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00

cll19880211
首页 > 学术论文 > 公民规则意识研究论文目录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avenderheyijun

已采纳

用Word自动生成目录。这对那些用Word写书,写论文的朋友很有帮助.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word怎么做论文目录的方法,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word做论文目录 1、菜单栏中[开始]--[样式] 2、在[样式]中,主要就是用到标题 1,标题 2,标题 3。把标题 1,标题 2,标题 3 分别应用 到文中各个章节的标题上。例如:文中的“摘要”我们就需要用标题 1 定义。而“(一)和谐劳动关系应当是合同型的。”就用标题 2 定义。如果有 ×××那就用标题 3 来定义。 3、当然标题 1,标题 2,标题 3 的属性(如字体大小,居中,加粗,等等)可以自行修改的。修改方法:右键点击“标题 1”选“修改”,会弹出修 改菜单,您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自行修改。 4、用标题 1,2,3 分别去定义文中的每一章节。定义时很方便,只要把光标点到“摘要”上,然后用鼠标左键点一下样式中的标题 1,就定义好了;同样方法用标题 2,3 定义 ;;依 此类推,第二章,第三章也这样定义,直到全文节尾。 5、当都定义好后,我们就可以生成目录了。把光标移到文章最开头你要插入目录的空白位置,选[引用]--[目录]—[目录]—[插入目录]。 6、点右下的确定。就 OK 了。 7、当你重新修改文章内容后,你需要更新一下目录,方法是:[引用]--[目录]--[更新目录],在弹出的更新目录窗口中选择相应的选项点确定就可以了。 关于生命的论文范文 解读生命权 摘要:公民享有生命权。本文通过解读我国现行宪法、刑法、民法等法律对公民生命权的保护,呼吁每一位公民珍惜和重视自己的生命。 关键词:解读;法律;生命权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1-0074-02 给生命下一个科学定义是千百年来的一个困难问题,至今没有完全解决。现代常用的定义即生命是生物体所表现的自身繁殖、生长发育、新陈代谢(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遗传变异以及对刺激的反应等的复合现象。法律意义上的生命仅指自然人的生命,不包括其他生命形式,法人或一般动植物不具有法律意义上的生命。 生命是抽象的,生命权是具体的。本文试从法律的角度解读公民的生命权。 一、我国法律对公民生命权的保护 2008年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指出,中国重视对公民生命权的保障。《宪法》《刑法》《民法通则》等法律对保障公民生命权作了基本规定。《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对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出规定。 1.我国宪法对生命权的保护 生命权在我国《宪法》中属于一项隐含权利,即我国宪法没有明文规定公民享有生命权,但从其他条文中可以推导得出的权利。《宪法》第33条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生命权是人权的中最重要在基本的权利,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首先就是尊重和保障人的生命权。宪法第3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i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第4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等等。这些权利的享有都是以生命权为前提的,是生命权的延伸。 2.我国刑法对生命权的保护 生命至上是刑法保护生命权的最重要原则,为了保护公民的生命权不受侵犯,刑法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一章中专门规定了故意杀人罪和过失杀人罪,同时对其他犯罪中过失致人死亡的情况做了规定。例如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航空人员违反规章制度,造成人员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三十三祭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第二百三十九条规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致使被绑架人死亡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第二百五十七条规定,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我国民法对生命权的保护 我国《民法通则》第89条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这里的生命健康权,实际上是生命权、健康权与身体权的总称,可见我国的立法是将生命根规定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而加以保护的,这也是世界上多数国家的立法体例。 