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43

小不娃娃
首页 > 学术论文 > 与桂花吟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侯丹丹0518

已采纳

七律·桂花吟雁返南天阵阵凉,笑桐又换旧衣装。一身滴露摇珠影,满脸贴金闪玉光。怜客出行多半苦,遣风送去一丝香。虽然难比参天树,也惹君王宅内藏。

216 评论

Joyce@静艳

桂花香留 人随风过,自在花开花又落,不管世间沧桑如何;一城风絮,满腹相思都沉默,只有桂花香暗飘过。 ——题记 花开了,花也会谢。 正是金秋,前几天走在校园中,萦满身的,是空气中无处不在的香。任你是怎样一个迟钝的,后知后觉的、没有情趣的,又或者是工作繁忙,行路匆匆的人,只要你走在校园西面的这条小路上,你就不能不被这阵阵袭人的香气吸引,你就不能不做到用力地,大口地呼吸,让花香由鼻而入,直沁心脾。除非,你没有嗅觉。 八月桂花香。 校园花圃中,桂花正开得旺盛。这桂花的香,不似梅的“暗香浮动”,也不似莲的“香气益清”,它热烈,芬芳,是一个正热恋的女子,吐露着最浓烈的情思。用马老师的评语,这花的香,只有一个词可以恰当地形容——馥郁。我的感觉,香气,也是甜的。 每天吃午饭,行走在这样一条香气四溢的路上,那一刻的感觉便是,幸福。校园也因此觉得可爱起来。 桂花其实是外形很平凡的花。米粒大的黄色的花,细碎的,密密的,一丛丛地藏在绿叶间,要不是有香气招引着人的眼光,只怕是很难引人注意的。我也仅知道,桂花有金桂银桂之分,想必,颜色黄一点的,是金桂了。此外,对桂花的认知,也就寥寥了。 在我的印象中,古代的文人雅士们,也多以喜花爱草来颐养性情。如陶渊明之于菊,周敦颐之于荷,林靖和之于梅,郑板桥之于竹。古代的文化中,和花草有关的佳话为数不少,吟花咏草的佳句也比比皆是。孤陋如我,也能脱口而出一些菊花桃花荷花之类的佳句,相信,吟咏桂花的应该也不在少数吧。可惜,搜遍我的脑海,实在是见识浅陋,只勉强想到了柳三变《望海潮》中的一句词:“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传说,这首描写杭州繁华富庶的词,竟引得当时的金主完颜亮看后“遂起投鞭渡江之志。”传说真实与否无须深究,至少,光这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美景就够人浮想联翩的了。 但似乎,桂花的花期并不很长。前段日子还是香气浓郁,这两天,便隐隐约约起来,只怕,再过两天,香气便会消失了吧。 也知道,花开了,花终究会谢。 可是,桂花谢了的时候,我想我不会有太多失落。 因为,桂花的香,是可以留存下来的,可以留在食品上,也留在心灵上。 更何况,花谢了,花还是会再开

142 评论

爱吃之虎虎

对不起,我没有

245 评论

我爱我家2小宝

1、人闲桂花落 , 夜静春山空。

【出处】:唐 王维《鸟鸣涧》

【释义】:春天夜晚,寂无人声,芬芳桂花,轻轻飘落。青山碧林,更显空寂。

2、桂子月中落 , 天香云外飘

【出处】:唐 宋之问《灵隐寺》

【释义】:中秋常有桂花飘落寺里,佛香能向上飘到九重天。

3、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出处】:宋 杨万里《咏桂》

【释义】:桂花馥郁的香气,不像是人间种的,倒像是传说中月亮上移过来的。广寒宫的桂花树落下的芳香,吹开了漫山遍野的花一样的香。

4、暗淡轻黄体性柔, 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 自是花中第一流。

【出处】:宋 李清照《鹧鸪天 桂花》

【释义】:淡黄色的桂花,并不鲜艳,但体态轻盈。于幽静之处,不惹人注意,只留给人香味。不需要具有名花的红碧颜色。桂花色淡香浓,应属最好的。

5、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出处】:唐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释义】: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

据文字记载,中国桂花树栽培历史达2500年以上。春秋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南山经》提到的招摇之山多桂。《山海经·西山经》提到皋涂之山多桂木。屈原的《九歌》有“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吕氏春秋》中盛赞:“物之美者,招摇之桂”。

