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19

神話0814
首页 > 学术论文 > 新闻摄影毕业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蝉翼之円

已采纳

唔。。新闻专业的么1、我国新闻队伍中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缺失和复位2、毛泽东新闻思想研究3、邓小平新闻思想研究4、刘少奇新闻思想对当代新闻改革的启示5、中国最近十年的新闻改革6、新闻失实的原因和新闻失实的防范7、我国当前违背新闻职业道德的表现和症结所在8、略论我国当前的新闻舆论监督9、论都市报新闻与党委机关报新闻的区别10、论新闻媒体的负功能11、论新闻自由与媒体的责任12、论新闻的基本规律和特点13、汶川地震报道研究14、新闻类博客研究15、发展新闻广播必要性的现实意义16、邹韬奋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探讨17、中西新闻评论风格之比较18、后奥运时代的央视体育报道19、地方新闻网站的发展策略研究20、网络新闻标题与传播效果研究21、论新传播环境下的媒介素养教育22、新传播时代媒体对个人空间的侵蚀23、浅析如何避免新闻策划中的炒作行为24、新农村频道如何办出特色25、我国报纸奥运报道策划研究26、突发性事件报道策划研究27、探索会议新闻的创新之道——两会报道策划创新研究28、网络新闻标题特色研究29、论网络媒体公信力的塑造30、“装嫩”时尚与广告表现31、中国元素回归与广告表现32、企业公益时代的广告策略研究33、农村市场的广告传播研究34、试析广告的创意表现35、城市媒体的创意与开发36、西方媒体的虚假报道与媒体自律37、跨国传媒公司在中国的市场运营分析38、国际传媒与国际传播(相关内容)39、新闻教育改革的紧迫性——从学生的角度谈起40、<鲁豫有约>与<杨谰访谈录>比较研究41、专栏时评的现状和问题42、古今民谣的时评性43、乐府诗的新闻性44、新闻发现力的历史性思考45、媒体报道与地区形象的塑造46、论记者的角色定位47、创造良好的访问条件是采访成功之保证48、新闻摄影实践的困惑与解惑思考49、大学新闻专业的摄影教育之我见50、新闻影像传播价值探讨51、中原报刊新闻图片运用现代现状与改进对策52、图片新闻与电视新闻关系探讨53、新闻摄影“视觉语言化”的难点与攻克途径54、新闻摄影的社会功能探讨55、新闻的故事化问题研究56、新闻报道平衡的思维断想57、古诗文基本共与新闻写作58、以人为本——论新闻报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59、新时期典型报道研究60、论都市报崛起对中国报业的影响61、论新时期新闻舆论监督的拓展与深化62、转型期新闻职业道德问题研究63、试论经济报道的社会视角64、现代报纸新闻策划浅论65、试论现场短新闻66、试论体验式报道67、试论经济类报道的服务功能68、试论经济类报道的服务功能69、新闻文体创新与发展研究70、试论新闻中的数字运用71、突发性事件报道研究72、报纸专副刊报道研究73、解释性报道初深74、党报新闻标题研究75、晚报新闻标题研究76、晚报与都市报竞争的“双赢”之策77、我国转型时期的都市报研究78、郑州报业市场现状调查与思考79、新闻采访中的“拆墙”艺术80、新闻从业人员的伦理困境和理性思考81、新闻娱乐化成因刍议82、在经济全球化视野中发现新闻83、都市报民生新闻发展走向探析84、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写作变革85、试论新闻报道的故事化倾向86、党报新闻写作改革研究87、主流媒体的品牌建设探析88、教育类新闻报道的问题与改进89、试论大学报的内容创新90、网络新闻报道研究91、大公报新闻报道研究92、通讯的报道创新——以《中国青年报》冰点栏目为例93、试论娱乐类“八卦新闻”94、《南方周末》的报道特色95、报网互动中的新闻报道创新96、地市报的改革出路研究97、论新闻媒体“正面报道”为主98、广告新媒介研究99、广告劝服与认知失谐理论100、新闻报道“三贴近”的基本路向研究101、改进和加强农村报道研究102、“新闻民工”的成因和对策研究103、《环球时报》的报道特色研究104、浅析时政类新闻周刊的内容竞争策略105、“政治家办报”的现代启示106、当前我国舆论引导