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81

风舞飞雁
首页 > 学术论文 > 锰矿生产工艺研究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凹凸威小姐

已采纳

给你一篇论文吧,还有几篇,想要联系我 两矿法浸出低品位软锰矿的工艺研究 贺周初, 彭爱国, 郑贤福, 余长艳, 刘昱霖 X (湖南化工研究院功能材料所,湖南长沙 410007) 摘 要:介绍了两矿法浸出低品位软锰矿的原理及工艺条件,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以硫铁 矿作还原剂,用硫酸直接浸出Mn 含量为25 %左右的低品位软锰矿,浸出率达93 % ,该工 艺具有能耗少,成本低,实用性强,锰回收率高等特点,为低品位软锰矿的利用开辟了新的 途径。 关键词:两矿法;软锰矿;硫酸锰;工艺研究 中图分类号: TF111. 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 4336 (2004) 02 - 0035 - 03 近10 年来,随着我国锰冶金及锰化工的飞 速发展,对锰矿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高品位的锰 矿日渐减少,锰矿的出厂价近年也在不断攀升, 给锰冶金及锰化工行业的生产成本控制提出了 严峻挑战。我国的锰矿储量十分有限,而大部 分是低品位的。低品位的菱锰矿已在电解锰及 电解二氧化锰中得到广泛利用,低品位的软锰 矿一直无法直接利用,只有通过选矿来提高品 位,这样既提高了成本又浪费了资源。为克服 传统法生产硫酸锰转化率低、能耗大、成本高, 且劳动强度大,对环境污染严重的缺点,充分利 用我省低品位软锰矿,作者开展了两矿法浸出 低品位软锰矿制硫酸锰及其下游产品的工艺研 究。实验表明:该法原料来源广,工艺及设备简 单,操作稳定,能耗低,生产成本低,具有广泛的 实用性,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基本原理 两矿法浸出软锰矿制硫酸锰的研究较多, 但直接利用锰含量低于30 %的低品位软锰矿 制备硫酸锰还未见报道。软锰矿中锰是以二氧 化锰的形式存在的,不能被硫酸直接浸出,必需 要有还原剂的存在,才能将Mn4 + 还原成Mn2 + 再与H2SO4 生成MnSO4 。还原剂有多种,如硫 铁矿、硫酸亚铁、二氧化硫及其它还原剂。作者 选用原料来源广,价格便宜,操作方便,还原效 果好且便于大规模工业生产中使用的硫铁矿作 还原剂,即两矿法。就是将软锰矿、硫铁矿、硫 酸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硫 酸锰,然后再将同时被硫酸浸出的其它杂质除 掉,得到硫酸锰。一般认为,两矿法的主反应方 程式为: 15MnO2 + 2FeS2 + 14H2SO4 15MnSO4 + Fe2 (SO4) 3 + 14H2O 选定的硫酸锰生产工艺流程见图1 。 2 实 验 2. 1 原料及规格 软锰矿:本研究采用湖南省衡阳地区某矿 未经选矿的低品位软锰矿,粒度为01150 mm , 其主要成分如下: MnO2 39181 % ,Mn 25117 % , Fe 7125 % , MgO 0174 % ,CaO 1718 %。 硫铁矿: 采用湖南省某矿硫铁矿,粒度为 01150 mm ,其主要成分如下: S 3517 % , Fe 35186 % ,其中FeS∶1414 % , FeS2∶5711 % 硫酸:采用湖南省某厂93 %的冶炼回收酸 2. 2 实验研究 实验以2 000 mL 的烧杯为反应器,带搅拌 器。首先将一定量的水注入反应器,开启搅拌, 按一定比例准确加入软锰矿、硫酸,升温,然后 慢慢加入硫铁矿粉。加热升温至95 ℃左右,保 温3~6 h ,反应完毕后加入除铁剂,待pH > 5 时,将反应料浆过滤,洗涤,洗水作下次浸取用, 得到的硫酸锰溶液加入除杂剂,在搅拌的条件 下保持一定时间,然后过滤,滤液经静置后再过 滤,以除去硫酸锰溶液中的杂质,干净的硫酸锰 溶液可作为金属锰或二氧化锰、碳酸锰等下游 产品的原料,也可浓缩结晶再干燥得到硫酸锰 产品。 3 实验结果及讨论 3. 1 条件实验 条件实验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进行,固定 软锰矿、液固比及反应温度,选择硫铁矿用量、 硫酸用量和反应时间作为3 个因子来设计正交 试验,每个因子取3 个不同的水平,正交试验各 因子的水平设计见表1 。 表1 正交试验因子水平设计表 水平 因 子 A ( FeS2 ,g) B (H2SO4 ,g) C(时间Ph) 1 A 1 B1 C1 2 A 2 B2 C2 3 A 3 B3 C3 正交试验方案及结果见表2 。 表2 正交试验方案及结果 序号 A B C 1 2 3 浸取率P% 1 A 1 B 1 C1 75. 5 2 A 1 B 2 C2 85. 2 3 A 1 B 3 C3 68. 6 4 A 2 B 1 C1 92. 7 5 A 2 B 2 C2 93. 5 6 A 2 B 3 C3 83. 2 7 A 3 B 1 C1 83. 7 8 A 3 B 2 C2 84. 3 9 A 3 B 3 C3 79. 4 K1 229. 3 251. 9 243. 0 K2 269. 4 263. 0 257. 3 K3 247. 4 231. 2 245. 8 K1 76. 4 84. 0 81. 0 K2 89. 8 87. 7 85. 8 K3 82. 5 77. 1 81. 9 R 13. 4 10. 6 4. 8 因子主次A > B > C 较优水平A 2 B 2 C2 从表2 看出, A 因子中, k2 = 8918 为最大, 说明A 因子中A 2 水平最好,同样, B 因子和C 因子中, B2 水平和C2 水平最好。因此, A 2 、 B2 、C2 为较优水平。由表中R 值看出,对浸出 率影响的因子主次为A 因子最大, B 因子次 之, C 因子较小。 3. 2 最优工艺条件验证 根据正交试验结果, 选取因子中A 2 、B2 、 C2 为工艺条件,固定软锰矿用量,反应温度取 95 ℃,液固比取5∶1 ,进行循环试验,试验的其 中3 组连续数据见表3 。 表3 最优工艺条件循环试验结果 序号 项 目 软锰矿Pg 硫铁矿Pg 硫酸Pg 液固比温度P℃ 反应时间Ph 浸出率P% 1 200 S 110 5∶1 95 4 93. 48 2 200 S 110 5∶1 95 4 93. 60 3 200 S 110 5∶1 95 4 92. 12

