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21

YXRS游戏人生
首页 > 学术论文 > 祛风湿中药研究进展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princefrank

已采纳

常用单味中药——祛风湿药

独活

【功效】 祛风湿,止痛,解表。

【主治病证】

(1)风寒湿痹, 腰膝酸痛 。

(2)表证夹湿。

(3) 少阴头痛 ,皮肤湿痒。

威灵仙

【功效】祛风湿,通经络,消痰水,治骨鲠。

【主治病证】

(1)风寒湿痹,肢体拘挛,瘫痪麻木。

(2)痰饮积聚,诸骨鲠喉。

【功效】祛风湿,止痛,利水。

【主治病证】

(1)风湿痹痛,尤以 热痹 为佳。

(2)水肿,腹水,脚气浮肿,小便不利。

【功效】祛风湿,舒筋络,清虚热,利湿退黄。

【主治病证】

(1)风湿热痹,风寒湿痹,表证夹湿。

(2) 骨蒸潮热 。

(3) 湿热黄疸 。

【功效】 祛风止痛,活血通络,止痒,解蛇毒 。

【主治病证】

(1)风湿痹痛,脘腹痛,牙痛,术后痛,癌肿痛。

(2)跌打肿痛。

(3)风疹,湿疹,顽癣。

(4)毒蛇咬伤。

【功效】 舒筋活络,化湿和中,生津开胃 。

【主治病证】

(1)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脚气肿痛。

(2) 湿浊中阻所致吐泻转筋 。

(3)消化不良证。

桑寄生

【功效】 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

【主治病证】

(1)风湿痹证,腰膝酸痛。

(2)肝肾虚损,冲任不固所致胎漏,胎动不安。

五加皮

【功效】祛风湿, 补肝肾,强筋骨,利水 。

【主治病证】

(1)风湿痹痛,四肢拘挛。

(2)肝肾不足所致腰膝软弱、小儿行迟。

(3)水肿,脚气浮肿。

蕲蛇

【功效】 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

【主治病证】

(1)风湿痹痛,筋脉拘挛。

(2)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斜,肢体麻木。

(3)破伤风,急惊风,慢惊风。

(4)麻风,顽癣,皮肤瘙痒。

豨莶草

【功效】祛风湿,通经络,清热解毒, 降血压 。

【主治病证】

(1)风湿痹痛,肢体麻木。

(2)中风手足不遂。

(3)痈肿疮毒,湿疹瘙痒。

(4)高血压。

络石藤

【功效】祛风通络, 凉血消肿 。

【主治病证】

(1)风湿痹痛,筋脉拘挛。

(2)喉痹,痈肿。

桑枝

【功效】祛风通络, 利水 。

【主治病证】

(1)风湿痹痛。

(2)水肿,脚气浮肿。

海风藤

【功效】祛风湿,通经络。

【主治病证】

(1)风湿痹痛,筋脉拘挛。

(2)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川乌

【功效】祛风除湿, 散寒止痛 。

【主治病证】

(1)风寒湿痹,寒湿头痛。

(2)心腹冷痛,寒疝腹痛。

(3) 局部麻醉(外用)。

雷公藤

【功效】

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

【主治病证】

(1)风湿顽痹,拘挛疼痛。

(2) 疔疮肿毒,腰带疮,湿疹,麻风,疥癣 。

香加皮

【功效】祛风湿,强筋骨,利水消肿。

【主治病证】

(1)风寒湿痹,腰膝酸软。

(2)水肿(尤宜心衰性水肿),小便不利。

千年健

【功效】祛风湿,强筋骨。

【主治病证】风寒湿痹,腰膝冷痛,下肢拘挛麻木。

臭梧桐

【功效】祛风湿,通经络, 降血压 。

【主治病证】

(1)风湿痹痛。

(2)肢体麻木,半身不遂。

(3)湿疹瘙痒(外洗)。

(4)高血压。

青风藤

【功效】祛风湿,通经络, 利小便 。

【主治病证】

(1)风湿痹痛,关节肿胀,拘挛麻木。

(2)脚气浮肿。

丝瓜络

【功效】 祛风通络,化痰解毒 。

【主治病证】

(1)风湿痹痛,拘挛麻木。

(2)咳嗽胸痛,胸痹疼痛,肝郁胸胁胀痛。

(3)乳痈肿痛,疮肿。

伸筋草

【功效】祛风除湿,舒筋活络。

【主治病证】

(1)风湿痹痛,关节酸痛,屈伸不利。

(2)跌打损伤。

鹿衔草

【功效】

祛风湿,强筋骨,调经止血, 补肺止咳 。

【主治病证】

(1)风湿痹痛,腰膝酸软。

(2)崩漏经多,白带不止。

(3)肺虚久咳,肺痨咳血。

(4)劳伤吐血,外伤出血。

乌梢蛇

【功效】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主治病证】

(1)风湿痹痛,筋脉拘挛。

(2)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斜,肢体麻木。

(3)破伤风,急慢惊风。

(4)麻风,顽癣,皮肤瘙痒。

路路通

【功效】祛风活络, 利水,通经下乳,止痒 。

【主治病证】

(1)风湿痹痛,肢麻拘挛,跌打损伤。

(2)水肿,小便不利。

(3)经闭,乳房胀痛,乳汁不下。

(4)风疹瘙痒。

穿山龙

【功效】祛风除湿,活血通络, 化痰止咳 。

【主治病证】

(1)风湿痹痛,跌打伤肿。

(2)咳嗽痰多。

(3)经闭,疮肿。

309 评论

黄朱朱妈美女

风湿病、结缔组织病这一类的疾病,现在西医的治疗手段相对是有限的,主要还是以抗免疫治疗为主,通过不同的途径来控制它,可以采取的一些药物来进行抗免疫的治疗。但是,确实存在治疗效果不好,如有一部分的风湿病治疗效果不好,第二个加入这些抗风湿的药物以后确实副反应比较大。所以,中医治疗可以加进来配合正规的西医治疗疗效更好。一方面可以辅助控制风湿病的发展,另外一方面可以改善这些抗风湿药物的副反应。比如类风湿关节炎的一些常用的药物,像甲氨蝶呤这一类的抗风湿药物,它的副反应是比较大的,有一些病人会出现血液系统的改变,白细胞、血小板的减少,还有消化道的问题,食欲不好,吃不下东西,像这些配合中药,可以改善食欲,改善血液系统的改变,效果是不错的。

