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头的奋斗
像这样的文章到处都是,一定是老师布置的作业,给你一篇符合要求的文章论文标题: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论文作者 秦刚论文关键词 ,论文来源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论文单位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有许多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只能就编写《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一书所涉及到的几个问题,作一些分析和探讨。一、列宁晚年社会主义建设思路被忽视的原因在读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时,邓小平曾讲过这样一段话,他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9页)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对列宁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探索,邓小平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实际上,列宁的探索也有一个曲折的过程。他是在经历了“直接过渡”和“战时共产主义”之后,才找到了通过实行“新经济政策”来建设社会主义的思路的。推行新经济政策,实际上就是从俄国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情出发,采取迂回方式或者说改良主义的方法向社会主义过渡。列宁在重病期间所提出的一系列理论构思和改革设想,都是围绕这一基本思路展开的。不幸的是列宁逝世过早,没有能够进一步发展他的新思路,使之更加成熟和系统化。列宁去世以后,斯大林又很快终止了新经济政策,列宁晚年形成的社会主义建设思路未能在实践中得到持久的贯彻执行。人们在谈到列宁以新经济政策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建设思路被忽视这个问题的时候,更多的归结为斯大林的原因。斯大林在列宁之后作为苏联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对忽视列宁的思路,放弃新经济政策,无疑起了关键性作用,但除了斯大林的原因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原因。从理论来说,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理论还在发展中,其中对某些问题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例如,选择新经济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式方法,这是完全正确的,是符合实际的。但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当时还是把社会主义经济理解为一种纯粹的计划经济形式,只是认为直接过渡到这种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当时无法办到的事情。这种把社会主义经济认定为纯粹的计划经济形式的思想,根深蒂固,不能不左右着人们后来的政策选择。再如,新经济政策从发展生产力、巩固工农联盟出发,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的发展,这是对的。但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当时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把商品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把商品生产、商业和货币流通看成是资本主义的经济范畴,认为自由买卖、自由贸易就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只能在有限的限度内利用它们。正因为在思想认识上有这样的历史局限性,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并没有完全深入人心,后来斯大林取消市场经济,搞单一的计划经济,并没有遇到太大的阻力。从实际中来看,实施新经济政策,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经济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政治日益稳定。但是,当时俄共(布)党内和共产国际内部许多人对实施新经济政策心存疑虑,认为新经济政策的充分实施难以保持苏维埃俄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难以保证引导社会向社会主义发展。所以,不仅俄共(布)内部有工人反对派等派别反对新经济政策,共产国际也有反对实行新经济政策的组织派别和个人。列宁在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说的一段话很能说明问题。他说:共产国际内部“有些人看见我们在退却,竟很不应该地像小孩子那样大哭起来,在最近这次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上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有些同志出于最崇高的共产主义感情和共产主义志向,看到优秀的俄国共产党人竟然退却起来而嚎啕大哭”。