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49

shaaaronzy
首页 > 学术论文 > 关于梅兰芳老师论文的参考文献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曾涛~家居建材

已采纳

梅兰芳(1894~1961),京剧大师。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代表戏京剧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昆曲有《思凡》、《游园惊梦》等。所著论文编为《梅兰芳文集》,演出剧目编为《梅兰芳演出剧本选集》。梅派艺术传人有李世芳、张君秋、言慧珠、杜近芳、梅葆玖等。梅兰芳1894年生于北京,他出生于京剧世家,10岁登台在北京广和楼演出《天仙配》,工花旦,1908年搭喜连成班,1911年北京各界举行京剧演员评选活动,张贴菊榜,梅兰芳名列第三名探花。1913年他首次到上海演出,在四马路大新路口丹桂第一台演出了《彩楼配》、《玉堂春》、《穆柯寨》等戏,初来上海就风靡了整个江南,当时里巷间有句俗话:“讨老婆要像梅兰芳,生儿子要像周信芳”。他吸收了上海文明戏、新式舞台、灯光、化妆、服装设计等改良成分,返京后创演时装新戏《孽海波澜》,第二年再次来沪,演出了《五花洞》、《真假潘金莲》、《贵妃醉酒》等拿手好戏,一连唱了34天。 回京后,梅兰芳继续排演新戏《嫦娥奔月》、《春香闹学》、《黛玉葬花》等。1916年第三次来沪,连唱45天,1918年后,移居上海,这是他戏剧艺术炉火纯青的顶峰时代,多次在天蟾舞台演出。综合了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表演方式,创造了醇厚流丽的唱腔,形成独具一格的梅派。1915年,梅兰芳大量排演新剧目,在京剧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上均进行了独树一帜的艺术创新,被称为梅派大师。艺名由来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出生于京剧世家,祖父梅巧玲是清末著名旦角演员,伯父梅雨田是京剧胡琴演奏家。父明瑞,字竹芬,小生改花旦,母为杨隆寿之长女长玉。他8岁学艺,师从名小生朱素云的哥哥朱小霞,11岁登台,他刻苦钻研不断实践,继承并发展了京剧传统艺术,形成风格独具的“梅派”,成为四大名旦之首。他的表演艺术很早就蜚声海内外,但他到16岁才起了“梅兰芳”这个艺名。梅兰芳为中国“四大名旦”之一!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秋天,喜连成班主叶春善带领他的科班在吉林演出。一天早晨,叶春善偕筹资组建喜连成的开明绅士牛子厚到吉林北山散步。他俩边爬山,边闲谈,忽然发现有一人在小树林里练剑,但见他体态轻盈,动作敏捷,那剑被他舞得寒光闪闪,风声嗖嗖,把自己围在水泼不进的弧光圈里,牛子厚简直看呆了。他生平酷爱京剧,也观赏过不少武术高手的表演,但像今天见到这样的绝伦剑技,还是不多,他情不自禁地连连拍手叫好。那舞剑人听到有人喝彩,连忙把剑收住,两颊绯红,用手帕揩拭额头沁出的细密汗珠、恭敬地向牛子厚躬身施礼:“牛老板,喜群献丑了。” 牛子厚这时近前定睛细看,只见面前这个年轻人仪表堂堂,气度潇洒,举止端庄,真是一个挑大梁的料子,便问道:“你可曾有艺名?”叶春善接答道:“我给他起了个艺名叫‘喜群’。”牛子厚沉吟良久说:“这孩子相貌举止不俗,久后必成大器,给他更名‘梅兰芳’如何?”叶春善师徒二人欣然同意。从此,就用了“梅兰芳”这一享誉国内外的艺名。

