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07

狂爱KIKI
首页 > 学术论文 > 与原生家庭相关的论文研究背景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Cathyshenzhen

已采纳

原生家庭如果非常幸福的话,这个人对情感就会非常的渴望,在对待情感的时候也会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如果原生家庭不幸福的话,在对待情感的时候就会特别畸形,非常容易钻牛角尖,也会特别谨慎,特别担心情感伤害自己。原生家庭会影响一个人的性格,也会影响一个人对情感的理解。

80 评论

豆瓣酱7

原生家庭当中存在的问题往往是他们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过往的生活环境、经历在他们的心理埋下了种子。上大学注意事项:1、尽量想方设法节约时间,要知道时间就是金钱。我想已经成年了的你对这句老套的话的理解深度一定比你小学时在课堂上咬着笔杆子要更清楚。你最好将大学里的毫无意义的占用你时间的活动推掉,譬如班干部、学生社团,无聊的文艺及其它运动、学生会等等。尽管他们都会说这是对你走向社会的一种锻炼,但这种活动40%都是在浪费你的时间,其余的才多多少少地对你是一种所谓的锻炼。而这咱锻炼又有一部分是在锻炼你消磨时间做无意义的事情。2、在图书馆藏的不是书,而是金砖,放着金砖不拿,却花钱泡吧、谈恋爱、逛商店,你家里非常非常阔绰的环境那么你随意。不过尚有为数不少的小康家庭或者普通家庭的学子,你们如果把这些当作大学里的生活主题,那么你算是毁了。图书馆里或许有一本书,会改变你的择业方向,甚至改变你预备将来拿死工资的糊涂人生。大学到底是大学,绝对不会拿一些毫无实用价值的闲书来滥竽充数。如果你经常泡在图书馆里,几年下来,你算算你不是赚大了。其实,求职路上遍地是钱,就看你会不会捡。3、有些有识之士说大学生应该抓紧大学时光好好学习,不应该去干兼职。真是不当家不知道 柴米贵。去干兼职,你所换取的收入不仅仅是老板抠抠索索的几十元,几百元,更重要的是,你尝试到了这个社会多么残酷,兼职不仅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赚经验,你学到了这们手艺,你再用你的学识和文凭再加上其它的因素,以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那就已经吃饱了。靠它再深入发展,想不赚钱,难。当然,兼职不要只干这一样,要打一炮还炮,多干一些各行各业的兼职。这样,你就会学到更多,还能建立更多的人际关系。你以后的路子也就会更广。4、人际关系是笔无形的资产。对我个人而言,这笔资产也是资产中我最看中最重视的资产。每个人都知道恶友不能交,但人际关系如播种,你要走到哪里播到哪里。广交朋友,对自己非常有利。会交朋友是好,自己更要多留心眼,毕竟,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朋友,要多交些你家乡的,这样对你的个人发展更加更加有利。如果你要到外地发展,那么你就要在学校里结交这里的同学。但你要记住,对于自己将来打定要去的地方,你在交当地的朋友时一定要做到尽量不得罪一个人。 大学里结交一个关系特别好的朋友,甚至可以胜过在大学三四年当中所花费的学费。因为一个知心的死党及好友可以给你提供一些机会。在学校里你多付出一些,别人就会记住你的好,将来对你自己也就特别有利。5、有些专家教授的讲座,你可能觉得扯淡。不过,一般人想聆听他们的讲座,不知要花多少钱,学校领导们既然把他们请过来,那么你就不要放过这个机会。最起码谁都知道能吃上白食就很不错了。无论教授们讲得你爱不爱听。他们毕竟是长者,是成功人士,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所以不要太自我。

