗人与林爸比两人成了忘年交,后来还假扮有妇之夫与有夫之妇谈了场柏拉图式的恋爱也是成了一段趣闻。起初徐诗人是没怎么在意林徽因的,只当是个生得才标致的小丫头,后来见她英文流利,思维敏捷,谈吐之间尽显大家风范。与自己首富老爹给包办的婚姻娶来的那俗人要俏见得多了。 不知不觉的被少女林徽因吸引住了,从最初的每日来找林爸比到后来的每日来找林徽因,越陷越深。林爸比看出了点端倪,虽然欣赏徐诗人的爽真,但是掌上明珠肯定是不会让小徐动的,于是送女儿去别的地放个假,让小徐也冷静冷静。 十六岁的年岁是青涩的,就算再成熟也只个孩子,可想而知当时的林徽因遇见一个大自己八岁的爸比的好友还是己婚的男人的示好,心中肯定是恐惧大过憧憬的。顺从的接受了爸比的按排去英国南部度假,也是在那,她第一次接触到建筑学的概念,以至于影响到她日后的丈夫梁思成去美国留学选了建筑学,以至于后来的才有了两位建筑大师。 小徐同志作为一个装备了新思想的富二代,很是厌恶旧社会的一切,对于父亲包办婚姻的老婆张幼仪,从来没有给过好的颜色。小张同学家殷实,政界也是颇有影响力。与志摩算得上门当户对,只是小徐心中向往的是自由恋爱,对这包办来的老婆内心是不想承认的,1915年,十五岁就嫁过来的小张本是听说嫁的是一个会讲外文,样貌出众的好老公,可是没想到小徐很是出格的不愿理她,1918年,小徐在家中压力下与小张生下一子留后,小娃不足一百天便要去美国留学,一刻都不想呆在这个家里了,也是这时小徐才改名叫志摩,据说是小时候有个法号志恢的和尚摩过他的头称赞其将来大有作为。 一直想讲徐志摩,因为很多人想到他就会想到那一篇再别康桥,那是他1928年故地重游感慨万千写下的,我相信一定也是忆起了1920年在此热烈地恋上小八岁的林徽因的情景。小徐同学在欧期间,迫于老婆与自己家中压力,还是把张幼仪接到了身边,张不懂外文,不能感受小徐作为文人的情怀,小徐清风明月意境优雅,她只能洗衣做饭拖地奶娃。正是如此,在小徐见着林徽因时,才有了强烈的对比,如同见着完美的女神一般着了魔。 1921年10月,林妹子随游历期满的爸比回国,没有主动与小徐告别,小徐后来得知女神不告而别的时候撕心裂肺。以至于归疚到自己老婆小张身上,以至于后来闹中来民国第一件离婚案,身为男人只能说这事小徐做的太不厚道了。小张是个好人,是家里的幺宝,哥哥姐姐都疼着,她却没个二代的脾性,嫁给徐志摩后当作典型的中国女人,生儿育女,孝敬长辈。这离婚案还是小张刚生完二胎的情况下,气得家中的徐老公公都要不认小徐这儿子了,还断了小徐的生活费,想要大洋?门都没有!另一边徐公公还是给小张寄生活费,认她这个儿媳。小张还把这些个大洋给小徐花。小徐过的很不如意,一心离婚回国追求自己的女神。 讲讲小张,张幼仪。15岁嫁于徐志摩,18岁生下长子,1920年去欧洲追寻求学的老公,却是发现老公正恋爱谈的飞起,1921年老公要离婚去追寻自由,1922在德国生下次子后同意与小徐离婚,此时她由一个伤心人向女强人的转变慢慢开始,学德语,学幼教,后来回国后又办时装实业,当教师,搭救日渐衰败的徐公公一家,甚至是撑起己离婚的徐家。为了什么呢?做为一女人做到这一步我觉得已经不是什么感恩来形容了,是值得敬佩的一位女士。 小徐那边,没了老爹给的大洋,只能回国猥琐发育,不敢浪。林爸比与梁爸比两人看儿女都已相貌堂堂,于是就拿出先前的口头亲家之约,安排了梁思成与林徽因的相遇。1922年初,清华即将毕业的梁思成是个个头不高,德智体美音形全面发展的正六边形青年,这个出生在日本,学汉语在日本的中国青年话不多,但是谐气幽默。与聪灵的林徽因一见倾心。两人很快变得像青梅竹马一般,羡煞旁人。有趣闻,梁林二人约会,对梁公子来说,此时追回国的小徐就像苍蝇一般讨厌,总是来打扰自己与林妹子独处的美好时光,于是梁公子选了图书馆不对外开放的时间约会林徽因,自身家族关系有图书馆的钥匙,更是在门上贴上请给我与爱人独处的时间来怼小徐。