101 评论

纯洁的毛灾灾

国粹之魂:梅兰芳 文——王旭晨 摘自:《读者》 孟小冬与 梅兰芳 的合影 进军好莱坞的“中国第一人” 1930年2月,36岁的梅兰芳正当年,坐在美国纽约百老汇第四十九街大戏院的后台休息室,他静静地等待着演出的开始。虽然之前为这次赴美演出做了长达六、七年的精心准备,可他的心里依然忐忑不安:中西方文化差异这么大,见过大世面的纽约市民能看懂中国古老的京剧吗? 就在此前不久,《纽约时报》还以瞧不起的口吻说:“你们要看东方的戏剧,就要不怕烦躁,看躁了,朋友,你就出去吸几口新鲜空气……”又说梅兰芳扮成女人,但是全身只有脸和两只手露在外面。梅兰芳还没登台出场,美国的第一大报就开始喝倒彩了。 时间到了,戏院中的灯光逐渐暗淡,一阵清亮悦耳的东方管弦乐声之后,台上的舞幕拉开了:绚丽的中国红缎湘绣幕布呈现在观众的眼前,在灯光的照耀下,愈发显得光彩夺目。 乐声忽一停,后帘内蓦地闪出个身着华丽彩服的东方美人。蓝色的丝织长裙显出她曼妙的腰身,光滑细腻的肌肤、纤细柔软的兰花指、标致漂亮的脸蛋……偌大的舞台,聚众人目光于一身。细微的乐声里,她在台上缓缓地转圈,迈着柔柔的碎步,扭着纤纤细腰,摆动着变化万千的手势……伴随着悠悠扬扬的唱腔,浑身洋溢着无与伦比的美丽和高贵。 美国观众震惊了,他们全然沉浸在剧情中,时悲时喜,或哭或笑……直到锣鼓声响,台上绣幕忽然垂下,大家才苏醒过来,疯狂地鼓起掌来,戏院顿时变成了棒球场。直至把梅兰芳逼出来谢场五次,人声才逐渐安定下来。戏演完了,人们久久地不愿离去,都想再多看一眼戏台上那个婀娜多姿的女人,所以没命地鼓掌。换了长袍马褂的梅兰芳只得又走到台前,这下人们惊呆了,诧异了,刚刚还是仪态万方、柔声细语的女子,转眼变成了俊朗儒雅、风度翩翩的男士。 梅兰芳在美国的首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纽约百老汇第四十九街大戏院的黑市票也一度卖到20多美金。在鲜花展销会上,有一种花被命名为“梅兰芳花”;一位女士在三个星期内连看了16场梅兰芳的演出,仍然意犹未尽。听闻梅兰芳那年正好36岁,她便特意买了36株梅树种在自家的花园里,并请梅兰芳破土,还把那块地命名为“梅兰芳花园”。在纽约,掀起了一股疯狂的“梅兰芳热”。 原计划在纽约出演两周的梅兰芳不得不把时间增至五周。梅兰芳所到之处,没有警车前导就不能举步。随后他又前往华盛顿、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等地,沿途所受欢迎盛况空前。 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知名京剧学者和剧作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翁思说:“当时美国盛行歌剧、话剧、杂剧,和歌剧不讲话、话剧不演唱、杂剧没情节相比,中国京剧集合了说、唱、演等艺术手法,进入美国后引起巨大轰动,梅兰芳的‘名人效应’绝不亚于眼下的成龙、李连杰等明星。从一定意义上完全可以说,梅兰芳是进军好莱坞的“中国第一人”。 三“心”成就梅兰芳 硝烟战火中,西楚霸王项羽被困垓下,四面楚歌,危在旦夕。在这绝境中,温柔多情的虞姬忠贞不渝,始终陪伴着他。一对英雄美人已到了最后生离死别的时刻。 西楚霸王不禁热泪盈眶,发出了哀鸣。他紧紧地拉住虞姬的手,悲壮地唱道:“十余年,说恩爱,相从至此,眼见的,孤与你,就要分离……”在他身边那个依依不舍的美人,却仍然凝视着他,叫着“大……王……呀!” 一声声泪俱下的“大王”,人们被梅兰芳扮演的虞姬深深地打动。很多人说,如果没有天赋,梅兰芳断然不能将这种女性美模仿得丝丝入扣。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他是生来唱戏的天才。其实不然,梅兰芳的先天条件并不出众。小时候,他是个“言不出众,貌不惊人”的普通孩子。初学戏时,因为他的“迟钝”,老师一气之下甩手而去。梅兰芳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这和他勤学苦练、虚心求教,集百家之长于一身是分不开的。 1904年8月17日,10岁的梅兰芳第一次登上北京的戏台,串演《长生殿鹊桥密誓》中的织女。初次登台的梅兰芳一点也不胆怯,兴奋地唱个不停。在戏台上的他肯定没有想到,这一唱,就是半个世纪的光阴。 首次登台之后,梅兰芳像很多学戏的孩子一样,开始了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生活。那段日子,他的生活极为单调枯燥,天一亮就开始吊嗓子,然后练身段、学唱腔、念本子,一步步练下来,常常是汗如雨下、眼泪汪汪。寒冬腊月里他踩着跷在冰面上跑圆场,常常被摔得鼻青脸肿。拿大顶时,他得忍受着头晕、呕吐等不良反应,有时竟昏倒在排练场。年少的梅兰芳认真刻苦地学戏,从来不理会他人的闲言碎语:有人说他“脸死、身僵、唱腔笨”;有人说他“怎么就那么闷”。