248 评论

青笋丝爱吃榴莲

摘要 :原生家庭作为个人生活最初最重要的场所,往往对一个人的社会行为及人生选择产生极大影响。原生家庭研究近年来频频被提起,研究频次呈现上升趋势。本篇综述涉及原生家庭之痛、原生家庭对于下一代的心理健康影响、原生家庭在当代文艺作品的体现、走出原生家庭之痛四个部分。 关键词 :原生家庭;家庭教育;综述原生家庭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指最初个体出生和成长的家庭。 近年来学界对于原生家庭的关注度不断升高,电视剧《都挺好》播出后,原生家庭之伤再一次走进大众视野。一个人的性格塑造,个性自我的形成,价值选择的标准与面对重大选择时做出考虑的思维模式,都与原生家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原生家庭是个体接触社会的最初场所,让个体从生物意义上的“人”向社会意义上的人转变。原生家庭给个体带来的影响不可忽视,其中对个人婚恋观与心理健康的影响是近年来学界研究的热点。 一、 原生家庭之痛 原生家庭应该是个体的安全感来源之一,是个体的避风港。但是现代家庭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原生家庭给个体带来的不再是和谐、温暖,同时也充斥着暴力、创伤。 李宜英学者对于原生家庭之伤的定义是:“任何父母对于子女并非出于滋养或爱护的言行举止,或者父母让子女为自己的天性而感到羞耻的做法,我们都可以称为‘原生家庭之伤’。”这个定义并不准确。 首先,原生家庭之伤包括的应该是整个家庭中个体受到的各种创伤,不仅仅局限于“非出于滋养或爱护”,造成的创伤也不止是“感到羞耻”这一级别。其次,当父母出于爱护却选择了难以被子女接受的处理方式,最终对个体产生的创伤,应当也算入内。最后,原生家庭之伤的产生并非仅仅是方法论问题,父母的价值观对子女产生的不好影响,或者父母的价值观与子女所认同的价值观产生碰撞,个体因此产生的自我怀疑,同样也是原生家庭之痛。 李焕学者认为原生家庭对于个体的影响在于(一)父母教养方式;(二)亲子关系;(三)婚姻关系;(四)父母受教育程度。在这一定定义下,如果某一方面出现问题因此对个体造成创伤,都可以归类为原生家庭之痛。 二、 原生家庭对于下一代的心理健康影响 国内学者关于这个问题已经有了大量研究。 学者马军认为,原生家庭给予孩子的东西是很难抹去的烙印。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充斥方方面面,原生家庭如果给予孩子美好的东西,孩子是很容易向往美好的;如果原生家庭给予孩子的是邪恶,那孩子就濒临邪恶的边缘。 李欢认为,中小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自我概念和自尊水平的形成,都离不开父母科学的培养方式与合理的教育理念。良好的亲子关系与婚姻关系则更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十分重要。而父母受教育程度影响着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也是子女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 赵郝锐、童辉杰学者提到,Hoover和Insel分析了强迫症患者的原生家庭特征,发现父母对家庭、婚姻的完美主义与个体自身的易感性是造成强迫症的主要原因。Galvin通过比较研究揭示了母亲的抑郁程度与个体成年期抑郁、躁狂的密切关系。Dinero等人采用他评法对个体的原生家庭进行评定后发现,原生家庭温暖而敏感的互动方式与个体成人期的依恋安全密切相关。Muraru等的研究发现,原生家庭通过影响个体的依恋类型来影响其婚姻调适水平,而且并不是真正的原生家庭特征影响了个体的生活和亲密关系,而是对原生家庭的心理感受影响着个体的生活。Whiston等的研究认为,家庭过程性变量比家庭结构性变量和家庭背景性变量对个体职业生涯的发展影响更大。 杨文娟提到,事实上,除了先天的基因因素之外,孩子性格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家庭教养方式的差异造成的。家庭治疗的重要创始人之一维吉尼亚·萨提亚说,家庭是世界的微缩,研究家庭就可以了解世界,改变家庭即是改变世界。 三、 原生家庭在当代文艺作品中的体现 当代文艺作品不少开始对原生家庭问题产生关注,例如华裔女作家伍绮诗的作品《无声告白》,将视线定位在一个白人和华裔组合的普通家庭,两代人的身上都带着浓重的原生家庭痕迹。 张骞文,潘希芊提到,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白夜行》中,桐原亮司与唐泽雪穗同样深受原生家庭影响,造成终生悲剧,东野圭吾的小说展现了主人公的家庭关系以及深受家庭环境影响而产生的悲剧。童年时期非常强烈、痛苦的经历,会在无意中影响孩子一生是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处理事情以及影响这个孩子的价值。如果亮司的父亲不曾侵害雪穗,如果雪穗的母亲不曾强迫她卖淫,如果亮司和雪穗都生活在健康的原生家庭里,那么可能亮司的弑父,雪穗的杀母都不会发生,那么亮司和雪穗也应该像其他孩子一样拥有属于他们那个年龄的简单纯真。 刘露露对于《德伯家的苔丝》从原生家庭角度浅析,提到,苔丝在充满压迫与忽略的原生家庭中生成的性格使她在处理情感问题的时候完全没有考虑自身感受而是受制于家庭因素,在没有正确积极的教育和引导下,一个淳朴的乡村少女很难对自己的命运有所掌控。因此原生家庭对苔丝的影响是她悲剧命运的源头。 《欢乐颂》剧中对于主角之一的樊胜美的原生家庭刻画入木三分,和母亲的相处对樊胜美之后的婚姻观恋爱观影响巨大,樊胜美与母亲的相处模式在网络上曾一度引起热议。 而2019年热播剧《都挺好》塑造的中国典型原生家庭形象,使其成为2019年的热点话题。苏明玉作为一直以来受到原生家庭压力的被压迫个体,同大哥二哥比起来迥然不同的特性,真实地展现了拥有“原生家庭之痛”的孩子的痛苦。“逃离原生家庭”这一主题,使这部剧将原生家庭问题赤裸裸地呈现在大众面前。原生家庭对于一个人的塑造关乎方方面面,摆脱自己的原生家庭活得潇潇洒洒的苏明玉,在一场葬礼后再次被扯入漩涡中,迎来的是痛苦与折磨,这一对比可以想见原生家庭对于个体影响的程度深浅。四、 走出原生家庭之痛 在我们猛烈的批判原生家庭之痛后,要思考的,就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有不少学者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上提出,原生家庭影响并不是决定性的,个人的成功与否与个人成就关系更大。 