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小脸
后进生转化问题与对策论文
摘要 学生中的落后者我们称为后进生,最早则称为差生。后进生的类型有学习上的后进生,道德品质上的后进生以及学习和道德品质双差的落后生,长期以来,后进生转化都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教育研究者们不断探索的问题之一。
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后进生转化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它需要学校各方面的支持、配合,还需要社会、家庭的配合、教育。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后进生有单纯的学习后进生,道德品质后进生以及学习和道德品质双后进生,本文着重就学习上的后进生进行探讨。
1 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分析
首先,不同的后进生,其后进的原因是不同的,纯粹智力的问题是相对较少的(医学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儿童的智力不存在太大区别),也是比较容易解决的。而其他非智力问题则具有非针对性,需要从根本上了解学生的心理,对症下药,解决问题。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后进的原因也是不同的:小学(童年)阶段的后进生大多数是由于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比如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懒惰、厌学等。而这些学习习惯和态度的养成需要教师与家长的悉心培养和引导。初中阶段的学生大多进入青春期,由于这个期间的'发展是非常复杂、充满矛盾的,又称为“困难期”、“危机期”。对于后进生来说,这种矛盾更加突出,从而表现出逆反、紧张、内向等各种不良特点。高中以后的后进生则可能是学生存在自卑、退缩等性格缺陷导致对学习没有热情、缺乏自信,从而影响学习成绩。尽管上述提出的原因可能是学生后进的主要原因,但是针对不同阶段的后进生,可能还存在其他的因素,需要区别对待。
其次,对于后进生的转化,教师起着关键作用、承担着重要责任。很多教师对待学生的看法是“一好(学习好)百好”,学习不好的学生则一无是处,学生可能会因为成人的这种态度而丧失自信心,产生自卑、焦虑情绪;甚至彻底丧失学习兴趣,最后破罐破摔,厌学、弃学,与学校、老师和家长对抗等等。后进生在过去长期的学习和生活中已形成了很多不良习惯,如学习不用功、怕动脑筋,上课不遵守纪律、不尊重老师和同学等等,在转化过程中,就必须改掉这些坏习惯,但是“积习难改”,要想改掉长期形成的这些旧习惯是有很大困难的,这是一个发挥意志品质的过程。有许多后进生往往就是由于意志不坚强,而改不掉坏毛病,从而增加了转化的难度。
教师在转化后进生中起着关键作用,但是有些教师却是这样的:
(1)歧视:教师的歧视会使后进生失去信心,失去上进心,影响其进步。更为严重的是教师的歧视会导致学生心理伤害,从而对他人,对社会不能正确认识,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2)忽略(忽视):有些教师对后进生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对其进步不表扬,对其不良表现也不批评,听之任之,这种态度会使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也不利于其责任心的形成,从而对其学习产生不良影响。
(3)讽刺挖苦:有些教师 “恨铁不成钢”,对后进生严厉批评,并且讽刺挖苦,希望能激其上进,但往往却适得其反,学生不仅没有被激励,反而“变本加厉”,甚至和教师严重对立,师生关系十分紧张。
人都有自尊心,即使是后进生也不例外,而有些教师则不能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对后进生就更谈不上尊重了。他们肆意污辱后进生,任意打骂后进生,甚至不顾其人格尊严。就这些行为对学生心灵的伤害来说,可能是一辈子的。教师的以上态度不利于后进生转化,而更为不利的是教师的这些态度会影响周围同学对后进生的态度,使后进生所处的教育环境进一步恶化。教师的态度还会影响到后进生家长,使他们对自已孩子失去信心、耐心和爱心,这样,就使得后进生处于一种不良的家庭环境中。而且,再加上部分家庭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当,使得孩子更加厌学。①这种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的双重不利,使得后进生转化工作十分艰难。
2 后进生转化的对策分析
教师对后进生应有正确的态度。首先是真诚,只有真诚才能让后进生真正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信任,奋发上进。这种真诚表现在学生取得进步时(哪怕是一点点进步)老师的发自内心的表扬和高兴;还表现在学生犯了错误时,老师发自内心的遗憾和切合实际的批评。热烈的表扬和真诚的批评能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真心诚意地接受教师的教育帮助。其次是公正,最明显的表现在对待学生犯错误的态度上。教师对待优秀生和后进生应一视同仁,不管是谁犯了错误一律批评。后进生看到老师不偏心,他就会真正接受教师的批抨教育。最后是耐心,②基于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和教育环境的多样性等原因,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复杂工程,后进生转化中存在经常反复现象,这就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在学生出现反复现象时不气馁不退缩,坚持不懈,耐心教育,直至转化成功。
