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19

starcraftgod
首页 > 学术论文 > 山东方言词汇研究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piaopiao1234

已采纳

具体什么时间你要呢 我提供给您。

127 评论

天津家具城

我所先后设立了两个院重点学科。90年代确立的“汉语史”重点学科,主要从事汉语历史语法学、语音学以及汉语训诂词汇学与〈文心雕龙〉的结合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一定的学术地位和良好的学术影响。例如学术界有关述评认为,课题成果《文心雕龙释义》(获山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是近百年来同类著作中“最值得重视”的成果(《文学评论》1997、2),《文心雕龙语词通释》《金瓶梅语音研究》《临清方言志》等也被学界给与相当高的评价。其他部分科研成果也被一些学报、学术专著所转载和引用。近几年,我们整合所内现有科研力量,确立了“地域文化与文学”重点学科。“地域文化与文学”属于交叉互补而又独成一体的学科方向。作为一个兼跨文化与文学、以地域为载体的新的学术增长点,它以丰厚的内涵和变创开拓的学科特点显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学术空间。该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大致包括(1)为文化与文学研究的学理观念、架构范式、研究方法等本体性的探讨。其又可分解为若干研究板块和专题,如地域文学史的史学观念、地域文化背景上的文学流变与发展、地域文化走向与文学地域特征的形成与消解关系、地域文学史的创建与发展等等。(2)是专项研究方面,如山东文化与文学、山东文学与语言学、山东文化文学与其他地域文化文学的比较研究、山东文化的调研考察、城市文化文学与乡村文化文学状况与关系研究等等。如前所述,长期以来,语文所该学科成员在地域文化和地方文学的研究方面有着深厚的学术积累,取得了丰富、突出的科研成果。其抗鼎之作、获山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的2卷本《山东文学通史》130余万字,乃属国内地域文学史领域和山东的第一部贯通古今的文学通史。该著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肯定,被誉为是“地域文学史中的上乘之作”、“地域文学史的典范”(《中华读书报》2003、12、16)。获王力语言学一等奖的《金瓶梅方音特点》一书,亦是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色、有较高水准的科研成果。另外,包括青年科研人员在内发表的一些专题论文,也涉及到地域文化与文学的诸多重大问题和前沿性、现实性问题,说明了该学科的科研实力、成果水平,均已处于省内外相同学科方向的领先水平。 李少群,女,语言文学所所长、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地域文化与文学。出版的主要学术著作:《李广田传论》(山东文艺出版社)、《追寻与创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新文化要义〉〉(光明日报出版社)、〈〈中国现代散文小品选〉〉(太白文艺出版社)、〈〈中国现代女性文学选〉〉(太白文艺出版社)、〈〈地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山东文学通史〉〉2卷本(合作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山东文化丛书·山东作家卷〉〉(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等。其中,获山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省级三等奖2项。个人主持国家课题1项、省级课题2项。乔力,男,语言文学所研究员,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自1980年经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开招考统一录取,进入山东社会科学院从事专门研究工作至今,已在国家及省级数十家报刊发表学术论文百篇、出版专著7种,总计300万字;主编丛书、专书15套、种,共达4600万字。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精品工程奖3次。科研成果被哈佛大学权威教程44次、3项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引用介绍,并由《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中国文化报》、《新华文摘》、《读书》、《博览群书》等十余家报刊专文、摘目或专版评论。被邀请赴香港中文大学讲学,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澳门大学、澳门中华诗词学会进行学术交流,在海内外产生较广泛和良好的影响。 业绩主要分布在四个方面:一、古代文论研究,以《二十四诗品探微》为代表。据《中国文论》中译本(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3年版)“译后记”,这是1992年在美国初版,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讲授中国文学理论、中国诗学的经典读本,书中郑重引用、介绍了乔力此书及许多论点。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复旦大学《隋唐五代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也介绍乔力此书。二、唐宋文学研究。多种唐宋词著述和“词学研究论文系列”(11篇)面世后,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总纂《宋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词学研究年鉴》(武汉出版社2002年版)均曾引为立论根据或重点摘要。并屡被其他多种著述作为参考文献引用列目。三、文学史研究。《中国文学主流》被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中国社科院上海社科院《中国文学史学史》(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专门评述,称为文学史研究“时代思潮中出现的佼佼者”。省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山东文学通史》被权威专家教授评为地域文学史的典范,且具开创性(《中华读书报》专版),中国社科院文学所《中国文学年鉴2003年》也专文评述。主持省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地域文学史学引论》,由《论地域文学史学的学术源流与学理观念》(《清华大学学报》)《论地域文学史学的架构基础与范畴界定》(《江苏社会科学》)《论地域文学史学的研究方法》(《理论学刊》)三篇系列论文组成,从事这门新兴学科的创建。四、文学与文化研究。