我国民法对生命权的保护方法主要表现为规定了侵害生命权的赔偿范围。《民法通则》第119条规定,侵害生命权的赔偿范围,包括常规赔偿、丧葬费赔偿和间接受害人的必要生活费赔偿;《国家赔偿法》第27条规定,国家赔偿生命权受侵害的范围,包括常规赔偿、死亡赔偿金、丧葬费赔偿和间接受害人必要生活费赔偿;《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36条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者赔偿生命权受侵害的范围,包括常规赔偿、丧葬费赔偿、死亡补偿费赔偿和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常规赔偿是赔偿为抢救受害人所支出的费用。 二、我国法律对生命权的保护限度 1.法律赋予公民的生命权是相对的,公民不能滥用。例如《刑法》对公民规定了正当防卫以自我保护生命杈的方式。《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且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 2.我国保留了死刑制度。2008年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指出,根据本国情况,中国在法律上保留了死刑,但坚持“少杀、慎杀”的政策,严格控制和慎重适用死刑,确保死刑仅适用于极少数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中国《刑法》还规定了有利于严格控制死刑适用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制度,以减少实际执行死刑的人数。 三、我国法律是否允许公民放弃生命权 1.我国法律不允许公民放弃他人的生命权 (1)禁止“安乐死”“安乐死”一词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幸福”的死亡。我国对“安乐死”的定义为: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状态下,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病人和其亲属的要求下,经医生认可,用人道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下结束生命的过程。关于安乐死是否合法化的问题,实质上就是病人有无权利选择放弃生命的问题。 我国法学界在安乐死问题上遇到了法律价值的冲突:一方面,从现行刑法的角度,任何人都无权剥夺他人的生命,即使以所谓帮助的名义。医生帮助患者实施安乐死,不仅有违治病救人的医德,也触犯了刑法。帮助病患实施安乐死,不仅侵害了病患的生命权,而且还侵害了社会公共秩序和利益,必然耍受到法律的追究和惩处。另一方面,从民法的角度看,自然人的生命权本是法律所赋予的不得非法剥夺的权利,而此项基本的人格权本身就包含生命权人对自己生命利益的支配杈。如果生命权人不能自主支配自己的生命利益,甚至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极特殊的情况下也不能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那自然人有限制的生命利益支配权又从何谈起呢? 根据卫生部和国家计生委的有关统计,我国每年死亡人数近1000万,其中有100多万人是在极度痛苦(如癌症晚期的剧烈疼痛)中离开人世的。这100多万死亡者中又有相当多的人曾要求过安乐死,但因无法律根据和保护而被拒绝,因此他们也只能‘含痛死去’。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悄悄地选择安乐死而结束生命的,参与者一般是亲人和可信赖的医生。这已不是什么秘密了。这也是生活提出的要求,人们需要安乐死。”《健康报》报道,有关部门对北京地区近千人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91%以上的人赞成安乐死,85%的人认为应该立法实施安乐死。1992年起我国全国大提案组每年都会收到要求使安乐死合法化的提案,但这些提案都未获得通过。 (2)不允许帮助他人自杀。帮助他人自杀是指行为人受被害人的嘱托而帮助受害人自杀的行为。我国刑法认为“帮助他人自杀”在性质上与一般故意杀人没有本质的不同,必须承担刑事责任,但在量刑上会酌情考虑。 (3)允许堕胎。堕胎是个全球性的议题。中国大陆自70年代末期开始实行“一胎化”的计划生育政策,台湾在1984年通过了“优生保健法”,使堕胎合法化。与此同时,在亚洲、非洲及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中,堕胎常因人口政策而得以合法化;但在西方国家,由于宗教及深远的自由主义传统,堕胎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在美国,它被认为是“争议最大、最情绪化的议题”,堕胎与反堕胎间的论战,旷日持久,至今没有定论。 2.我国法律不制裁自杀行为 自杀,即生命权人主动结束自己的生命。我国目前的立法并未将自杀行为视为违法犯罪,这主要是基于生命权是一种人的自由权利,因而一个人有权决定自己是否活下去。但是,生命只有一次,一旦放弃就无法再挽回。因此,珍惜和重视自己的生命,始终是每一个人应当清楚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理念。 看了“word怎么做论文目录”的人还看: 1. word自动生成文章目录的两种方法 2. word怎样自动生成论文目录的两种方法 3. word怎么设置自动生成目录的两种方法 4. Word自动生成目录的两种方法 5. word2013如何自动生成目录的两种方法

