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01

jingmaotong
首页 > 学术论文 > 中印边界领土争端论文参考文献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pan369247787

已采纳

简单说说吧。中印关系自二战结束之后,一直处于和平友好的状态。50年代印度总理尼赫鲁提出不结盟运动,这一主张符合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的利益,因此中国对此是相当欢迎的。而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的求同存异的原则也为很多国家,特别是亟待发展州区自己国家利益的第三世界国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沟通方针和对话精神。此时,中印两国保持着非常友好的关系,同作为被列强侵略蹂躏过的国家,百废待兴;而且两国又是人口,资源较为丰富的潜力大国,因此两国在发展中互补合作的机会很多。但是,印度总理尼赫鲁并不能说是一位具有战略眼光的伟大政治家,他的一己之私,或者说不切实际的想法改变了这一切。从不结盟运动开展以来,印度在国际舞台上有声有色的活动使得不少第三世界国家追捧印度成为第三世界国家的领导国,对此中国并没有什么意见。但是印度总理尼赫鲁则被印度此时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地位”冲昏了头脑。他认为印度需要进一步的行动,特别是在领土上,要为自己打造一个“战略缓冲区”,从而加强自己所谓的国家安全。对此,尼赫鲁甚至说:“印度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在国际舞台上彻底销声匿迹。”可见尼赫鲁对于印度国家定位问题上的偏执态度。最可悲的是,印度的“战略缓冲区域”居然指向了中国。选择的目标则是我国的吐蕃(XZ)。之所以选择这里,一是因为中国究竟是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的印度在意识形态上有着根本的冲突,因此两国之间即便是再友好也是表面上的,因此中国就是印度的威胁;二是因为吐蕃高原南边就是印度的阿萨姆平原,两者海拔落差高达三四千米,中国一方占据制高点,无论进攻还是防御,印度都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而印度当时的新首都——新德里正是在阿萨姆平原之中;三是因为有“历史依据”,所谓的“历史依据”,也就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麦克马洪线”,印度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区居然继承了英国侵略者在其他国家埋下的争议,这本身来说就是个讽刺。正是这三点,使得尼赫鲁认为有必要从中国手中夺取部分吐蕃,甚至拿下全部吐蕃乃至青海。紧接着尼赫鲁居然行动了。在中印边境多次挑衅之后,印度正是大举入侵我国的吐蕃,随后,对印自卫反击战拉开序幕。短短几个星期时间,装备着来自英法美等西方列强援助的各式武器弹药的印军被解放军打得溃不成军。满满自信的印度人犹如被泼了一盆凉水,面对着战败,印度整个民族的自信轰然倒塌。自1962年中印冲突后直至今日,印度一直处于警惕和恐惧之中,生怕中国某个时刻对印度发动突然袭击。以上就是我对于中印关系的简单叙述。我认为你如果要写一篇有关中印关系的作文,不如从两国相似的历史和国情为出发点,以“和则两利,斗则两害”为主轴,围绕中印关系写一篇议论文比较好。