以十年之力,主编主纂“文化—文学三大世纪工程”,已完成出版(包括《中国文化经典要义全书》,25种专著、580万字,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年版;《中国古代文学主流》,15种专著、390万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2000年版;《中国文学经典书库》,26种、1300万字,太白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另有《华夏文明传统与人生》(10种专著、160万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文化中国:永恒的话题》丛书系列(已出版3辑19种,400万字,济南出版社2003-2007年版);《话题中国文学史》(70万字,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等多套(种)。组织北大、北师大、人大、中国社科院、上海社科院、天津社科院、复旦、华东师大、南开、中山大学、暨南大学、东北师大、四川师大、山大、山师大、曲师大、本院相关所等几十家高等院校、专门研究机构的百多位学者专家,其中多有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参与撰写,被学术文化界认为显示出广阔的学术视野、较高学术知名度和科研主导能力,促进了文学文化的发展。张鸿魁,男,原语言文学所研究员,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金瓶梅研究会理事。主要方向在方言、音韵等领域,对《金瓶梅词话》的语言研究有建树。1996年出版《金瓶梅语音研究》,1999年出版《金瓶梅字典》。出版个人专著4部,协作专著多部。在《中国语文》、《方言》、《语言研究》、《语文研究》与其它刊物上发表论文约70?篇,其中《报刊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全文复印6篇,入选《语言学文献目录》1篇、《中国语言学年鉴》2篇,学科研究综述谈到的(载《语文建设》1994年11期、12期)2篇。课题有:国家基金课题金瓶梅用字研究,清初山东官话语音研究(正在进行之中)。1985参与国家六五规划语言学重点课题论衡词汇研究,参编的《论衡索引》由中华书局1994年出版。省级课题:参编的《山东省志方言志》。2001年主持山东省十五规划课题聊斋俚曲韵律研究,2003年主持省规划课题聊斋俚曲语音研究。主要获奖:《金瓶梅语音研究》(齐鲁书社1996年版)获王力语言学奖金一等奖。论文《金瓶梅的方音特点》(《中国语文》1987年第2期)获省二等奖。论文《甩、摔和蟀的读音》(《东岳论丛》2005年第4期)获省二等奖。杨政女,山东省金乡县人,生于1946年10月。1969年8月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今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1980年入山东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工作,1998年被评为研究员。主要社会兼职:山东省作协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文学与山东地域文学、现当代小说研究。多年来已出版个人研究专著三部:《山东青年作家与齐鲁文化》(济南出版社1991年)、《文学的精神家园》(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中国文学经典书库·现代中短篇小说选》(乔力主编太白文艺出版社2004年),出版个人论文集一部《一段真实历史的回声》(青岛出版社1992年),另有《山东特色文化丛书·齐鲁典籍举要》一部(山东友谊出版社2004年);发表相关论文数十篇;参与编著专著《山东当代作家论》(任副主编)、《山东文学通史》(任副主编)、《山东当代文化丛书·山东当代作家》(任第二作者)。其中专著《山东青年作家与齐鲁文化》、论文《简论新时期山东的文学创作》曾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姜锐,女,语言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文化产业、地域文化以及其他相关问题的研究。近年来先后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获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两项。承担山东社科规划重点研究项目三项:《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我省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关于网络文化产业发展及对策研究》。论文《山东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齐鲁文化传统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分别被《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07)和《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论文集》收录出版。卢少华,女,语言文学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影视、戏剧文学。参与撰写省级以上课题5项。其中,省课题《山东文学通史》荣获山东社会科学一等奖。另外,参与校译的《文白对照二十二子》荣获郑州社会一等奖。独立撰写专著两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其中,发表于《江西社会科学》的论文《论胡可话剧的民族文化成就》,被《人大复印资料(戏剧、影视研究)》全文转载。近年来,主要试图从史的角度阐述山东戏剧影视文学的发展历程,并着重论述话剧、电影、电视剧出现后综合类艺术观念的演变趋势,以及它们对山东文艺观念趋势的影响。 30年来,历史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积极开展科研活动,为繁荣我省历史科学、推动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历史所先后承担国家级课题6项,省级课题70余项(其中省社科规划课题21项);在省内外、海内外出版机构与主要报刊出版论著170余部,发表论文1000余篇;相继获省部级以上奖励7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1项,省社科优秀成果荣誉奖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4项),院优秀科研成果奖35项。历史所继承发扬了“文革”前老历史研究所的优良传统,注重基础学科建设,具有短期内完成重大课题的能力。历史所还注重学术交流,先后举办或参与举办的中国农民战争、甲午战争、东夷古国、教案与义和团、史学理论等全省性、全国性及国际性的重大学术活动百余次,相继有上百人次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并与日、美、英、台、港等海外有关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联系,进一步扩大了知名度。