191 评论

winnie1103

我只知道让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被还原可以制得,比如乙烯+硫酸+高锰酸钾 之类

149 评论

清影5127

1 黄祖强 黎铉海 潘柳萍,机械活化对锌焙砂浸出的影响,矿产综合利用;VOLNO03; 黄祖强 黎铉海 粟海锋 潘柳萍,机械活化强化锌精矿焙烧的研究,化工矿物与加工;VOLNO05;2002;3 黄祖强 黎铉海 童张法 粟海锋 潘柳萍,机械活化及其在湿法炼锌中的应用,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NO4;;4 黎铉海,黄祖强,刘雄民,王淀佐,邱冠周,机械活化作用下载金矿的形貌特征;金属矿山; ; 2001,论文5 黎铉海,粟海锋,黄祖强,邱冠周,王淀佐,次氯酸钠一步法浸金的原理与试验研究;化工矿物与加工; ; 200101; CA,,论文6 黄祖强 ,董毅宏,黎铉海,“软锰矿湿法常压催化分解黄铜矿的研究”广西化工;;;19967 黎铉海,黄祖强,潘柳萍;Applications of flocculant in bleaching and washing of kaolin,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nglish Edition)1999,6(2):120-123;8 黎铉海、粟海锋、黄祖强、王淀佐*、邱冠周*,“机械活化强化浸出过程的理论分析机器应用”,《有色金属》 黎铉海、黄祖强、潘柳萍、童张法,“膨润土酸活化工艺的试验研究”,《化工矿物与加工》年10月;10 黎铉海、黄祖强、潘柳萍、童张法,“宁明膨润土湿法提纯工艺研究”,《化工矿物与研究》;, 黄祖强,童张法,黎铉海, 等. 机械活化对木薯淀粉糊粘度的影响[A]. 第九届全国化学工艺年会论文集[C]. 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黄祖强,胡华宇, 童张法, 等. 机械活化法制备冷水可溶性玉米淀粉的工艺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31(12): 1-3(核心期刊)13 黄祖强,童张法,黎铉海, 等.冷水可溶性机械活化淀粉制备工艺研究[J].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6,32(1):76-78(核心期刊)14 黄祖强,胡华宇, 童张法, 等.玉米淀粉的机械活化及其流变特性研究[J]. 食品与机械, 2006, 22(1): 50-52, 65(核心期刊)15 黄祖强,童张法, 胡华宇, 等.机械活化对木薯淀粉冻融稳定性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 2006,27(3):58-60(核心期刊)16 黄祖强,童张法,黎铉海,等. 机械活化对木薯淀粉的溶解度及流变学特性的影响[J].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06, 20(3):449-454 (EI收录: EIP063210056142)17 黄祖强,胡华宇, 童张法, 等. 机械活化对木薯淀粉糊透明度的影响[J]. 过程工程学报, 2006, 6(3): 427-430 (EI收录:EIP06289997348)18 钱维金,黄祖强,胡华宇,等.淀粉的预处理方法对其接枝共聚的影响[J].化工科技,2006,14(3):49-5319 黄祖强.化工工艺学教学与企业技术改造对接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教育导刊,2006,(14):50-5120 尚小琴, 童张法, 廖丹葵, 黄祖强, 等.反相乳液五元体系淀粉接枝共聚动力学[J]. 化工学报, 2006, 57(5):1220-1224 (EI收录: EIP063110043301)21 尚小琴, 童张法, 廖丹葵, 黄祖强, 等. 反相乳液法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的研究[J].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06, 20(3):460-463(EI收录: EIP063210056144)22 黄祖强,胡华宇, 童张法, 等. 玉米淀粉的机械活化效果分析[J]. 化学工程,2006, 34(10): 51-54(EI收录: EIP070110349106)23 黄祖强, 黎铉海, 粟海锋, 童张法. 化工工艺专业生产实习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28(增刊): 101-10225 黄祖强,陈渊,童张法,黎铉海. 机械活化对玉米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及老化特性的影响[J].食品与机械,2007,23(1):12-14,30(核心期刊)26 黄祖强, 陈渊, 钱维金, 等. 机械活化对玉米淀粉结晶结构与化学反应活性的影响[J].化工学报, 2007,58(5):1307-1313(核心期刊,EI收录:EIP072410652304)27 黄祖强, 陈渊, 梁兴唐, 等. 机械活化对木薯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及抗性淀粉形成的影响[J].