(《列宁选集》第2 版第4 卷第672 页)由于俄共(布)党内和共产国际内部都有一些人对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有抵触情绪,这也增加了长期贯彻执行新经济政策的难度。至于说到斯大林,他在最初是赞同新经济政策的。列宁逝世后,他在实践中也一度遵循列宁的思路和方法,贯彻推行了新经济政策。但是,斯大林同俄共(布)党内许多人一样,对新经济政策缺乏深刻的理解,把它看作是权宜之计,是恢复和发展经济的临时性措施。斯大林出于他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出于他对当时国际形势的判断,从巩固和维护苏联这个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出发,提出并确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高速推进工业化的方针。随着工业化的迅速推进,出现了粮食收购危机的问题。斯大林认为,粮食收购危机的出现,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小农个体经济已无法满足工业化对粮食和原料的需要;二是农村资本主义势力利用新经济政策对苏维埃政权发动进攻。他据此提出了全盘实现农业集体化的方针,终止了新经济政策。斯大林终止了新经济政策,必然中断列宁晚年开辟的社会主义建设思路。二、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功过是非评价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功过是非,是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也是一个众说纷云的问题。就目前国内外情况来看,很少有人对斯大林的历史作用持完全肯定态度,但却有很多人出于各自的政治需要,把斯大林描述成苏联历史的罪人,完全否定或基本否定他在历史上的积极作用。这是不合适的。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理论观点和实践作法,包含着很多复杂的情况,也包含着很大的矛盾性。这种复杂性和矛盾性主要表现在:他的理论观点以及由此产生的方针政策中,往往是正确的内容与错误的倾向交织在一起,有的观点虽说正确,但在实践中却未能很好地坚持下去,甚至被扭曲或完全背离;即使是实践中取得巨大成就的时候,也常常伴随着严重错误的出现。例如,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在工业化建设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这个成功实际上又是以农业和农民的巨大牺牲为代价获取的,以至造成苏联农业的长期落后。再如,斯大林把社会主义公有制思想付诸了实践,在30年代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并在实践中提出了两种公有制实现形式,但他又过早地提出消灭个体经济和私人经济,并急于把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推进,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实践水平。还有,斯大林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方面有不少正确的合理的主张,但在实践中并没有认真贯彻实行,相反却产生了用个人意志代替国家法律,用阶级斗争的方式处理党内意见分歧以及肃反扩大化等严重错误。认识和评价有关斯大林的这样一些问题,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要把有关问题都放在当时的具体历史条件下去衡量或评价,而不能以当今已经变换了的历史条件为标准,更不能从抽象的原则出发。否则,就难以得出正确的认识和有意义的结论。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产生的失误,出现的偏差,以及所犯的严重错误,同他的个人品质和思想方法有关系,但又不能完全归因于个人的问题。除了苏联是在非常复杂的国际环境下进行开拓性的社会主义建设这个原因之外,还有俄国历史传统的影响,苏共党内民主和苏维埃国家法制不健全等问题,而这些是更为重要的原因。一切只有拿到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才能对斯大林的功过是非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从这种历史的角度出发,来认识和评价斯大林的功过是非,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两个方面。这就是:一方面有不可抹杀的历史功绩;另一方面又有严重的错误。对于其错误的方面,作认真的分析和研究,有利于更好地总结社会主义历史经验教训。但无视其有正确的一面,有历史功绩的一面,只看到错误的一面,采取完全否定的态度,是不可取的,也是站不住脚的。总结历史经验,不能搞虚无主义;搞历史虚无主义,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三、苏联社会主义改革未能成功的主要教训在斯大林之后,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苏联几代领导人都对原有的体制进行过改革尝试,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原有体制的弊端。改革的过程中,进中有退,反复无常,最后改革变成了改向,导致了苏联的瓦解。今天回过头去看,在斯大林之后,苏联有过三次改革的良好时机。第一次时机是50年代中期。当时,社会主义已经在多国巩固和发展起来,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被彻底打破了。