201 评论

广州文仔

中国七大方言概述 1.北方话(简称:北语) 2.广东话(简称:粤语) 3.江浙话(简称:吴语):4.福建话(简称:闽语):5.湖南话(简称:湘语): 6.江西话(简称:赣语): 7.客家话(简称:客语): 1、北方方言 又称北方话,以北京话为代表,通行语中国北方地区各省区,贵州、四川、云南以及华中地区的部份县市。北方方言分为四个次方言区: (1)华北方言,通行于京津两市几东北三省,河北、山东几河南六省。其中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方言最接近北京话。 (2)西北方言,通行于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宁夏一部分、青海一部分及新疆等六省一区。 (3)西南方言,通行于四川、贵州、云南三省及湖北大部份。湖南、广西北部边沿地区。 (4)江淮方言,俗称下江官话,通行于长江中下游,包括安徽、江苏、江西部份沿江地区。 2、吴方言 吴方言又称江浙话或江南话。过去以苏州话为代表,现今随着上海市的经济发展,使上海话使用的人口不断的增多,通晓上海话也逐渐多。因此现今吴方言的代表乃是上海话。通行地域主要是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南通小部份,上海及浙江大部份地区,可分为五个片: (1)以上海话为代表的太湖片,通行地域:上海市、常州地区、杭州地区和宁波地区。 (2)以临海话为代表的台州片。 (3)以温州话为代表的东欧片。 (4)以金华话为代表婺州片。 (5)以丽水话为代表的丽衢片。 3、湘方言 : 湘方言又称湖南话或湖湘话。以长沙话为代表,分布在湖南省大部份地区。湘方言从内部语音差异上看,又有新湘语和老湘语的分别。老湘语广泛流行于湖南中部宁乡、衡阳等地,新湘语流行于长沙、株州等大中城市中。 4、赣方言 赣方言又称江西话、赣语或溪语。以南昌话为代表,通行于江西省大部份地区以及福建西部、湖南省部份县市。因历史上多次北方汉人南迁多从江西为中转,家之地理上与江淮官话、湘方言、棚民话区接壤,就使江西省边缘地区深受其他方言影响,也导致赣方言自身特点被淡化。 赣方言内部可分为7个片: (1)以南昌话为代表的昌靖片,通行于南昌地区、高安地区。 (2)以宜春话为代表的宜浏片,通行于宜春地区、新余地区和湖南省 (3)以吉安话为代表的吉茶片,通行于吉安地区、井冈山地区和湖南省的茶陵、攸县、酃县。 (4)以抚州话为代表的抚广片,通行于抚州地区。 (5)以鹰潭话为代表的鹰弋片,通行于鹰潭地区、贵溪地区、乐平地区、景德镇地区。 (6)以赣县话为代表的赣南片(又称赣州片),通行于江西赣南地区。(此片赣语曾被大棚民民系的棚民籍研究者刻意划入棚民方言的分支) (7)以长汀话为代表的闽西片,通行于福建西部的汀州地区。(此片赣语支系同样也被棚民籍的研究者把之划入棚民方言的支系,这是语言学上的大作祟) 5 粤方言又称粤语或广东话,通行于广东省大部份地区,广西自治区的南和东部及港澳地区。(1)以广州话为代表的粤海片,通行地域: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粤西地区、粤北地区部份县市和广西梧州地区。 (2)以台山话为代表的四邑片,通行地域:广东江门地区(新会、台山、江门市、开平、恩平和鹤山一部分)。 (3)以韶关粤语为代表的粤北片,通行地域:广东韶关地区,阳山、佛岗和英德市一部分。 (4)以阳江话为代表的高阳片,通行地域:广东茂名地区和阳江地区。 (5)以广西钦州话为代表的钦廉片,通行地域:广东湛江地区、广西钦州地区和广东雷州地区一部分。 (6)以惠州粤语为代表的惠河片(此片曾被棚民学者误为棚民方言的分支,尤其是广东河源居民,他们也象棚民研究者误认了自己是棚民人)。通行地域:广东惠州地区、河源地区和揭阳地区的普宁、揭西一部分,汕尾地区的陆河县和梅州地区的五华、兴宁一部分。 (7)以广西南宁话为代表的邕浔片,通行地域:广西南宁地区、玉林地区一部分。 (8)以广西玉林话为代表的勾漏片,通行地域:广西玉林地区和广西梧州一部分。 6、棚民方言 棚民方言又称嘉应话、客家话或流话。以广东梅城话为代表,主要通行于广东梅州地区及零星分布于江西南端和福建西部。历史上棚民一族是自东晋开始从中原地区的一群流人为了避免战乱曾好几次向南方迁居。 他们集中生活最多的地方是广东梅州地区。海外华人及华侨中亦有部份说棚民话。 7、闽方言 闽方言又称福建话或福佬话。过去以福州话为代表,今由于闽方言的闽南居民的人口日益增长,使用闽南方言的人口也由此增多。故此现今的闽方言中一般是以闽南方言的厦门话为代表。闽方言内部可分为5个片。 (1)以福州话为代表的闽东片 - (2)以厦门话为代表的闽南片,在闽方言中的闽南片又被分为几个小片:1、泉漳片以福建厦门话为准。2、潮汕片以广东汕头话为准。3、雷州片以海康话为准。4、琼文片以海南海口话为准。 (3)以建瓯话为代表的闽北片。 (4)以永安话为代表的闽中片。 (5)以莆田话为代表的莆仙片。 南洋群岛中的华人社区中也有相当多来自闽方言区,但主要是闽南方言。 附: 还有一种标准是把全国分成八大方言区,即把闽方言分成两支 1、闽北方言,又称为福建话。 闽北方言分布在福建北部、浙江南部个别地区和台湾的一部份,此外,南洋华侨也有一部份人说闽北方言。闽北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 2、闽南方言,广东人称为潮州话,福建人称为厦门话。 闽南方言分布在福建南部、广东东部和海南岛的一部份,海外部分华人社区亦流通闽南方言。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 (这是按地理的南北来分,如果是综合福建方言来说的话,福州话则属于闽东方言) 中国的方言 语系———————语言——————方言——————次方言 ┌晋语——————————┬大同话 │ └太原话 │ │ ┌陕甘语—————┬陕西话 │ │ └甘肃话 │ │ ┌东北话 │ │ ├河北话(国语、普通话) ┌北语群————┤ ├北方汉语————┼山东话 │ │ │ ├胶东话 │ │ │ └河南话 │ │ │ ┌鄂北话 │ │ │ ├楚语 │ │ │ ├湖南官话 │ └北语—————┤ ├岑江话 │ ├西南汉语————┼桂柳话 │ │ ├黔北话 │ │ ├黔南话 │ │ ├灌赤话 │ │ ├昆贵话 │ │ └滇西话 │ │ ┌合肥话 │ │ ├扬州话 │ ├江淮语—————┼南通话 │ │ ├九江话 │ │ └南平话 │ └—————————军家话〔中国福建省武平县中山乡〕 │ │ ┌北部———————南昌话 │ ├东部———————鹰潭话 │ ┌赣语 —————┼中部———————抚州话 │ │ ├西部———————宜春话 │ │ └西南部——————吉安话 │ │ ├客赣语群———┤ ┌赣西北客语————铜鼓话 │ │ ├赣西南客语————赣州话 │ │ ├赣东南客语————宁都话 │ │ ├闽西客语————┬长汀话 │ │ │ └连城话 │ │ ├饶平客家话〔潮州市;中国台湾苗栗县卓兰镇〕 │ │ │ ┌梅县话、四县话〔广东省梅州市;中国台湾〕 │ │ │ ├大埔腔〔广东省梅州市;中国台湾台中县〕 │ └客语 —————┼粤东梅江客语——┼惠阳客家话、海陆话〔广东省汕尾市、深圳市、 东莞市、清远市;中国台湾〕 │ │ └韶南〔广东省韶关市〕 │ ├四川客语 │ ├粤东东江客语〔广东省河源市、惠州市〕 │ ├粤北客语〔广东省韶关市〕 │ ├惠州客家话 │ ├浙江畲话【畲族】〔浙江省丽水市〕 │ ├江西畲话【畲族】〔江西省吉安市、上饶市‧‧‧〕 │ ├福建畲话【畲族】〔福建省南平市、宁德地区〕 │ └广东畲话【畲族】〔广东省汕头市、揭阳市、汕尾市、惠州市〕 │ │ ┌宣州话 │ │ ┌常州话 ↓ ↓ ├上海话 ↑ ├北部、太湖吴语—┼湖州话〕 汉语系┤ │ ├杭州话 ├————————吴语—————┤ ├绍兴话 │ │ └宁波话 │ ├中部、婺州吴语——金华话 │ ├南部、处衢吴语—┬衢州话〕 │ │ └丽水话 │ ├台州话 │ └温州话—————┬温州话 │ └瓯语 │ │ ┌北部、旌-占 ———旌德话 │ ├东部、绩-歙 ———歙县话 ├————————徽语 —————┼西部、休-黟 ———屯溪话 │ ├西南部、祈-德 ——祈门话 │ └严州话 │ │ ┌长-益(新湘话) —长沙话 ├楚语——————湘语—————┼娄-邵(老湘话) —双峰话 │ └吉-溆 ——————吉首话 │ │ ┌闽北语 —————————建瓯话 │ ├闽东语 ——————————福州话 │ │ └泰顺蛮讲 │ ├闽中语 ————————永安话 ├闽语群 ———— ┼莆仙语、兴化话 、莆田话 │ │ ┌闽南话—————┬厦门话 │ │ │ └中国台湾话、 │ └闽南语————┼潮汕语—————┬潮州话 │ └汕头话 │ ├雷州话 │ └海南话、琼文话 │ │ ┌粤海——————┬广东话、广州话 │ │ └东莞话 │ ├四邑话—————┬台山话 │ │ └雅瑶话、拉珈话〔 ├————————粤语 —————┼高-雷 ——————阳江话 │ │ ┌梧州话 │ ├桂南粤语————┼南宁话 │ │ └钦廉话 │ ├吴川话〔广东吴川、湛江〕 │ └蜑家话、水上话〔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 ├————————儋州话〔海南省儋州市、昌江黎族自治县〕 │ ├————————猫家话【苗族】〔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 ├————————伶话【苗族】〔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 │ └————————平地瑶话【汉族、瑶族】〔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绪 论 一.