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07、当前弱势群体传播的渠道分析108、党报引导舆论现状及方法109、寻找新闻背后的新闻110、古诗词意境与新闻美感111、古典文学修养与新闻语言112、灵丹一粒,点铁成金——古诗词经典语句在新闻标题中的改造性运用113、古代杂文的新闻性114、论社会新闻的“软”与“硬”115、穆青人物通讯特色研究116、穆青新闻主张研究117、穆青新闻实践118、试论散文笔法在新闻文体中的运用119、手机媒体的组织传播功能120、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121、手机短息与社会公共安全122、探究现代政治广告123、电视节目的构成要素分析124、试论电视栏目策划的成功要素125、试论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趋势及特点126、以情动人,寓情于理——高卷入商品的情感诉求127、试论都市报言论特色128、人民网BBS言论选题特征分析129、人民日报“论坛评论”特征分析130、CBS新闻时事栏目《六十分钟》研究131、真实的力量——论调查性新闻的功能132、节目主持人的的文化素质问题研究133、节目主持人的现状及未来趋势134、我国主持人的优势及劣势135、节目主持人与主持人节目的问题研究136、发展主持人节目的优越性和必要性137、我国节目主持人素质的现状及发展的方向138、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素质139、网络广播与传统广播的比较问题研究140、当代广播传媒中发展新闻广播的重要意义141、广播传播中的文化问题研究142、我国广播节目和传播特色及未来趋势143、广播节目编辑艺术的探讨144、试论当代广播媒介中广播节目现代及发展变化145、试论广播宣传的“符号”特色146、中国电视频道专业化的现状和问题147、论主持人在名牌栏目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148、《百家讲坛》与《世纪大讲堂》比较研究149、电视民生新闻现象探析150、电视新闻隐性采访方法的运用151、天下风云—报人——XXX的记者生涯152、采访中的情感因素探究153、论“偷拍偷录”采访资料的诉讼证据价值154、同质化背景下的差异化采写155、论隐性采访的优势156、传媒中健康资讯对女性的负面影响157、广告创意中的幽默表达158、广告中的“性”诉求159、访谈节目在我国的发展及走向160、“假日报纸”新闻误区浅探161、论科技新闻报道的贴近性162、论广电从业者的角色错位163、中外言论写作风格比较164、社会阶层与广告、产品定位165、路透社成功运作之探析166、新闻集团媒体经营之探析167、权威信息来源初探168、谈“问题竞争谋者胜”169、消费角色与广告策略170、消费者态度形成和改变过程中广告的作用171、信息时代的公众媒体素养172、浅谈学习型媒体的建构173、学习对消费者态度及行为的影响174、对报纸版面设计趋势的观察与思考175、论热点难点报道的策划意识176、中原摄影与中原文化177、广告摄影表现的难点与攻克途径178、广告摄影与新闻摄影异同179、论灾害报道的社会功能180、“虚拟世界”与媒介环境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181、英文报刊的特点分析(或相关研究)182、解读虚假广告现象183、古文基本功与新闻学子的发展“后劲”184、呼唤绿色收视率185、论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区别186、谈采访中提问的技能与技巧187、旅游广告策划188、招商广告策划189、服务广告策划190、汽车广告策划191、地产广告策划192、化妆品广告策划193、饮品广告策划194、食品广告策划195、服装广告策划196、电器广告策划197、传媒广告策划198、政府广告策划199、公益广告策划与创作200、商业企业广告策划201、通信服务企业广告策划202、通信工具广告策划203、媒体策划204、餐饮广告策划205、宾馆酒店广告策划206、产品上市广告策划207、市场拓展广告策划208、医疗广告策划209、烟草广告策划210、高校形象策划要多看看网上相关的资料,对人文关怀有深刻的理解,你写的模糊的原因很可能就是因为你没有搜集够足够的资料,对这个概念还理解不透彻所造成的。既然写人文关怀就要从正反两个角度,讲一下目前的现状,应怎样改革,怎样在新闻中体现,还有关于人文关怀的争论。思路要清晰,多用逻辑思维,毕业论文要体现逻辑性和平实的语言。加油咯,祝你一切顺利。

