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81

克利玛碴
首页 > 学术论文 > 故宫议论文作文素材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普陀小吃货

已采纳

上星期六我们跟随十几个老师参观了昔日的帝王之家——故宫。 我们从午门进入观察了故宫的每一个角落。甚至连故宫里人们很少注意的太监走的们都注意到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保和殿。这里是殿试的考场,殿内还悬挂着一块正大光明匾,据说从清代开始现任皇帝将下一任皇帝的名字一分为二,一半在皇帝那一半在正大光明匾后面,待现任皇帝驾崩之后将他身上的一半字条与匾额后的字条一拼便是下任皇帝的名字了。游览结束后,我心中一直存留着疑问:古代没有起重机和一些现代建筑工具,他们是如何建成那么高的房子,吊起那么重的柱子和铜缸的呢?那个几百吨的大理石是怎么运过来的?现在的起重机也不一定能建起这么结实的建筑,故宫的建筑竟然能拆了还能原封不动的按上去,太神奇了!

177 评论

qiaochu168

在故宫一座古香古色大殿的一角,一家美国“星巴克咖啡店”已开设了六年。这家披着西服的洋店,鹤立在长袍马褂的建筑群里,绽放着刺眼的光芒,显得格外醒目。 星巴克咖啡店是美国消费主义的象征,而故宫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圣地。将星巴克开到故宫,确实别有一番滋味。 近年来,这种外国文化的渗透事例比比皆是:一家家耸立在大街小巷的国外品牌服饰店;一部部占据着百万电视屏幕的日剧韩剧以及那西式快餐店、日本料理...... 欧风美雨,铺天盖地,日剧韩剧,遮天蔽日。 于是有人说,面对着种种软力量的强大攻势,许多国人都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自我,甚至喊出了这样一则话——科学落后,一打就垮;人文缺失,不打自垮。严厉批判这是一种文化的侵略。 一间几十米的咖啡屋,就能把沉重的故宫大殿给破坏了吗?面对以上种种话语,我不得不说这是危言耸听。 中华文化能够绵延几千年,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具有极佳的包容性。她能像雪球那样,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将她变为己有,不断完善、壮大自己。 远的例子不胜枚举,就说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中国吸收了多少外来饮食文化?麦当劳、肯德基遍布中国主要城市,成为中国人一种新的饮食选择。 说得更近一点,残奥会的举办重新激活了“奥运效应”,让国人再次体会到中国的世界化和世界的中国化。奥林匹克文化的内涵就体现了一种文化的包容和融合,而中国文化也具这一特点。中国人向来强调“有容乃大”,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只要有利,就吸收。海纳百川,成就了中国文化之大。 正如英国哲学家罗素所说,中国文明本身就富有包容性。 传统中国社会曾存在多样化的文化体系,不同的价值曾共处一炉而相得益彰。儒、释、道三家并存,伊斯兰教信仰长期受到尊重。 中国文明的胸怀,在于“和而不同”,而不在于“合众为一”。任何文化系统都可以“化”入中国文化的内在多样性中而各安其分。 说到“星巴克”,举国上下更多的是排斥、批判的话语。然而“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星巴克能在故宫生存六年,说明它迎合了游客的消费心理,更是体现了中国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 所以,我很希望故宫能以她深厚的文化底蕴,将星巴克温暖地拥进怀中,真正地彰显出中国文化的坚固、久远与博大!