330 评论

西夏唐古特

父母应如何培养宝宝的公民意识?

首先要明确,我是要把宝宝培养成合格的中国公民,所以就应该让宝宝意识到,我国公民所做的一切,要符合中国的国情,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要依据中国宪法的规定。

我们培养的公民,是社会主义祖国的公民,因此,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这应该是公民意识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的人际关系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是做一个合格公民的宗旨。一个优秀的公民,无论是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还是战斗英雄,无不以大公无私或公而忘私的精神作为其思想意识的基础。因此,在宝宝中间提倡“心中有他人”应该是小公民的意识观念中的核心。

培养公民意识,固然要宣传公民享受宪法规定中的一切权利,但孩子毕竟还没有取得公民权,他们属于“准公民”。所以,更多的是要对孩子灌输一点公民的义务。公民教育的目标,当然与整个国民教育目标是一致的。从内容上说,就是德、智、体、美、劳,这是做一个合格公民必备的条件。

在树立公民意识观念的过程中,不能光唱喜歌,还要向孩子们多讲困难,树立“危机观和紧迫感”。例如,我们不仅要向孩子讲我国地大物博,以树立民族自豪感,同时要讲我们有11亿多人口,才16亿亩耕地,而耕地面积还不断在减少;我们不仅要宣传我们日趋小康的生活,还要大讲党提倡的艰苦奋斗的精神。

在我国将来的公民当中,不应该存在所谓的“败家子”“大少爷”这样的意识观念。因此爸爸妈妈不可以过于地骄纵宝宝。我国将来的公民应该先树立起艰苦创业的志向,忧国忧民意识以及奋发图强的气概。这样才可以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怎样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呢?

首先是培养学生的公民法制意识。公民意识的法制教育,核心是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学校开展法制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和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展开,如聘请法制副校长,定期到学校开设法制教育课,增强学生法制意识;又如举行普法知识学习,开展普法知识竞赛等活动,教育学生遵守国家法律,遵守社会公德,自觉抵制社会不良分子的引诱,不进营业性网吧,不携带管制刀具进校园,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防止黄、赌、毒的侵害等,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其次是培养学生的公民道德意识。道德是法律的底线。我们国家是礼仪之邦,崇尚“以德治国”。怎样对学生进行公民道德意识教育?我觉得首先要从制度入手。《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20字基本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继后国家又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广州市也提出了“敢为人先、奋发向上、团结友爱、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学校出台了《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通过这些制度和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从小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精神教育,并以此来判断自己的行为得失,确定自己的价值取向,做出自己的'道德选择。

学校校长曾说过,“德育常规管理要坚持秩序工程和现代人素质工程,守住底线很重要,守底线,就是打基础。底线守不住,一切无从谈起,底线有两条:一是遵纪守法、做合格学生、合格公民,提升道德水准;二是珍爱生命、提高生命质量,提升人生价值。”加强公民道德意识教育的基本内容是社会公德,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要紧紧围绕这“两大工程”,建设以“琅琅校园”为主的校园节日活动和体验活动,强化艺术教育,增强文化育人,实现各育的有效融合,规范学生的行为,增强道德意识,遵守社会公德,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增强必胜的信念,清晰人生的目标,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里要强调的是,教育活动要精心组织,不要为搞活动而搞活动,从内容到形式,都要精心设计,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实现校长所说的“有主题、有内容、一项工作多项成果。”

