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凉凉2779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做好文书档案工作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文书档案工作的意义和实施论文,欢迎阅读!文书档案工作的意义和实施论文:《试谈文书档案工作的意义和实施》 【摘要】文书档案的归类、整理,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档案工作者不仅对文书档案要进行比较全面、系统、完整的鉴定,更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分类、归档,使其具有保存及利用价值。本文通过分析文书档案价值的重要性,以及对文书档案管理采取哪些 措施 ,以便今后档案工作者能够更好地对文书档案进行管理。 一、文书档案的意义 文书档案的归类、整理,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书档案主要是一些办理完毕而且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文书。其中所提到的“具有保存价值”,说明了有一部分的文书可以成为文书档案,而有些文件不需要存档,不具备保存价值。这就需要管理者对文书档案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鉴定的问题要掌握精准。2006年颁布的国家档案局八号令本着“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原则,明确规定了机关文书档案归档的范围。这对档案人员的素质要求比较高。档案人员要明确掌握文书和文书档案的界限,熟悉文书档案的规则,一定要认真参照国家和企业的文书档案整理分类方案,把不属于归档范围的文书剔除掉,保留有参考价值的文书,保证文书档案“收集齐全、规范整理、安全保管、合理使用”。 二、文书档案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文书与档案工作的衔接问题 文书与档案工作既有联系又有各自的分工,两者要互相协调,才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但在实际的工作中,文书和档案往往是不同的人员负责管理,这就会使得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在某种程度上脱节。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的衔接存在着诸多不规范现象,公文的格式和处理办法不恰当。 (二)对档案员进行培训 一些单位的档案人员,没有经过档案专业培训,不懂档案的分类、立卷等工作要求,与档案工作的要求相差很大,很少参加继续 教育 培训,档案知识陈旧,急需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三)各部门配合不够,影响着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从单位的各部门收集文件资料,是单位归档工作的重要一环,但在工作的过程中却困难重重,有些部门不愿把归档的文件资料送到档案员处进行统一保管,只为了自己工作的方便不肯上交,时间长了,一些重要的文件资料就容易散失,要追究责任也为时已晚。 三、提高文书档案管理水平所采取的措施 (一)领导加强对文书档案的重视 作为单位领导对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是做好文书档案工作的前提,文书档案的管理人员要积极主动汇报和宣传文书档案工作,向领导者宣传档案工作的一些法律法规常识,让单位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有所认识,争取单位领导的支持。文书档案管理人员也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积极主动地学习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专业知识,更新管理理念,提高综合素质,为档案工作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 (二)规范衔接文书与档案的工作 整理文件是档案管理的根本,而文件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档案的质量,想要提高档案的规范性,必须有高质量的文件作基础,文书规范化处理文件是档案规范管理的前提。文书人员要切实做好文书材料的立卷归档,提高档案意识,实现文书和档案工作系统化,文书人员重视纸张的大小、文字的格式等文件材料的质量,制定标准。例如,必须使用规定的笔进行修改和批阅文件材料。对文件的处理要及时准确,对文件的收发要登记清楚,发现文件有残缺或丢失,要及时查找。对领导开会时的讲话记录及外出等账外资料,要及时整理收集并记录详尽,确保文件材料的完整。 (三)各部门之间要加强合作,做好文件的收集工作 档案管理人员要主动地了解业务部门的工作,经常性走动,获得及时信息,思考档案的工作如何围绕单位的中心开展,怎样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加强档案管理和各个部门的沟通,确证资料收集的顺畅。分清重点收集资料,关注能够展示单位历史、现状、未来发展的资料,为研究服务,提供有价值的证据。做好文书的基础工作,调整文书档案的结构。收集资料是文书档案的物质基础,做好鉴定、保管和统计工作。文书人员要善于收集有用的文件资料,整理单位在活动中形成的反映细节的档案资料,筛选研究,综合分析,认真整合,发挥档案信息功能,丰富档案资源,明确单位的工作在不同时期的重点,服务单位大局,开展文书档案工作。 (四)完善管理机制 文书档案管理人员,要严格执行公文规定,严格审核、签发,杜绝滥发文件现象,认真审核签发的手续、附件是否完善。按照程序复审需要修改的内容,公文的用纸、字体、排版都要按照技术指标进行,利用随文卡片,简明扼要地填写发文稿纸的卡片、文件处理单,制定文件的发文范围,严格控制文件件数,禁止随意抄送。 