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信、勤奋、坚强、乐观等良好的性格。培养后进生良好的性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供参照群体,教师可以学生家长或班级中一些具有良好性格特征的人作为参照群体,要求后进生学习,如: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勤勤恳恳的家长;对待学习认真刻苦,坚忍不拔的同学,这些都可以成为后进生效仿的榜样。
(2)建立良好的集体气氛。教师要努力形成一种健康向上、团结友爱的班级集体气氛,也就是班风,这对于后进生良好性格的形成是极为有利的。
(3)与后进生的父母建立有效联系,努力为后进生的改进工作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
最后,教师还要注意指导家长参与到转化后进生的队伍中来。目前许多家长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奖励物质化,搞攀比等等,对孩子期望过高,当孩子出现学习成绩下降等现象时,却不能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帮助孩子找原因,解决问题,而是一味埋怨和责怪孩子,以致孩子的成绩不断下降。在后进生转化中,教师不得不面临家长期望值过低这个问题。所以,家长应该在教师引导下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重新明确责任,树立起教育子女的信心,配合教师做好对子女的转化工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教育建立在相信孩子的基础上时,它才会成为手中的力量,如果对孩子缺乏信心,不信任他,则全部教育智谋,一切教学和教育上的方法、手段都象纸牌搭房一样定然倒塌。”③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教师与家长的因素至关重要:问题在学童,根子在父母和教师。④在教育后进生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这样才能运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学生,也才能指导家长正确教育子女,并指导学生本人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努力,后进生转化将不再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注释
①聂晶,吴继东.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几点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11):11-12.
②吴凤鸣.浅谈”后进生”的转化工作[J].教学与管理,2004:27.
③仲伟光.后进生转化的有效性对策新探[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9(4):49-50.
④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M].民族出版社,2005:39.
123456789小姐
初中问题学生的转化论文
摘 要: 新课标指出:“要关注学生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在面对不同的学生个体过程中,特别是遇到所谓的“问题学生”时,要注意“问题学生”的转化方式:控制情绪,保持平静;冷静思考,学会分析;走进学生,渗透感情。教师应以本身所具备的心理学涵养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去帮助和教育这些学生。“问题学生”转化的一般途径为:选好突破口,形成教育合力;捕捉闪光点,激活进取心;教育跟踪,巩固其进步。只有帮助学生找回自尊、树立信心,才能让“山谷里角落里寂寞的野百合”也有春天的辉煌、灿烂。
关键词: 问题学生 转化 方式 途径
一、问题学生的定义
本文所指的问题学生是初中现阶段思想上、道德品质上的发展水平距离教育目的的要求较远,在行为上存在较多的缺点,落后于一般同学的特殊群体。他们或多或少具有一些不良习惯,如顽皮、任性、执拗、懒惰、好打架、粗暴无礼、不守纪律、恶作剧、小霸王作风、撒谎、偷窃、损人利己等。
二、初中“问题学生”形成的原因
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和生理发生巨变的时期,其心理发展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过渡特点。他们自尊心强,争强好胜,敢作敢为,自我意识高涨,往往被称为叛逆期或危险期。除了学生本身因素,还与学校、家庭教育以及周边环境有一定的关系。初中“问题学生”所表现出的不良行为不是哪一天形成的,它经历了一个量的积累和演变过程。在教育转化过程中,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三、“问题学生”转化的方式