355 评论

2014兔兔

内容提要:本文站在新时代的门槛上,从充分分析读图时代下图片发展的重要性和地位性的战略眼光出发,通过认真分析新时代下新闻摄影的现状,进一步审视我们摄影记者整体队伍综合素质存在的问题——新闻摄影报道缺乏个性化;新闻摄影报道实质性不强,报道不很深入;新闻摄影报道时效性不强;摄影记者缺乏精品、大片意识。从而最后总结出我们摄影记者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的结论。找出问题,旨在解决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以便于指导实践。在大篇幅的论述求证过程中,本文又很明确、很鲜明地提出了中心论点——摄影记者在取得外满的同时,更要注重内满。针对这一中心论点,本文是以唯物辨证法为指导思想,又以新闻摄影的主体——摄影记者为中心,从报社(摄影记者)服务的本体(受众)角度切入论述,即受众的五个心理特征:好奇心理、得益心理、求知心理、接近心理和比较心理。从而进一步深入到中心论点的论证,在展开论述过程中,本文很不自量力地提出了九大管窥之见:摄影记者首先要提高政治素质;摄影记者要树立时刻学习的意识;摄影记者要善于总结和研究采访中的技巧;摄影记者要努力培养自己干大事的性格;摄影记者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增强交流与加强学习;摄影记者要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摄影记者要熟练掌握现代数字网络技术;摄影记者要提高艺术修养;摄影记者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来工作、创新。为了撰写本文,作者先后几次都做出了较大的努力,但目的只有一个——希望朋友们看了文章之后能有所收获。 主题词:读图时代 摄影记者 新闻摄影 素质培养 引言: 在各大新闻媒体从事摄影活动的人们,我要向你们致敬!因为你们在无休地奔波辛劳着,新闻摄影发展到现在很不容易,如今又如何向未来进军,世人一直在不断地探索。摄影记者队伍起步较晚,而且一直以来队伍层次不一,其中有许多记者同志是土生土长起来的,在现今时代看来,这支队伍发展比较吃力。随着年纪的增大,又存有被淘汰的风险。我们知道21世纪已经步入了图象时代,世人又称其为读图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那些枯燥的文字了,读者看图片的兴趣比文字大得多。正如英国现代美术史学家贡布里所说,“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视觉时代,我们从早到晚都受到图片的侵袭。图象的唤起能力有时优于语言。”今天,新闻摄影已经出现了新闻跟着图片走,图文并重的良好发展势头。但我们又要清醒地认识到,就是在今天,我们的报社和摄影记者,都受到着不同程度的威胁。这种威胁来自于现代网络媒体,正因为网络媒体的快捷便利、形象直观在不断地冲刺着报纸。但它们却谁也不能替代谁,各自在竞争中生存壮大。网络的红火,必然导致图片的热销,稿酬的增加,又会进一步促使许多自由撰稿人的出现,这就充分表现在新闻摄影爱好者们身上。当然,这其中报社内部也会出现激烈的竞争,像现在出现的两栖记者,可以说对摄影记者又将是一个大挑战。当21世纪到来的时候,新闻摄影将会遇到哪些新情况,发生哪些新变化?作为一个新闻摄影工作者,需要思考在先,准备在先,因为机遇总是厚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回顾历史,我们知道新闻摄影发展的过程存在着两种状态:一种是从量变到质变,一种是由日积月累到日新月异的变化。科学技术的飞跃,带来摄影器材和技术的进步,玻璃底片被胶片取代,双镜头反光被单镜头反光取代,镁光灯被电子闪光灯取代……直到傻瓜相机,数码相机的问世。器材的先进引领摄影记者不断在技术上取得先进。人的观念的变革,带来新闻摄影的创新和繁荣。特别是当今报社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大媒体都纷纷出大资为摄影记者们配备了先进的武器装备。