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38

笑傲江湖之悟空
首页 > 学术论文 > 澎湃新闻时政报道特色研究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万涛空间设计

已采纳

央视女记者王冰冰这两年持续走红,迅速成为媒体业内现象级人物。不仅在业界,“王冰冰为何走红”也成为了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公开资料显示,王冰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2020年9月22日央视新闻在b站官方账号上发布的一篇名为《总台记者王冰冰:“快乐小草”,再也不用担心会“秃”了》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视频,出镜记者王冰冰在视频中所展现出的甜美的长相和专业的技能被b站网友成功“捕获”,视频首天播放量超过500万,相关话题同时登上微博热搜,出镜记者王冰冰被网友称作是“央视收视密码”。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福建广电集团旗下期刊《东南传播》杂志,近期发表了上海大学博士生导师周宇豪与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郭歌共同署名的一篇论文——《主流电视媒体出镜记者的转型路径探析——以央视记者王冰冰为例》。文章专门对央视新闻出镜记者王冰冰走红的实际路径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作为央视出镜记者的身份,王冰冰带着央视新闻的标签成功“出圈”,实现了跨媒介的完美联动。王冰冰之所以能够在众多优秀的央视女记者中脱颖而出,离不开其人格化的报道策略。与央视以往庄重、严肃的记者形象不同,王冰冰针对用户多维需求重塑职业画像,破除刻板印象之壁垒,将传统记者职业身份去魅,重塑了萌态的新闻感官,迎合了新媒体平台用户的审美需求。在融媒体环境下,出镜记者王冰冰不再是单一的符号,而是有个人主观意识的新闻带入者。

84 评论

想疯狂旅行

王冰冰的出现,让大家对央视有了新的认知,原来央妈也喜欢这种萌妹子!很多男生都叫王冰冰老婆其实并不是因为她有多漂亮,而是因为她身上有着东北女孩特有的朴实,加上其清纯颜值,看上去就如同20岁的少女一般。大大的眼睛,不笑时黑白分明,笑起来睫毛弯弯,颇为可爱,就像冬天的暖阳,散发出温暖人心的力量。业绩扎实王冰冰201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吉林大学是985高校,她学习的是播音专业,之后进入央视工作,2016年开始作为外派记者,常驻吉林,负责央视吉林方面的新闻报道。基本重大新闻都会参与报道,包括农业项目、黄河水土保护、空军装备、旅游新闻,甚至之前央视春晚长春分会场,她也会参与报道新闻,作为主持人,王冰冰是全能选手。永远不会塌房作为央视记者,王冰冰的政治背景肯定是清白的,并且王冰冰每次发动态都要经过央视的审核,所以王冰冰塌房的概率几乎没有,尤其是在这个日渐爱豆化的市场中,王冰冰的粉丝虽然有些饭圈思维,但是也在可控制范围内,不会出现饭圈那种特别污遭的现象,因此完全不用担心王冰冰会塌房

108 评论

rosebonbon

澎湃新闻的背景是上海报业集团。

“澎湃新闻”是上海报业集团改革后公布的成果。澎湃新闻创办于2014年。结合互联网技术创新与新闻基本价值传承,澎湃新闻拥有超过400名记者与编辑,通过图文、视频、VR、动画等全媒体新型传播方式的综合运用,已迅速成长为中国媒体融合发展的领跑者之一,影响力在中国新闻网站中位居前列。

扩展资料:

产品特色:

1、新闻资讯

澎湃新闻专注报道中国时政、财经、文化、思想,实时跟踪时事动态,解析经济时局变化,倾身关注社会民生。

2、视频直播

感受第一视角记录真实现场,实时了解最新进展,连线直播深度剖析新闻事件。

3、思想

理性建设性,紧扣脉搏普及新知,坦率争论碰撞思想。

4、澎湃号

整合湃客、政务、媒体三大平台,采取“邀约+严选”的模式,邀请专业领域优质创作者、权威政务及媒体机构入驻。

参考资料来源:澎湃新闻官网-关于澎湃

131 评论

Rainniebaby

@刘春:最近澎湃新闻很火,主要是几篇原创的时政大稿。但老汉认为,这并不意味着以原创内容为特色的新闻门户网站澎湃网的成功,因为再多的原创也支撑不起一个新闻门户,而基于PC端的门户本身就在衰落中。澎湃新闻最近的火爆仍然来自公共账号来自移动端的转发传播,澎湃的未来在APP在移动端。@武大沈阳:【关注@澎湃新闻】网络舆论场有数家比较具有舆情穿透力的大媒体如:人民系、中国网事、环球时报、南方媒体和财经财新等,现在看来要新出一股上海力量了。近期澎湃新闻来势凶猛,出现了好几篇高曝光的热点舆情稿。是昙花一现,还是力道永劲,值得关注。紧跟热点、快捷报道、创新表达也许是条路。@魏武挥:【上报集团“澎湃”上线:请有节奏的烧钱】澎湃不仅让你感觉上东西多,事实上东西也多。说到底,可能还是太有钱了。真正的创业项目,哪里会上手就那么多原创内容供给。有钱烧是好事,但有节奏地烧,才是正确的。@吴飞微议:“澎湃”是上海报业集团改革后公布的第一个成果。根据上海报业掌门人裘新的构想,该集团未来的新媒体战略将集中于两种模式:第一种是通过优质原创内容吸引流量,依靠海量用户来获取广告收入;第二种是面对窄众人群,以高度专业化的内容和精准服务获得用户付费收入。@王甘霖:虽然@澎湃新闻的微博和微信公众号还没有更新,但从其网站发布新闻来看,不得不承认,上海报业集团斥资两个亿打造的澎湃新闻网,必将成为中国第一新闻网站。该网站体现了六个字:及时、独家、深度,哪怕是财新网、财经网都得逊色几分。 在扯氮集博主魏武挥撰写的《少即是多》中,他写道:上报集团的澎湃项目终于上线了,当我热爱时政信息的父母听说这个事后,第一时间拿出他们的手机和平板(安卓系统)要我帮他们装上。我折腾了颇有一段时间,因为澎湃网站上居然没有应用下载,还非要我先去装个360或豌豆荚才能下载这个app——不知道澎湃的人怎么想的。我个人倒是很早就从私人渠道拿到过澎湃的app,装在手机上后给不同的朋友展示过,意见五花八门,但有一点,所有人都是一致的:内容太多了。这是一个定性的表达(拿着我的手机,他们也不会把玩太久),我们需要定量一点。澎湃的网站上列出了四十七个栏目(或者说标签,tag,但一般人搞不明白栏目和标签的区别,第一时间都会认为这是澎湃的栏目设计),标记为(2014年)6月28日这个时间(这可是周六)的文章有六十四篇。澎湃的手机端,在不断下拉时,会源源不断地展示出更多的内容,似乎给人一种没有底的感觉——这是对Pinterest的一种模仿,但我个人以为,Pinterest是轻阅读,澎湃不是一个轻阅读产品。换而言之,澎湃不仅让你感觉上东西多,事实上东西也多。六十多篇文章,每篇如果两千字,那就是十几万字的节奏,可不就是一天生产一本书!——还是大周末的周六。创造了术语信息检索与描绘符的穆尔斯在1959年提出过一个穆尔斯定律:当拥有信息比不拥有信息会给用户造成更大的痛苦和麻烦时,用户会倾向于不使用信息检索系统。信息会带来痛苦与麻烦。这一点我们都有所体会。——老实讲,穆尔斯本人,是反对海量信息的。信息架构学之父莫维里在他的《随意搜寻》一书里也这样提到:现在我们关注的焦点理应从创造丰富的信息转移到解决注意力分散问题。现在来看看澎湃这个产品,官方对它的定位是时政和思想,一位朋友和我这样说道:我们想要给人的感觉是,你要是喜欢政治,来这儿就够了,全中文互联网所有最好看的政治思想内容都在这儿了。这个定位不能说是错的,中文世界里这一块基于种种原因的确有一些欠缺,但我个人的看法是,一开始如此之多的内容,有黑云压阵之感。当用户产生负担感之后,会逃离这个系统。事实上,标题里的少即是多,我并不是完全接受,互联网受欢迎的产品都是功能复杂的(想想时下最流行的微信吧),但它们不是一开始就功能复杂的。第一版的QQ简单到安装包连1M都不到,在慢慢增加供给时,用户的承受力会提升。对澎湃来说,同样如此。没有这个必要一开始就如此庞大的内容供给,即便是可以自定义栏目,四十七个栏目会让人选择不能。 此外,在2014年7月17日举行的2014中国传媒品牌高峰论坛上,上海报业集团副社长王伟提及最近颇受人关注的“澎湃”,称本来是定于7月21日上市,但还要延续一段时间,“界面”预计在8月能够推出。王伟称虽然尚未正式上线,只是在公开测试,但“看到有的评论认为‘澎湃’的内容及时、独家、深入。”作为上海报业集团改革后公布的第一个成果,根据上海报业掌门人裘新的构想,“澎湃”要成为“中国第一个新闻问答产品”,通过与读者的互动,分辨真相和谣言,并将核实结果实时更新。王伟也对“澎湃”进行了阐释,“澎湃是定位于通过新闻加思想的优质原创内容吸引流量,澎湃是借助于《东方早报》的品牌和团队建设起来的,用纸媒研究者传媒老王的话来说,这一举动表明东方早报的品牌在转型上开始脱胎换骨。”参加论坛的学生在肯定“澎湃”发布的内容很有力量、很有影响力、而且速度很快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质疑,“澎湃在重视内容开发的过程,或者重视内容的生产同时,为什么对它的渠道建设还很有限呢?”王伟坦诚,应该是更注重渠道建设,不是不重视,可能是还来不及,“‘澎湃’项目目前是在草创初期,所以它肯定还有很多方面会没有顾及到,它想打自己的品牌,想把自己品牌当中最核心的部分先打造出来,我觉得它一直在对外灌输这样一种理念,也就是所谓新闻+思想。它的一些运作模式是形式上的,和我们原有的新闻组织方式有所不同,包括呈现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大家可以注意到它是一个新闻网站,也有移动平台上能够阅读的,在移动平台上阅读的部分都在测试当中。它的展示方式和大家网上看到的版式、条块划分不一样的,它是采用了项目制的方式,据说有80个左右的方块表。我觉得它主要的精力是放在塑造核心品牌和内容上,可能他们觉得现在微博高潮过了,微信有积累的过程,如果它在网页版和移动平台上能够阅读的话就能够达到它的最初目的。