四、 总结 总之,文书档案管理水平是衡量一个单位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档案管理直接关系档案资料的完整性。提高文书管理工作的地位,加强文书工作和档案管理工作的衔接,增强部门合作,完善工作程序和管理机制,树立文书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意识,做好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提高档案资料的利用率,保证单位的健康发展。 文书档案工作论文:《试谈加强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摘 要]长期以来,文书档案管理的水平,将直接影响档案的质量,是单位工作的重要一部分。进入信息时代以来,客观上对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即实现规范化和信息化。本文将探讨相关措施,进而提高管理的水平,发挥好档案工作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的参谋作用。 [关键词]档案管理;规范化;信息化 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是单位重要的基础性和服务性工作,是一个单位工作业绩与管理水平的历史记载与再现,也是单位领导作出重大决策的重要依据[1]。在数字化时代,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亦当与时俱进,应用网络化和数字化技术创新完善文书档案的管理工作,使其实现规范化、程序化、数字化和网络化,这是大势所趋。 1、创新文书档案管理工作 (1)革新工作方式。档案管理工作者要由以前的被动提供资料角色,转换为档案管理决策的参与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前瞻性。自身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等档案法律法规的同时,更要以灵活易懂的方式向领导和员工主动积极宣传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关注度,尽最大努力使档案工作成为相关单位年度总体规划的重点内容,加大档案管理设施经费投入力度,实现文书管理的规范化和信息化发展的水平。 (2)加强自身建设。信息化时代中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要求相关从业者必须熟练运用计算机以及互联网技术,胜任业务创新的需要。为此,管理人员必须秉承学无止境的理念,主动学习相关知识,不断提升自身应用新型技术工具的水平和能力,力争成为复合型人才,不仅管理才能出众,更要懂得先进技术,只有如此,才能提供快捷方便高效的服务。 (3)完善文书与档案工作的衔接规范。档案源于相关文书,因此文件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其存档后的档案质量,文书部门处理文件的规范化将是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先决条件。文书人员要建立较强的档案意识,做好文书材料的立卷归档[3]。文书人员在起草修改以及誊印批阅文件的过程中,要一直以事后存档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做好文书存档一体化工作。 (4)保证文书档案管理的完整性和时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相关规定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处理文件必须做到准确及时,一旦发现缺失文件,应当立刻查找。相关人员务必确保万无一失,顺利交接完成立卷归档的工作。 2、规范完善文书档案管理标准 (1)健全 规章制度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基础上,与时俱进,进一步在信息时代健全必要的档案的工作制度,落实好责任制,为档案的整理、收集保管等提供规范制度。 (2)规范催收时限。一旦因为其他事务,不能按时或者遗忘及时归还文件,相关人员要在规定时间内及时催收。 (3)确立档案收集的范围。在明确的范围内,必须确保档案的收集具备可靠的广度和深度,为此档案管理人员都要按照要求,扩大档案收集的范围。特别的,对重要会议、重要艺术成果、重大历史事件、科研项目等档案要加强归档收集。 (4)明确各部门职责。档案源于不同部门,最后汇入档案管理部门,因此为了在文书和归档成为档案这一过程,顺利进行,各部门之间应明确职责。同时,档案管理部门与其他各部门应加强协调沟通,以保证档案的收集工作能够顺利展开。 (5)年度汇总归档。在每一年度结束之前,应该审核文档登记表,做好查缺补漏工作。 (6)分类登记。文书在归档之前,分为收文和发文两种。对于不同种类,分别进行登记。就以收文为例,收文登记单要单独成册,标明收文日期、文件号、机密等级、标题、来文单位。 3、规 范文 书档案资料的立卷进档 (1)务必熟悉文件。根据件的特点、性质和作用明确文件所属类别,然后进行分类存档。 (2)对重要文件资料整理立卷。如果需要人工操作管理档案,则通过立卷,有利于对相关文书档案的保管。 (3)注意整理案卷。通过对单位文件进行分类,即立卷工作,将收集而来的文书资料整理成有规律可循的案卷,也就是把有关特定问题或者某项工作的系统的具有密切联系的文件整理成组合体。 (4)重视文书工作。作为文书工作的延伸,档案主要源于文件,是由形成的文件资料办理完毕后转化而成。所以,文书工作直接影响着档案工作质量。 (5)做好归档工作。各个部门的文件将作为工作历史记录,为了确保这些文件材料的完整以及安全,就应当做好归档工作。 4、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 随着计算机以及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传统的文件档案的管理方式终将为无纸化办公所代替。应用计算机技术,建立电子档案,实现档案信息化,是加强档案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必经途径。 