现代汉民话共同语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的语言,它既有共同语——普通话,也有不同的方言。(广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使用情况:是全体汉族人民之间交际的语言,也是汉族与兄弟民族之间、中国人和外国人之间用来交际的语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汉民族通过长期的互相交往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现代汉语的前身:春秋时期的“雅言”(又称“夏言”),汉朝时的“通语”,明清时代的“官话”,“五四”运动时的“白话”。“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互相推动,互相影响,使民族共同语的书面形式和口语形式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民族共同语的两种形式:口语和书面语。以口耳进行交际的口头形式是口语;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书面形式是书面语。普通话在台湾省和海外称“国语”,新加坡则称“华语”。二.现代汉语的方言形成方言差异的主要因素:由于人口增长,生活区域扩大;由于社会动乱,人民向远方迁徙;由于山川阻隔、交通闭塞,人民往来不便;由于与异族接触,发生语言的互相影响和融合。汉语方言是汉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汉语方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形成了各种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语音方面的差异最大,词汇次之,语法方面的差异最小。现代汉语方言大致可以分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等七大方言。(一)北方方言旧称“官话”,以北京话为代表,使用人口最多,约占汉族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北方方言包括四个次方言:1、华北方言;2、西北方言;3、西南方言;4、江淮方言(二)吴方言也叫江浙话,以苏州话或上海话为代表,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八点四。(三)湘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五。(四)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二点四。(五)客家方言以广东东部的梅州话为代表,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四。(六)闽方言通行于福建大部,广东东部潮山地区和南面的雷州半岛以及海南,台湾两大省……,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四点二。包括三次方言:闽南、闽东、闽中。(七)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港澳地区,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五。三、新时期的语言文字工作了解: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第8页第一段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段尾)了解:我国当前语言文字工作最重要的两项任务是:大力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加强社会用字管理,促进汉字规范化。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这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狭义解释)了解:“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就是以一个具体地点的方言语音作为标准音,使人们有明确的具体的活的语音标准可以遵循。