335 评论

明亮宜家

上海报业集团成立之后,传出澎湃和界面两大项目的消息,现在澎湃已经露面,界面仍然只有传说。都挺值得说道说道的。简单说两句,得空再更新。未完成。几个时政猛料数篇深度报道(如令、芮、余刚)让澎湃项目惊艳亮相,但目前看网站只是雏形,客户端还在测试,整体上处于未完成阶段。定位。定位清晰,气质鲜明,自谓“专注时政与思想”,看所列出的栏目或标签可知:“中国政库”“中南海”“舆论场”“打虎记”“澎湃防务”“一号专案”“上海研究”……严肃的高大上风格。从内容上看确实有些像德拉吉报告和赫芬顿邮报,但气质上显然要更正一些。不过用户到底想看什么在看什么就不是站方能控制得了了,此时此刻的热新闻排行——价值。主要在内容生产上。媒体人心惶惶都在琢磨怎么止损营利之际,澎湃认真做好内容的姿态十分可贵。而其内容确实可圈可点。粗浅的说,就是选题够新、速度够快、尺度够大且做的专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门户网站还是媒体网站,其实“编辑思维”强调的都不够,拷贝剪切的工作做的多,稍往前迈一步花心思经营内容的意识不够。澎湃目前做内容的方法让我想到网易的另一面、腾讯的今日话题等原创栏目,很显然在不断判断公众想要看什么需要看什么,并有意识地去满足这种需求。这种新闻代理人的思维很赞,可惜难以*贯彻到每一条内容中去,舍不得放弃各种突发和热点,自然容易稀释真正的精华。

151 评论

相关问答

  • 2019时政新闻论文

    时政是时事政治的简称。就是某个时间段发生的国际新闻,从国际局势出发纵览全局,概括性比较强从大局出发的事件。而时政新闻则是关于国家政治生活中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

    兔宝宝装饰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人民网时政新闻研究论文

    (如何看待农民工返乡潮时政论文 )最近一段时间,令人关注的是农民工返乡的新闻。 据安徽媒体11月30日的消息,该省已有40万农民工提前返乡,占外出务工农民工总数

    口秋口秋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研究论文新闻报道的区别

    新闻里的人和话不可以用到论文里。论文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ùnwén,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

    Herculeses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新闻报道页面设计研究论文

    网络新闻编辑研究中文提要5-7英文提要7-9从网络新闻到网络新闻编辑9-16一、新闻与互联网9-11二、网络新闻的定义与网络新闻传播特点11-13(一)网络新闻

    蝉翼之円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时政新闻国内研究现状论文

    面对当前的国际形势,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摘 要] 中共十六大对刚迈进21世纪的作出了两个清晰而准确的基本判断:一是党所处的历史方位,二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

    馨怡FANG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