苏联的经济规模也扩大了,迫切需要向经济的现代化发展,而且原有体制的弊端也日益显露出来。赫鲁晓夫也确实主张并实行了某些改革,但他的改革是混乱无序的。第二次时机是70年代初期。苏联原有体制的弊端暴露得更加充分、更加严重,其经济和社会发展已受到严重阻碍。勃列日涅夫虽然实行过“新经济政策”,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扩大企业自主权,但很快又草草收场,停止不前了。与此同时,他用“发达社会主义”理论来掩盖问题,夸大成绩,使人们满足于现状,迷失了前进的方向。第三次时机是80年代中期。但戈尔巴乔夫在改革关键时期却提出和推行了错误的路线,使改革的方向逐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结果导致苏共变质,社会主义在苏联彻底垮台。人们在研究和总结苏联改革失败的教训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提出了许多值得重视的看法和观点。应该说,苏联改革历经几十年,都未能取得较大的成效,最后失败了,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教训恐怕可以归纳为这样几点:第一,必须注重发展战略的调整。社会发展战略,是社会管理体制运行的轴心。苏联在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当时的社会发展战略而设立和运转的。当时社会发展战略中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强调重工业的发展,后来因战争的需要,又特别重视军事工业的发展。在斯大林之后的几十年里,苏联由同帝国主义相抗衡,维护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逐步转变为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进行核军备竞赛,这就使它的发展战略难以有根本性的调整,长期以军事工业为中心。这样一种发展战略,耗尽了苏联的国力,给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同时也在客观上制约着苏联体制的改革。因为实施这种发展战略,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有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作保障。发展战略不改变,体制上难以有根本性的改变。第二,必须解放思想,面向实际。思想僵化,理论教条化,是斯大林时期就已经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从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苏联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并没有比斯大林后期的认识水平高出多少。如认为苏联已进入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并进一步得出苏联处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历史阶段或已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结论;认为苏联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正在消失,社会主义建设就是要实现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需要抑制商品货币关系;并提出社会主义国家是全民国家、共产党是全民党等论点。这些与苏联的现实有很大的距离。依据这样的理论观点,改革怎么能会深入地进行下去。不解放思想,面向实际,把马克思主义与实际相结合,提出和创造新的理论,是无法推行改革的。第三,必须重视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在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方面出现了许多严重的问题。赫鲁晓夫上台之初就拿斯大林破坏民主、搞个人崇拜问题开刀,似乎是要解决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但他根本没想去改变原有的政治体制。赫鲁晓夫和后来的勃列日涅夫等人在原有的政治体制下,依然在自觉不自觉地搞个人崇拜、家长制等背离民主原则的那一套东西。由于党内缺乏民主,国家民主制度及法律机制不健全,苏联党内很难产生既能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能适应时代变化,并勇于改革创新的领导干部;党外的意见和要求也很难集中起来,成为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动力。这种情况长期没有改变,一方面扼杀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另一方面在社会上又为反社会主义思潮的滋长提供了土壤。这就不能不为改革无法推进和改革最终偏向埋下了制度方面的祸根。第四,必须引入市场机制。应该说,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理论上对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比较明确,实践上也没有长期偏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的情况发生。苏共领导人在着眼于改革的时候,也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但在改革中没有引入市场机制,是一个教训。这主要因为在理论上一直把市场看成是资本主义专利。不引入市场机制,无论怎么改革,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资源配置不合理、效率低下、分配平均主义等原有体制的弊端。苏联改革不成功的教训表明,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里搞社会主义,必须在经济上要一个市场经济充分完备发展的历史阶段。把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必须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吃撑了别跑
