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58

sys19818888
首页 > 学术论文 > 科研论文撰写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小桐桐

已采纳

科研论文写作方法

(五) 开展教育实验来获取资料

教育实验,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控制条件下,对学生施加可操作的影响,然后观测学生的变化及教育效果,以此推断施加的教育影响与教育效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开展教育实验,是探索教育规律、进行理论创新的最佳途径,也是收集写作资料的最好方法。

教育实验的主要特点是:1.控制条件。教育实验的精髓在于控制。通过操纵自变量和控制无关变量,使实验在研究者控制的条件下进行。2.指示因果联系。教育实验由于控制条件,并能提供推断因果联系的共变关系、时间顺序和控制无关变量的事实依据,所以能直接推断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联系,而经验总结和教育调查往往难以确定因果联系。3.可以重复验证。

开展教育实验的程序如下:

1.确定教育实验的课题

要开展实验研究,首先要选定实验研究的课题。教育实验研究的课题至少要具有以下两个特征:①课题必须是探索两个或多个因素(变量)之间的关系;②课题所研究的问题必须能用实验的方法来检验。

2.科学地设计教育实验计划

广义的教育实验设计,是指为了检验假说所作的一种控制实验条件和安排实验程序的计划,主要是详细设计实验研究过程的各项工作计划,例如,准确地陈述研究课题,提出实验假设,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确定自变量的操作定义及其呈现方式,确定因变量的测试方法,确定无关变量的控制措施,确定被试的取样方法和分配接受不同实验处理的方式,确定实验结果的分析方法等。实验设计是否科学,是根据其消除和最大限度地削弱实验中无关变量对实验效度影响程度来判断的。

狭义的教育实验设计,主要是指实验处理的方法。教育实验处理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类型:

(1)单组实验。其优点是:①简单易行,只要一个班级就能进行实验。②实验是在一个班级内完成的,教师、班级气氛、学生条件等因素基本相同,对实验效果的影响比较一致。其缺点是:①很难克服“时序效应”。随着学生身心的发展,他们在实验前后的学习能力会不同,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因此难以确定实验前后的成绩变化是教学影响还是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②前一次实验容易对后一次实验产生影响。③前后两次测验的难度难以相同。

(2)等组实验。优点:①用等组平衡的方式控制无关变量。②对照班和实验班可以分别独立进行实验,以有效地控制相互之间的影响和干扰。③可以有效地避免“时序效应”。④实验周期短。其缺点是:不容易组成等组,难以控制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无关因素。

(3)轮组实验。其有点:①不需设立等组,两班学生都参与实验,弥补难以配置等组的不足。②通过轮转,抵消无关变量的干扰。其缺点是:①实验周期较长。准备两个教学内容,并使他们的性质与难度相同难以做到。②难以准备两套测试题难度一致

3.踏踏实实地实施实验计划

教育实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即使是实施研究过程,最短一般也需要一个学期,长的可能是一到三年,没有长期工作的心理准备,往往会有始无终,不了了之。因此,从事实验研究,要坚持长期地一丝不苟地开展工作,并注意随时如实记录相关的实验研究情况,以便积累丰富的资料,和最终的实验结果一起进行分析。

三、筛选、整理和评价资料

通过以上途径收集到的写作材料只是原始材料,并不都能写到论文中去,还需要对这些材料进行筛选和加工处理。加工处理的方式主要有对资料进行摘录、分类和评价。

(一) 资料的筛选

收集到大量的资料后,第一项工作是筛选,也就是阅读和摘录资料。快速浏览资料,寻找自己所需要的内容,然后进行摘录。摘录资料就是选取资料中精华部分、具有特色的部分进行辑录或概括。摘录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果一篇论文中只有小部分内容是需要的,则可以把这小部分内容进行摘要。如果一篇论文的大部分内容都非常重要,则可以通过编制索引的方法记录。如果多篇论文都是论述某一个问题,则可以采用综述的方法来处理。总之,要根据材料的重要性、特点、将来可能的用途来决定摘录的方法,该舍弃的就舍弃,该精简的就精简。通过浏览、摘录资料,不仅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而且可以把值得借鉴的资料及时积累和保存,便于以后的运用。

筛选资料时,对写出的索引、摘录的片段或综述的材料,都要注意标明出处,以便日后再次查对。

(二) 资料的整理

整理资料就是对筛选后的大量的分散的资料进行分类、补充和分析等各种处理工作,使资料简明、有条理,形成新的便于使用的资料系统。

首先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资料进行分类,也就是按照资料的相同点(共性)和不同点(特性)进行科学的分类。“类”就是具有某些共同点(共同特征)的集合。分类是为了便于分析研究资料。