这些都丝毫没能把他打垮,他照常练功演戏,坚韧的决心支撑着他毫无畏惧地向前。“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梅兰芳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他不仅成了享誉中外的艺术大师,还独创了鼎鼎有名的梅派风格。 除了有决心,梅兰芳还非常地用心。每次演出,他除了自己登台表演外,还在空闲时间认真观摩别人的表演,尽力汲取前辈艺术家和他人的长处。在他看来,学习他人长处是提高自己艺术修养的最好途径。 此外,梅兰芳还虚心地接受同行给他提出的意见。在初演《汾河湾》时,有观众来信指出他演青衣柳迎表演得太呆板,要他学习京剧前辈时小福那种“露手青衣”的表演艺术,还按照剧情出了许多好主意。再演《汾河湾》时,梅兰芳果真按照这位观众的意见去做了。接着这位观众又写来了热情洋溢的第二封信、第三封信,最后他竟和这位热心观众成了知心朋友。正是有了决心、用心和虚心,梅兰芳才能取长补短、精益求精,在艺术上取得如此非凡的成就。 和三个女人的一世情缘 舞台上的梅兰芳或是仪态万方的贵妃,或是可爱的少女,而现实中的梅兰芳却是有内涵、有礼节、毫无扭捏女相的英俊男子。 17岁,梅兰芳还没有那么大的名气,他和同样出身京剧世家的王明华喜结连理。王明华处事干练,头脑聪明。她不仅是贤惠的好主妇,还是梅兰芳事业上的好帮手。王慧的《梅兰芳画传》中就提到:王明华对梳头也很有才能。梅兰芳初期演古装戏时,出门往戏馆去,随身总带着一个木盒子。那里面装的是王明华在家为他梳好的假发,因为那种梳法连专门梳头的师傅都梳不出来。梅兰芳上台前只需把假发往自己头上一套,一个精美的古代美人形象便立刻出现了。 后来,他们有了一儿一女,幸福的小家庭生活甜蜜。然而,上天总是要让善良的人经历一些磨难。两个孩子的相继离去让王明华悲痛欲绝,通情达理的她掩饰着悲伤,鼓励丈夫不要荒废了自己的事业。夫妻俩互相安慰,互相支持,度过了那段难挨的日子。 梅兰芳的第二任太太福芝芳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来到了梅家。要说这福芝芳,还算是梅兰芳的同门师妹。她是梅兰芳启蒙老师吴菱仙的女,长得漂亮又文静。 对于梅兰芳与福芝芳的婚事,识大体的王明华并没有反对,善良的她更没有对丈夫有丝毫埋怨。多年患难与共,她知道梅兰芳是有情有义之人,不会嫌弃她。她深知梅兰芳对梅家香火传递担当的责任,只懊悔自己当时冒险做了绝育手术。细心的梅兰芳洞察到了王明华的复杂心理,据说新婚之夜,梅兰芳怕王明华心里委屈,先去了她的房间,拉着她的手说话,最后才说去新太太那里。梅兰芳的体贴和温情让王明华十分感动。 梅兰芳的两个妻子相处得颇为融洽。王明华对福芝芳很友善,而福芝芳对王明华也十分尊重。后来王明华因肺病久治不愈,独自前往天津养病,最终病逝在天津,结束了她伤情的一生以及对梅兰芳无能为力的爱。 梅兰芳是幸福的,有两个女人这么爱他尊敬他。嫁入梅家之后,福芝芳离开了自己心爱的戏曲舞台,全心全意地当起了梅兰芳的“贤内助”。在梅兰芳的帮助下,聪明的她学会了读书写字。闲暇之时,她也常常陪梅兰芳看书、作画、修改整理剧本,也常到剧场后台做些化妆、服装整理方面的工作,甚至还当起了帮助演员化解矛盾的“说客”。 梅兰芳和福芝芳的感情很好,然而,在他们结婚的第五年,一段意想不到的插曲还是出现了。这段插曲的女主角,便是被誉为梨园“冬皇”的孟小冬。出身梨园世家的孟小冬自小生得聪慧秀丽,1928年,刚满18岁的她就离开上海独闯京城,并迅速成名。 在一次堂会戏上,孟小冬与梅兰芳合演《四郎探母》。她唱老生,梅兰芳扮铁镜公主。以后梅兰芳唱堂会,如有《四郎探母》,总会邀请孟小冬合演,两人渐生恋情,双双坠入爱河。然而如花美眷未能长久,不到一年,两人的关系即时疏时密,时好时坏。最终,梅孟之恋以无果而告终。 关于俩人分手的原因,也是众说纷纭。其中最可信的就是说他们的分手和震惊京城的一桩血案有关:富家子弟王维琛爱恋着孟小冬,不想,孟小冬根本没把这人放在心上。执拗的王维琛独自持枪来到梅家,强行要见梅兰芳,结果在一阵混乱中,梅兰芳的好友、北平名仕张汉举被枪杀,王维琛也被赶来的军警击毙。这件事被炒得沸沸扬扬,对梅兰芳和孟小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两个人最终分手。 也许,大师的魅力就在于不但能创造京剧的经典,更能主宰自己戏剧的一生。失去恋人的痛苦并没有把梅兰芳压垮,他全心地投入到赴美演出的准备工作中,精心的准备终于换来丰硕的成果。 美国首演之后,梅兰芳又先后多次赴日本、苏联演出。他在国际舞台上的精湛表演,不仅让世界认识了京剧,也让世界记住了梅兰芳。电影艺术家欧阳予倩曾著文赞誉梅兰芳是“真正的演员,美的创造者”;苏联芭蕾舞大师乌兰诺娃推崇梅兰芳为“美的化身”。 梅兰芳,像一位散花使者,他把美永远地留在了人间!!分享评论

