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芬芳2008
简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一项重要任务,具有启发性的关键作用。以下是我为大家分享的2017年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之论文范文。
【摘要】现代教育观认为数学教学即是思维能力的教学,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化,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小学数学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育中,教师应运用灵活、合理、科学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加强小学生综合素质。本文将针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改革,当前的教学目标已不仅仅是传统的为了考试,而是在传授学生基本的学习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具备思维能力、掌握学习能力。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教授小学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还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独立思考,掌握数学的学习方法。而小学生还处于感性大于理性的思维模式时期,需要教师加以积极有效的引导,进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数学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反映,是人脑的基本活动形式,是人的一种高级的心理活动形式。而数学思维就是以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形式,也就是人们通常所指的数学思维能力,也就是能够用数学的观点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转化与划归,从一般到特殊、特殊到一般等等。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小学生往往很难透彻理解其中的数学知识,所以教师在教会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以数学的观念对不同的数学问题进行解答,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在主动的学习探索中摸索出其中的规律,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逐渐掌握其精髓。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数学在某种角度上来看属于形式学科的一种,也就是说更多的是抽象的内容,而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一般来说数学能力强的人,基本体现在两种能力上,一是联想力,二是数字敏感度。伽利略曾说:“数学是上帝用来书写宇宙的文字。”足矣说明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受小学生接受新知识能力的不同,基础知识水平不同,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不同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有的学生很快便掌握了知识点并能加以利用,而有的学生理解运用的能力相对薄弱。所以数学思维的培养就十分的重要,不仅如此,培养数学思维能力还能有助于学生提高对数字的敏感度和发散思维,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所以,培养数学思维能力不仅对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更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三、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措施
1.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尤其是对自控力较差的小学生,好奇心趋势他们孜孜不倦的学习而不觉得厌烦。好奇心不仅是一种探索的心理倾向,也是创新思维能力的来源,学生会对数学充满兴趣,求知欲会让学生开始思考问题,这样便能有效开展思维能力的培养。
2.引导学生实践
受小学生不定性的影响,在进行数学思维培养时,需要注意抽象的知识不利于小学生消化理解,应借助一定的场景,才能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逐渐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些合适的场景,进而从感知升华至理论实践,发现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分析、判断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比如在长方体、立方体、球体等几何图形的教学中,学生很难理解教科书上抽象的定义,可以通过积木等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及多向性,培养其空间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1]。
3.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将数学中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设置一些生活化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答,可以让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抽象的问题变得具象,方便学生理解、分析、解答,并能让学生学以致用、用以致学,在培养数学思维的同时还能提高其数学运用能力。
四、结论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一项重要任务,具有启发性的关键作用。教师应当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并熟练运用,真正的做到授人以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朱阳金.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2,40:102-103.
[2]张燕.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探讨[A]..新教育时代(2015年10月总第3辑)[C].:,2015:1.
[3]刘海鸥.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29:121.
