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rsea2005
你参考一下吧、、多媒体教学与学生学习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势和主流。实施素质教育应贯穿于具体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和主渠道。首先,只有改变教学观念,才能改革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优化课堂设计。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以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前提,恰当选用多媒体,可以极大的发挥其优势,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思维等多项能力。首先作者对什么是素质教育、多媒体技术的功能进行阐述。然后具体地分析多媒体辅助教学对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恰当使用多媒体,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设计、制作或选择适合于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多媒体课件,并将自己的教学目标、以学为主线的教学思想有机的贯穿于其中;二是学生在观看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激发起大脑中对原有或已学过知识的回顾和再现,并创造性地应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同时引起对新知识的兴趣、好奇、记忆和情感,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的渴望。作者举了生物教学中“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的多媒体课件来说明这一点。多媒体环境可以有效促进记忆,培养记忆能力。多媒体集图、文、声、像多重刺激于一体一样,是学生大脑的视觉、听觉等中枢都处于兴奋状态,相关知识在大脑中就会留下深刻印象。多媒体符合人类的记忆过程,多媒体展示知识空间的联系,将知识系统化,形成网络,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比较、加工、归纳,形成理解基础上的记忆。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思维能力。多媒体教学便于给学生提供知识素材,每个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认知结构构建知识体系,为教师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式教学”提供极大的便利。作者用呼吸作用的教学来说明这一点。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助于启迪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化课堂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氛围,便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作者用“光合作用的发现”和“生长素的发现”教学来说明这一点。作者的分析已经比较透彻了,我对多媒体的感触最多的是可以提高上课效率。由于教师不必再在课堂上一边讲课一边写板书,那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但这对于学生来说,就必须集中十二分的精神,认真做笔记,因为一不小心,就会漏抄笔记,那样就不会开小差了。如果真的漏了内容也可以课后再看。另外一点就是学生要边看边听边写,所谓的眼到、手到、耳到,那心岂能不到,因此,整个上课过程必须是高度集中注意力的。但有些课件做得太“生动”也不行,那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有的老师在一些角落里放一个活蹦乱跳的小动物,这跟课堂教学根本无关系,虽然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很容易产生负面效应。所以说要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所以,多媒体并非用越多效果就越好,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恰当地选用多媒体,使多媒体成为启迪学生认知、思维的工具,而不是教学内容的展示工具。浅谈网上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Internet的不断发展,网上教学已经成为一种现实。所谓网上教学是指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或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学习的知识。当然它还包括教学资源调度,教学计划管理,学生学籍管理等。由于网上教学具有时效性、共享性、交互性和个别化等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网上教学不同的教学模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认识的主体。这就要了解网上教学的教学模式及其特点,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实践与创新。1.基于局域网上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网的教学模式⑴ 教学模式的流程多媒体教学网上的教学模式。由于这种教学模式基于教室里的多媒体局域网,它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许多相同之处。教师在课堂上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网对学生进行授课,在这个教学模式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把准备的多媒体CAI 课件放入服务器,以便上课调用,这些课件起辅助教学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信息处理系统是对教、学信息的处理。使教学双方随时能得到反馈的信息。⑵ 教学模式的特点① 支持互动式教学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时,可将教师机的屏幕(图像、动画、文字)语音(音乐等)实时广播给任意指定的个别、部分或全体学生。也可对学生机实现个别、部分或全体的轮流监看、监听。随时与学生机共用键盘和鼠标,进行对话和可视化辅导,实现交互式教学需要时可指定学生机为教学实例。② 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多媒体技术,能够促进教师改进教育方式,使有创造性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更为出色。把教师的教学与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上的难点。