5、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一方面应当恪守相关制度,认真学习《档案法》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此为基础,制订相应的《公文处理实施办法》,建立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统一运行的操作规程[1]。同时,把《公文处理实施办法》作为部门规章制度的首位,使得档案的管理工作可以有章可循。 另一方面,档案管理人员,也要提升自身专业水平,高度重视自身从事工作,认识自身责任,以高度责任心,提高各部门文书办理归档的质量,使得档案的管理工作有章必依。 总而言之,随着档案整体规模的扩大,文件材料的收集、档案的修订归类存档任务日益繁巨,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新情况,档案管理工作者,必须以积极进取,一方面加强档案管理制度建设,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另一方面,必须站在信息时代的洪流中,与时俱进,以电子档案为核心突破创新,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在信息化和规范化的结合中,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军萍.如何做好文书档案管理工作[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3(4):110-112. [2]张显峰,刘艳.浅议信息管理技术在学校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2009(7):31. 文书档案工作论文:《浅谈文书工作和档案管理工作的关系》 【摘要】本文从文书处理与档案管理工作的关系,阐述了如何加强文书处理工作,为档案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使之两项工作更好地有机结合,规范衔接,相互促进。 【关键词】文书工作;档案管理 文书的定义:行政学上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为处理事务、交流信息而使用的各种载体的文字、图表、声像等记录材料,又称文件。它是人们社会交往的工具,也是档案的前身。 文书工作是企业行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及时传达企业信息、互通情况、处理问题、交流 经验 的重要工具。文书工作记载了一切企业活动,及时性、指导性、广泛性、连续性是文书的四个特点。 企业档案是生产经营、管理政务和各种活动的真实记录,而文书是档案的基础,文书工作直接影响企业档案管理的质量。 文书处理与档案管理工作是相互衔接的两个流程,是密不可分的两个环节。正确处理二者关系,使之有机结合,规范衔接,对于做好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工作都十分重要。 首先,文书处理与档案管理工作有不同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对象。文书处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文件的收发、分办、传阅、督办、整理、保管等,而档案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收集、鉴定、分类、编目、保管和利用等。它们的工作对象,一个是现在时的,一个是过去时的,属于不同阶段的两个环节。文件办理完毕,其中有保存价值的部分立卷归档后,就成为档案。从这个意义上讲,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文件的归宿,文书处理工作是档案工作的基础,档案管理工作是文书处理工作的延伸。 其次,文书处理工作与档案工作密切联系、相互促进。文书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档案质量,没有完整齐全的文件,也不可能有完整齐全的档案,文书处理工作做好了,就能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和基础。反过来说,档案管理工作又可以促进文书工作更加规范化、系统化。档案工作要审查归档文件是否齐全,归档分类是否合理,保管期限是否准确,实际上是对文书工作的全方位检查。 通过档案工作可以发现文件材料是否系统、归档材料是否完整、文件分类是否规范等,对做好文书处理工作是一种促进。 从文书处理工作和档案管理工作的关系来看,两者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是密切联系的一个整体,文书处理工作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做好文书处理工作是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方面。那么,文书处理工作如何才能为档案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呢? 一是要提高文书人员的综合素质。文书处理工作虽然表面上看是事务性工作,实际上也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文书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和能力直接影响着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不熟悉本单位的业务流程,不了解文件材料的相互关连,不理解一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就难以做好文件归档工作。因此,文书人员要在认真学习《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及《归档文件整理规范》等相关 政策法规 的同时,要按照本单位的工作职能,不断学习相关业务知识,努力提升工作水平,为档案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文书人员还要不断增强责任感,认真履行文书处理条例,严格检查文件质量、认真检查归档材料是否符合档案要求。