小小的I
法律思维论文参考文献
最近我在写毕业论文,想得最多的就是参考文献不知道在哪找?不知道你们会不会也有这样是问题呢?以下是我为您搜集整理的法律思维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1、期刊论文类
1.鲁丽丽:《形式与非形式逻辑——论法律逻辑之定位》,《现代物业》2013年第5期。
2.成静:《论法律逻辑学与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安康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3.杨娟:《法律思维研究综述——从语言的角度》,《经济管理者》2012年第24期。
4.庾晋鹏:《从法律推理到法律论证——法律逻辑内涵的逐渐丰富》,《经济师》2012年第11期。
5.李瑜青、张建:《法律思维内涵与特征再思考》,《东方法学》2012年第2期。
6.王利明:《论法律思维》,《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2年第2期。
7.孙培福:《法律方法中的逻辑真谛》,《齐鲁学刊》2012年第1期。
8.王新娟、张斌:《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的培养——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的宪法案例教学》,《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第9期。
9.梁开银:《法律思维: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契合点——论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互动与改良》,《法学评论》2011年第4期。
10.郭瑞昌:《论中国传统法律思维方式的现代化》,《沧桑》2011年第2期。
11.李义松、苏胜利:《环境公益诉讼的环保逻辑与法律逻辑》,《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12.项庭庭:《浅议法律思维》,《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13.马玉波:《法律逻辑的思维模式选择——谈谈刑法案例分析的方法》,《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年第10期。
14.郭新杰、葛宇宁:《试论法律逻辑的品质》,《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15.周占生:《法律思维路径之辨——以规范结构为基点》,《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16.王萍:《对法律思维研究的整理与思考》,《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17.印大双:《法律逻辑与大众逻辑之博弈》,《理论与改革》2009年第2期。
18.徐楠:《浅议法律逻辑研究的转向》,《沧桑》2009年第1期。
19.聂小明:《关于法律思维方式特征的内在观察》,《滁州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20.杨建军:《逻辑思维在法律中的.作用及其限度》,《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21.孙光宁:《法律思维模式及其选择》,《长白学报》2008年第2期。
22.张瑞峰、巴尔:《论法律思维在中国法治建设中的作用》,《社会纵横》(新理论版)2008年第1期。
2、学位论文类
1.卞叶:《论法律类型及其类型思维》,硕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13年。
2.黄笑君:《论法官的法律思维》,硕士学位论文,广州大学,2012年。
3.郎盛科:《论我国司法审判中的法律推理》,硕士学位论文,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4.施榕娜:《法律规则与道德评价对法律推理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张林波:《法律领域的逻辑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6.王建荣:《论法律推理与法律解释》,硕士学位论文,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7.胡媛:《试论中国法律逻辑及其发展方向》,硕士学位论文,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8.杨冠祥:《法律逻辑研究的新视角》,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9.付云云:《法律推理之路》,硕士学位论文,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10.王萍:《论法律思维的概念》,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10年。
11.胡桂哲:《形式法律推理与实质法律推理的比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大学,2010年。
12.蔡勇:《论法律推理中的实质推导》,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13.邢杰:《从法官裁判视角看法律推理》,硕士学位论文,燕山大学,2008年。
14.王亮亮:《法律逻辑的生命源》,硕士学位论文,燕山大学,2008年。
15.范春莹:《法律思维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8年。
16.罗冰:《民法教学中法律思维的培养》,硕士学位论文,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3、著作类
1.郑永流(译):《法律思维导论》,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
2.张斌峰著:《法律逻辑学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3.李静著:《法律思维训练与法律文书写作——推理、结构与修辞》,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
4.杨力著:《法律思维与法学经典阅读——以哈特〈法律的概念〉为样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5.范春莹著:《法律思维研究》,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6.缪四平著:《法律逻辑——关于法律逻辑理论与应用分析的思考与探索》,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7.关老健著:《法律逻辑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8.郑智航著:《法律内在逻辑的基调演变》,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9.陈瑞华著:《法律人的思维方式》(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10.黄伟力著:《法律逻辑学导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1.葛洪义主编:《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12.穆晓军著:《经理人必备的法律思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3.焦宝乾著:《法律论证:思维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4.赵利、黄金华著:《法律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5.龙卫球著:《法学的日常思维》,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16.张大松主编:《法律逻辑学案例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建设法治化国家,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现实意义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现实意义论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的载体。中学语文教学要树立全新的思维观念,树立全新的课堂意识,
我们的所作作为都是思维的导向,是思想决定我们的行为。只有我们对一件事思考后,才会想着如何去处理这件事。 就像我最近看到一部悬疑剧一样《窥探》,最开始是因为朴
外国文学教学与哲学思维的培养探析 除了传统的讲授法,谈活法、讨论法,准直观教学法外,还应当重视单元教学法、发现教学法等。列如对戏剧的学习,可以形成专题,并联系中
现代社会的进步,要求大学生具有不断创新的思维,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当今高等 教育 中重要内容和目标。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创新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