1、论文结构及要求
论文包括题目、中文摘要、外文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和致谢等几部分。
题目
题目应恰当、准确地反映本课题的研究内容。论文题目不应超过25字,原则上不得使用标点符号,不设副标题。
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摘要均要求用中、英两种文字给出,中文在前。
摘要应扼要叙述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特点,文字要精炼,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应包括本论文的主要成果和结论性意见。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应在摘要中出现。
目录
目录应独立成页,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及页码。
论文正文
论文正文包括绪论、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绪论
绪论一般作为论文的首篇。绪论应说明选题的目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论文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文管类论文的绪论是毕业论文的开头部分,一般包括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以及提出问题。绪论只是文章的开头,不必写章号。
论文主体
论文主体是论文的主要部分,要求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
论文主体的内容要求参照《燕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第五章。
论文主体各章后应有一节“本章小结”。
结论
结论作为单独一章排列,但不加章号。
结论是对整个论文主要成果的归纳,要突出设计(论文)的创新点,以简练的文字对论文的主要工作进行评价,一般为400~1 000字。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论文的取材来源和广博程度。论文中要注重引用近期发表的与论文工作直接有关的学术期刊类文献。对理工类论文,参考文献数量一般为15篇以上,其中学术期刊类文献不少于8篇,外文文献不少于3篇,对文科、管理类论文,参考文献数量一般为10 ~20篇,其中学术期刊类文献不少于8篇,外文文献不少于3篇。
在论文正文中必须有参考文献的编号,参考文献的序号应按在正文中出现的顺序排列。
产品说明书、各类标准、各种报纸上刊登的文章及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著名的内部报告如PB、AD报告及著名大公司的企业技术报告等除外)不宜做为参考文献引用。但对于工程设计类论文,各种标准、规范和手册可作为参考文献。
引用网上参考文献时,应注明该文献的准确网页地址,网上参考文献不包含在上述规定的文献数量之内。
附录
如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译文及外文文献复印件、公式的推导、程序流程图、图纸、数据表格等有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论文的附录中。
lin12345610
一、题目作者:论文题目(宋体二号、不超过20个字)作者姓名宋体四号(单位全名 部门全名,市(或直辖市) 邮政编码) 宋体小四二、摘要关键词:摘要宋体四号:摘要内容宋体小四号关键词宋体四号:内容宋体小四号三、引言部分: 宋体小四号四、正文部分: 正文文字宋体小四号,单倍行距五、标题部分:1一级标题宋体三号标题二级标题 宋体四号标题. 1三级标题 宋体小四号标题3六、图片格式:正文文字中,先见文后见图,全文统一按顺编号,图片格式为JPG格式,分辨率为400DPI以上。七、注释文献:[注释] 宋体五号①注释1宋体小五号②注释2宋体小五号[参考文献] 宋体五号[1]参考文献1 宋体小五号[2]参考文献2 宋体小五号附件:论文格式要求[注:采用A4页面,版面尺寸39字×44行/页]:实验教学环节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探索[注:大标题宋体2号加粗,不超过20字,可列副标题]李三[1],王四,张五[注:作者姓名,4号仿宋](浙江大学, 杭州 310027) [注:作者单位:小5号宋体]摘 要: 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部分,实验教学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从实验教学环节涉及的七个方面内容进行了探索。[注:摘要,小5号宋体,要求概括全文内容]关键词: 实验教学;质量;能力[注:关键词,小5号宋体加粗,一般为3至6个]实验教学在高校的教学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关系着高校教学质量的高低,代表一所高校的教学水平。