113 评论

嘻嘻miumiu

风湿病是风湿性疾病的简称,是指病因各有不同而以内科治疗为主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常见的有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痛风等。风湿病的特点是大部分是自身免疫病,多与遗传有关,病程呈慢性及反复发作。其治疗上也没有特效的方法,主要是消炎止痛,免疫抑制,激素,所以长期服用也会带来不良反应多。那么中医治疗风湿病有什么优势呢?今天就来说说这个话题。一,效果好,中药研究进展快。中医中药对风湿病的诊疗探索与实践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历史的经验表明许多中药对风湿病疗效显著,所以现代的研究中,从雷公藤药物中提取的雷公藤总甙,从青风藤药物中提取的青藤碱,从白芍药物中提取的白芍总甙,都研究表明有抗炎止痛或免疫抑制的作用,比起西药治疗效果更有优势。二,个体化治疗,又重视整体治疗。西药治疗规范,疗效也不错,但由于使用的药物副作用多,也不可避免地带来很多不良反应。中医在这方面就发挥了优势了,辨证用药,灵活加减,尽可能地避免了副作用的发生。同时,治疗上重视整体,着重调理与治疗均衡,兼顾脾胃,改善体质,从而使人体阴阳平衡。三,安全性高,副作用少,可长期服用。前面说话,中医对风湿病是辨证论治的,整体治疗的,所以避免了一些副作用的发生,这样安全性比较高。又因为中药副作用少,疗效独特,所以可以长期服用。虽然西医治疗也需长期服药,但中药的长期服用更有优势。以上这些就是中医治疗风湿病的优势,通过介绍,希望大家对中医治疗风湿病的优势有所认识。

83 评论

绿桑坊蚕被店

弊证的现代认识和祛风湿药治疗以祛除风寒湿邪、治疗风湿痹证为主要作用的一类中药。 1.性味:多为辛温香燥 2.归经:主入肝、肾,次入脾。此类药物辛散祛风,苦燥除湿,性温散寒,能祛除关节、经络等处的风寒湿邪,达到舒筋、通络、通痹止痛的目的。有的祛风湿药还有清热祛风,通络止痛及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部分祛风湿药兼有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和中化浊,活血解毒,熄风定搐等作用。祛风湿药具有不同程度的镇痛、解热、抑菌、消炎、抗过敏作用;部分药祛风湿药祛风湿药还有镇静、催眠、抗惊厥,以及利尿、强心等作用。祛风湿药对西医诊为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肌肉风湿痛、坐骨神经痛、腰脊劳损等病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部分药物对高血压、中风偏瘫、破伤风、心脏病以及肠炎、痢疾等也有治疗作用。弊证的中药药理学基础中药药理学(Pharma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学科。其基本研究范畴包括:中药药效学、中药药代动力学和中药毒理学。中药药效学研究传统中药功效的现代科学内涵及中药产生作用的机制和物质基础;中药药动学研究中药、中药复方及其所含化学成分,尤其活性成分的体内过程及动态变化规律;中药毒理学研究中药毒性作用及其机制和物质基础。

212 评论

相关问答

  • 风湿免疫学术进展论文

    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是贵州省第一个风湿免疫病专科,在学科带头人马武开博士的带领下,在短短五年时间内迅速发展成为一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强势学

    坦丁堡的血泪 1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木瓜祛湿研究论文

    1.木瓜含三萜类、有机酸类等物质。现代药理学认为木瓜具有抗菌作用,可以预防感冒等疾病的发生。2.木瓜中所含的植物化学物具有抗氧化作用,可帮助肝细胞对抗氧化损伤,

    yiyiling1221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治风湿的草药研究论文

    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的痹证,目前治疗方法有热水浴,蒸汽疗法还有石蜡疗法等,同时配合吃些祛风除痹的中药。那么治风湿的中草药有哪些呢?接下来我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1

    和平海棠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中草药祛除甲醛研究论文

    你好 目前国家还没有关于中药除甲醛的相关信息,您可以到网络上搜索一下 最自然的最实用的方法就是通风 或者放一些绿植,比如绿萝 芦荟之类 。其次可以选择正规的公

    Pistachio陆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中药精油提取研究进展论文

    精油提取技术配方、香精油生产制备工艺技术1、从蒜头果的果皮果肉提取精油和天然苯甲醛的方法2、防止和延迟棕榈精油混浊的方法3、防止和延迟棕榈精油混浊的方法4、提取

    玩儿泥巴小姐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