③ 有利于大班教学传统的大班教学的效果一般可能不如小班。但如何上好大班课,这是很值得我们考虑的因素,学校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材的需求),大班教学成了事实。多媒体网络的教学平台为教师上好大班的课提供了一个新的教学环境。随着教学班规模的增大,了解学生个人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但在多媒体网络教室,由于可以实现互动的教学活动,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这些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做到的在这里都可做得更好。在多媒体网络教室里,教师再也不需要扩大自己的嗓音和加强手势及脸部表情,或者如何书写大字以使坐在后面的学生看得清,因为大屏幕的投影机及网络的广播功能,教师再不需忧虑传统的大班教学的烦脑,可专心一意地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教学设计。④ 充分整合教学资源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水平,选择或编制CAI 课件,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注意收集各种的多媒体素材(这些素材可能来自其他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自己的工作总结,甚至是学生的习作等)。在提出某个课件的需求时,即注意课件的科学性,又注意它的教育性和艺术性。最后在计算机专家、教育心理学家,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制作出MCAI课件精品。这些MCAI的精品放在网络上,供师生们共享。⑤ 提供科学的教学测量手段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系统提供课堂教学信息系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科学的测试和评定,以提供确切的学生学习数据供教师教学决策作为依据。例如,学习过程的测试,包括课堂上实时反馈的学生信息,学生对问题的态度、反应和回答问题的用时等。以及使用网上标准题库测试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然而对学生建构性、创造性学习的测评还有待进一步研究。2 Internet教学模式的种种⑴个别学习模式个别学习者可以通过WWW查询和阅读在线数据库中的信息; 调用在网络上教学软件,由教学软件模拟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也可以通过E-mail或Internet Phone向教师提问,还可以在网上BBS站(电子公告)上提出疑问,征求解答。 这种模式的特点可以24小时进行,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随时在网上下载学习的内容或向教师请教,从问题的不同时间、角度来学习,这正是建构主义提倡的随机访问学习方法。有助于学习者掌握非良构领域知识,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其缺点缺乏实时的交互性。⑵ ONE TO ONE 学习模式远距离教学中的一对一关系包括师生之间的和学生之间的一对一关系。在师生一对一的学习模式中,师生之间进行实时的多媒体交互。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得了对课程的具体指导,学习更有针对性,也更有成效。学生之间一对一的学习属于协同型学习,即两个学生对一些共同感兴趣的问题通过网络共用写字板、画笔或某些应用程序(课件注释系统)相互交流讨论,协同学习。通过种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促进学生自己的学习、总结和自述,从而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互相帮助的协作精神。⑶ ONE TO MAMY 学习模式在一对多的学习模式中,一位教师同时向多个学生授课,除独立操作外,学生只能和教师进行交互或者通过教师的控制与其他学生进行交互。这种模式的交互学习不仅仅是学生观看屏幕上远地教师的授课,而是在学生决定的上课时间和上课地点,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才得以实现的教学,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3 Internet教学模式的特点① 教师必须具有网上教学能力。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② 教学双方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③ 学生学习更自主,而且具有网上学习能力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④ 为学生构建一个多媒体,全方位的虚拟学习环境。⑤ 教育的投入小,效益大。
北京吃贷123
论多媒体技术在自然教学中的应用 我们即将进入21世纪。21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竞争的时代。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科技人才竞争。邓小平同志在《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一文中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教育是基础。”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人才建设的奠基工程。小学自然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通过自然课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自然界里常见的事物,扩展小学生的知识领域,激发他们学习自然的兴趣。更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科学素质,对培养科技人才的幼苗,提高劳动者素质具有深远意义。 多媒体是高科技的产物,它具有以下特点:一、能把文字、图形、图像、视频、符号、动画和声音等多种信息进行集成;二、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中心对多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使之按用户的习惯显示在屏幕上;第三、多媒体技术利用其强大的图形交互和窗口交互操作,使人们能通过十分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来操纵控制多媒体信息的显示。由于多媒体的这些特点,它逐步进入我们的课堂,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强大的人机交互功能,灵活调用声、像、文并茂的教学信息,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同时还能增强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力。 