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07, 21(3): 471-476 (核心期刊,EI收录:EIP072810697851)28 黄祖强, 陈 渊, 钱维金, 等. 机械活化对木薯淀粉醋酸酯化反应的强化作用[J]. 过程工程学报, 2007, 7(3): 501-505 (核心期刊,EI收录:EIP072910703176)29 谭义秋,钱维金,黄祖强,等. 机械活化玉米淀粉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的研究[J]. 食品与机械,2007,23(5):37-40 (核心期刊)31 王茂林,黄祖强,谭义秋,童张法,周龙昌.机械活化玉米淀粉与苯乙烯接枝共聚的研究.粮油加工, 2008,(1):102-105(核心期刊)32 袁建微,黄祖强,胡华宇,童张法,周龙昌.机械活化对木薯淀粉与真菌α-淀粉酶糖化效果的影响. 粮油加工, 2008,(2):105-109(核心期刊)33 谢新玲,童张法,黄祖强,张友全,廖丹葵.机械活化淀粉与丙烯酰胺反相乳液接枝共聚反应的研究.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08, 22(1): 44-48(核心期刊,EI收录)34 胡华宇,黄祖强,童张法,袁建微.机械活化强化木薯淀粉液化的动力学研究. 食品与机械,2008,24(1):25-28,31(核心期刊)35 胡华宇,黄祖强,童张法,袁建微.机械活化强化玉米淀粉液化处理的研究.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8,34(4):31-35(核心期刊)36 谢新玲,白守礼,黄祖强,张友全,廖丹葵,童张法.丙烯酰胺接枝活化淀粉共聚物的结构表征.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8,35(3):60-64(核心期刊,EI收录)37 谢新玲,童张法,黄祖强,张友全,廖丹葵.机械活化木薯淀粉丙烯酰胺反相乳液接枝共聚反应.食品科技,2008,(5):34-37(核心期刊)38 谭义秋,黄祖强,王茂林等.机械活化木薯淀粉干法制备深度氧化淀粉的研究.食品科技,2008,(6):32-36(核心期刊)39 胡华宇,黄祖强,童张法,袁建微.双酶协同水解机械活化玉米淀粉的研究.粮油加工, 2008,(6):92-95(核心期刊)40 胡华宇, 黄祖强, 袁建微, 童张法.双酶协同作用机械活化玉米淀粉的水解规律.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3(2):159-16241 谢威,黄祖强,胡华宇.机械活化预处理对木薯淀粉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粮油加工,2008,(8):97-100(核心期刊)42 胡华宇,黄祖强,童张法,袁建微.机械活化木薯淀粉无液化直接糖化的研究.粮油加工,2008,(9):97-100(核心期刊)43 张立颖, 黄祖强, 胡华宇,等. 机械活化木薯淀粉接枝丙烯酸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 化工新型材料, 2008, 36(10): 90-92(核心期刊)44 谭义秋,黄祖强,农克良. 机械活化预处理对木薯淀粉氧化产物理化性质的影响.食品与机械,2008,24(6):20-24(核心期刊)45 童张法,田保华,黄祖强,廖丹葵.机械活化玉米淀粉制备磷酸酯淀粉及其结构表征.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33(4):413-41746 陈渊,黄祖强,谢祖芳,朱万仁.机械活化乙酰化淀粉用作尿素缓释膜的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4-717(核心期刊)47 陈渊,黄祖强,谢祖芳,朱万仁,韦庆敏.机械活化对玉米乙酰化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粮食与饲料工业,2009,(1):16-19(核心期刊)48 熊开朗,黄祖强,胡华宇,张立颖,梁兴唐.机械活化淀粉/PVA共混制备聚乙烯醇缩甲醛的研究.粮油加工,2009,(3):98-101(核心期刊)49 谢新玲,童张法,黄祖强,张友全,廖丹葵. (NH4)2S2O8/NaHSO3 引发机械活化木薯淀粉/丙烯酰胺反相乳液接枝共聚的研究.粮油加工,2009,(4):106-110(核心期刊)50 陈渊,谢祖芳,朱万仁,黄祖强.机械活化玉米淀粉乙酰化反应的研究.食品工业科技,2009,30(3):217-219,222(核心期刊)51 谢新玲,童张法,黄祖强,张友全,廖丹葵.机械活化淀粉反相乳液聚合动力学及机理探讨.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9,25(4):12-15(核心期刊,EI收录)52 陈渊, 黄祖强, 谢祖芳, 朱万仁, 杨家添. 机械活化醋酸酯淀粉包膜缓释尿素的制备. 湖北农业科学, 2009, 48(4): 823-826(核心期刊)53 陈渊, 黄祖强, 谢祖芳, 朱万仁, 庞雪花. 机械活化玉米淀粉微生物降解性能.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4): 293-298( 核心期刊, EI收录)