“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就是说以北方话作为词汇规范的基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就是以现当代著名作家的具有代表性作品中的一般用例作为语法规范。(以上三点要理解 书第9-11页)绪论部分出题约占3-5分第一章 语音语音概括一、 语音的性质语音就是人类说话时发出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它包括生理属性,物理属性、社会属性三个方面。(此名词解释不可少字、差字)(一) 语音的生理属性了解:人的发音器官可以分为肺和气管、喉头和声带、口腔和鼻腔三大部分。(二) 语音的物理属性语音的四要素(即四个物理要素):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1、 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声波的频率。音高在汉语里的作用非常重要。2、 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决定于声波的振幅普通话里的轻音与音强有关。3、 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音量与音高、音强、音长有关。4、 音色又叫音质,就是声音的特色、本质,是不同的声音能够互相区别的最基本的特征,它决定于声波振动的形式。音色的差别由三种因素造成:第一,发音体不同。第二,发音方式不同。第三,共鸣器的形状不同。(三) 语音的社会属性:它首先体现在音义结合的社会性上,还突出地体现了语音的系统性上。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二 语音的分析(一)音节音节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人们在听觉上自然感受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儿化了的两个汉字一个音节。(二)音素音素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音素分为辅音和元音两大类。发音时气流不一定振动声带,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叫辅音(又称子音)。发音时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或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叫元音(又称母音)。元音与辅音的区别:发音气流在发音器官中是否受到阻碍。元、辅区别的简答形式:1、有无阻碍;(辅音有阻碍,元音无阻碍)2、紧张状态;(辅音局部紧张,元音均衡紧张)3、气流强弱;(辅音气流强,元音气流弱)4、、响度大小;(辅音小,元音大)(三)音位音位是某种语言(或方言)里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是根据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一) 声母、韵母、声调一个音节分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声母指音节开头的辅音,韵母指声母后面的部分。一个音节如果不以辅音开头,则称为“零声母”。声调指的是音节的具有区别意义作用音高变化。三 语音的符号汉语拼音方案是记录现代汉语语音系统的法定拼音方案。汉语拼音方案主要用来给汉字注意和作为推广普通话的工具。汉语拼音的五大块: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第24-26页)第二节 普通话的辅音和元音一、辅音的发音分析辅音的发音过程有三个阶段:一是成阻,二是持阻,三是除阻。(一)辅音的发音部位发音部位: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部位。辅音发音部位的七类: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音、舌根音。(二)辅音的发音方法发音方法:气流破除发音阻碍的方法。1、阻碍的方式:根据成阻或除阻的方式不同,可以五类1) 塞音(暴破音):b、p、d、t、g、k(结合辅音声母表记,前三组前两位)2) 擦音:f、s、sh、r、x、h3) 塞擦音:z、c、zh、ch、j、q(结合辅音声母表记,后三组后两位)4) 边音:l5) 鼻音:m、n、ng2、声带是否振动:分清、浊两类。