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89

黑白无距离
首页 > 学术论文 > 病毒高校毕业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曲多多多

已采纳

首先说明,以下内容是我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的,不是在网上复制的,纯属原创: 这个问题我觉得你应该仔细分析一下,从你的描述看来,我得出以下假设: 1、你路由器的MAC地址表有部分客户机的静态绑定; 2、你每台客户机都作了“arp -s 网关ip 网关mac”的静态绑定; 3、某台机器掉线时它的arp表里的网关的IP-MAC是正确的,而路由器里对应该客户机IP的MAC地址不正确。 基于以上三点假设,为什么有的客户机还是会掉线呢?如果你理解了ARP协议,这就很好解释了。比如你某台客户机中了ARP欺病毒,那么该机会每隔一段时间对该网段内所有IP进行一次扫描,比如你的IP是,那么中病毒的电脑会对这254个IP地址分别发送一个ARP Response消息(也可能是多个指向广播地址的ARP Response消息),这个消息可以更新所有这254台电脑的ARP表,更改的结果是所有电脑的ARP表内IP是网关的IP,而MAC地址却是中病毒的电脑的MAC地址。这个病毒之所以设计成这样是因为这样可使这个网段内所有的流量通过中病毒的那台主机,然后再通过路由器,专业术语叫做“man in the middle”,也就是中间人攻击,此举可以盗取该网段所有密码信息(因为所有流量都通过了中病毒主机,所以它可以任意监听感兴趣的信息并加以记录)。 现在再说你的情况,你的每台客户机都作了静态绑定,所以它们不受这个ARP Response消息的影响。(前提是你的客户机都是WinXP及以上的操作系统,WinXP以下的系统不能创建永久的静态绑定,也就是说就算你绑定了,隔一段时间后绑定信息会超时)。但是据你所说你在路由器上只绑定了部分客户机的IP-MAC,那么问题就出来了。比如说你在路由器上绑定了的客户机的IP和MAC,那么在路由器接收到刚才所说的ARP Response消息时,会把之内的所有IP所对应的MAC绑定为中病毒电脑的MAC。这时,这54个IP地址所对应的客户机可以正常的找到路由器,但是路由器却不能正确地找到该客户机,也就是说通信只能从客户机到路由器,不能从路由器到客户机。所以你的部分客户机无法上网。 解决办法是: 1、所有客户机静态绑定网关,网关路由器绑定所有客户机的IP-MAC。 2、在局域网内的某台电脑上安装Sniffer_Pro或者OmniPeek等协议分析软件(也就是俗称的抓包软件),然后在连接这台电脑的交换机端口上配置port mirror,如果是傻瓜交换机,那么你就在这个端口上接一个集线器(一定要是集线器,物理层设备),然后把装OmniPeek的电脑接到这个集线器上,然后抓包分析。当你看到某台机器没有发出ARP Request却收到了ARP Response,那么发送ARP Response的主机的MAC地址就是种病毒的电脑的MAC地址。有了MAC地址就可以找到种病毒的电脑了。