也是年轻人的作法,生怕有人抢了佳人,哈哈哈哈哈 正当两人情深似海的时候,1923年5月至7日,发生了一件事。国人挺有意思,从五四运动到后面每年的五月都会找点事出来游行抗议一下,也算是勿忘国耻了。梁思成骑着姐姐从菲律宾进口的摩托带着弟弟梁思永在街口被一小汽车撞了,梁思成就是在这次车祸中腿腰受伤,以至于后来去全国考察古建筑需穿上特制铁护腰才能站直了,走路也是长短腿很是不便。关于他们俩骑车去干嘛,有三个不同的说法,一是说他们是去追寻当日游戏的队伍的,说白就是他们去凑热闹的,这个说法想想就不靠谱,以当时梁家的家势与地位,走到哪都还有人打恭作揖的,加上梁公子受的教育及性格当然不会去凑热闹的。第二个说法是说当时林徽因在西山养病,想吃金橘,梁公子与其他追求林徽因的人打赌,谁先买来橘子就赢得美人心。这个说法看似有理,可是当年初两家都定亲了,谁还那么不长眼来追林徽因吗?也就只有小徐同志了。第三个说法是梁林两家都是来给梁思成二叔祝寿的,这事是《梁启超年谱长编》有记载的,然后林家来晚了,心急想见热恋妹子的梁思成就骑车去街口看看迎一下林家的车,因快开宴了怕走了挨家长吵,就拉上弟弟一起顶锅,于是就发生意外。事实是怎样的我不知道,但是都是件悲伤的事,如果没有这次车祸,梁先生也许可以保护更多的古建筑,也许能挨过那黑暗的十年吧。 梁思成手稿 这次车祸的另一方,据传当时里面的人车都没下,只当撞了个阿猫阿狗丢给警察一张名片就让车扬长而去了,车里是谁呢,比我爸是李刚的那小子还嚣张。车里坐的是当时北洋政府的陆军次长金永炎,光是这官衔就够吓死老白姓了,相当于陆军的二把手,副总司令,吓不吓人,手里有军队,就是撞了个富二代也敢撞人就走。可是这金次长没想到撞的不是一般富家公子,是梁家的大少爷,不要小看任何一个称的上家族的姓的沉淀,盘根错节的关系网让这位新普金大官人吃了憋。最后亲自上门陪礼道歉,毙了可怜的司机来顶包也没能平息梁家的怒火。最后是刚复位的总统黎元洪亲自来求情才得以平息,梁家势大可见一斑,有这大家势的梁公子没有嚣张跋扈可以真是配得上君子之称。 本来是定下要出国留学的,由于这次车祸不得不推迟一年,期间林徽因无微不至的照顾让两人感情进一步加深。我有一个猜测,后来梁思成的姐姐与母亲不喜林徽因说的原因是林作风大胆开放,我觉得肯定与这次车祸有关,梁思成开车出去定是为了林徽因。 1924年,转眼一年过去了,梁思成的伤渐渐好转,只是可叹的留下了终身残疾,矮大紧讲过的说梁先生只要脱下铁马甲护腰,人就会叭哒一下弯下来,一点也不夸张。同年,大诗人泰戈尔应邀来华,徐志摩当随同翻译,林徽因陪同,文化界风起云涌,这大概是小徐回国后最接近女神的一段时间了 小徐向大师吐露了对林小姐的爱慕并求之不得的感情,泰戈尔在临走时还替小徐转达了一下这份感情,赠林小姐的诗,他特意为林徽因赋诗:“天空的蔚蓝,/爱上了大地的碧绿,/他们之间的微风叹了声‘哎’!。也只能叹一声唉了 送别了泰戈尔大师,梁林二人也将出国留学,梁先生一个重大的选择就此定下,他问林徽因要选什么专业,林回道学建筑学,梁先生:那我也选建筑学好了。冷冷的狗粮在脸上胡乱的拍…… 1925年,宾大美国,化身菲尼丝的林与鱼回大海,虽然建筑系不收女生,但她还是以选修的方式继续了她的最初的选择,这一年,冰心,对就那个写小橘灯的冰心,也在美国留学,期间还与梁林二人见面野餐过。不知后来二人为何你写个《我们太太的客厅》来酸我,我就托人给你一坛山西老陈醋让你酸个够。冰心与林徽因其实颇有渊源,冰心出生的大院是其爷爷从林觉民手上够得,林觉民是林爸比的弟弟也就是林徽因的叔叔,后来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一位为推翻清政府献出了生命的烈士。 