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huaabcabc
山东省有《山东科技》、《山东农业科学》、《山东医药》、《山东财经》、《山东经济》、《山东教育》、《山东社会科学》、《山东文化》、《山东体育》、《山东环境科学》、《山东园林》、《山东水利》、《山东建筑》、《山东农业机械》、《山东动物医学》、《山东矿业》、《山东林业》、《山东青年》等。
Nightwish阳光
山东经济学院原名山东财经学院,创建于1952年,是省内建校最早的财经类普通高校,1978年更名为山东经济学院。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以经济与管理学科为主,文、法、理、工、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办学水平较高、规模较大的普通高等财经院校。 学校发扬“克明峻德、格物致知”的校训精神,总结了“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山经传统,形成了“以人为本 、崇尚学术”的山经文化,确立了“学校与师生员工共同发展”的山经信念。 学校坐落在山东省济南市,现有两个校区。老校区占地580亩;新校区一期工程占地1000亩,另有规划建设用地2422亩。 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8527人。有在职教职工1339人,其中专任教师991人。教师队伍中具有高级职称的441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所占比例为83%;有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16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全国和省级优秀教师13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2人,省部级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11人。聘任国内外兼职教授、名誉教授60人。 学校拥有完备的教学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716万元。建成了覆盖全校的千兆以太计算机网络。馆藏纸质图书173万余册,电子图书40万册;中外文期刊13279(其中电子期刊8230种),12个专业数据库,一个自建数据库。学校运动场面积万平方米。生活服务设施齐备,满足了人才培养需要。 学科建设及专业设置 学校设有16个教学学院,44个本科专业;拥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2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授予权和开展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作资格。有会计学、企业管理、金融学、数量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政治经济学等6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数字媒体重点实验室,8个省级重点研究基地。拥有企业管理学科和会计学科两个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岗位,企业管理学科特聘教授已经聘任到位。会计学专业为教育部高等教育特色专业和山东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为山东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基础为山东省教学改革试点课程;货币银行学、西方经济学、企业财务管理等10门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政治经济学、统计学等8门课程为省级重点建设基础学科课程。 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 学校坚持以科研为先导,设有山东区域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数理经济研究所、概率统计与保险精算研究所、和谐发展研究中心等20个研究机构。近五年来,学校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2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4项,获得省部级奖励58项(其中一等奖3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988篇,科研经费达到6000多万元。 学校拥有“山东省财政金融研究基地”、“山东省工商管理研究基地”、“山东省人才发展研究基地”、“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山东省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基地”和“山东省企业电子商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研究基地”、“ 山东省政府规制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等8个研究基地。《山东经济》杂志是学校主办的综合性经济理论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交流与合作 学校实行开放式办学的发展战略,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中外合作办学先进单位”。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加拿大、新西兰、韩国、瑞典、菲律宾等国家的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广泛稳定的合作关系。与山东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与山东微软技术中心等知名企业联合,分别组建了企业信息化研究中心和ERP实验室;与山东社会科学院、章丘市人民政府等科研机构和地方政府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社会服务和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合作。 人才培养与就业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明确了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了“突出诚信教育 ,实施313成才工程,推进开放式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专家组的认可,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培养了58043名毕业生,为山东乃至全国输送了大批优秀的经济管理人才。我校毕业生以其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专业素质受到用人单位欢迎,学校的社会知名度越来越高,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 发展目标 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科学研究为先导,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教学条件和环境建设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基础,以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科学管理为保证。通过实施“教学强校、学科强校、科研强校、人才强校”战略,经过八至十年乃至更长时期的不懈努力,把学校建成以经济与管理学科为主,文、法、理、工、教育等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水平财经大学。
玲玲--00
非独立学院而是山东大学的一个研究院成长历史:1996年3月9日,成立了山东大学产权研究所,最初几年在产权理论和制度经济学领域取得重要成果。2001年6月,合并重组后的山东大学,通过师资队伍和学科的整合,以产权研究所为基础改组扩建为经济研究院(中心),使之成为独立建制、直属学校的学院级科研和研究生培养机构,机构或学术平台设置:经济研究院现在下设有产权研究所、金融理论与金融工程研究所、法经济学研究所、计量经济学研究所、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所、国际经济研究所、保险精算研究所、新经济史学与经济史研究室、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室、“三农”问题研究室、语言经济学研究室、教育经济学研究室等。产权理论、法经济学等是“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或平台。创办有《制度经济学研究》(黄少安主编,集刊)和《山东大学研究生经济学学刊(半年刊)》两份学术杂志;与浙江大学经济学院联合举办一年一度的“中国法经济学论坛”,已成功举办六届,影响力越来越大;“山大经济学讲坛”——特别为那些处于学术研究前沿、有名有实或有实无名的海内外年轻学者常年提供一个宣讲其创新性思想的讲坛。 师资队伍:这里汇集了以黄少安教授、盛洪教授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中青年学者,教师全部为海内外名校的博士,组成了一个年富力强、富有创业精神的学术团队。还有一批海外杰出学者在此实质性兼职工作。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各大学的风格在此汇集、融合,使这里充满生机和活力。年轻学者在此迅速成长,他们几乎都已在国内最权威经济学杂志发表论文,有些已经在国际重要杂志上发表了学术成果。科学研究:由于人才的汇集、严谨的学风和良好的氛围,研究院在科研、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等方面,短期内成绩显著。例如:以黄少安教授为带头人的产权理论和制度经济学团队;以盛洪教授为带头人的过渡经济学团队;以魏建教授为带头人的法经济学团队;以陈增敬、孙天琦教授为带头人的数理金融、金融组织、保险理论团队;以谢志平和叶海云博士为主的一般均衡理论团队;以陈昆亭博士为主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团队;以张卫国博士为主的语言经济学团队等,都取得了重要成果。经济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共出版专著几十部,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发表论文50多篇,在《Econometrica》发表论文1篇,其它刊物发表论文数百篇。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社科课题10多项,省级课题30多项,其它横向课题20余项。其中,作为首席专家分别于1998年和2004年两次中标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共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30多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5项,孙冶方经济学奖(首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人才培养:有完整的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拥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博士生的招生专业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经济史、经济思想史、法经济学(自设)、语言经济学(自设)、金融学、国防经济、数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研究生的培养,从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授方式等,完全与国际一流大学接轨,几乎每年都有硕士生和博士生在《中国社会科学》和《经济研究》等国内顶尖杂志发表论文,一批学生输送国外一流大学深造,表现优异。强调并落实学生培养的“三种经历”——海外经历、国内第二校园经历和社会实践经历。交流与合作:已经与北美、澳大利亚、欧洲等多所一流大学建立了良好的科研、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关系。也先后与国内一系列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特别是通过共同主办“中国经济学南方论坛”建立了国内高校资源共享、合作发展的平台。还在全国各地的一些金融机构、企业和政府机构、农村设有学生学习和实习基地
广州市越秀北路311号(小北御景广场)
作为过来人,给学弟(or学妹)几个建议鉴于目前主流经济金融学研究都以数学为工具表达思想,(数学的简洁和概括性应该毋庸置疑吧?)所以首先你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否
1《经济观察报》 2《经济参考报》 3《经济日报》 4《财经》双周刊 5《21世纪经济报道》 一周5期报,08年1元一期 6《理财周报》 《理财周报》订阅指南:
首先,ssci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范围,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非常大。举例而言,研究中国政治一般可以选择Area Studies和Political science两个
是,培训应该还不怎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