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涉及人、财、物等诸多因素,本文针对实验教学环节的七个方面内容进行探索,以期提高高校实验教学质量。[注:论文正文,5号宋体,行间距倍,A4普通页面,39 字×44 行/页;文章中变量符号均为斜体,矩阵、向量还需加粗;变量的上标或下标若表示某种含义,则为正体,若上、下标也为变量或表示变动性数字则为斜体;文中英文缩写第一次出现需写出英文全称或中文名,特别是英文摘要中的缩写词第一次出现必须写全。]1 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教学大纲[注:二级标题,4号宋体加粗,行间距2倍]教学计划是教学组织和实施的指导性文件,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大纲应同属于教学计划的组成部分。实验教学大纲是组织和实施实验教学过程中所要遵循的依据,只有将实验教学纳入教学计划,才能有效地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实验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方式、学时分配、教学环节的安排以及成绩评定等。实验教学大纲的拟写,要经过反复的集体讨论与修改,并经过反复的研讨论证与严格的审查,避免因个人拟写而带来的不足。保证实验教学大纲的相对稳定与实验项目的有效开出,才能保证实验教学质量。 实验教学改革[注:三级标题,5号宋体加粗] 教学计划大纲[注:四级标题:5号楷体,空2字,后面接正文] 实验教学大纲的制定必须科学化,与时俱进,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现代人才培养和实验教学内容改革的关系,在制定实验教学大纲时,要反映出一个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样图1 增强配方水泥土的σ?ε曲线[注:图中字体6号宋体;中文标题为小5号加粗;变量符号与单位符号之间用”/”隔开,变量符号为斜体,单位符号为正体,复合单位用括号扩起来。](正文主题内容省略。)样表1 土样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注:中文表题小5,号宋体加粗]参考文献: [注:中文4号宋体加粗][1 ]王和平. 改革实验教学手段,培养应用性人才.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0 ,17 (1) : 1082l10.[2 ]张雅琴,等. 实践教学内容改革的实践思考.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 ,20 (3):59-62.[注:参考文献内容采用宋体小5号字,作者第4人开始写“等”;国外参考文献,作者姓全大写,名缩写为首字母;中文期刊、外文期刊名、中文书名、外文书名加粗;英文期刊名写全或缩写,全文统一,缩写时去掉省略点。]论文格式要求一、题目、摘要、关键词1.论文题目,按常规学术论文标题作出。2.论文摘要,要求摘出(或者说“提取出”)文章的主要观点,或者选摘出文中最重要、最具有新意的某一个或两个观点,不必追求全面反映文章的概貌;客观地把文中的观点摆出来,不以介绍的口气叙述自己的文章讲了哪些内容。摘要篇幅100-300字。3.关键词:3至5个,反映文章最主要内容的术语、概念等。以上三项置于论文之首。二、论文中“注”和“参考文献”的区别1.“注”指作者进一步解释 自己 所要表达的意思,文中标码 ① ,注释内容统一置文末,文末的序号与文中序号一一对应。2.“参考文献”指作者引文所注的出处,一律放文末,文中设序号 [1] ,文献说明统一置文末,文末的序号与文中序号一一对应。页码置于文中序号之后,例: [1](P12) 。3. “参考文献”也指虽未直接引述别人的话、但参考了别人著作和论文的意思,应在段中或段末设序号 [1] ,并在文末注明。本项与第2项不必分列,交叉排序即可。文末的序号与文中序号一一对应。此种情况可以不注明页码。4.同一参考文献多次被引用,文末只标一个序号,文中应多次出现同一序号,在文中序号后加圆括号,注明所引文献的不同页码或篇名。三、文末参考文献格式1.著作[序号] 作者.书名〔标识码〕.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1] 张志建.严复思想研究 [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89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1956 .说明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毛选、邓选以及《鲁迅全集》、《朱光潜全集》等每一卷设一个序号。2.译著[序号] 国名或地区 (用圆括号) 原作者.书名[标识码].译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1] (英)霭理士. 性心理学[M].潘光旦译. 北京: 商务印务馆, 1997 .3.古典文献文史古籍类引文后加序号,再加圆括号,内加注书名、篇名或页码。例如:文中 “……孔子独立郭东门。” [1] (《史记·孔子世家》)4.论文集[序号]编者. 书名[标识码]. 出版地: 出版社,出版年.[1] 伍蠡甫.西方论文选(下册)[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论文集中特别标出其中某一文献[序号]其中某一文献的著者.某一文献题名[A]. 论文集编者.论文集题名[C].出版地: 出版单位,出版年.[1] 别林斯基.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理君的中篇小说[A].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下册[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5.