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18

maggie13050
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左传参考文献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抠脚大象

已采纳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如下:

一、[序号]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二、[序号]专著作者。书名[M]。版次(第一版可略)。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三、[序号]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四、[序号]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五、[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六、[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七、[序号]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八、[序号]报告作者。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九、[序号]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

166 评论

熊猫大王

这是我的一篇博文,感兴趣的话可以改改用。被低估了的文史大家:左丘明一部《史记》使司马迁得以名垂青史,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两千多年来,文史大家首推司马。然在司马迁之前200多年,一部文史价值丝毫不亚于《史记》的鸿篇巨著,纵贯240余年、18万余字的编年体史书《左氏春秋》(也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悄然问世,其作者便是堪称文史双绝的巨匠,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左丘明。左丘明为鲁国人,大概与孔子同时代(或稍晚于孔子),为鲁国史官。传说孔子非常推崇左丘明,《论语.公冶长》中记载,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说明左丘明生活年代大致与孔子同时。而《史记》则称道左丘明为“鲁君子”,其故乡肥城也因此而获“君子之邑”之美称。笔者说左丘明是“被低估了的文史学大家”,主要基于二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左传》是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史书。《左传》之前,有两部史书流传于世。一是《尚书》,是中国最远古的图书,记载传说中的“五帝三代”之史实。但是《尚书》的内容支离破碎,不成体系,只能算是记载虞、夏、商、周四代帝王大臣言辞和重要文件的“集萃”,类似档案性质,不能算是完整意义上的史书。二是相传为孔子根据鲁国史料修订而成的,记载鲁国历史的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春秋”原为鲁国对各国史书的统称,作者是各国的史官(太史),而且许多诸侯国的史官还是家族世袭制(据《孟子、离娄下》载孟子言:晋人称史书为“乘”,楚人称史书为“梼杌”(音táo wù),鲁人称史书为“春秋”)。相传孔子根据鲁国使官编写的鲁国“春秋”,掺入个人对历史事件的看法、褒贬、批判(后人称“春秋笔法”)而修订集成《春秋》,与鲁国国史别成一家。后人所称的“春秋”时代也因此而得名。但是正因为《春秋》在孔子的编纂之下,过多地表现出了孔子本人的思想倾向,其“笔则笔、削则消,游夏之徒不能赞一辞”的风格,已经偏离了史家“秉笔直书”的笔法。故后世往往将《春秋》列为经书而非史书。《左传》为《春秋》三传之一,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用来发挥、阐述孔子《春秋》(经)的专著。但通览全书不难发现,与《公羊传》、《谷梁传》不同,《左传》所描写的内容已经明显超出了《春秋》涵盖的范围。所写内容包括周王室和晋、楚、齐、鲁、魏的史实,同时还包含了当时其他小国如宋、卫、郑、吴、越等国的一些史实。可见作者占有的史料相当丰富,240多年间各国重要的人物、事件几乎都囊括在内。其篇幅浩繁长达18万余字,而《春秋》仅18000余字。从写作手法看,《左传》纯以直笔写实、叙事为主,记录史实客观、清楚,寓褒贬于记叙之中,这与《春秋》及另“两传”也明显不同。因此说,《左传》释《春秋》的说法并不足信,《左传》应该是鲁“春秋”、孔《春秋》之外,自成体系的一部史书。从思想性看,《左传》具有一定的的民本主义思想,其价值取向基本是儒家的.其重视 “仁”、“信”、“礼”等价值观念,对许多历史事件成败的原因做出了比较合理的解释。书中对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荒淫残暴行为进行了尖锐的批判,而对一些有作为的政治家、士大夫、甚至下层平民,也不吝章节文字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纵观古今史籍,恐只有《史记》能与之媲美。其在我国历史学中的地位可以说是无可替代的。第二个原因,左丘明是中国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家。《左传》之前的文学作品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全面反映现实生活的“诗”(大约有三千多首,后经编订为《诗经》,存诗三百零五首),其文学价值极高,但作者多湮没无闻;二是记载各国史实的文字,如《尚书》、各国史书等,史料价值高,但是文学价值较低。而《左传》即是史学著作,同时也是优秀的文学名著。其在文学方面的造诣,可以说是达到了历史散文的最高境界。《左传》叙事客观准确,脉络清楚,围绕重要的历史事件,往往抓住事件的重要环节或有典型意义的史实展开描述,做到了材料集中、结构完整、叙事清楚。《左传》特别善于刻画众多的历史人物,剖析纷繁的社会矛盾。尤其是描写战争,能够非常准确地交待清楚战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特别是对大规模战争场面的描写尤为为传神。《左传》写战争并不单纯写军事行动和惨烈的杀戮,常常着眼与将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战争因素结合起来,故对战争的起因、过程、结果往往能做出比较中肯的评判。如对晋楚“邲之战”的记载,原文大约3500余字,却记述了晋楚两国军队39位将领(晋21,楚18)的言行。作者用大量篇幅详细描写了晋楚两军在战前、作战中、战后三个阶段的言辞、作战表现,揭示了晋军将领将帅不和、意见不一、指挥失措、各自为战等具体状况,与楚军战役初期虽意见不一,战时却能同仇敌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示了晋军作战失利的根本原因。整个战事描写生动,叙事条理井然,情节精彩纷呈,运笔灵活自如。晋军主帅荀林父优柔寡断,副帅先縠争强好胜,士会足智多谋,赵氏兄弟(赵括、赵同)年少无知,魏锜、赵旃不顾大局,孙叔敖当机立断,楚王的老成持重,无不描写的生动传神。其叙事技法纯熟,富于故事性、情节性、戏剧性。能在这样短的篇幅里,把大规模的战争场面描写得如此传神,笔者以为虽《史记》亦有所不及。正是因为《左传》独特的的文史价值,后世文史大家无不从中汲取营养。我们读《史记》、《汉书》、《资治通鉴》,往往能从中发现《左传》的影子。笔者以为,我国浩繁的历史典籍中真正属于独立修史,且能够“成一家之言”者,惟有《左传》和《史记》。而从语言文学的角度来考虑,似乎《左传》还要高出《史记》一筹。