读图时代的到来,摄影记者和图片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的肯定,其地位在逐年地上升和稳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图片的期望值也在逐步的提高。因此,摄影记者拍摄出高质量的新闻图片已是主流所趋。很现实,高质量的图片须有高素质的摄影记者才能胜任。所以说,摄影记者注重内满是时代要求。我们摄影记者如何在时代激浪中立足呢,这是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其中关系到我国报业的发展,也关系到摄影记者的生存气息。所以说这是一个很严肃的课题,令人欣慰的是,当今很多很多的人都在思考,在不停地探索。在这个汹涌的激浪中,我算是一滴水,但我们也要明白,要输出一滴水,就得首先积蓄一桶水。在此,我就这个时代课题提出自己的管窥之见。 一 要很好地解决问题,首先就要很自觉地承认问题,正视问题,不要逃避问题。就我目前了解的情况来说,我国新闻摄影事业,这里主要是就报社来讲,目前普遍存在这么几个大问题: (一) 新闻摄影报道缺乏个性化。 很多报社经营理念还过于传统,在这么一种体制下,摄影记者报道新闻时手脚放不开。所以有很多东西记者就不敢报,即使有的报道了也会被封杀掉。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摄影记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我们应该多学习国外的一些报社办报的先进理念。多鼓励摄影记者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上去挖掘一些从前就不曾有人报道过的新闻事实。把摄影记者反反复复挖掘出来的新鲜事集中起来做图片系列报道,不要轻易地浪费了每一张照片,而且还要建立完善好个性新闻照片的激励机制。这样以来,我相信摄影记者会疲于奔命,还乐此不疲呢。如此以来,我想编辑可以做出很多个性鲜活、样式各异的图片大粲奉献给读者。我想这样就比较好地满足了图片时代人们的读图欲,竞争也就自然上去了,摄影记者的新闻照片就有了生命力,整体素质也就提高了,以后在这个大好环境下就可以大显身手了。 (二) 新闻摄影报道实质性不强,报道不很深入。新闻摄影不比电视摄像,可以连续性地把整个事件摄录下来。但新闻摄影却有着它独具形象魅力的瞬间。摄影记者也就是通过很好地捕捉新闻事件的最具代表性的形象瞬间来进行新闻报道的。而要很好地捕住新闻事件的几个精彩魅力瞬间可不是项容易的活。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摄影记者的功力。造成新闻摄影报道的实质性不强的原因有许多,但也不出以下几个方面:(1)摄影记者新闻敏感不强。很多突发的新闻事件,不是摄影记者没有及时的赶到场,就是赶到了场也不能很好地抓取典型瞬间。(2)不能很好地深入到被访事件中去。很多摄影记者根本就没有访前的准备工作,就是随访随问。这也难怪会出现被访受挫的现象。要是访前大量收集了被访人的资料,大致了解了被访人的喜好,我们摄影记者采访起来就会顺利,报道的新闻就更深入,越是深入就越接近新闻事件的实质,即本质特征。只有很好地深入到被访事件中去,把报道做全、做真、做细、这样的报道才会感人,图片才更具强音,独家报道才站得脚稳。如此以来,报社效益就来了。 (三) 新闻摄影报道时效性不强。提到这个老问题,我想很多人会有话说。其中不乏有人会抱怨报社没有配备先进的传输工具。这的确是一个现实亟待解决的问题。除此外,我想摄影记者本身努力程度也是一个原因。再一个,就是报社内部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快速应对机制。这个问题值得报社老总思考。我个人觉得这种内部应对快速新闻事件的机制应尽快落实。因为这个太重要了,就好比现代战争不能没有电子指挥系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报社内部摄影记者与编辑的关系处理得不够融洽。这就大大减弱了见报时效和图片利用效率。 (四) 摄影记者缺乏精品、大片意识。读图时代需要摄影记者好好思考,看看如何来为挑剔的读者奉献出精品、大片大餐。我想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思考:(1)应该树立起追求精品、大片的目标。