123 评论

臭豆腐精

梅派经典唱段梅派音宽清亮圆润甜脆 集京剧旦角艺术的大成,综合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表演特点,创造出自己特有的表演形式和唱腔。武戏较多,比如《杨家将》,铿锵有力。唱腔特点:要求演员的嗓音高宽清亮、圆润甜脆俱备,音域宽广,音色极其纯净饱满。由于功力深厚,已臻炉火纯青之境,故其唱功从不矜才使气,始终保持平静从容的气度,从而高音宽圆,低音坚实。 程派主要以青衣为主,也就是小姐,温文尔雅唱腔特点:结合倒仓后嗓音变化,出现了脑后音和诡音的特殊情况设计的。故在唱、念上形成收放吞吐、强弱高低的鲜明对比。《贵妃醉酒》是京剧大师梅兰芳倾尽毕生心血精雕细刻的拿手杰作之一。 剧情:杨贵妃在百花亭摆宴等候唐明皇,唐明皇却忽然驾转西宫。贵妃失宠,独饮遣愁。 有资料说此剧源自昆曲剧目,由其唱词结构可见一斑,尤已开场的〔四平调〕为京剧珍品: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玉兔又早东升。那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皓月当空,恰便似嫦娥离月宫,奴似嫦娥离月宫。好一似嫦娥下九重,清清冷落在广寒宫,啊,在广寒宫。玉石桥斜倚把栏杆靠,鸳鸯来戏水,金色鲤鱼在水面朝,啊,在水面朝,长空雁,雁儿飞,雁儿飞,哎呀雁儿呀,雁儿并飞腾,闻奴的声音落花荫,这景色撩人欲醉,不觉来到百花亭…… 此剧旧本主要描写杨玉环醉后自赏怀春的心态,表演色情,格调低俗。剧中,杨玉环的饮酒从掩袖而饮到随意而饮,梅兰芳以外形动作的变化来表现这个失宠贵妃从内心苦闷、强自作态到不能自制、沉醉失态的心理变化过程。繁重的舞蹈举重若轻,像衔杯、卧鱼、醉步、扇舞等身段难度甚高,演来舒展自然,流贯着美的线条和韵律。红灯记讲述的是“祖孙三代本不是一家人”的奇特革命家庭与日寇顽强斗争,最终完成任务的故事。我学的是花旦,李玉和的唱段我也不懂。只知道李玉和唱:“休看我,戴铁镣,裹铁链,锁住我双脚和双手,锁不住我雄心壮志冲云天!”铁梅我可以说说,李奶奶、铁梅的爸爸李玉和铁梅其实并不是一家人,是孤苦的劳动人民组合在一起成立了一个家庭,李奶奶的唱段里已经说了。李玉和是在铁路上工作的,最后用红色新信号灯给红军指明了道路。"我家的表叔数不清"这些表叔都是地下工作者,革命者自成一家,但地下工作者往往都不用真实姓名,所以铁梅说:“虽说是,虽说是亲眷又不相认,可他比亲眷还要亲。”家住安源(杜鹃山)杨春霞的经典唱段最早把《杜鹃山》搬上京剧舞台的是宁夏京剧团。[反二黄慢板] 家住安源萍水头, 三代挖煤做马牛。 汗水流尽难糊口, 地狱里度岁月不识冬夏与春秋。 [原板] 闹罢工我父兄怒斥工头英勇搏斗, 壮志未酬遭枪杀血溅荒丘。 那贼矿主心比炭黑又下毒手, 一把火烧死了我亲娘弟妹, 一家数口尸骨难收。 [二黄摇板] 秋收暴动风雷骤, 明灯照亮,明灯照亮我心头。 [原板] 才懂得翻身必须枪在手, 参军、入党,要为那天下的穷人争自由。 [流水] 工友和农友, 一条革命路上走, 不灭豺狼誓不休, 不灭豺狼誓不休!故事描写的是雷刚占据杜鹃山与敌作战,屡屡失败,共产党派三十岁的杜鹃山农民自卫军党代表柯湘与之合作。她战胜了叛徒温其久的挑拨离间,让雷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斗争中成熟起来。

