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小树小树
1899年老舍生于北京。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战争中。全家靠母亲替人洗衣裳做活计维持生活。1908年老舍九岁,得人资助始入私塾。1913年,考入京师第三中学(现北京三中),数月后因经济困难退学,同年考取公费的北京师范学校。1918年毕业,被派任到方家胡同小学当校长。两年之后,晋升为京师教育局北郊劝学员,但是由于很难和教育界及地方上的旧势力共事,很快便主动辞去了这份待遇优厚的职务,重新回到学校教书。1921年,在《海外新声》上发表《她的失败》的白话小小说,署名舍予,这是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老舍的最早的一篇作品,仅有700字。[3] 1922年,受礼加入基督教,后在天津南开中学教国文,并在北京教育会、北京地方服务团工作。在此期间,他热衷于社会服务事业,同时还在英文夜校和燕京大学补习英文。[4] 1923年,在《南开季刊》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2] 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讲师。1926年,在《小说月报》上连载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第1期署名“舒庆春”,第2期起改“老舍”。此后三年继续创作,在英国共创作发表了长篇小说三部《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5] 英国的教书生涯使老舍成为一名合格的作家。1929年夏,离英回国,在新加坡直流半年,任中学教员。1930年,回国任齐鲁大学教授,边写作边教学。1931年,与胡絜青女士结婚,同年发表长篇《小坡的生日》。1932年,创作《猫城记》,并在《现代》杂志连载。此后几年,老舍陆续创作了《离婚》和《月牙儿》等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品。1934年,任山东大学文学系教授。1936年,老舍辞去山东大学教授一职专心从事写作。9月,《骆驼祥子》在《宇宙风》连载,1939年该书由人间书屋正式发行。[2] 1937年,8月返齐鲁大学任教。11月只身奔赴武汉。1938年,老舍被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常务理事兼总务部主任,对内主持日常会务,对外代表“文协”,并全面负责总会的领导工作。同年7月,随文协西迁重庆。1939年,老舍翻译完成的英文版《金瓶梅》在伦顿出版,译名为"The Golden Lotus",此版是为西方比较权威的《金瓶梅》译本,先后发行四次。[5] 1944年,创作并由良友复兴印刷公司出版《四世同堂》第一卷《惶惑》。1946年,受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一年,同年出版《四世同堂》第二卷《偷生》。1949年,接文艺界三十余位友人信后决定回国,10月离美,12月抵达天津。1950年,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成立,任副理事长。1951年,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1953年,当选为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1957年,《茶馆》发表于《收获》第一期。1966年,文革中不忍屈辱,自沉于北京太平湖。[2] 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且获投票第一,由于老舍已不在人世,遗憾颁予川端康成。1978年,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人民艺术家”的称号[6] 。象征性的墓碑上刻写着老舍的一句话:“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罂粟女孩
老舍作文写作素材 [老 舍]抗战期间,北新书局出版的《青年界》,曾向作家老舍(1899-1966年)催过稿,老 舍。老舍在寄稿的同时,幽默地寄去了一封带戏曲味的答催稿信: 元帅发来紧急令: 内无粮草外无兵!小将提枪上了马,《青年界》上走一程,吠!马来!参见元帅。带来多少人马?2000来个字!还都是老弱残兵!后帐休息!得令!正是:旌旗明明, 杀气满山头! 老舍40岁时曾写了个质朴自谦、妙趣横生的自传,全文如下:舒舍予,字老舍,现年四十岁,面黄无须。生于北平。三岁失估,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严之仁未能一扫空地。幼读三百篇,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亦甘于寒贱也。二十七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三十四岁结婚,已有一男一女,均狡猾可喜。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教书作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如此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许有点出息。 一次老舍家里来了许多青年人,请教怎样写诗。老舍说:“我不会写诗, 只是瞎凑而已。”有人提议,请老舍当场“瞎凑”一首。大雨洗星海,长虹万籁天;冰莹成舍我,碧野林风眠。老舍随口吟了这首别致的五言绝旬。寥寥20宇把8位人们熟悉并称道的文艺家的名字,“瞎凑”在一起,形象鲜明,意境开阔,余味无穷。青年们听了,无不赞叹叫绝。诗中提到的大雨即孙大雨,现代诗人、文学翻译家。洗星海即洗星海,人民音乐家。高长虹是现代名人。万籁在是戏剧、电影工作者。冰莹,现代女作家,湖南人。成舍我曾任重庆《新蜀报》总编辑。碧野是当代作家。林风眠是画家。 作家楼适夷(1905年生)有次去看望老舍。“最近写些什么”楼适夷问道。满族出身的老舍笑着说:“我正在当‘奴才’,给我们的‘皇帝’润色稿子呢!”一阵大笑,方知老舍正接受一项新任务——为中国末代皇帝溥仪修改他的自传《我的前半生》。