那么,作为教师,在“问题学生”转化时应该用怎样的方式呢?我们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观,尊重、理解、宽容“问题学生”的错误,不斥责、挖苦学生,必须在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中进行,拥有良好的沟通环境和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比什么都重要。
1、控制情绪,保持平静。对于问题学生的不良行为,如不守纪律、动手打人、经常撒谎等,教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刻意强化他们的行为所造成的不良后果。面对学生已出现的错误,教师应换位思考,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替学生想想,想想学生此时的心理状况和情绪,告诉自己“他(她)这样做一定是有原因的,生气、责怪是没有用的,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找出行为背后的原因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同时,应告诉学生:“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明明犯了错,却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人是在错误中成长的,只有改正了错误,才会获得胜利和成功。”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引导学生在反思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在错误面前敢于正视错误、锤炼自我,逐渐形成实事求是的做人态度、敢于克服困难的坚毅性格以及良好的学习品质。
2、冷静思考,学会分析。在实施教育教学过程中,总会存在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表面上对教师很顺从,但内心却存在着不服或对立。这就是典型的从心理上与教师进行对抗。对抗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对教师沉默,有的是逢场作戏、来回周旋,有的是不露声色、积怨在心,有的'是我行我素、目中无人,有的是自暴自弃、悲观失望等等。产生这种心理对抗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作为教师要冷静思考、认真分析,要对学生的心理、生理进行剖析,研究出对策,以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
3、走进学生,渗透感情。
(1)抓住学生心理,深入了解,相互渗透情感。心理状态相对于身体状况而言比较隐蔽,难以观测,多数情况下仅凭肉眼是很难看出来的,因此需要教师从多方面深入调查和了解,找出其做出反常行为的心理原因,并利用适当的时机和学生交谈沟通,从而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达到教育的良好效果。和学生交谈时,可以改变提问的方式,如:
“你是不是感到心里很难受,想发泄一下?”
“你这么做,是想要我多注意你一些,是吗?”
“你这么做,一定是有原因的,是吗?”
这些问题,对于学生来说,非常亲近,正中学生心怀。从侧面,它反映了孩子们的心声,如果教师能贴着学生的心问,进入到孩子们天真稚嫩又执着认真的心灵世界中,那么我们就学会了情感渗透。
(2)靠近学生,言传身教,进行人格感化。教师“言教”与“身教”相得益彰,才能取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言教”就是用正确的理论方法去说服人、教育人;“身教”就是教师在各种生活、学习、工作、纪律活动中,哪怕是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要身体力行,用自己的行动起示范作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和感染学生。这样,学生的心理对抗也才会随着那种敬仰而改变对教师的看法,赢得信任,使说理示范相得益彰,问题学生的思想也会随之改变,他们的“非常问题”也就会消除。
四、“问题学生”转化的一般途径
1、选好突破口,形成教育合力。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每个问题学生产生的问题又各有特点,这些问题往往跟家庭、学校都有一定的关系,因而,学校与家庭教育有机整合、形成合力,是转化“问题学生”的突破口。
要建立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制度。联系重在沟通、意在改进,要把家校联系放在信息沟通和寻找教育良策的基础上,通过班主任对问题学生进行家访、互通情况,督促家长纠正不正确的教育方式、方法,提高家长对教育子女的认识,传授有关的教育科学知识,与家长配合,协调教育的一致性,使家校教育同步。
如初一学生小A总是欺负同学、骂街打架。经家访了解到,小A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出去打工了,爷爷奶奶一方面宠着他,一方面忙于农活,对他疏于管教,任由他玩闹。现在跟在父母身边,父母也无暇照顾他,自身文化程度也不高,只是在孩子惹是生非后,不顾孩子死活,痛打一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了解了小A的问题根源后,通过和其父母的多方面交流,他的父母改变了对他的教育方法,也会经常来电话或来学校问孩子的情况,这为小A的初步转化打下了基础。