1) 清音:b、p、d、t、g、k、z、c、zh、ch、j、q、f、s、sh、x、h2) 浊音:m、n、ng、l、r清、浊音记法:声母中除去浊音,其余都为清音,故记住浊音的5个就可以。3、气流的强弱:分送气音、不送气音两类。1) 送气音:p、t、k、c、ch、q2) 不送气音:b、d、g、z、zh、j注:声母表里每组第一个音为不送气音;每组第二个音为送气音。只有是塞音、塞擦音时,才考虑送不送气。一、 元音的发音分析元音的性质有以下三个方面决定:(舌头的高低、前后和嘴唇的形状)舌头的高低分四度:高元音、半高元音、半低元音、低元音;舌头的前后分三度:前元音、央元音、后元音;嘴唇的形状分两种:圆唇元音、不圆唇元音。普通话的元音分:单元音和复合元音两种。(一) 单元音发音时舌位和唇形始终不变的元音叫单元音。单元音分为舌面元音、舌尖元音、卷舌元音。1、 舌面元音:i、u、Ü、a、o、e、ê2、 舌尖元音:-i[ ],只出现在声母z、c、s后面。-i[ ]只出现在zh、ch、sh、r后头3、 卷舌元音:er注:配第35页的舌面元音舌位图,会方便记忆。(二) 复合元音发音时舌位和唇形都有变化的元音叫复合元音。复合元音包括:1、 前响二合元音:ai、ei、ao、ou、ao2、 后响二合元音:ia、ie、ua、uo、ue3、 中响三合元音:iao、iou、uai、uei第三节 普通话音节的分析一、 声母普通话的22个辅音当中,除知根浊音ng(以韵母中出现)不能出现在音节开头,其余21个辅音都可以充当声母。声母共22个,其中一个为零声母。二、 韵母普通话有39个韵母。根据韵母的组成成分,分为单元音韵母、复合元音韵母、鼻音韵母三类。(一)单元音韵母由单元音充当的韵母共有10个,即:i、u、u、a、o、e、ê、-i、-i、er(二)复合元音韵母复合元音充当韵母共有13个。前响复合韵母:ai、ei、ao、ou、ao;后响复合韵母:ia、ie、ua、uo、ue;中响复合韵母:iao、iou、uai、uei(三)鼻音韵母鼻音韵母:则元音和鼻辅音一起构成的韵母。可以出现在音节末尾的辅音只有舌尖中浊鼻音n和舌根浊鼻音ng。n即可出现在音节的开头,又可出现在音节的末尾;ng只出现在音节的末尾。普通话里有16个鼻音韵母。1、 舌尖中鼻音韵母8个:an、ian、uan(u加点)、uan、en、in、uen、un(u加点)2、 舌根鼻音韵母8个:ang、iang、uang、eng、ing、ueng、ong、iong开口呼:没有韵头而韵腹又不是i、u、u(u加点)的韵母齐齿呼:韵头或韵腹是i的韵母。合口呼:韵头或韵腹是u的韵母。撮口呼:韵头或韵腹是u(u加点)的韵母。三、声调声调主要是由音高决定的。调值即声调的实际读法,是每个音节都具有音高变化形式。调值采用“五度标记法”。线条所表现的高低升降的类型叫做调型。注:要会运用调值标记法及记清第42页的图表示方法。在答题时,要注意题的问法:调值用五度标记法标注;声调用阴、阳、上、去添写。调类指的是声调的类别,是通过归纳一种语言或方言的全部调值而得出的类别。普通话的声调有四个调值: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注: 中古汉语的调类演变为普通话的调类,有三条重要规律:第一是“平分阴阳”;第二是“浊上变去”;第三是“入派四声”。四、音节的构成方式(此节为重点,需多看几遍)普通话的音节结构分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韵母又分成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韵腹又叫主要元音,是韵母中发音开口度较大、声音最响亮的元音。所有的单元音都可以构成韵腹。韵头又叫介音,是介于声母和韵腹之间的高元音。韵头开口度较小,响亮度也较差,只能由i、u、u(u加点)三个高元音构成。韵尾指的是一部分韵母后面的收尾部分,有元音韵尾和辅音韵尾。元音韵尾由i、u构成。辅音韵尾由n、ng构成,韵腹和声调是每一个音节都必须具有的。注:熟记第45页中音节构成类型的十二种格式,注意列表中傲、野、卫、曹、贵几个字的分解方式。十二各格式中,最复杂的格式包含四个音素和一个声调,简单的格式只包含一个音素和一个声调。元音在音节里可以连续排列,最多时达到三个。五、声韵的配合规律普通话有21个辅音声母和一个零声母,有39个韵母。普通话声韵配合规律主要的6点:1、 双唇音b、p、m能和开口呼、齐齿呼的韵母配合,和合口呼韵母配合只限于音韵母u,不能得撮口呼韵母配合。2、 唇齿音f能和开口呼韵母配合,和合口呼韵母配合只限于单韵母u,不能和齐齿呼、撮口呼的韵母配合。3、 舌尖中音d、t和n、l与韵母的配合关系略有不同。 n、l能和四呼的韵母配合, d、t不能和撮口呼韵母配合,能和其他三呼的韵母配合。4、 舌尖前音z、c、s,舌尖后音zh、ch、sh、r,舌根音g、k、h,这三套声母的配合关系相同,都能和开口呼、合口呼的韵母配合,不能和齐齿呼、撮口呼的韵母配合。