如何走出原生家庭之痛,谢孟媛提出要学会养育自己,学会与过去告别,学会以更开放的角度回答问题。伍麟同样提出,要以乐观包容的的心态接纳原生家庭。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杨剑兰提出命运不止由原生家庭掌舵。 要走出原生家庭之痛,首先要承认原生家庭给自己造成的影响。原生家庭给个体带来的伤害并非是个体的过错,父母的教育方式问题,或是无意间因为价值观碰撞产生的冲击,父母个人的性格与受教育水平给自己造成的影响,包括因为父母的婚姻问题产生的亲子关系问题,都并非是个体个人的过错。首先要承认原生家庭给自己带来了伤害,愿意剖析这些影响形成的原因,和给自己以后造成的后果。愿意去面对,是走出原生家庭之痛的第一步。 其次,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不能决定个体的人生。正如个体做出决定的原因并不单一,往往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进行多维度的考量。原生家庭到来的影响虽然巨大,但是自身个性的培育并非完全取决于原生家庭。个体自身的受教育水平与所处的社会环境,同样会给个体造成影响,而这一影响同原生家庭影响所相悖时,个体可以在这其中做出更符合个人利益的选择。社会影响的影响时长较原生家庭影响时长更长,个体受影响程度随时间会发生改变。而这一时刻,个体人生掌握在自己手里。 再次,要学会与过去握手言和。成长总是伴随着一些酸涩与痛苦,不经历这些就无法变得更加强大。过去的事情无法再重来,未来属于是崭新的自己。卸下包袱,轻装前行。原生家庭带来的或许充满痛苦,但生活并非时时如此。 而对于每一代父母来说,无论是否曾经历原生家庭之痛,都要意识到原生家庭给下一代带来的影响。原生家庭在个体培育中是浓墨重彩的一个环节,如果这个环节出现差错,带来的影响是伴随一生的烙印。 原生家庭的影响很大,但并非是决定性的。贸然将一切都归于家庭影响,或许个体就不再能拥有自我成长的能量。子女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当然也会犯错,但这不是不能弥补与修正的,爱是最好的养分。而对个体自身来说,诚然经历黑暗与痛苦,但世间漫长,自己也该是一束光。参考文献: [1] [endif]李宜英,牛余凤.浅析原生家庭之伤[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9,28(10):67-70. [2] [endif]正视原生家庭影响避免“都挺好”式悲剧[J].年轻人,2019(5):15-15. [3] [endif]廖金花.昨日重现:来自原生家庭的伤害及反思[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7(4):150-152. [4] [endif]赵郝锐.大学生心理适应:原生家庭的影响[D],2017. [5] [endif]詹丽玉,练勤,王芳.大学生原生家庭环境及其心理健康相关研究[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7,0(4):92-99. [if !supportLists][6] [endif]杨文娟.试论原生家庭在塑造儿童性格中的作用[J].学周刊,2017,0(28):174-175. [if !supportLists][7] [endif]赵郝锐,童辉杰.原生家庭的代际影响[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3):126-129. [if !supportLists][8] [endif]高晗璐.原生家庭对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J].管理观察,2019,0(25):143-147. [if !supportLists][9] [endif]黄定.原生家庭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才智,2018,0(22):88-88. [if !supportLists][10] [endif]李焕.原生家庭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0(29):68-70. [if !supportLists][11] [endif]马军.原生家庭给予孩子的东西是很难抹去的烙印[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0(10):75-76. [if !supportLists][12] [endif]韩喜华,阎伟静.《无声告白》中的原生家庭影响多角度剖析[J].青年文学家,2017(11):96-97. [if !supportLists][13] [endif]张骞文,潘希迁.从《白夜行》看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J].度假旅游,2019,0(2):196-198. [if !supportLists][14] [endif]刘露露.从原生家庭角度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命运[J].现代交际,2017,0(24):113-113. [if !supportLists][15] [endif]谢思静.浅议原生家庭对子女的影响——以《都挺好》为例[J].戏剧之家:理论版;戏剧之家,2019,0(20):110-111. [if !supportLists][16] [endif]伍麟.接纳'原生家庭'是走向成熟的标志——兼论当代青年应具有的积极心理品质[J].人民论坛:中旬刊;人民论坛,2019,0(20):90-91. [if !supportLists][17] [endif]杨剑兰. 别拿原生家庭说事儿[N]. 科技日报,2017-05-08(第004版). [if !supportLists][18] [endif]马香玉.迈不过去的原生家庭,终究要面对——评电视剧《都挺好》[J].工友,2019,0(4):50-51. [if !supportLists][19] [endif]谢孟媛.原生家庭的创伤,真的那么可怕?[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0(3):79-80.