小学自然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自然教学中,我们不能单纯靠老师讲解,也不能完全依靠教师的演示,必须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在反复观察实验活动中,掌握各种知识、技能。我根据自然课的特点,把多媒体技术用到了自然教学中,服务于我们的自然教学。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自行探求科学知识创设情境 自然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独立思考自己去获得结论,注重指导学生自行探求知识,其目的是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同时锻炼和发展有关的能力,初步掌握研究自然科学的初步方法。 教学中向学生提供实物教材,再恰当地辅以多媒体手段,就可以为学生自行探求科学知识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为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搭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学《土壤的成分》,在学生自己采集土壤样品后,进行观察、分析,并经过充分讨论之后,多媒体出示一幅土壤成分的表解;教学《鱼》的外部形态特征,在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并进行充分研讨之后,再由多媒体依次出示鱼的各部分的名称和必要的注解,最后拼成一条完整的鱼,在重点的地方,在出示画面的同时,伴随着发出“叮”的一声和闪烁相应部位,从多方面刺激学生感官,让学生引起兴趣和注意……这种手段的使用,在内容上可以做到画龙点睛,在效果上也可事半功倍,在培养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上更会有效。 由于地区性和季节性等原因,往往在创设情境及搜集实物教材方面遇到困难,这时多媒体就更能大显身手了。比如初春时教学青蛙,在我国南方,青蛙已经出洞了,而在北方,这时的青蛙可能还在地下冬眠,很难捉到青蛙。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放影一段青蛙的录像。在讲青蛙是怎么捉害虫的时候,录像的速度比较快,为了让学生观察清楚,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用慢镜头播放,使学生能清晰地看到:一只大青蛙张开大嘴,倒在下颌的长舌像张开的折尺一样伸出来,舌尖一下子粘住了一条虫子,又一折,送进嘴里去。学生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到了屏幕上。而且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利用多媒体的交互作用,灵活播放。青蛙捕食这个讲不清,道不明、实验又极难做成功的难点,迎刃而解了…… 二、利用多媒体帮助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一些最基本的动手实验操作技能,应该在小学自然课的教学中掌握。这不仅是中小学教育内容衔接所必要,也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对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因此,贯彻自然教学新大纲,教好自然新教材,不仅要敢于放手让学生面对大自然进行独立地探索,还要切实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必要的手段,去指导学生认识各种实验器材、材料,学会使用的方法,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在这方面,多媒体技术也是大有用武之地的。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配合实验,这可以增强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观察,对研究的问题理解得快,印象深刻。 1、实验前,用多媒体帮助学生装配实验,掌握实验的注意事项 如《水的蒸发和沸腾》一课,要求学生会使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水加热。课本上有插图,但图是静态的,部分学生不容易理解。于是,我用多媒体做了一个小课件:第一步,出示酒精灯,让学生认识酒精灯。讲到什么部位,就闪一下什么部位,刺激学生感官,帮助学生记忆。第二步,做一个点酒精灯过程的动画:先出示移去灯帽的过程,再出示怎么点火,最后出示灯芯被点燃,重要的地方,如点灯时手的位置等都能重复播放,并加文字注解,播放时教师讲再配合讲解。点燃后,出示一个问题:为什么要由下往上点火?第三步,出示一个燃烧着的灯芯的特显,让学生观察比较火焰的三层颜色的区别:外层是淡黄色的,第二层是桔红色的,最里边一层是浅蓝色的。然后,出示标注,让学生记住最里边的一层叫做和焰心,第二层叫内焰,最外边一层叫做外焰。同时介绍外焰的温度最高,所以要用外焰加热。第四步,多媒体演示如何熄灭酒精灯,“桌面”上的酒精灯帽“飞”到了灯芯上,灯熄灭,同时强调一定要用灯帽盖灭火焰。演示完一遍之后,再让同桌同学相互思考、讨论,并且让各小组实际操作一遍。最后,演示加热试管。出示一个试管,装入少量水,试管夹从上半部分将试管夹住,酒精灯的外焰正好给试管的底部加热,并且把实验中的要点、重点通过多媒体展示在屏幕上,配合教师的演示讲解,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方法。演示完毕,再让学生复述,要求正确回答出给水加热的方法:试管里装多少水?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什么部位?试管的与火焰的角度?用哪部分火焰加热?等等。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用酒精灯给装水的试管加热,并仔细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通过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对照与检测,学生掌握的情况是十分令人满意的。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理论要联系实际,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对小学自然学科同样有这个要求。在指导学生自行获取知识之后,还要积极指导学生自己去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这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受到锻炼,增长才干。在这方面,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也可以发挥启发诱导的作用。 如教学《呼吸器官》一课,这是一堂暗箱式内容的教材,要分析人有哪些呼吸器官。我们有实物模型,它虽然能向学生展示人有哪些内脏及位置。但是,它不能向学生展示人呼吸时气体经过了哪些器官,无法让学生通过自己观察得出人有哪些呼吸器官。为了能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可以用多媒体技术设计一个动画:标有蓝色的箭头沿着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示意吸气的过程,让学生思考吸气时,气体经过哪些器官;又出示一幅动画:标有黄色的箭头沿着肺、支气管、气管、喉、咽、鼻示意呼气过程,再让学生思考,人呼气时,气体要经过哪些器官。