119 评论

相关问答

  • 钨粉生产工艺研究论文

    以金属钨和碳为原料,将平均粒径为 3~5μm 的钨粉与等物质的量的碳黑用球磨机干混,充分混合后,加压成型后放入石墨盘,再在石墨电阻炉或感应电炉中加热至1400~

    小玩子2603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碳酸饮料生产工艺研究论文

    词语解释拼音:kě lè中文:可乐英文:coke 令人喜悦。《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德行可象,声气可乐。” 晋 陆机 《文赋》:“伊兹事之可乐,固圣贤之所钦

    贝贝塔11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胶水的生产工艺研究论文

    胶水:即一般所用的胶水.配方:阿拉伯树胶10克,淀粉10克,糖40克,水适.量。制法:先用适量水将树胶溶解,并加入糖和淀粉,然后将这些混合物煮沸数分钟,使淀粉溶

    miumiu6571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丙烯酸的生产工艺研究论文

    丙烯酸树脂,是工业树脂的一种,常用于汽车烤漆、装修涂料以及义齿原料等领域。通常被划分为热塑性丙烯酸树脂和热固性丙烯酸树脂两大类。那丙烯酸树脂到底是什么物质,又有

    Mr.白马王爷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酸豆奶的生产工艺研究论文

    大豆含蛋白质约30~40%,脂肪约15~20%;富含人体唯一必需的脂肪酸——亚油酸及丰富的磷脂,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血脂、抑制脂肪血管壁沉积,并具有健脑作用。

    Dianayaoyao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