其次是补充资料。这是把全部资料察看一遍,看资料是否足够。如果资料尚有缺漏的或不完整的,则需要进一步充实。

再次是分析资料。这是把整体资料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或要素,以便逐个加以研究,提高认识。分析资料的过程,就是去粗取精(抓住反映事物本质、精华的东西,不为非本质的、杂芜的东西所迷惑),去伪存真(找出事物的真相,不为假象所迷惑),由此及彼(把彼此孤立的资料联系起来,看到事物的整体联系,从这种资料延伸到那种资料,使内容丰满),由表及里(通过事物的外部联系,找出事物的内部原因,从表层的了解逐步深入到本质的把握)的探索过程。

对于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研究获得的资料,往往要通过统计的方法进行处理,然后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来分析其结果。这时可以采用一些统计软件帮助分析处理,例如运用Excel或SPSS统计程序进行数据处理,然后再对处理的结果作进一步的分析。

(三) 资料的评价

经过初步整理的资料,并不能马上运用于写作。在运用之前还应该对资料进行评价。所谓评价,就是对资料的真伪(即真实可靠准确的程度)、价值(好坏、大小、影响的程度)、作用(是否有用、放在什么地方能起作用、能起多大的作用)、性质(与主题关系的密切程度)等的辨别。就是分辨主要与次要、正确与谬误、新颖与陈旧、深刻与肤浅的差异。通过评价,选择运用准确的、科学的资料,以确保论文写作的科学性。

第二节 科研论文的撰写、定稿和修改

占有丰富的写作材料,是写好论文的基础,但这只是写作前的准备工作。要写出好的论文,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例如,了解不同类型的论文的写作特点,根据不同论文的特点构思论文提纲,严密而准确的表达,精心的修改等。

科技论文写作技巧

一、技论文的选题

科技论文的选题一方面要选择本学科觅待解决的课题,另一方面要选择本学科处于前沿位置的课题。在2006年召开的水利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全体会议上,汪恕诚部长针对今后的水利科研工作,强调要重视研究十大问题:一是河流健康标准;二是大坝与生态;三是河道演变的人工干预;四是河流生态的修复与建设;五是河流水量分配导则,即初始水权的分配;六是节水型社会的体制建设;七是跨流域调水的生态影响;八是生态调度问题;九是灾害保险与社会管理;十是水库征地移民。这些都是作论文很好的选题。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饮水安全、粮食安全等都有许多很好的选题。

二、科技论文的准备

确定科技论文的题目和论证角度后,就要做搜集材料的工作,尽可能了解前人对于这个问题已经发表过的意见,他们已经取得的成果,正确的可以汲取和继承,走过的弯路,犯过的错误,可以避免和防止。应该汲取前人已有的经验,去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新问题。在博览广搜有关材料的过程中,应该时刻以自己论题为中心去思考这些材料,区别其正确、错误,找出其论证不足与需要增补、发挥之处,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论文的观点。搜集材料的过程,就是调查研究、思考钻研、形成论点的过程。在材料的搜集、研究过程完成时,论文提纲也就自然而然地完成了。

三、科技论文的提纲制定

制定提纲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去检验每一个部分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相互间是否有逻辑联系,每部分所占的篇幅与其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否相称,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是否恰当和谐,每一个字、每一句、每一段、每一部分是否都为全局所需要,是否丝丝 入扣,相互配合,都能为主题服务。因此写提纲的好处是帮助自己从全局着眼,树立全篇论文的基本骨架,明确层次和重点,简明具体,一目了然。

四、科技论文的正文撰写

科技论文提纲确定了,就要撰写初稿。原则上要简明扼要,指出问题,说明问题,分析问题。提纲只是预拟一个轮廓,不可能对每一细部都考虑周密完善。在写作时,顺着写作思路而作,对于论点、例证和论证步骤等等细部,很可能发现原来提纲中某些设想计划是不恰当的,就应该加以修改和调整;临时发现某些论点、例证和论证理由不确切,还应该重新查书、思考、斟酌和推敲,给予增补,使之完善。当然,文气的通畅,文字的华美,还是必要的。该用排比、重复强调等修辞手法,以突出重点、倾注感情的地方,需要妙笔生花、使读者产生特殊感应的地方,还是不能吝惜笔墨。总之,该长则长,该短则短,量体裁衣,从内容出发,为内容服务,句无虚发,字无浪费,这是基本原则。

初稿写成以后,应再三修改,审查是否符合要求。事实上,人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很难一次就达到完善恰当的程度。仔细检查,反复修改,总会发现还有不恰当、不完善之处,大至问题是否提得鲜明中肯,论点和事例有无说服力,结构层次是否严谨,小至文字的修饰加工,有无废话,语言是否准确、鲜明、生动,等等,总会发现尚需修改之处,发现很多在提纲中看不出的毛病,原先估计不到的问题。写成初稿后反复审查和修改,是十分必要的。