诸如撰写、修改、批阅文件禁用圆珠笔、红墨水、铅笔、复写纸等,文件用纸、文体、格式要做到规范化、标准化,不能五花八门,每份文件的正本、定稿、重要的草稿、附件等做到齐全完整等等,保证文件符合立卷归档要求。 二是文书人员要树立档案意识。文书人员在文书处理中,要时刻想到档案工作,自觉主动地为归档做准备,规范办理好每一份公文,为后续的档案工作减少麻烦。在平时工作中,要及时收集文件材料,收发文要逐件登记建账,做到有据可查,发现缺少要及时查找。对办理完毕、属于归档范围的文件材料,做到办完一件收集一件,并做好相关的文件材料的分类整理。对于系统性、系列性的事件,不仅要收集正常 渠道 传送的文件,还有一些账外材料,如会议纪要、领导讲话、领导批示等,更应注意及时收集,保证文件材料齐全完整。文书人员树立了较高的档案意识,文件材料收集才能齐全、完整、系统,为归档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要重视定期搞好立卷归档工作。立卷归档工作是文书处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它既是公文处理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始,直接关系到档案材料归档后的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这就要求文书人员在平时重视积累,从公文的撰写、收发到归档、管理,做到全过程监督管理,不遗漏每一个环节。既要采取经常性收集整理、定期收集整理、集中收集整理相结合的 方法 ,做到及时、准确、全面归档,又要特别重视和坚持定期收集整理。文件材料办理完毕,收集事件相关材料,把需要归档的材料进行盖章、装订等前期基础性工作,定期按文件形成的规律及文件的性质,依据事先拟好的分类方案,及时对号入座,分门别类,合理排列,有序存放。这样,既有利于归档文件的齐全完整,又能减轻年终的归档工作量。 四是向“文档一体化”的方向努力。从文书和档案工作的全过程管理出发,公文制发到归档管理一体化是今后的努力方向。“文档一体化”在理顺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两个环节关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文书处理取得的成果,简化文件整理归档工作,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利用档案管理系统和计算机管理的有利条件,调整归档文件整理工作流程,改变原有的每年集中整理归档的习惯做法,使办理完毕的文件能够直接进入档案整理环节,随办随归,从而使归档文件整理变成一项日常工作。 总之,文书人员要增强档案意识,掌握丰富的文书知识和本行业的专业知识,再加上平时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就一定会做好文书与档案工作,在默默无闻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 猜你喜欢: 1. 档案工作方面的论文范文 2. 关于档案管理论文 3. 档案职称论文代发 4. 文书档案工作心得体会 5. 关于档案管理论文 6. 档案管理论文参考范文
warmerting
参加档案工作不久的我,碰到许多人都问及档案工作的一些基本情况,交谈中他们都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知之甚少。诚然,现阶段较从前社会档案意识有所增强,但从总体上看社会档案意识还较为薄弱。即使在机关,档案工作也参差不齐,存在许多问题。在年检中我们发现,一是不少单位没有建立综合档案室,各种门类、载体档案没有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业务档案、会计档案、特种载体档案分散保存的现象尤为严重;二是应当归档的文件材料没有及时收集、归档,散存在部门或个人据为己为的现象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一是历史的原因造成了许多档案馆位于党政机关的深宅大院内,俨然一个保密机关,较为封闭;二是《档案法》虽己颁布近二十周年,但档案法律法规的权威没有真正树立起来,档案执法的刚性也不够。一种违法行为的长期存在并呈普遍性,至少说明相关法律法规缺乏足够的震撼力和威慑力。社会档案意识的增强是做好全社会档案工作的充分和必要条件,如何培养全社会的档案意识是每个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新时期社会档案意识的培养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要探索新时期档案宣传的新方法。只有加强档案宣传,社会档案意识才能得到提高。“酒好也怕巷子深”,档案是一坛酿造多年又陈封许久的好酒,连闻名遐迩的国酒茅台都做广告,何况“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档案呢?1、把开展宣传贯穿到工作的始终,档案工作开展到哪里,宣传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使工作与宣传同步进行。2、抓重点,不断掀起宣传工作的新高潮。根据档案工作的规律性,抓住重点时间、重点内容、重点形式,不断掀起宣传高潮。要掌握好时间,不要错过最佳宣传时机;内容要典型生动,才能吸引观众;形式不能陈旧,否则会使人不屑一顾。例如:在《档案法》颂布重点纪念日前后,开展规模较大的宣传活动,内容上要集中宣传档案法规,除正面内容的宣传外,配合一些违法案例宣传,使人对法律的理解更深刻,效果更佳。形式上不应仅搞搞展览,展览存在较大局限性,应考虑利用电视、报纸、网上、向各单位普发小册子、向各镇、街道提供宣传内容要求他们在各社区、村居代为刊出宣传板报等宣传面广的宣传形式。3、抓时机,把主管领导作为主要宣传对象。各级主管领导对档案工作的有效开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主管领导一般不仅仅是档案部门的主管领导,往往分管几个口、多个部门。