在学生了解了人呼吸要经过哪些器官后,让学生来说说,呼吸器官有哪些,在人体内的什么位置。由于运用上述教学方法,人有哪些呼吸器官学生都能说出来。 在讲气体交换这一抽象的问题时,我同样运用多媒体技术设计了这么一个教学过程:我们通过实验,学生得出了人吸进去的气体中含有的氧气多二氧华碳少;呼出来的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多氧气少。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于是要讲到一个气体交换问题。关于人的呼吸器官,专门有一部科教育片的录像,但是与我们的教材不是太相符。我于是把其中有用的部分用视频捕捉卡捕捉到电脑里,进行修改加工,这样一来,这部分重点内容在课堂上要用几遍就可以用几遍,要怎么用就怎么用,改变了电视录像灵活性差的缺点。而且,课堂讨论气氛也大有改观,学生的思维普遍都很活跃,事后记忆效果极好。这一切,都归功于多媒体技术,他的可交互性,灵活性是其它电教手段所不及的。 四、恰当、合理、适时地运用多媒体,强调教学效益 现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探索中前进,逐步民开,于是在一些老师心中就产生了一种偏面的想法:要上好一堂课,就一定得用多媒体。其实任何事物都有他的两面性,多媒体也不例外。一堂课怎么上,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这是由教学内容决定。我们有些课的内容,如前面讲到的青蛙,由于我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地区差异。为了解决教材编排与地区差异之间的矛盾,我们就可以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再或者一个抽象的概念,用了多媒体之后,把这个抽象的问题转化成了一个非常容易理解的,直观的问题……象这些内容,这们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因为它的教学效果是其它教学手段达不到的;但也有一些教学的内容:如小学自然第一册中的《玩石头》,各种各样的石头,应让学生自己在玩的过程中去找出他们之间的异同,发现他们各自的特性。它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在学生玩的过程中就可以完成了,所以,就可以不运用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了。 总之,多媒体是一种先进的现代化教育手段,把他应用于我们的小学自然教学,用这高科技的产物来辅助我们的科学启蒙教育,不但可以帮我们解决许多问题,而且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教育。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网络化必将是未来教学的发展趋势。把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教学合理结合,让多媒体课件在网上进行传播。这是其它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 希望能帮你
傻傻的双子
关于信息技术论文题目大全
1、区域内开展网络教研的研究与实践
2、浅谈信息学奥赛辅导策略
3、运用“分层教学”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
4、新课程算法教学给我的启迪
5、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6、用网络学习评价平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7、“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学习困难的讨论
8、妥善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构建高效信息技术课堂
9、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课引导学生有效利用网络的实践研究
10、网络化多媒体教室的预约管理模式
11、中学生信息技术课应注重信息素养的培养
12、 浅谈信息技术教师的班主任工作方法
13、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和谐教育之我见
14、算法与程序设计之我见
15、感悟信息技术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16、高中新课程中《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模式的探究
17、如何在新课程《算法与程序设计》中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18、任务驱动教学法在WORD小报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19、浅谈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点评
20、让LOGO语言走进信息技术课堂
21、机器人创新教育的实践与探究
22、新课程下高中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新探
23、浅谈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的改变
24、以情促兴 以兴促行 以行促果——谈信息技术课堂的情感教学
25、以网络教学平台为依托运,有效实施任务教学
26、基于网络环境的校本课程教学模式研究—探究学习模式Big6的应用
27、“任务驱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8、异构校园信息系统的实现研究
29、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分层教学
30、初探如何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31、优化导入技巧让课堂“活”起来
32、新课程环境下信息技术学科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一点尝试
33、浅谈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的开放设计
34、浅谈建构主义理论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作用
35、信息技术教师怎样做博客
36、重视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数学新课程的实施
37、充分发挥课件室职能为教育教学服务
38、简约而不简单
39、新课程理念下的网络教学初探
40、新课程标准下信息技术教师的素质与能力研究
41、《基于BLOG环境下的教师成长之路》
42、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性研究与实践
43、如何真正的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44、如何调控信息技术的教学
45、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课程整合初探