298 评论

马云的小女儿

作为一个原生家庭不是很好的大学生来回答这个问题,嗯,影响很大,我的家庭几乎是属于离异的那种,家庭氛围不和谐,夸张点说,没有感受过家庭的幸福氛围感

而我呢,也是逐渐意识到了自己,缺爱敏感的性格,很容易相信对我好的人,哈哈,最后把我卖了都不知道,然后呢,谈过两段恋爱,我的天!特别的恋爱脑,最近也是在打击恋爱脑挖野菜哈,哈哈哈,最后也是被嫌弃了,然后我每次分手,都会瘦,减肥小妙招,哈哈哈。然后我初中的时候还很社恐,别人跟我说话,我都唯唯诺诺的,发抖~挺没出息的,但是也是比较早熟的那种吧,看待事情也比同龄人要客观,也在逐渐克服原生家庭不幸而产生的敏感自卑

同学们,用笑容和温柔去善待别人,我们的心里都会很开心吧,生而为人,何必人为难人呢,我们都要幸福哦(´-ω-`)

94 评论

神级的男子

【摘要】随着经济与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离婚率逐渐上升,家庭重组现象也日益增加,因此各方面的问题都接踵而至,特别是生活在重组家庭的孩子,他们性格敏感,孤僻,有的甚至自闭,更有甚者还有暴力倾向,出现了些许危害社会的行为。原生家庭幼儿和重组家庭幼儿的对比也日渐明显。 【关键词】原生家庭  重组家庭  性格养成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血脉所在,灵魂所系,精神所依,是个人与社会的重要链接部分,是个体步入学校,乃至社会的预备役。原生家庭,顾名思义是指一个人从小出生并长大的那个家庭,是个体最初接触的学习与成长的环境,它对个体的情感认知,性格养成,行为模式,亲密关系以及依恋风格等息息相关。重组家庭则与之相反,重组之意为打破原有的组合,重新组成,这就意味着两个家庭原有风格底蕴要进行碰撞与融合。3—6岁正处于幼儿性格养成的关键期,在此时的家庭重组更是问题频出。 一、原生家庭对幼儿个体性格养成的影响         幼儿在原生家庭中处于受教育者、接受者、和学习者的地位。正如人们所说,你无法选择你的原生家庭。在成长过程中,他们将父母作为自己的榜样,不断的观察模仿并学习,从父母那里习得行为习惯,习得语言,习得个体经验与感受,并将其逐渐内化成自己特有的带着原生家庭色彩的应对机制、沟通方式等的生存法则。一个良好的家庭关系对幼儿的性格有明显的导向作用,父亲对母亲、父母对孩子、父母对他人的情感,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特别是影响到孩子对人与人之间各种角色扮演及相互关系的认同,即良性家庭关系影响着孩子在其心里确认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应该用一种什么情绪去表达,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恶性则相反。父母琴瑟和谐、教养有方,能使孩子活泼开朗、积极向上。因此,建立和谐、愉快、整洁、有序、完好的家庭关系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有利途径。且父母共同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儿童的心理品质及人格发展。 二、重组家庭对幼儿个体性格养成的影响         研究表明,家庭重组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有极大的影响。对于成长在重组家庭的幼儿来说,他们面临着更为复杂家庭关系,可能拥有两对甚至多对父母,因此沟通也更加困难,其原有的家庭结构遭到破坏,从而使幼儿极易产生自卑、自闭、抑郁、逃避、内向等性格问题,更有甚者会产生语言甚至行为暴力。有关调查结果显示,重组家庭的儿童比原生家庭儿童的心理、性格等方面存在着相对更多的问题。并且重组家庭会有夫妻双方都携带有子女或者重新生二孩的现象,这就在非血亲兄弟姐妹中产生了一种非常微妙的攀比关系,在父母眼里可能自认为处于一种持平状态,但在幼儿原本敏感的内心里就会衍生出‘爸爸妈妈不爱我或者爸爸妈妈更爱弟弟’之类的想法,从而导致一系列心理性格问题的出现。 