169 评论

小墩子921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有很强破坏和感染力的计算机程序。这种程序与其他程序不同,当把这种程序输入正常工作的计算机后,会把已有的信息破坏,并且,这种程序具有再生的能力,能自动进入有关的程序进行自我复制。由于它像微生物一样,可以繁殖,因此,被称为“计算机病毒”。关于计算机病毒的确切定义,至今尚无一个公认的概念。目前,使用较多的是美国病毒专家科恩(Fred Cohen)博士所下的定义:计算机病毒是一种能够通过修改程序,并把自己的复制品包括在内去感染其它程序的程序。计算机病毒一直都是计算机系统及信息安全的巨大威胁,系统准确地掌握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及其防范措施是及其重要的。2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计算机病毒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现代计算机均采用了冯•诺依曼的“存储程序”工作原理和操作系统的公开性和脆弱性,以及网络中的漏洞。程序和数据都存在计算机中,程序和数据都可以被读、写、修改和复制,即程序可以在内存中繁殖。计算机病毒常见的特性有:感染性、流行性、欺性、危害性、可插入性、潜伏性、可激发性、隐蔽性、顽固性和常驻内存。计算机病毒具有许多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24个方面。这些特征可以作为检测病毒的重要依据,是进行病毒诊断和清除的基础。1) 不同的病毒,具有不同的感染标记。这些标记构成了各种病毒的特征代码。Internet以及很多书籍文献上都归纳了不少已发现的病毒的特征代码供参考。2) 磁盘重要区域,如引导扇区(BOOT)、文件分配表(FAT表)、根目录区被破坏,从而使系统盘不能使用或使数据和程序文件丢失。3) 病毒程序在计算机中繁殖,使程序加长。据统计,有52种病毒引起宿主程序长度增长。4) 程序加载时间变长,或执行时间比平时长。机器运行速度明显变慢,磁盘读/写时间明显增长。5) 文件的建立日期和时间被修改。6) 空间出现不可解释的变小,可执行文件因RAM区不足而不能加载。7) 可执行文件运行后,秘密地丢失了,或产生新的文件。8) 更改或重写卷标,使磁盘卷标发生变化,或莫名其妙地出现隐藏文件或其他文件。9) 磁盘上出现坏扇区,有效空间减少。有的病毒为了逃避检测,故意制造坏扇区,而将病毒代码隐藏在坏扇区内。10) 没有使用COPY命令,却在屏幕上显示“1 File(s)copied!”,或无明确原因,却向帖有写保护的软盘上写入数据,导致文件错误。11) 改变系统的正常进程;或使系统空挂,使屏幕或键盘处于封锁状态;或正常操作情况下,常驻程序失败。12) 屏幕上出现特殊的显示,如出现跳动的小球、雪花、局域闪烁、莫名其妙的提问,或出现一些异常的显示画面,如长方形亮块、小毛虫。13) 机器出现蜂鸣声,或发出尖叫声、警报声,或演奏某些歌曲。14) 系统出现异常启动或莫名其妙的重启动,或启动失控,或经常死机。15) 局域网或通信线路上发生异常加载等。16) 删除或改正磁盘特定的扇区,或对特定磁盘、扇区和整个磁盘作格式化。