期刊文章[序号]作者.篇名[标识码].刊名,年,(期).[1] 叶朗.《红楼梦》的意蕴[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 (2).6.报纸文章[序号]作者. 篇名[标识码]. 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1]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7.外文文献要求外文文献所表达的信息和中文文献一样多 ,但文献类型标识码可以不标出。[1] Mansfeld,.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and discovery,Chinago: NelsonHall, 1981.[2] Setrnberg,.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88.[3]Yong,. Managing creative people . Journal of Create Behavior,1994,28(1).说明 : 1.外文文献一定要用外文原文,切忌用中文叙述外文,如“牛津大学出版社,某某书,多少页”等等。2.英文书名、杂志名用斜体,或画线标出。四、参考文献类型标识参考文献类型专著论文集报纸文章期刊文章学位论文报告标准专利词典资料文献类型标识MCNJDRSPZ五、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省、市或县)、工作单位(包括邮政编码、所在城市)、职称、学位(何种学科的学位)等。六、年代和数字用法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分数、小数、百分比等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如不能用 96 年、 97 年等。星期几一律用汉字。中华民国和日本明治以前历史纪年用汉字,括号内注明公元纪年,用阿拉伯数字;中华民国纪年和日本明治以后年号纪年用阿拉伯数字,括号内注明公元纪年,用阿拉伯数字,如秦文公四十年(公元前 722 年),民国 37 年( 1948 年),昭和 16 年( 1941 年)等。约数用汉字,如“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整数用阿拉伯数字,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0 周年”。所引古籍的数字用汉字,与所据版本一致,如:许慎 . 说文解字号[M]. 四部丛刊本,卷六上,页九.《朱文公文集》卷三六七、外国人名的表述外国人名在论文中第一次出现时,中文译名后用括号注明外文,例如:当代经济学家诺斯( Douglass C. North )、科斯( Ronald H. Coase ) ; 社会学家泰勒( Charles Taylor ) ; 墨西哥 1991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诗人巴斯( Octavio Paz )等。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例如马克思、列宁、黑格尔、康德、罗素、杜威等,当今经常在新闻中出现的政治家,例如克林顿、布莱尔、布什等,毋须注明外文。研究生论文格式要求1、 论文封面按学校规定统一制作2、 前二页内容:a) 第一页写清题目、导师及本人姓名b) 字体——黑体 二号c) 题目——上距:9cm;左右边距各3cm 装订线:1cm (一排放不下可分二行)d) 副标题:e) 字体——楷体 小三号 正、副标题相距、 第二页下载论文原创性声明。地址:。论文在交到研究生部前这一页必须全部由本人和导师签名,否则研究生部不予接收。4、 目录:a) 提要:中文,字体——宋体 小四号;行距——倍1. 英文,字体——罗马 小四;行距——倍b) 章标:字体——宋体 四号;行距——倍c) 节标:字体——宋体 小四号;行距——倍d) 结论:字体——楷体 四号;行距——倍e) 参考书目或尾注:字体:黑体小四号;行距——倍5、 提要:a) 中文——楷体 小四号;行距——倍 英文——罗马 小四号;行距——倍6、 正文a) 关键词[黑体];关键词内同:字体——楷体、小四号;行距——倍(上下空一行)b) 章标:字体——标宋 小三号;行距——单倍c) 节标:字体——标宋 四号(加粗);行距——单倍d) 正文内容:字体——标宋、 小四号;行距——倍e) 章标开始空二行;章与章之间另起一页;f) 章与节之间空一行; 节与节上下各空一行。7、 结论:a) 标题:字体——黑体 小三号(另起一页);行距——倍(上下空一行)b) 内容:字体——楷体 小四;行距——倍8、 参考书目:a) 标题:字体——黑体 小四号(另起一页);行距——倍b) 内容:字体——标宋 五号;行距——倍c) 有尾注的另起一页,字体与参考书目相同。9、 版心格式:a) 页眉上距:2cm 字体——标宋 小五号 页脚下距:) 页眉从目录开始c) 注脚同页的字体为宋体、小五号;文章编注号用1、2、3……上标d) 版心距边位置:上距3cm 下距3cm 左距3cm 右距3cm 装订线1cm
大家好!我是**班的**,很高兴被选为区优秀少先队员,并有机会在这里发言。首先,请允许我向一直以来关心我们成长的校领导、老师表示最诚挚的感谢!正是有了您们无微不
中国搜文章照妖镜完全免费,每次可检测4000字,可反复使用文章照妖镜不但可用来分析论文抄袭的程度,而且可用来检测自己的博客文章被别人复制、被别人疯狂传播的程度,
不可以的。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
一、论文查重怎么查概述 1、论文写完后查重前先向学校或机构了解清楚指定的是哪个论文查重系统、次数以及要求的查重率标准是多少? 2、论文定稿查重时使用学校指定的查
毛主席提出的,比喻艺术及科学的不同派别及风格自由发展与争论。毛泽东在1957年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