再次是培养学生的公民规则意识。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意识形态,任何行业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孩子在学校是学生,在社会就是小公民。那么,我们怎么培养学生的公民规则意识?首先是注重课程渗透。特别是思想品德课和语文课,如思品课《遵守交通规则》中“过马路走人行道,红灯停,绿灯行”,就是培养学生交通规则意识。又如小学语文《钓鱼的启示》就是培养学生守时的规则意识,教育学生遵守时间观念;其次是加强养成教育。比如,初中部的“好习惯工程”,小学部的“81个好习惯”系列教育,通过有效的教育途径,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形成自觉的规则意识。习惯的培养必须持之以恒,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动作需要重复21天,才能初步形成习惯,要坚持90天才能形成成熟的、稳定的习惯。我们教育孩子,最好的是培养习惯,习惯成自然;第三是讲求方法。学校管理一定要遵循人性化原则,要做到平等对待和尊重学生。如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学会倾听的方法,学会交往的方法,等等。教育的真正要义就是要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多种方法的主人,“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第四是加强自我教育。真正的教育就是自我教育,真正的控制就是自我控制。我们要让各种规则内化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说到做到,言出必行,敢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最后是培养学生的公民独立意识。学校教育应该培养学生人格的独立,培养自由的公民,自主的个人,而不是学生依附于别人。学校教育最大的失败就是培养出具有双重人格的学生,没有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那么,学校怎样培养学生“人格的独立”?一是要加强公民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二是我们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树立教育民主意识,学会尊重学生的意见,倾听学生的声音,让学生觉得他们的意见很重要,让他们觉得活得有尊严。“让孩子具备美好的人性,能像一个人那样活着,心中有一朵永不凋谢的玫瑰”;三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道德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崇尚劳动最光荣,参与到道德体验中去,懂得凭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保持精神上的独立,进而通过劳动成全自己的责任感,接受道德准则,形成道德实践。

当然,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日积月累的教育过程;况且,也不仅仅是学校就能教育好的,还需要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关心和配合。特别是家庭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孩子在社会上的表现,代表着家庭教养的水平。”因此,只有树立现代家庭教育观念,有效开展家校共建工程,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才能真正培养合格公民,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让学生成人、成才、成功!

272 评论

啦啦啦啦7

在引用里面选择目录,把设置弄好之后,自动编制目录。提示:要想有好看的目录,那么提前把文件中各段的格式设置好是前提。步骤一、自动生成目录准备:大概索引1、要想让word自动生成目录,就得先建立系统能认识的大纲索引,这是自动生成目录的前提。选中你的标题。2、在开始选项卡——格式里选中——选中自己喜欢的目录格式结构。3、选择之后,就会建立大纲索引,同时,也会具有word默认的标题格式。4、同理,我们逐级建立标题2、标题3等目录结构索引。5、同理,我们把整个文档中的所有标题都建立起大纲索引。步骤二、自动生成目录及更新目录1、前提准备已做好,接下来我们就开始生成目录。首先,把光标定位到目录存放的位置,然后,点击选项卡的引用——目录——自动目录1或2。2、就会自动生成目录了。3、如果你多文章进行了更新,或者目录结构进行了调整,那么就需要对目录进行更新域,点击目录,右键下拉菜单——更新域。4、建议选择更新整个目录,这样就不会漏掉,点击确定,更新即可。自定义目录格式调整如果,你对系统的默认目录格式不满意,需要自定义,也是可以的。点击引用——目录——插入目录。有很多目录格式的选项可以设置,如要不要显示页面,页面是否右对齐,显示制表符,显示几个级别等。同时还可以设置目录的字体大小与格式,如图,点击修改——选择要修改的目录——点击修改——就看到相关的字体、间距等相关格式的调整,自定义修改之后,确定即可。当你进行所以的自定义设定之后,点击确定,就会在刚刚目录的地方出现替换的提示框,点击是就可以了。

299 评论

相关问答

  • 毕业论文公式标号规则

    毕业论文中有时公式、图表等很多,编号后若改动其中一个,后面都需要一个个改,段落文字中的引用也需要改,很可能漏改、复杂等等。 公式要求一般为公式居中,标号靠右 首

    Angelia8412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公民规则意识研究论文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自由,是每个人的向往的东西,但自由并不意味不受约束。一条小河静静地流淌着,岸就陪伴在它左右,这样的日子过了很久。每一个人,都被一些规则、法律所约

    猫熊奶奶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科技期刊的著录规则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科学技术期刊的管理,使科技期刊更好地为机械电子工业的科研、生产、教育服务,为机械电子工业科技进步服务,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新闻出版署

    土豆泥nice 1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意识研究论文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学生法律意识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当

    嘉嘉麻麻8866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关于研究幼儿规则意识的论文

    学前期是社会性和各种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学习能力以及规则意识的培养,将会促进幼儿的终身发展。一、规则是幼儿自主活动的保障。二、通过多种途径和

    汐汐蘑菇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