17) 改变磁盘上目标信息的存储状态,盗取有用的重要数据。18) 对于系统中用户特定的文件进行加密或解密。19) 使打印或通信端口异常,或使软盘驱动器磁头来回移动。20) 影响系统正常启动,或影响系统常驻内存程序的正常执行,使常驻程序失败,或使系统出现异常死机,或使系统突然重启动。21) 使屏幕上显示的汉字不全。如小球病毒在CCDOS环境下发作时,跳动的小球在遇到汉字时即消去汉字的一半。22) 使打印机速度减慢或使打印机失控,造成打印机不能打印,出现“No paper”提示。23) 使系统不承认硬盘或硬盘不能引导系统,显示“Invalid specification”。24) 异常地要求用户输入口令,或使用写保护软盘而没有进行写操作,却提示“软盘写保护”。3 计算机病毒的防范由于计算机病毒一旦破坏了没有副本的数据、文件,便无法再恢复了,因此,在反病毒的工作中,首先应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使系统不被病毒感染,或者感染后能尽可能地减少损失。计算机病毒的防治要从防毒、查毒、杀毒三方面进行。一个系统对于计算机病毒的实际防治能力和效果也是从这三个方面的能力来评判的。防毒是指根据系统特性,采取相应的系统安全措施预防病毒侵入计算机。查毒是指对于确定的环境,能够准确地报出病毒的名称,这些环境包括内存、文件、引导区(主引导区)、网络等。杀毒是指根据不同类型的病毒的清除以及对被感染对象进行恢复。恢复过程是基于不破坏未被病毒修改的内容的基础上的。感染对象包括内存、文件、引导区(主引导区)、可执行文件、文档文件、网络等。防毒能力是指预防病毒侵入计算机系统的能力,查毒能力是指发现和追踪病毒来源的能力,杀毒(解毒)能力是指从感染对象中清除病毒,恢复被病毒感染前的原始信息的能力。通常应该采用的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手段有:(1)安全防毒软件。如果经常上网,还应安全防毒软件中的防火墙,启动实时监控。另外,每周应至少更新一次病毒定义码或病毒引擎,此外,定期扫描计算机也是一个良好的习惯。(2)注意软盘、光盘媒介。在使用这些媒介之前,一定要先进行扫描,确信其未被感染再使用。(3)注意下载站点。下载一定要从可靠的站点上进行,对于在Internet上下载的文件与电子邮件,应该做病毒扫描。(4)用常识进行判断。比如,对于一些来历不明的邮件决不打开。(5)禁止使用Windows Scripting Host。很多病毒,特别是蠕虫病毒正是钻了这个漏洞,使得用户无需单击附件,就可自动打开一个被感染的附件。(6)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磁盘文件备份工作。重要的数据应当及时进行备份。(7)在任何情况下,都应保留一张不开写保护的、无病毒的、带有各种DOS命令文件的系统启动盘,用于清除病毒和维护系统。4 总结病毒可以做其他程序所做的任何事,唯一的区别在于它将自己附加在另一个程序上,并且在宿主程序运行时秘密地执行。一旦病毒执行时,它可以完成任何功能,比如删除程序和文件等,其危害性极大。现在很多人还没有养成定期进行系统升级、维护的习惯,这也是很多人受病毒侵害感染率高的原因之一。只要培养了良好的预防病毒的意识,并充分发挥杀毒软件的防护能力,完全可以将大部分病毒拒之门外的。