94 评论

小不点yys

说到梅兰芳,全国上下应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即使是对梅兰芳的京剧,乃至于对我们的国粹没有什么兴趣的人也知晓他的鼎鼎大名,他是我国历史上的京剧大师之一,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被称为梅派,他生前的代表京剧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等,除此之外,还有昆曲,像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思凡和《游园惊梦》等等,还写了很多自己对于戏曲的见解。

一、梅兰芳生平简历

梅兰芳1894年出生在北平,他之所以后期能成为京剧大师,也是因为他出生于京剧世家,在年仅十岁的时候,就在北京广和楼首次登台演出《天仙配》,1908年创立了喜连成班,1913年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到上海演出。可见这位京剧艺术大师的造诣有多高,妆容又有多俊俏,后来梅兰芳吸取了上海文明戏,新式舞台,灯光妆效以及扮相等等多个改良成分,再次回到北京演出时首次出演新戏《孽海波澜》,第二年又来到了上海,演出了很多拿手好戏,34天之后回京,他又开始马不停蹄地编新戏,创造了嫦娥奔月,黛玉葬花等等,1918年是他戏剧艺术的顶峰时期。

二、梅兰芳艺名的由来

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出生于一个京剧世家,他的祖父是清朝末期著名的旦角演员,伯父虽然不太擅长唱戏,但是也和京剧有极深的渊源,是一名名满天下的胡琴演奏家。他从八岁开始学唱戏,师傅是当时的名角,朱素云的哥哥朱小霞,年仅11岁就登台演出,经过多年的钻研和实践,成就了京剧独树一只的表演方式,被后世称为梅派,成为了四大名旦之首。但是他直到16岁才有的梅兰芳这个艺名。当时的开明绅士牛子厚正在吉林北山散步,正和友人一边闲谈一边散步的他突然被小树林中练剑的一人吸引了目光,这体态轻盈,动作敏捷的人就是年轻的梅兰芳,牛子厚非常看好这个年轻人,对他大加赞赏,并且问到可有艺名,当即起名为梅兰芳,从此他就开始用梅兰芳这个艺名传播我国的京剧文化。

梅兰芳先生称得上是真正的京剧艺术大师他所创造的梅派艺术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如果他还活在这个世上,他本人就是一项弥足珍贵的非文化物质遗产,在他在世期间为我国的戏剧文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贡献将永远载入史册,他不仅属于一个家庭,更属于中国,也属于我们整个世界。

238 评论

相关问答

  • 与舌尖上的老师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新视角论文 摘 要:传统文化积厚流光,博大精深,它不仅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结晶,是一笔珍贵的文化财富,更是民族精神的精髓,现代

    小巴布2016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关于梅兰芳老师论文的参考文献

    梅兰芳(1894~1961),京剧大师。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代表戏京剧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昆曲有《思凡》、《游园惊梦》等。所著论文编为

    shaaaronzy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关于老师的论文优秀

    我心目中的老师 老师像一根蜡烛,燃烧着自己,却照亮着别人…… 在我身边,在学校里,到搜索处都是好老师,他们认真负责,伟大无私,像辛勤的园丁,用自己的心血,精心地

    soldierwill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蝴蝶兰论文相关的参考文献

    蝴蝶兰(学名:Phalaenopsis amabilis)于1750年发现,已发现七十多个原生种,大多数产于潮湿的亚洲地区。在中国台湾和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

    白树dodo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论文好老师的参考文献

    问题一:怎样做一个新时期的好老师毕业论文 两篇论文变一篇叫抄,参考一百篇论文资料数据,分析总结研究论点,融入自己的观点,运用数学模型实证分析热门课题,引入新的

    潘朵拉的音乐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