档案部门应积极主动、抢抓时机,向主管领导汇报档案工作开展情况、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以取得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在实际工作中应突出一个“勤”字,即勤请示、勤汇报、勤动脑,不失时机、千方百计地争取领导的关注与支持;勤动手,经常把工作情况、计划思路形成材料上报领导。档案部门的重要工作和活动,要争取主管领导参与,以便领导全面地了解档案工作。4、高瞻远瞩,把在校学生作为重点宣传对象。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档案意识应从学生抓起,且学生量大面广,是一个正在集中接受教育的庞大群体和后备力量,目前也是档案宣传的一个薄弱环节,应高度重视。建立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教育功能,教育青少年学生;省、市级档案部门可编写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的档案通俗读物,服务学生教育工作;普及档案知识,让学生完整保存成长足迹,通过整理、制作个人成长档案,学生们重温自己的成长历程,增强档案意识;走进学校,为学生开设档案专题讲座。二要加强档案立法、执法力度。档案法规是档案工作的指南针,依法治档,用强制力强化档案意识的培养。营造以法促规范,以法促发展的良好的工作氛围,加强动态管理,完善执法机制,重拳强化档案意识。十多年来,经过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努力,档案行政执法工作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客观地分析,档案行政执法工作与社会预期和档案事业的客观要求相比,还存在许多问题,并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首先,档案违法现象与行为仍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其次,档案行政执法乏力,违法行为长期得不到有效制裁。档案行政执法的对象有其特殊性,主要是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在许多部门、单位面前,倒显得档案局这个执法主体是弱势部门,加上档案法律法规授予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执法权非常有限,导致许多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因此畏缩不前。因此,加快立法步伐,通过立法,进一步扩大行政处罚的范围,授予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更大的执法权。对于普遍存在的同时危害很大的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出现的拒绝归档、拒绝档案安全保管等进馆之前的违法行为作为档案法规调整的重点。因为这些档案在进馆之间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很大,进馆这后倒相对安全了。同时,要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开展专项执法,使执法工作的影响面日益扩大,努力推进档案工作法治化。三要加强制度建设。其中关键的是开展年检制度和与之配套的将档案工作纳入各县市区年度综合目标绩效考核制度,这两项制度对机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档案工作及意识的全面提高尤为重要,且见效迅速,各地应全面建立。加强重大活动和重点工程档案管理制度建设,对扩大档案的知名度与提高档案意识也大有裨益。四要重视新农村档案工作。在我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一个地方其他档案工作做得很好,农村档案工作未做好,是不完善的,档案意识的覆盖面也大有问题。长期以来,只重视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档案工作,农村档案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正因为农村档案的薄弱,所以应格外关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的形势下,各地应制定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总体规划,全面推进村级档案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村居建设档案、农村基础设施档案、土地承包档案、农村专业合作社、农村龙头企业档案、村民档案、农民素质培训档案、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农业科技档案、农村文化档案。在现实条件下,推广“村档镇管”管理模式。主动加强服务,以规范化为抓手,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整体水平,有力地促进全社会档案意识的提高。五要促进家庭档案观的树立。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档案工作做好了,社会档案意识真正会达到深入人心的境界。家庭档案应成为档案工作的新领域,档案部门要积极倡导开展家庭建档工作,更好地为和谐社会服务。随着生活的逐渐富裕,不管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农民,家庭建档都有了一定的物质条件。各地应积极开展家庭档案宣讲活动,通过建立示范家庭档案,举办家庭档案展览、讲座、经验交流会等,让百姓通过自己的档案感受生活的变化和祖国的进步。这是一项新工作,在建档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档案部门应积极提供技术指导。家庭档案的建立会使百姓充分体会到家庭档案与社会文明的密切联系,更多地感悟“修身齐家”的中华古训,这样社会档案意识也随之提高。六要全面推进民营企业档案工作。