2、捕捉闪光点,激活进取心。教育实践告诉我们,问题学生并不是每个方面都有问题,他们总有潜在的某一方面的才能和好的品格,每当这种闪光点闪烁时,也正是对他们引导的最好时机。因此,我们教师必须使用“放大镜”去寻找到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哪怕是十分微小的闪光点,都要及时地当众给予表扬、鼓励,让他们有展现自己和改正不良行为的机会,同时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感。时间久了,自然会洗去身上的污垢。
如上文所说的小A是一个让老师头疼的初一学生,学习成绩不好还是其次,上课大声吵闹,下课惹是生非,讲脏话,随便打人,但他体育成绩挺不错的。学校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就要举行了,我找小A个别谈了谈,希望他能在运动会上好好表现一下。比赛结果,我们班在十多个班级中夺得了年段第二名的好成绩。全班运动员里,小A为班级赢的分最多,而且是遥遥领先。我在班上使劲地表扬他,表扬他为了比赛,平时常常自觉地训练,比赛时又努力拼搏。利用这个机会,我还封他做编外班干部——“安全监督员”,让他专门监管同学们的安全。孩子的心是敏感的,渐渐地,小A听得进我的话了,上课也能听进去了,作业也认真做了,不再欺负同学了。
3、教育跟踪,巩固进步。教育跟踪工作要持之以恒,这是做好问题学生转化工作的关键。问题学生往往就是在思想教育过程的薄弱环节中出现的,所以问题学生跟踪工作必须保持连续性,不能抓一阵、松一阵。初中生由于自身年龄、性格和知识水平的关系,思想与行动往往具有很大的反复性,因此,对问题学生的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愿望是不切合实际的。只有在做好细致的疏导工作的基础上,加以“和风细雨”的跟踪教育,利用适当时机,把正面教育的内容,慢慢渗透到问题学生封闭的心灵中去,才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洗涤和熏陶。
看到小A的进步,我心里暗暗高兴,不时地找小A谈谈心,利用课余时间为他开小灶。他的父母也会经常来电话或来学校问孩子的情况。小A的学习也慢慢上来了。
作为当代教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教育工作是帮助、培养人的工作,学校和教育都必须是为人服务的。教师应当将学生看成是活泼的生命,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并要像尊重成人一样尊重他们,尊重他们的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对他们的内心世界给予关注和理解。总之,只有坚持从“问题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教育转化的方式,加倍从心灵上去关爱他们,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在具体教育转化过程中,要选好突破口,捕捉闪光点,进行教育跟踪,帮孩子们找回自尊、树立自信。我们相信,多给学生一个春天,他们就会留下一片草原。
小喵酱碎碎念
如何转化问题生的论文
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志,都知道这样一个道理,即帮教和转化好一个问题生比培养一个尖子生的社会意义更重大。所以,自从我走上教育工作岗位,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我一直十分注重问题生的帮教和转化。下面我谈谈自己在工作中转化问题生一些想法。
一、尊重问题生,注意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问题生的自尊心很强,极其敏感。他们对人多疑,总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老师的表扬与批评会引起他们极度关注。常言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因而我在做问题生的工作中,十分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感到老师是信任他们、爱护他们的。我带的班上有一位同学,经常迟到、早退,我批评过他好几次,但收效甚微。通过观察,我发现这位同学干什么事都很认真,于是就把教室门上的钥匙交给他保管,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他说:“管好班级的钥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早到校,晚离校。但我相信你会为班级服务好,做一名优秀的勤务兵,对吗?”他高兴地接过钥匙,从此,他早上总是最早到校,下午又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不仅改掉了迟到早退的毛病,学习成绩也不断提高。当然,保护问题生的自尊心,也不能一味地进行表扬,对他们所犯的错误不加批评,而是要注意批评的艺术和批评的场合,尽量不对他们讽刺挖苦或体罚谩骂,不在公众场合进行批评;一般单独进行指点,使他们不产生逆反心理。
二、给问题生提供表现的机会