98 评论

木易洛洛

在正文书写完毕后,空两行(宋体小四号),再书写“参考文献”四个字(居中),“参考文献”使用宋体四号加粗,前后两个字之间不空格。“参考文献”书写完毕后空一行(宋体小四号)再书写参考文献的具体内容。

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书写,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参考文献只列出作者已直接阅读,在撰写论文过程中主要参考过的文献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应按论文参考的先后顺序排列,参考文献一律书写在论文正文结束后,不得放在各章(节)之后。

参考文献引用的技巧

如果我们在论文中有引用了他人的学术观点、数据、材料、结构等,就一定要记得详细的标注出来的。我们引用参考文献也应该要规范,如果我们在论文中标注的参考文献不规范,也从侧面反映出论文写作者的水平和态度。

参考文献不宜过多,文献的多少能体现出论文占有资料的程度。一般情况下,中文论文的参考文献偏少,但也不能简单以文献引用量达到多少简单划分,不同性质的论文引用参考文献的多少页相差很大。

218 评论

相关问答

  • 左传句法研究论文

    分为好几部分,如教学类的,文学类的等等,每部分题目不一,大约在交论文前一个月,他们会给你寄一本书,当然题目并不一定必须从这里面选。题目太多,不方便一一输入,转发

    苏州饭饭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与左右摇摆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为提高社区护理课程的教学质量,激发护理学生的学习动机,现根据自我效能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等内容,设计符合社区护理学特色的教学策略。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

    爱吃爱疯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论文参考文献序号左顶上格

    火爆推荐:如何设置论文的参考文献标注格式养成一个良好的写作习惯对您论文录用率至关重要。文章之所以要标明参考文献,是因为您文章内容中有引用他人学术成果的内容,除非

    miss樱桃小米虫 8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论文左下角参考文献怎么插入

    参考文献怎么标注 参考文献怎么标注,参考文献在我们写论文的时候是经常用到的,参考文献的最末一项一般为页码,指引文所在的位置编码。有很多人还不知道参考文献怎么标注

    包子熊二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左对齐

    在尾页另起一页,设置好“参考文献”,在下一行的的光标处右击“项目符号和编号”。点击之后,会弹出界面。其中第一栏的“项目符号”,可以设置参考文献为符号的形式,如星

    candy晓琳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