(此点易出选择题)5、 舌面音j、q、x与前面三套声母相反,只能和齐齿呼、撮口呼的韵母配合,不能和开口呼、合口呼的韵母配合。6、 在全部声母中,唇齿音f能配合的韵母范围最窄;舌尖中音n、l和零声母Ф能配合的韵母范围最宽,它们和四呼的韵母都能配合。配合声母最多的是开口呼,配合声母最少的是撮口呼。(此点重点)第四节 方音辨正 (非北京同学注意一下书里的例句即可)第五节 轻声 儿化 变调一、 轻声轻声:一个词或一句话里有的音节失去原有的声调,变得又短又弱的声调,这种语音现象就是轻声。声调主要决定于音高,而轻声的开成取决于音强和音长。轻声的规律:1、助动词;2、虚词;3、表示方位的成分;4、用在动词后表示趋向的词;5、叠音名词及动词叠用后的第二个音节。(轻声规律留意一下书上例词即可)轻声的作用:轻声有分辨词与非词、分辨词义和分辨词性的作用。二、 儿化儿化:普通话的卷舌韵母“er”不与声母拼合,除自成音节外,还可以附加在别的音节的后面,和前面的韵母融为一体。使前面的韵母变成卷舌韵母。这种现像叫“儿化”。儿化的作用:区别词义和词性,有的情况下表示细小、亲切的色彩。三、 变调音节和音节连在一起念时,由于互相影响,本调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就叫变调。(一)上声的变调1、上声+上声=阳平+上声(两个上声字相连,前一个上声字变读阳平)2、上声+非上声=半上+非上声1、 上声+轻声(非上声)=半上+轻声2、 上声+轻声(上声)=阳平/半上+轻声(二)“一”的变调1、在阴平、阳平、上声前读去声。2、在去声前读阳平。3、在重叠的单音动词中间读轻声。(三)“不”的变调1、在去声前读阳平。2、在正反并列提问式中和可能补语否定式中读轻声。注:留意(一)(二)(三)中的例子。第六节 语调和朗读一、 语调语调:指的就是有表达语义和感情作用,贯穿全句的语音的高低升降、轻重顿挫的变化形式。包括停顿、重音、升降三个方面。(一) 停顿停顿可分为语法停顿、逻辑停顿、节奏停顿三种。1、 语法停顿:是由句子的语法关系所决定的停顿。标点是语法关系的书面标志。2、 逻辑停顿:为了表达感情和强调某一语义的需要而采用的停顿。3、 节奏停顿:为了显示韵文的节奏而采用的停顿。(二)重音重音分为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两种。1、 语法重音:指的是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而采取的重读。2、 逻辑重音:指的是根据语义或感情表达的需要而采取的重读。注:语法与逻辑的对比(书中例句)。(三)升降语调升降指的是整个句子的音高变化,它是语调的主干,最能表达出全句的思想感情。了解语调升降的四种类型:升调、降调、平调、曲折调。

112 评论

相关问答

  • 巍山方言词汇研究论文提纲

    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摘要:(150字)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交代本文

    细细粒的宝贝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石城方言词汇研究论文

    毕业论文论常德方言 摘 要:常德方言归属北方方言分支的西南官话,是湖南地区西南官话的重要代表,俗有“小北京话”之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保留有不少北方话的

    茜茜Julie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方言词汇翻译研究论文

    期以来方言研究侧重语音而忽略词汇、语法之偏向被逐渐扭转过来,研究方法的主流从一般的记录描写转入探索各种方言现象的规律。本论文选择马卜江村方言的几个语法现象(马卜

    为何不信2013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方言词汇研究论文答辩

    各位老师,上午好!我叫xxx,是文学院104班的学生,我的论文题目是《xxxx》。我的论文是在xxx导师的悉心建议和指导下完成的,在此我向我的导师表示深深的谢意

    暖暖滴嗳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方言词汇研究毕业论文答辩报告

    毕业论文答辩内容概要: 1、论文标题。向答辩小组报告论文的题目,标志着答辩的正式开始。 2、简要介绍课题背景、选择此课题的原因及课题现阶段的'发展情况。 3、详

    楼兰陶瓷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