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民营企业遍地开花,已成为经济建设的一支强大力量,民营企业档案意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要积极探索开展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培育典型、以点带面、主动服务。举办民营企业档案业务培训班,讲解档案管理业务知识,提高专兼职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及时向民营企业提供有关档案工作业务标准、规范及制度汇编等适用的工作参考材料,引导民营企业档案管理向规范化、制度化发展。积极主动上门为民营企业服务,引导、帮助其开展科学规范的档案工作。通过挖掘档案的利用价值,为企业发展创造效益,使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家认识到档案的重要作用,将档案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建立符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档案管理体系,促进民营企业档案意识的全面提高。
面包超人311
档案的安全管理工作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档案的管理工作更加严格和规范。 下面是由我整理的档案安全管理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浅议档案安全管理工作
摘要:档案的安全管理工作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档案工作的核心内容。本文特别对突发事件时的档案安全管理工作做了一些阐述,归纳起来要做到两点,一是在思想上要提高档案者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二是在行动上要建立和完善重要档案的保护机制,从而保护好重要档案乃至绝大多数档案信息的安全,使档案的管理工作更加严格和规范。
Abstract:The file securi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archival work, is the archival work core issue. This particular file when the safety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has made some elaborate, sum up to do two things, first, in thinking of those files to improve security awareness and self-protection; second is to build in action and improve the protection of critical files, important files to protect the security of information and even the vast majority of files, so file management is more strict and standardized.
关键词:档案 安全管理 突发事件 灾害 应急机制 防范措施
Keywords:archives safety management emergencies disasters emergency response mechanisms preventive measures
作者简介:刘璐璐(),女,山东德州人,中州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处助理馆员。
档案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具体的管理性工作,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一个单位或部门在一个阶段或一个历史时期的完整性。当前,在我国乃至整个世界范围内,公共安全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灾害事故在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灾难的同时,也敲响了公共安全的警钟,因此档案的安全管理工作更显得重要,制定相应的应急机制和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因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等原因造成的档案原件的损失,保障档案的安全,以促进档案工作健康发展。
档案工作的安全管理不仅要落实于平时,特别是在重大灾难和突发情况来临前,更要加强管理和保护,争取使破坏性降至最低,保护绝大多数档案以及重要档案文件的安全。针对档案安全问题,具体要做到两点:
一、提高档案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
制定档案安全防范和保护制度,防患于未然,各立档单位或部门要加强科普应急宣传等工作,将灾害预防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并且将其视为档案安全工作的核心环节和主要任务之一。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做好处置档案突发事件的思想和行动上的准备,对已有档案文件信息要加强安全和保密意识,完善工作体制,强化安全管理。比如,平时做好档案安全的应急演练工作,确实提高应对灾难的紧急处置能力。要确保档案信息利用安全,正确处理档案开放与保密的关系。制定档案开放办法,严格控制开放档案的内容、档案复印件和部分档案记载的内容在各种媒介以及公开场合的发布。
二、建立和完善重要档案的保护机制
许多重要信息一旦被毁或者失去,就很难再获得。对于一个机关,一个企、事业单位,重要档案信息是其在危难关头继续维持运作的关键。因此,对于重要档案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妥善保护。