三、小结         由此可见,较之重组家庭,原生家庭对幼儿的非良性影响似乎要小上许多,仅就家庭关系而言,原生家庭的家庭关系更为纯粹,且父母均为血亲,对幼儿的教养方式及关爱程度也非其他人可比拟,也就是说幼儿的成长会处于且长期处于一种父母双方宠爱的情况下,并不会存在所谓的缺失爱的状况,因此原生家庭的良好家庭氛围多是幼儿心理性格养成的强大助力。而重组家庭则不同,由于家庭经济、民族文化、个人思想的影响,人们多对现任伴侣所携带的前夫或前妻的孩子并不能一视同仁,多数是迫于道德或来自现任伴侣的压力,才会对非血亲孩子有宠爱或关爱的现象;再者,幼儿在家庭重组之时已经有了对原生家庭的基本印象,与重组家庭相比,原生家庭的环境更为熟悉,更能给予幼儿安全感,从而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但重组家庭对幼儿来说是一个陌生的环境,成人初到一个陌生环境都需要适应时间,更可况是幼儿,所以幼儿初到重组家庭会产生一定的抗拒心理,久而久之便诱发一系列的心理性格问题。       【参考文献】 《论原生家庭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从家庭系统理论出发》—— 吴雨薇  《树立新时代的家庭教育价值观》——翟博 《原生家庭的经济状况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影响》——王瑞祥 《重组家庭的社会化问题研究》——孙琳琼;信国芳;宋娜 《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对策》——邱京

295 评论

得帮小赵

原生家庭对情感的影响有三观的建立,边界感的问题,性格的养成,恋爱观,思想表现;影响是很大的,甚至会影响我们的一生。

272 评论

相关问答

  • 无印良品相关论文的研究背景

    平面设计中运用虚实相生论的案例及其意义论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

    百度地图运营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关于原生家庭的论文文献

    摘要 :原生家庭作为个人生活最初最重要的场所,往往对一个人的社会行为及人生选择产生极大影响。原生家庭研究近年来频频被提起,研究频次呈现上升趋势。本篇综述涉及原生

    缠藤小妖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生鲜论文研究背景

    电商虽然兴起没有几年,但其快速的发展吸引了一大批有眼光有志气的青年,生鲜农产品将走上O2O模式营销新路。从大一下学期开始,我参加了6次大规模的创业比赛。我发现,

    安德鲁鱼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家庭用水研究背景与意义论文

    节水短文大家都应该知道,中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许多地方的人饮水问题都很难解决,有时喝的水还不达标,患上一些难以治愈的疾病。而我们身为中国人,就应该节约用水

    脉脉含情阿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与单亲家庭有关的论文研究

    《科学转变单亲大学生不健康心理》 [摘要] 单亲大学生由于成长环境的特殊性,使得他们中的很多人有着心理疾病。不完善的人格,极端的行为,给他们自身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sunyang625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