华美新建材
1、“写着玩”写出的大师
老舍的第一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是在伦敦东方学院教书时写的。闲着就写点,老舍说只是“写着玩”。完稿后念给同在伦敦的许地山听,许地山笑得一塌糊涂,建议老舍寄到国内去。
两三个月后郑振铎编的《小说月报》连载刊出。后来老舍又写了《赵子曰》,念给宁恩承听,他也笑得把盐当糖放到了茶里。
2、老舍穷成“作家”
比起徐志摩,同是“异乡人”的老舍遭遇可是天壤之别。他1924年受聘到亚非学院担任中文教师,薪资很低,更因伙食太差得了胃病。
为了学好英文,老舍拚命念英文小说,开始感到“手痒”,来年便在3便士一本的学生练习本上写成处女作“老张的哲学”。赵毅衡认为是伦敦把老舍逼上作家这条路的。
有趣的是,这位外表严肃的“京派作家”,很可能是“金瓶梅”英译版的催生者。赵毅衡发现,花了15年将“金瓶梅”翻成英文的怪杰埃杰顿,不但是老舍在伦敦的少数好友之一。
还在序言中特别感谢老舍的“慷慨帮助”。还好老舍的回忆录从未提及此事,否则恐怕又会被红卫兵扣上“译淫书有辱国体”的罪名。
3、胖子瘦子谁是坏人
老舍在山东大学教书时,有一次演讲,说文艺作品中的坏人形象大都是脑满肠肥、一脸横肉的大胖子。当时这句话也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
过了一周,一位西装革履、白白胖胖的“洋绅士”上台做学术报告,说着说着,话锋一转:“就我个人所知,中外文学作品中的坏人都是些瘦子,脖子细得像猴儿子一样……”
这位胖子就是当时的山东大学外文系主任梁实秋,而老舍正是脖子很细的瘦子。老舍没有卷入这次争端,斥之为“无聊”。
4、“最伟大的字——饭”
老舍的生活一直不富裕,他曾说世界上“最伟大的一个字——‘饭’——给我时间与饭我能够写出较好的。”在抗战时的重庆尤甚,那时老舍特别关心好友吴组缃先生家养的一口小花猪。
小猪病了,老舍建议吃药、发汗,又专程探病,不过养猪不是为了当做宠物,而是希望到了冬天大家都能分上几斤腊肉。老舍说那年月“猪比人还贵呀!”
不过每逢有朋友来,老舍就不惜典当衣服买点酒菜。有一次卖了一套旧西装买了饭,碰巧遇上一个卖猫头鹰的,就顺便把猫头鹰也买回来了,一时传为笑谈。
5、在美国上一当
1946年老舍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在美国呆了3年半。老舍初到纽约,有一天碰上一位亲切、 殷勤的美国老人主动和他攀谈,并邀老舍一起散步,聊得颇为愉快。
走到一家商店门前老人突然说要去取手表,手头不方便暂借50美金,回旅馆后立刻奉还。老舍不疑有诈,接过老头儿递过来的一个沉甸甸的包裹就站在店门口苦等,过了好久不见老头儿出来。
老舍心知不妙,冲进商店一看,老头儿早已从另一扇门溜走。打开包裹一看,里面是几层破报纸包着一块砖头。老舍活灵活现地给朋友们讲了这段上当的经历,逗得大伙儿哈哈大笑。
熊熊去哪儿
1、催稿趣事
抗战期间,北新书局出版的《青年界》,曾向作家老舍催过稿。
老舍在寄稿的同时,幽默地寄去了一封带戏曲味的答催稿信:元帅发来紧急令:内无粮草外无兵!小将提枪上了马,《青年界》上走一程,吠!马来!参见元帅。带来多少人马?来个字!还都是老弱残兵!后帐休息!得令!正是:旌旗明明,杀气满山头!
2、改稿奴才
作家楼适夷有次去看望老舍。“最近写些什么?”楼适夷问道。满族出身的老舍笑着说:“我正在当‘奴才’,给我们的‘皇帝’润色稿子呢!”一阵大笑,方知老舍正接受一项新任务——为末代皇帝溥仪修改他的自传《我的前半生》。
3、献丑作诗
一次老舍家里来了许多青年人,请教怎样写诗。老舍说:“我不会写诗,只是瞎凑而已。”有人提议,请老舍当场“瞎凑”一首。“大雨洗星海,长虹万籁天;冰莹成舍我,碧野林风眠。”老舍随口吟了这首别致的五言绝句。
寥寥20字把8位人们熟悉并称道的文艺家的名字,“瞎凑”在一起,形象鲜明,意境开阔,余味无穷。青年们听了,无不赞叹叫绝。
扩展资料:
1899年老舍生于北京。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战争中。全家靠母亲替人洗衣裳做活计维持生活。
1908年老舍九岁,得人资助始入私塾。
1913年,考入京师第三中学(现北京三中),数月后因经济困难退学,同年考取公费的北京师范学校。
1918年毕业,被派任到方家胡同小学当校长。两年之后,晋升为京师教育局北郊劝学员,但是由于很难和教育界及地方上的旧势力共事,很快便主动辞去了这份待遇优厚的职务,重新回到学校教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老舍
名人事例的 热点 素材,是写 高考 作文 的重要论据。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 议论文 素材名人事例,希望你喜欢。 高考议论文论据名人事例一:贞
有关于舍得的作文素材从前,在一个村庄里,有3个要好的朋友,一个是很有钱的,一个是很爱读书的,另一个是为人所知的学者(像孔子一样的,值得大家信任的)。一天,他们出
1899年老舍生于北京。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战争中。全家靠母亲替人洗衣裳做活计维持生活。1908年老舍九岁,得人资助始入私塾。191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曹雪芹《红楼梦》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佛经云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孙子不肯花大钱就买不来贵重东西。——古罗马哲学
成吉思汗: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他戎马倥偬,征战一生,一把弯弓缔造蒙古汗国,不下马背纵横欧亚诸国;有人说他是东方战神,有人说他是千年风云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