“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是科技论文的起码要求。持之有故即事实的根据;言之成理是条理清楚,观点明确。真理的标准在于实践,仅仅“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还不一定正确,必须能够经受实践的检验,即付诸实践,取得预期的效果,简略地说,可以说是“行之有成”,即成功的实践效果。

一篇好的科技论文不光主题突出,论点鲜明,还应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要安排好结构,一般应遵循以下5个原则:

一是围绕主题,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材料,根据需要,加以适当安排,使主题思想得到鲜明突出的表现。

二是疏通思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就是说,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内部联系,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

三是结构要完整而统一,符合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客观事物的发展必然经过开始、中间、结尾3个阶段,同样每篇文章也必然经过3个阶段。

四是要层次分明,有条不紊。文章结构中最重要的是层次。层次就是文章中材料的次序。写文章时把所选材料分成若干部分,按照主题思想的需要,适当安排,分出轻重缓急,依次表达,前后连贯,充分而鲜明地把主题思想表达出来。

五是要适合文章体裁。体裁不同,结构也不会完全相同。各种文体都有自己的结构特点。一般说来论说文是以事物的内部逻辑关系来安排结构层次,因此论说文以说理论证为主,同记叙文以“事”为主不同。

298 评论

燃情咖啡

每逢毕业季,学生都要写毕业论文,那么科研论文应该怎么写呢?下面中科知库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吧!1、选题在进行论文写作,大家可以利用互联网来查找资料,阅读国内外优秀论文,查找分析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获得全面的学习资料,包括背景、方法、逻辑、进度等,广泛阅读优秀的期刊论文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2、关于论文选题的建议(1)该领域是国际学术界的热点,目前没有突破,如果随波逐流,容易得出结论,但也不会有什么意外的结果;(2)从当前课题组的学术成果展开,可能不是热门领域,但可以扎实进行研究,写出的论文水平高,有突破的可能;(3)目前工程研发中尚未解决的问题需要科学提炼,难度大,参考价值高。3、如何进行研究?(1)尽快建立自信和兴趣:建立正反馈机制,不断设定小目标然后去实现,逐渐找到科研的感觉;(2)制定严格的计划:不能修改计划,但不能无限期拖延;(3)随时记录自己的想法,对不成熟时的内容进行完善,不切实际时放弃。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的内容可以并行,如果某一方面没有成果,可以先做其他内容,然后回过头来看,可能会有新的思路,新的突破。

194 评论

大嘴小鲨鱼

写好科研论文方法如下:

1、要写好科研论文,必须先养成阅读英文文章的习惯,争取每天30~60分钟。刚开始可以选择以读英文报纸、英文新闻为主,逐渐转为读专业杂志。

2、写科研论文,最重要的是逻辑。逻辑的形成来自于对实验数据的总体分析。必须先讨论出一套清晰的思路,然后按照思路来做图表(Figures),最后才能执笔。

3、具体写作时,先按照思路(即Figures)写一个以subheading(小标题)为主的框架,然后开始具体写作。第一稿,切忌追求每一句话的完美,更不要追求词语的华丽,而主要留心逻辑(logic flow),注意前后句的逻辑关系、相邻两段的逻辑关系。

写作时,全力以赴,尽可能不受外界事情干扰(关闭手机、座机),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拿出第一稿。还要注意:一句话不可太长。

4、学会照葫芦画瓢。没有人天生会写优秀的科研论文,都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学习别人的文章要注意专业领域的不同,有些领域(包括我所在的结构生物学)有它内在的写作规律。

在向别人学习时,切忌抄袭。在美国一些机构,连续7个英文单词在一起和别人的完全一样,原则上就被认为抄袭(plagiarism)。

269 评论

相关问答

  • 研究论文撰写要求

    论文的写作要求就是需要它的字数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另外排版要合理,还有引用也要恰当真实。

    贝贝花儿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科研论文式实验报告撰写模板

    (1)标题。 ①单标题,如例标题可拟成:《中学生合理消费的调查报告》,以清楚交代调查的内容。 ②双标题,可拟成《合理消费----XX中学调查报告》 ③标题不用“

    lavenderheyijun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科研论文撰写

    科研论文写作方法 (五) 开展教育实验来获取资料 教育实验,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控制条件下,对学生施加可操作的影响,然后观测学生的变化及教育效果,以

    sys19818888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案例研究论文撰写

    问题一:论文的格式,论文案例怎么写呢? 论文写作,先不说内容,首先格式要正确,一篇完整的论文,题目,摘要(中英文),目录,正文(引言,正文,结语),致谢,参考

    吃货高老师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科研论文的撰写

    (一)主题的写法。科研论文只能有一个主题(不能是几块工作拼凑在一起),这个主题要具体到问题的基层(即此问题基本再也无法向更低的层次细分为子问题),而不是问题所属

    超级吃货两枚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