1、对纸质文档的保护
对于纸质档案文件来说,它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很大,具体来讲,温湿度、灰尘、外来磁场、机械震动、光线和有害气体,都不利于纸质文件的保存。一旦被毁,将不复存在,对它们要采取特殊的防灾措施。一般的方法是进行复制。复制包括在场存放和异地存放。在场存放是把拷贝过的文件放在办公地点,对其采取特殊的防灾措施,如使用防火、防盗性能更强的装具等。异地存放是把拷贝过的文件放在办公地点以外的地方,因为灾难一般不可能在不同的地方同时发生,这种方法能有效防止毁灭性打击。
2、对电子文档的保护
相对于纸质档案文件,电子档案文件最常用的方法是对其进行电子备份。若遇到突发事件,可以从数据存储系统中取回数据,恢复系统。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档案文件逐渐由纸质文件发展到电子文件。电子文件制成后要及时积累、及时收集及归档,可以防止信息损失和变动。⑴归档时应对电子文件进行全面、认真的检查,电子文件与相应的纸质或其他载体文件的内容及相关说明是否一致;在内容方面检查归档的电子文件是否齐全完整,真实可靠;软件产品的源程序与文本是否一致等。⑵检查归档电子文件载体的物理状态,有无病毒,读出信息的准确性等。⑶归档电子文件应使用光盘作为存储介质存储,对所有归档的电子文件应做保护处理,使之置于只读状态。⑷对电子文件要定期进行安全性、有效性检查,发现载体或信息有损伤时,应及时采取维护措施,进行修复或拷贝。⑸为每一份电子文件建立必要的记录,记载文件的形成、管理和使用情况。对电子文件的信息记录要具有实时性,要随时将需要保留的信息记录下来。这种跟踪记录的信息具有原始性,可以成为证实电子文件真实可靠的有效依据。⑹在档案信息存储安全方面,增强档案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意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做好身份认证和密钥管理,加强对档案管理系统的监控;保证在线管理系统的安全,对网络设立信息系统防火墙、密码访问控制,安装保密隔离卡,建立备份与恢复系统,不断完善档案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同时,在管理上建立了电子文件归档制度和文件管理的记录系统。存储档案信息的设备要加装有效的防毒软件,内部局域网要与一切外部网实行物理隔离;各种数据库要及时进行备份,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保密和系统运行安全可靠。⑺在利用安全上不能只强调利用而忽视保密,也不能只强调保密而限制利用,应坚持利用和保密并重的原则。严格执行管理制度,从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两方面有效保证档案数据库和电子档案的安全保管工作,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
三、结束语
总之,档案的安全管理工作在合理规范的同时,各立档单位要遵循“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的原则,对监测到的事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及时处理,积极加以防范,以便在危险发生后能快速反应,使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降到最低程度,从而有效地保护档案资源。
参考文献:
[1]王媛媛.浅谈档案管理的安全保护工作[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07)
[2]郭汇安,丛培丽,何广源.安全工作警钟长鸣[J]. 山东档案, 2001,(05)
[3]庞晓荣.档案工作如应对灾难的发生[B].山西档案,(2007)01-0036-02
[4]杨萍.电子文件安全保护的六点要求[J].北京档案,2006,(06)
[5]张寒凝.谈电子文件信息的安全防护策略[J].江淮论坛,2007,(04)
[6]电子文件管理研究课题组.保证电子文件信息安全的管理措施[J].科技档案,2001,(06)
[7]张艳玲.对电子文件管理的思考[J].档案天地,2007,(09)
[8]王朝阳.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及安全问题[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02)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档案安全管理论文
开题报告实际是很好写了就是你的论文的提纲加上你写的题目的研究意义、目的还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这些东东不会进入档案。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只是为写论文做准备的,一般学校,要求硕士论文上传到学校图书馆保存,博士论文要求上传到国家图书馆保存。
论文开题报告基本要素 各部分撰写内容 论文标题应该简洁,且能让读者对论文所研究的主题一目了然。 摘要是对论文提纲的总结,通常不超过1或2页,摘要包含以下内容: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对档案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档案在社会各项事务中的作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档案管理方面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学生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开题报告本文简介:学校标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学生档案管理系统作者:****学号:*********系别:信息技术系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