在美求学期间,对梁林二人来说都有一件悲痛欲绝的事情,一直看不惯林徽因的梁母在梁思成刚进宾大一个月就仙去,而后,东北军阀张作霖在日本支持下欲攻占北平称霸霸,林爸比也在那一年反奉战争中被流弹击中,享年49岁。两个痛失至亲的人在大洋彼岸互相扶持,才走过了最难熬的时光,林家失去顶梁柱,梁启超把林徽因视如己出,期间有传闻,梁启超要给林徽因打钱供她求学深造,林徽因拒绝了,说留之日后与思成成婚后作欧洲游旅用,梁启超便真的在他们成婚后将这笔钱给他们安排欧洲游历。 说说这位梁启超先生,看到他为梁思成操办留学,操办婚事,以及婚后蜜月游,还在他们蜜月游期间发电询问梁思成日后的打算,为他寻求了东北大学任教的工作,看到这些种种,我心里很是感慨,可怜天下父母心,与我岳父大人简直一模一样。梁启超晚年疾病缠身,在1928年梁林结婚后便更恶化,安排了他们的欧洲游历后也是心力交瘁,最后被协和医院误诊,看反了片子手术切错了肾,无力回天,一生维新变法,最后被现代医学误诊,临终前还担心由于自己这事例让国民无法接受新科学医学,要求瞒下此事,真是让人嘘嘘,也算得上一代豪杰了。

107 评论

相关问答

  • 温情议论文素材事例

    上学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写作文,别担心,积累一些作文素材,会对写作文非常有帮助!那么,你知道哪些素材才是好用的作文素材吗?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人间真情的经典

    xiaoxiaANDY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挫折事例议论文素材

    贝多芬的故事 《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最杰出的一部作品,它的主题是反映人类和命运搏斗,最终战胜命运。这也是他自己人生的写照 这是第一乐章中连续出现的沉重而有力的音

    努力中的女人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议论文创新事例素材

    1、保守是创新最大的障碍——牛顿晚年趋于保守 牛顿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对科学的贡献是史无前例的。他的一生有许多重大的发现:力学三定律、万有引力、冷却定

    jiyilianghq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语文议论文素材事例

    议论文 三要素是论点、论据和论证,论据需要多积累写作素材。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 高一语文 议论文论据素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语文议论文

    misskissfion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议论文团结素材事例

    有关团结的素材例子如下: 1、唐玄宗时,郭子仪和李光弼曾同是朔方节度使安思顺的属下部将。两人之间有矛盾,平时互不讲话。后来安禄山叛乱,郭子仪升任朔方节度使,统兵

    Kiwi琪薇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