东汉袁康等辑录的《越绝书》中载有计倪答越王之话语:“桂实生桂,桐实生桐”。由此可见,自古以来,桂就受人喜爱。自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桂花成为名贵的花卉与贡品,并成为美好事物的象征。《西京杂记》中记载,汉武帝初修上林苑,群臣皆献名果异树奇花两千余种,其中有桂十株。

公元前111年,武帝破南越,接着在上林苑中兴建扶荔宫,广植奇花异木,其中有桂一百株。当时栽种的植物,如甘蕉、密香、指甲花、龙眼、荔枝、橄榄、柑橘等,大多枯死,而桂花有幸活了下来,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也提到桂花,当时桂花引种宫苑初获成功,并具一定规模。

晋代嵇含《南方草木状》记载:“桂出合浦,生必以高山之巅,冬夏常青,其类自为林,间无杂树。”南京为天朝古都,南朝齐武帝(公元483—493年)时,湖南湘州送桂树植芳林苑中。

《南部烟花记》记载,陈后主(公元583—589年)为爱妃张丽华造“桂宫”于庭院中,植桂一株,树下置药杵臼,并使张妃驯养一白兔,时独步于中,谓之月宫。

可想而知,当时把月亮认作有嫦娥、桂树、玉兔存在的月宫这一传说已相当普及,说明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就把桂树用于园林栽培了。

现陕西汉中市城东南圣水内还有汉桂一株,相传为汉高祖刘邦臣下萧何手植,其主干直径达232厘米,树冠覆地面积400多平方米,枝叶繁茂,苍劲雄伟。

252 评论

晨阳爱美食

写桂花的古诗如下:1、桂林林灵灵桂林,桂花花香香满城。遥见仙子轻起舞,落花似雪飘无声。出自《桂花香》。2、半醉凌风过月旁,水精宫殿桂花香。素娥定赴瑶池宴,侍女皆骑白凤凰。出自《无题》。3、独坐小庭里,风送桂花香。冷露如清泪,嫦娥亦何伤?出自《思远》。4、桂花香飘丝雨天,朵朵铺地惹人怜,只因知是尘土恋。犹忆当初识红颜,明年今时又怎念?但愿此情永不阑。出自《浣溪沙·恋翼》。5、天姿国色满庭芳,独领风骚自无双。九宵之外借灵气,慧质兰心有清香。出自《桂花吟》。

147 评论

橘子哈哈111

1、《咏桂》

唐·李白

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

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

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

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

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

翻译:选拔官员,都是官僚子弟优先。都想找门路找捷径,好趁春风得意。像桃李花那样的,很难长久保持艳色荣华。他们不知道南山上的桂花树,常年绿叶垂阴。在桂花的树阴下乘凉,凉爽又芳香,你何不把桂花种植在你的庭院?

2、《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翻译:很少有人活动只有桂花无声地飘落,夜里一片静谧春日的山谷寂寂空空。明月升起光辉照耀惊动了山中栖鸟,不时地高飞鸣叫在这春天的溪涧中。

3、《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翻译: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杭州:游玩天竺寺寻找中秋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赏钱塘江大潮。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

4、《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翻译:桂花从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来似的。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见其颜色洁白、新鲜。

我到现在也不明白吴刚为什么要跟桂花树过不去。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来给予众人的吧。

5、《咏桂》

宋杨万里

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

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翻译:桂花馥郁的香气,不像是人间种的,倒像是传说中月亮上广寒宫的桂花树落下的芳香吹开了漫山遍野的花一样的香。

251 评论

相关问答

  • 与金银花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根据细胞研究、动物实验、临床研究的结果(见参考文献),发现2911植物元对多种病毒有抑制作用,如甲流(H1N1、H5N1、H7N9)、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肠病毒

    风吹杨柳千条线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与桂花吟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七律·桂花吟雁返南天阵阵凉,笑桐又换旧衣装。一身滴露摇珠影,满脸贴金闪玉光。怜客出行多半苦,遣风送去一丝香。虽然难比参天树,也惹君王宅内藏。

    小不娃娃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与人参花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可以做成人参鸡汤,八宝人参汤,韩式人参鸡,人参茶

    爬爬的蜜糖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与桂花树下守望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

    casa1363007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与采花娘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呵呵,大家说的都是武侠小说啊……我说一个:十三妹,《侠女十三妹》,也就是《儿女英雄传》不过,我特讨厌这部小说……

    happysky4496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