154 评论

游客56742389

上我网站查 (247fbvd8i9oyu)9

151 评论

贝贝哈拉

一座座辉煌的宫殿,雄伟的中远景拍摄。故宫,这座集合了无数工匠心血的建筑群展现在我们面前。一直都很喜欢看这种具有人文风味的纪录片。很高兴,这次能有幸看到《故宫》,自觉收益匪浅。 一座单纯的建筑是不会给人带来什么感觉的,只有经过时间的洗礼和人事变迁才能焕发出它的光辉来。纪录片《故宫》充分挖掘了其中的特别点,整个纪录片分成十二集,分别从紫禁城的肇建,建筑群的建造布局,和其中所反映的中国五千年的礼仪制度,紫禁城的文物来全 面介绍。一口气看完十二集是不实际和不可取的。每集里的人文底蕴是需要沉淀的。这里不仅是个建筑群,更重要的是这里曾经居住过十几位皇帝,这里曾经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兴盛衰落。 参考了网上的一些资料,觉得分析的很有道理。比如纵观《故宫》的整个影片,我们不难发现,正如该片的总编周兵在谈及故宫的创作理念的时候,突出强调的:创新。他说:“一部片子好不好,关键在于有多少原创性的因素。在于观点和信息的创新;在于艺术创造力的创新;在于新技术的使用。”的确,看完故宫,也许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那些利用电脑特技重塑当年的情景。《故宫》采用了国际先进的动画技术和借用了电影的多种拍摄手法。3D制作结合实景拍摄,延时摄影(如故宫上空的云),定点拍摄,这为提升整个《故宫》的品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样,在《故宫》中,电脑特技给我们展示了这样一幅故宫的场景:从前门外,快速地向北移动,经过天安门,沿着故宫的轴心穿过了整个紫禁城,然后镜头上移,展现了故宫的全景,或者倒过来走位。这样的空间感的突破无疑更加立体和真实地展现了故宫的全貌。 在《故宫》中,这样的手法随处可见,在展现北京城千年的变迁中,原本的图片说明和解说词给观众的印象只能还是抽象的,但是,通过电脑的技术的处理,以动画的形式,展现了北京的历史变迁,真实,直观。给观众的印象非常深刻。在展现故宫的机构和建筑过程时,使用三维动画,展示了故宫的主殿构造和建筑的过程,同样非常直观而明白易懂。同样是主殿,在展现他曾经历过火灾而焚毁时,不是用传统的却又很枯燥的解说词来交待,也不是用真正的火灾场面而增加成本,而是使用了模拟场景,更加真实而经济。技术的更多运用,使得以上的问题得以含蓄的展现,使得纪录片的个性化的风格越来越明显。在一般的纪录片中,个人的观点总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缺少个性化。画面的展现同样为了追求真实性而缺少个性。但是技术的使用在减轻解说词的作用的同时,增加了画面的表现语言和个性特征。《故宫》正是在展现着这样一种个性。多云的天空凸现了历史的厚重感,翻滚的乌云和季节瞬时变化,展现了历史的变迁。画面整体色调呈暗黄和黑色,显得庄重而深刻。 很佩服创作故宫的电视工作者们,她们要拍摄的不仅是部纪录片,更重要的是挖掘其中的人文底蕴。同时,纪录片与新闻不同,它展示的不只是结果。 对于那些无法拍摄到的珍贵历史和失之交臂的重要事件,除了通过采访、口述的方式去追寻,另一种方式就是“真实再现”又称“情景再现”。这样不仅使事情经过变得完整,还可以使故事的讲述节奏起伏,留有余味。真实再现要借鉴剧情片的叙事手法、电视散文的写意手段,在保证历史真实的前提下,渲染氛围,调动观众的情感参与。 在看纪录片之前,我对故宫的印象只不过是从那些讲述清朝故事的戏剧中获得,什么养心殿,太和殿的只知道其名不知道其来历。现在通过《故宫》,让我看到了近五百多年中国政治历史的变迁。也知道了明清两代社会大致是个什么样子的,特别是第一集里讲述如何建造紫禁城,古代人民的聪明和才干让我这个现代人心虚不已。当然,我也为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衰落给紫禁城带来的灾难而感到痛心。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民又是世界上最勤劳的人民,故宫这样雄伟的建筑就是劳动的结晶。

187 评论

怡安宝贝

“各位先生,各位女士,大家好,我是环球旅行社的一名导游,我姓覃,你们可以叫我覃导或小覃。今天由我来带领大家去故宫游玩。”“故宫又称紫禁城,东西宽750米,南北长960米,面积达到72万平方米,差不多有一千五百多个篮球场那么大。故宫的城墙上有四个门,南边有午门,北边有神武门,东边有东华门,西边有西华门。”“我们现在来到了太和殿,太和殿是故宫三大殿之首,建在五米高的汉白玉台基上,殿高36米,宽63米,面积2380平方米。大殿正中,两米高的台子上是金漆雕龙宝座,宝座背后是高雅的屏风。清明两代皇帝即位、诞辰以及春节、冬至等庆典均在此举行。”“沿此继续前进,眼前的这座宫殿也是三大殿之一,它叫中和殿。该殿是一座单檐攒尖顶的方形殿。走廊列柱20根,黄琉璃瓦四攒尖顶,正中有鎏金宝顶。皇帝有事去太和殿前,先在此小憩,接受内阁、礼部及侍卫等朝拜。每逢各种大礼的前一天,皇帝也在此阅览奏章和祝辞。”“这是保和殿,也是三大殿之一。清朝每年的除夕和元宵,皇帝在些宴请王公贵族和文武大臣,到乾隆年间,把三年一次的殿试由太和殿移到此处举行~~~~”“好了,今天的故宫之行就愉快的结束了,祝大家玩得开心!”

325 评论

相关问答

  • 有关阿房宫赋的议论文素材

    有苏洵的《过秦论》,杜牧的《阿房宫赋》,贾谊的《六国论》都是议论文的典范之作。。值得借鉴学习

    Bubble0104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我思故我在作文议论文素材

    【篇一:生命,我思故我在】 生命的过程延续到现在,倍感对生命的透支,或许因为去日久远,来日不多的缘故,沉迷在对孤独的品味之中,幻想着生命的外延在孤独的升华中得以

    小蟠桃儿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议论文素材友谊的小故事

    (1)引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今往来历史上有多少志士仁人为捍卫祖国的尊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鞠躬尽瘁,舍生忘死。 爱国志士永垂青史,受人景仰,卖国奸贼

    一坨Lemon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交通事故的议论文素材

    《文明交通平安回家》作文素材5篇 有人在过斑马线时,明明看见是红灯,但还是硬要横穿马路,最终被汽车撞个残疾。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文明交通平安回家》作文素材,希

    喝酒当喝汤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语文议论文素材名人故事

    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要内容,想要写好作文一定要多多积累素材。下面介绍的是语文作文素材,仅供参考。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早年在美国很受学术界器重,有人给予优厚的待遇,想

    lavender522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