有些教师课堂上不提问问题生。我认为:学习、生活中对问题生主动要求做的事,教师要尽量满足他们,让他们成为成功者,享受一些成功者的喜悦。比如对他们降低难度提问,让他们担任班干部,让他们帮老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担任课代表等,这样就会使问题生有自我表现的机会,从而增强他们在各方面都进步的愿望。这里有我们班我做的比较成功的案例。我们班有一个叫王强(化名)的学生,平时最爱欺负比他弱小的同学,上课时用笔戳其他同学。有些家长都找到学校来了,都要求把他给调走。我认真分析了一下,决定把他放讲台前看一段时间,并且特意让他把老师的讲台整理干净。一星期下来老师讲台上一点灰都没有。我单独表扬了他,说他是个有条理的学生。接下来的一个星期讲台上多了一盆花。我在班会课上当着全班的同学表扬了他。说他是个热爱班级的学生。后来也就没有再见他欺负小同学了。表扬的力量是无穷的。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同学的信赖、赞扬,问题生也不例外。问题生在转化过程中会犯老毛病,适时,教师的批评应把握分寸,言语不要太刻薄。问题生的转化需要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教师应循循善诱,不要一棍子打死,在教育工作中密切注意差生的言行,寻找差生的每一个闪光点,适时适度地进行表扬,有时一两句赞扬之词胜过一顿严厉的说教,使他们记忆终生。
三、给他们开“小灶”
这里说的“小灶”就是给问题生在学习上的单独辅导。因为很多学生都是因为在学习中找不到乐趣才会滋事的。但要注意的是很多问题生对辅导有抵触情绪,因为他们还不能体会辅导是我们对他们的一种真诚帮助。
为了让学生看到我们的真诚,接受我们对他的辅导,也为了真正能帮助问题生,我一般都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辅导内容。我把这定为:自由辅导。后进生可以选择今天学的还不是很懂的新内容,也可以选择自己不明白的旧的知识点。这样一是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减少他们的抵触情绪;二是这样能在最少的时间里满足学生的需要,取得好的。学生也会感到老师是真心为他着想。心存感激的学生还会惹事吗?
四、持之以恒,不断督促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情理感化后,思想上会出现一定的波动,会不断反思自己的思想行为,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技巧等。但是要稳定并优化逐步培养起来的思想行为习惯,需要一定的`检查和督促措施。
对此我采取周汇报制度。每逢星期五问题生要交一周总结,要从思想和学习两方面去总结自己进步的地方。班委成员每人负责一个问题生并且也在周末向我汇报。我就把这些资料汇总,一个月开一次问题生总结会。对进步很快的问题生我实行了张榜奖励的方法。把他们也立为“进步标兵”。
五、加强沟通,齐抓共管
沟通往往是处理问题的最佳途径之一。加强沟通,达成共识,对问题的解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在转化问题生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由于他们的心理素质较脆弱,受挫能力差,在学习中会经常遇到困难,难免产生畏难情绪,这就要求班主任做更细的思想工作,多谈心,找原因,寻方法,加强感情联络,反复抓,抓反复,打消畏难情绪,树立自信心,振奋精神。
2.加强与科任老师的沟通
转化“问题生”,光靠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要靠这个班的所有科任老师的共同努力。因此班主任要经常与科任老师在一起研究方法、制定策略,全面掌握问题生的各科学习情况,使他们全面发展。
3.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家访是与家长沟通的最好方式,对问题生的家访,切忌告状式,要把学生近阶段在校进步表现给家长作以汇报,让家长看到孩子有希望,增强家长对孩子的约束力,同时希望家长与学校密切配合,多鼓励,少训斥。只要孩子有一点进步,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使孩子能健康成长。
我们只有更新我们的教育理念,分析研究每一个“问题生”的成因,科学地制定切实可行的转差措施,关注每一位学生,才能使我们的“问题生”转化工作越做越好。
总之,对问题生,我们更要倾注爱心,以尊重、赏识唤起他们的进取心,以真诚、宽容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努力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引导他们力争上游、健康成长。只要我们从热爱学生的真诚愿望出发,动之以情,深于父母,晓之以理,细如雨丝,一定能更好地转化问题生。
一、找准症结、对症下药教师应首先深入了解、分析自己的学生英语学习失败的原因,然后再制定解决措施。笔者曾多次对学生做过调查,得出学生学习英语困难的主要原因是:(1
学生军训的意义(一)学生军训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需要学校教育担负着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各类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需要通
我们从出生开始就接受 教育 ,良好的教育既能丰富我们自身的素质又能给社会带来安定。教育是我们一生中非常重要的经历。那么关于教育学专业的论文题目有哪些?下面我
是啊 !是丁明明个七直!
作为文史专业学生,选择《化学与社会》,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固然比理工科学生的难度要大得多,但是,难并不成为逃避的理由。选择学习《化学与社会》不仅有学习价值,而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