222 评论

水儿依依

我国是一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13亿人口、幅员辽阔的世界大国,与我国相接壤的从国家安全环境来看,过去传统的安全是指国土安全、国防安全、军事安全这种纯军事领域。现在讲国家安全是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外交、资源、科技等领域的“大安全观”、“大国防观”。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国家安全挑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地缘战略安全的挑战。从地缘上看,中国位于亚太的中心,是一个拥有5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特殊的文化体系,人口众多,经济规模大,政治上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周边大国:北有俄罗斯(世界第二军事大国)、东有日本(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西有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南有东盟(与我国关系友好)。从表面上看,美国与我国相距遥远,但从地缘角度来看,它也仅仅是与我国隔洋相望的邻国。近些年来,中国与周边国家及美国的关系改善得都较快。中俄关系一直较好,建立了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经贸关系近几年也发展得很快(去年两国贸易额已突破200亿美元);中美关系虽然从建设性的战略伙伴关系变成了竞争对手关系(小布什上台后),“911”事件后,中美两国的关系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在反对世界恐怖主义方面又成了反恐伙伴<,当前美中关系处在历史上最好和最稳定的时期;中日关系目前虽然已降到历史的低点,但还没有发展到冲突和严重对立的地步,尤其在经济上,中日贸易额仍然是较高的(据有关材料统计,到日前为止,中欧贸易额占第一位,中美贸易额仍位居第二,中日贸易额已退居第三);中印关系也在逐步改善,两国领导人多次会晤,双方都有改善关系的诚意和实际行动;东盟与中国的关系不断升温,东盟各国正努力搭乘中国经济高速行驶的列车,带动各自经济的发展。这些情况无疑表明,中国当前的周边环境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我们应该充分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加快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但我们决不能高枕无忧,要看到面对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崛起,美国与周边国家都各有担忧之处,“中国威胁论”始终是一些国家不愿放弃的口头禅。我们不能完全排除因某些突发事件或在和平发展进程中的某些关节点上,出现某些周边大国联合制华的可能性。二是国土安全领域的挑战。前面已经提到,我国的周边陆海邻国有多个,由于历史遗留下的问题,我国与不少邻国存在着领土、领海划界方面的争端和分歧。目前包括中日钓鱼岛归属问题,东海大陆架划分争端,与东盟一些国家如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等有关南海主权的争端,中印边界争端等。虽然目前周边各国都在积极谋求与我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愿意以合作的姿态和平解决这些分歧,但也不排除在某些特殊的国际背景下,一些国家有挑起争端的可能性。当然,世界上有不少国家、尤其是一些大国也都存在国家统一问题,如英国有北爱尔兰问题,法国有科西嘉半岛问题,俄罗斯有车臣问题,日本有“北方四岛”问题等等,但所有这些问题都不及台湾问题复杂,其复杂性在于:历史上台湾被外族统治达半个世纪之久;地理上,台湾是一座孤岛,孤悬海外,与大陆被台湾海峡阻隔,交通不便;经济上,台湾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经营,加上美日的投资,使台湾经济发展水平及居民生活水平远高于大陆;政治和军事上,台湾与大陆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长期以来处于敌对状态,台海地区始终是亚洲的热点地区之一,最主要的是国际上的美国背景。三是经济安全领域的挑战。我国加入WTO后,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活力,但也面临着新一轮严峻挑战。美日欧等发达国家一方而看准了我国的巨大市场,纷纷要和我们做生意;另一方面又不愿意看到我们国家强大起来,他们企图利用经济全球化来冲击我国的市场,并千方百计设置各种障碍和贸易壁垒来遏制我们的发展。这样一来,我们要拓展国际市场和资金、技术的难度将会增大。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世界市场的依赖度也在不断增强。如水泥、石油、木材、粮食、铁矿石等。四是军事安全方面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各大国军费开支增加引起的新一轮军备竞争。<自<2001年9.11事件以来,各国主要是军事大国加强军备的步伐在加快。2003年美国实际由国防部支配的防务开支已高达4017亿美元;俄罗斯受美国军备政策的刺激,2003年军费开支已超过100亿美元,较上年明显增多;法国2003年的军费开支增至310亿欧元;日本的军费开支近些年来一直不低于500亿美元。第二,核军备竞赛带来的挑战。自1998年印巴两国完成核实验以来,世界上的核大国已增加到7个美、英、法、俄、中、印、巴。此外,中国周边还集中了主要的“核门槛”国家,如日本、朝鲜、韩国、伊朗等。据媒体透露,日本拥有制造几千枚核弹的裂变材料,组装核武器只是时间问题,朝鲜半岛核危机搞得沸沸扬扬,有人认为朝鲜实际上已具有核能力,美国更直接说朝鲜已有8枚核弹。受其影响,日、韩主张突破“核门槛”的势力也明显抬头。美国正式退除《反导条约》,加快研制、部署步伐,这对刺激大国核军备竞赛影响甚大。第三,高科技军备竞赛带来的挑战。近些年来爆发的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突出了现代高科技军备的威力,也突出了“数字差距”对国家军事实力优劣强弱的影响。美国的“数字化部队”的优势已引起了包括俄、欧在内的各军事大国的忧虑。因而各国普遍加大了高科技军备的投入。美国致力于提升远程投送、超视距精确打击以及太空战的能力,不断推出新型战机、舰艇和其他军事装备;俄罗斯为应对美国的新军事战略,大力加强核军备,计划在2010年前再部署>2-3艘新型核潜艇,对战略轰炸机进行现代化改装,积极组建航天军,开发天基反卫星系统,加强太空战能力;法国2003<财年购置新军事装备的费用较上年增长了11%,今后5年法国用于购置军事装备的资金估计将近千亿美元;英国准备斥资数百亿美元,着手再建造几艘新型航空母舰。第四,中国周边国家军备竞赛加剧带来的挑战。中国周边军事大国包括美、俄,日、印、朝、越等国已成为当前军备竞赛的重灾区,东南亚各国已动用数十亿美元更新海、空军装备;印度计划依托美、俄、法等国继续提高军备水平,扩大在印度洋的军事优势;朝鲜半岛南北双方也在加紧推进军事现代化。当前,中国周边国家军备竞赛有三大突出特点:一是美国背景加重;二是核军备竞赛阴云不散;三是水下竞争越演越烈。

207 评论

离风携妻同行

1962啦,真实的边境啦,历史积累的那啥啦,某些地方自称印度之子啦。。。。

332 评论

天晟哥哥

解决方案就两种要么打仗,要么我们不要了。

335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印边境毕业论文

    成功应对国际形势变化,首先要科学把握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历史方位。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形势与政策的 毕业 生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形势与政策的毕业生论

    吃货和世界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中印博弈论文参考文献

    我国是一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13亿人口、幅员辽阔的世界大国,与我国相接壤的从国家安全环境来看,过去传统的安全是指国土安全、国防安全、军事安全这种纯军事领

    菁菁neco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中印边境对峙论文题目

    1962啦,真实的边境啦,历史积累的那啥啦,某些地方自称印度之子啦。。。。

    火星的星星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甲午中日战争论文参考文献

    如果说甲午战争之前,世界列强尚且认可中国是列强之一,对中国尚存一丝敬畏之心的话,那么甲午战争后,这一丝的敬畏也荡然无存了!首先两次鸦片战争的战败并没有伤及大清的

    漂飘linn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中印领土争端问题研究论文

    中国认为边界问题是由于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虽然中国受到很大损害,但这并非是印度人民的错,不应该由独立后的印度负责。中国政府不承认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但对于边界现状

    三月蛐蛐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