259 评论

谷穗的宝贝

摘 要 目前,病毒已成为困扰计算机系统安全和网络发展的重要问题。掌握了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知识,一旦遇到计算机病毒就不会束手无策。本文通过对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传播途径、感染后的症状等的介绍,使读者对其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防范措施,以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计算机病毒所带来的危害。 关键词: 计算机病毒 传播途径 防范措施 大学生论文写作指导 论文的选题方法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注意... 毕业论文格式 毕业论文注意事项 1 第一章 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中文名称:病毒 英文名称:virus 定义1: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被明确定义,病毒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而在一般教科书及通用资料中被定义为:利用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的缺陷,由被感染机内部发出的破坏计算机数据并影响计算机正常工作的一组指令集或程序代码 。计算机病毒最早出现在70年代 David Gerrold 科幻小说 When . was One.最早科学定义出现在 1983:在Fred Cohen (南加大) 的博士论文 “计算机病毒实验”“一种能把自己(或经演变)注入其它程序的计算机程序”启动区病毒,宏(macro)病毒,脚本(script)病毒也是相同概念传播机制同生物病毒类似.生物病毒是把自己注入细胞之中. 定义2:计算机病毒是一个程序,一段可执行码。就像生物病毒一样,计算机病毒有独特的复制能力。计算机病毒可以很快地蔓延,又常常难以根除。它们能把自身附着在各种类型的文件上。当文件被复制或从一个用户传送到另一个用户时,它们就随同文件一起蔓延开来。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1)非授权可执行性 用户通常调用执行一个程序时,把系统控制交给这个程序,并分配给他相应系统资源,如内存,从而使之能够运行完成用户的需求。因此程序执行的过程对用户是透明的。而计算机病毒是非法程序,正常用户是不会明知是病毒程序,而故意调用执行。但由于计算机病毒具有正常程序的一切特性:可存储性、可执行性。它隐藏在合法的程序或数据中,当用户运行正常程序时,病毒伺机窃取到系统的控制权,得以抢先运行,然而此时用户还认为在执行正常程序。 (2)隐蔽性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具有很高编程技巧、短小精悍的可执行程序。它通常粘附在正常程序之中或磁盘引导扇区中,或者磁盘上标为坏簇的扇区中,以及一些空闲概率较大的扇区中,这是它的非法可存储性。病毒想方设法隐藏自身,就是为了防止用户察觉。 (3)传染性 传染性是计算机病毒最重要的特征,是判断一段程序代码是否为计算机病毒的依据。病毒程序一旦侵入计算机系统就开始搜索可以传染的程序或者磁介质,然后通过自我复制迅速传播。由于目前计算机网络日益发达,计算机病毒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像 Internet这样的网络传遍世界。 (4)潜伏性 计算机病毒具有依附于其他媒体而寄生的能力,这种媒体我们称之为计算机病毒的宿主。依靠病毒的寄生能力,病毒传染合法的程序和系统后,不立即发作,而是悄悄隐藏起来,然后在用户不察觉的情况下进行传染。这样,病毒的潜伏性越好,它在系统中存在的时间也就越长,病毒传染的范围也越广,其危害性也越大。 计算机病毒 2 (5)表现性或破坏性 无论何种病毒程序一旦侵入系统都会对操作系统的运行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即使不直接产生破坏作用的病毒程序也要占用系统资源(如占用内存空间,占用磁盘存储空间以及系统运行时间等)。而绝大多数病毒程序要显示一些文字或图像,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还有一些病毒程序删除文件,加密磁盘中的数据,甚至摧毁整个系统和数据,使之无法恢复,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因此,病毒程序的副作用轻者降低系统工作效率,重者导致系统崩溃、数据丢失。病毒程序的表现性或破坏性体现了病毒设计者的真正意图。 (6)可触发性 计算机病毒一般都有一个或者几个触发条件。满足其触发条件或者激活病毒的传染机制,使之进行传染;或者激活病毒的表现部分或破坏部分。触发的实质是一种条件的控制,病毒程序可以依据设计者的要求,在一定条件下实施攻击。这个条件可以是敲入特定字符,使用特定文件,某个特定日期或特定时刻,或者是病毒内置的计数器达到一定次数等 计算机病毒的结构 (1)触发模块:该模块通过判断预定的触发条件是否满足来控制病毒的感染和破坏活动。 (2)感染模块:该模块通过判断预定的触发条件是否满足来控制病毒的感染和破坏活动,控制感染和破坏动作的频率,使病毒在隐藏状态下进行感染和破坏活动。 (3)破坏模块:该模块包括破坏(或表现)条件的判断部分,判断是否破坏,表现或何时破坏 。 (4)主控模块:病毒运行时,首先运行的是病毒的主控模块。主控模块控制病毒的运行。 (5)感染标志:当病毒感染宿主程序时,要把感染标志写入宿主程序,作为该程序已被感染的标志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一、计算机病毒按破坏性分,可分为:⑴良性病毒⑵恶性病毒⑶极恶性病毒⑷灾难性病毒 二、按传染方式分 ⑴ 引导区型病毒,引导区型病毒主要通过软盘在操作系统中传播,感染引导区,蔓延到硬盘,并能感染到硬盘中的"主引导记录"。 ⑵ 文件型病毒,文件型病毒是文件感染者,也称为寄生病毒。它运行在计算机存储器中,通常感染扩展名为COM、EXE、SYS等类型的文件。 ⑶ 混合型病毒,混合型病毒具有引导区型病毒和文件型病毒两者的特点。 ⑷ 宏病毒,宏病毒是指用BASIC语言编写的病毒程序寄存在Office文档上的宏代码。宏病毒影响对文档的各种操作。 三、按连接方式分 ⑴ 源码型病毒,它攻击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在源程序编译之前插入其中,并随源程序一起编译、连接成可执行文件。源码型病毒较为少见,亦难以编写。 ⑵ 入侵型病毒,入侵型病毒可用自身代替正常程序中的部分模块或堆栈区。因此这类病毒只攻击某些特定程序,针对性强。一般情况下也难以被发现,清除起来也较困难。 ⑶ 操作系统型病毒,操作系统型病毒可用其自身部分加入或替代操作系统的部分功能。因其直接感染操作系统,这类病毒的危害性也较大。 计算机病毒 3 ⑷ 外壳型病毒,外壳型病毒通常将自身附在正常程序的开头或结尾,相当于给正常程序加了个外壳。大部份的文件型病毒都属于这一类。 计算机病毒的入侵方式 一、宏病毒 宏病毒发作方式: 在Word打开病毒文档时,宏会接管计算机,然后将自己感染到其他文档,或直接删除文件等等。Word将宏和其他样式储存在模板中,因此病毒总是把文档转换成模板再储存它们的宏。这样的结果是某些Word版本会强迫你将感染的文档储存在模板中。 防范措施:平时最好不要几个人共用一个Office程序,要加载实时的病毒防护功能。病毒的变种可以附带在邮件的附件里,在用户打开邮件或预览邮件的时候执行,应该留意。一般的杀毒软件都可以清除宏病毒。 二、CIH病毒 发作破坏方式:主要是通过篡改主板BIOS里的数据,造成电脑开机就黑屏,从而让用户无法进行任何数据抢救和杀毒的操作。CIH的变种能在网络上通过捆绑其他程序或是邮件附件传播,并且常常删除硬盘上的文件及破坏硬盘的分区表。所以CIH 发作以后,即使换了主板或其他电脑引导系统,如果没有正确的分区表备份,染毒的硬盘上特别是其C分区的数据挽回的机会很少。 防范措施:已经有很多CIH免疫程序诞生了,包括病毒制作者本人写的免疫程序。一般运行了免疫程序就可以不怕CIH了。如果已经中毒,但尚未发作,记得先备份硬盘分区表和引导区数据再进行查杀,以免杀毒失败造成硬盘无法自举。。 四、木马病毒 木马病毒源自古希腊特洛伊战争中著名的“木马计”而得名,顾名思义就是一种伪装潜伏的网络病毒,等待时机成熟就出来害人。 防范措施:用户提高警惕,不下载和运行来历不明的程序,对于不明来历的邮件附件也不要随意打开。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 计算机病毒的传染分两种。一种是在一定条件下方可进行传染, 即条件传染。另一种是对一种传染对象的反复传染即无条件传染。 从目前蔓延传播病毒来看所谓条件传染, 是指一些病毒在传染过程中, 在被传染的系统中的特定位置上打上自己特有的示志。这一病毒在再次攻击这一系统时, 发现有自己的标志则不再进行传染, 如果是一个新的系统或软件, 首先读特定位置的值, 并进行判断, 如果发现读出的值与自己标识不一致, 则对这一系统或应用程序, 或数据盘进行传染, 这是一种情况;另一种情况, 有的病毒通过对文件的类型来判断是否进行传染, 如黑色星期五病毒只感染.COM或.EXE文件等等;还有一种情况有的病毒是以计算机系统的某些设备为判断条件来决定是否感染。例如大麻病毒可以感染硬盘, 又可以感染软盘, 但对B驱动器的软盘进行读写操作时不传染。但我们也发现有的病毒对传染对象反复传染。例如黑色星期五病毒只要发现.EXE文件就进行一次传染, 再运行再进行传染反复进行下去。 可见有条件时病毒能传染, 无条件时病毒也可以进行传染

359 评论

相关问答

  • 朊病毒研究论文

    图样图森破,征稿都是关系户的

    wanglei8873057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高校毒品预防教育研究论文

    你要这个干吗呢?

    多儿的妈咪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勒索病毒爆发毕业论文

    英国、意大利、俄罗斯等全球多个国家爆发勒索病毒攻击,中国大批高校也出现感染情况,众多师生的电脑文件被病毒加密,只有支付赎金才能恢复。据360安全卫士紧急公告,不

    酒窝喵喵兔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轮状病毒毕业论文

    李黎,黄仕和,杨晓明。细胞因子疫苗的研究进展。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0,23(7):781-785。孟胜利,徐葛林,程满荣,舒祥,吴杰,严家新,杨晓明。

    小小小小野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病毒营销毕业论文

    病毒式营销,又称核爆式行销,听着有些瘆人,但它却是一种已然普遍的网络营销方式,是通过利用公众的积极性和人际网络,让营销信息像病毒一样传播和扩散,营销信息被快速复

    小妮子乖乖81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