46、让多媒体走进作文课堂
47、试论运用信息技术与改善学习方式
48、培养学习举趣,提高信息素养
49、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50、信息技术课“差异教学”的思考
51、小议新课标环境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52、让现代信息技术走进数学课堂
53、自主与合作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54、谈谈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误区与对策
55、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教育价值的点滴思考
56、多媒体教学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57、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
58、优化教学,体验成功
59、浅谈CAI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60、多媒体与数学整合
61、善用信息技术 合作学习语文
62、淡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63、激趣,创新,探索,整合
64、初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亮点
65、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初探
66、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实践与反思
67、小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实践浅探
68、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与实践
69、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科学素养
70、信息技术漫谈
71、多媒体教学误区浅析
72、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
73、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
74、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75、让信息技术课生动起来
76、加强课程整合 培养学习兴趣
77、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78、以学生为本,搞好信息技术教学
79、浅谈网络环境下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80、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
81、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
82、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的整合
83、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84、计算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85、运用多媒体技术发展低年级学生的思维
86、培养小学生学习电脑的举趣
87、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浅谈
88、信息技术教育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89、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课堂教学
90、从生命关怀角度看信息技术教学
91、多媒体是把双刃剑
92、学生水平差异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影响的解决方法
93、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探讨
94、浅谈CAI设计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95、信息化英语教学模式初探
96、以任务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97、浅谈课件设计原则的指导作用
98、改革课堂教学,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99、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100、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的运用
101、借助信息技术课堂,培养学生基本能力
102、试论素质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作用
103、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
104、多媒体让语文教学更精彩
105、中小学信息技术多元智能教学策略浅谈
106、浅谈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教学
107、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探索
108、让信息技术走进学生心灵
109、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探微
110、让美术课更美丽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11、运用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
112、个性化教学在信息技术中的运用
113、浅谈信息技术教学
werji bijr b
你参考一下吧、、多媒体教学与学生学习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势和主流。实施素质教育应贯穿于具体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和主渠道。首先,
你可以从你的写作背景着手~写他的发展,中间正文的部分你再去看下文献~看下别人已经成功发表的这类论文,汉斯的期刊所有的期刊还都是OA期刊~文章都是免费下载的
论文题目1 浅谈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及其发展2 福建小学地方性课程中加入方言文化课的构想3 教师教学风格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4 厦门市
多媒体教育应用的重大意义及发展趋势[日期:2005-09-02] 来源:中央电化教育馆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一、多媒体教育应用的重大意义自进入九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