这里所说的追求精品、大片目标,并不是说要我们摄影记者天天脑子里存在这么一种思想误区———就是非精品、大片的新闻照片不拍。其实现实工作中,作为摄影记者,不拍照片是不现实的。这里的意思是,我们摄影记者可以把这么一个理念牢牢刻到脑海里,待只要有时机拍出更好的作品时,就不要轻易地放弃了。(2)精品、大片究竟是什么样的片子,把概念弄透。这里的精品、大片就是用视觉语言,通过瞬间新闻形象反映时代本质特征、有较强冲击力的新闻摄影佳作。(3)要拍摄出精品、大片不能坐等,很显然的话,懒人是做不了摄影记者的,拍精品、大片得一头扎进社会生活中去,深入生活,潜心琢磨,才有可能拍出“大片”。 (五) 摄影记者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其实以上说到的这些报社新闻摄影报道存在的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与摄影记者队伍建设密切相关的。因为摄影记者是新闻摄影报道的主体,解决好了摄影记者队伍素质问题,其他问题也就迎韧而解了。可见,这是一个核心问题。这也是本文的主题问题。报社应该积极地建立起人才培训机构,注重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构建高素质人才战略擂台。 二 找出问题,旨在解决问题到用于指导实践。在以上挑拣我们新闻摄影事业现实普遍存在的几大问题的过程中已经很明白地提出了本文所要论述的中心课题——在读图时代的大好背景下,正当是我们摄影记者面临着大好发展机遇的同时,又存在着种种的挑战。为了更好地把握住机遇,信心百倍地迎接挑战,本人站在时代的门槛边,不自量力的提出了管窥之见——摄影记者在取得外满的同时,更要注重内满。很现实也很苛刻的想法,因为我这里的内满指的是摄影记者在理想状态下的综合素质修养。这无疑是要花费摄影记者一生的时光去修练。但我要说的是,图片时代下的读者群体挑剔的眼光需要我们摄影记者如此来工作。接下来,我想从这些方面来阐述我的想法: (一)摄影记者要从群众中来,重新回到群众中去。不知我们大家想过没有,我们摄影记者是在为谁而忙碌呢。我想提到这个点上,肯定有很多人会想到是在为国家,为党,为人民而忙碌着。其实,站在大局高度上这么想是对的。但我们能不能再具体点呢,这时,我们很快会想到,噢,当然是为了生活生存而忙碌呀。对了,就是那么现实。在现实生活中,摄影记者总是要和人民群众打交道嘛。因为老百姓就是咱们新闻摄影报道的源泉啊。说道这,相信大家都能领悟这个道理。这是其一,其二,不知大家想了没,我们新闻摄影报道,就拿报社来说,其服务对象是谁啊。别想那么多了,很简单的一句话,就是服务于人民群众。所以说,我们首先要找准服务对象,拿商场上话说就是要找准商品的适用对象一样的理。所以我们摄影记者的指导方针就是要从群众中来,重新回到群众中去,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新闻摄影事业永保生机。 (二) 要认真研究受众的心理。受众是我们报纸的对象。离开了受众,我们新闻的工作就失去了意义。上面已经提到了受众是新闻工作的源泉,受众的问题应该放在第一位来研究。我们新闻摄影记者要深入到受众中去,首先也很有必要了解受众的喜好,把准受众的脉搏后,就能源源不断地报道出更多的好新闻。通过认真收集资料,目前,我已经能够较深刻地认识这一心理科学了。我们知道,受众普遍存在着五个心理特征:好奇心理、得益心理、求知心理、接近心理和比较心理。 a受众的好奇心理是我们抢得读者的利器。 受众的好奇心理从心理学上是指有机体遇到新异刺激物或环境时所产生的朝向和探究反射。说白点就是说,受众的好奇就是人们自然关注和感兴趣的一种心理指向。明白了这一点后,我想我们摄影记者在实践中就要注意了。其实,回到新闻摄影中来想,我们新闻摄影报道的事件都有这种特征。但我们不要大意了,不知大家留意到了没,受众的这种好奇心理并不是一时的,它与事物的新鲜程度、新鲜事物出现的次数多少相关的。就回到新闻摄影报道上来说,就拿前几年伊拉克战争来说。假如你是新华社派去的一名战地记者,当你发回第一张图片报道美军部队开进伊拉克边境的时候,这张照片不用说,是很新鲜的,它很能满足受众的好奇心理,随着战争的进展,你一回又一回地发表在报纸上的战争照片却不减新鲜性,因为次数在递加,还是能满足受众的新奇心理。再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假如你在一个村庄里拍摄了一张村子里的千年老树的新闻照片,哎呀,大众就自然会对你的摄影报道有兴趣,当你深入挖掘报道时,发现在这个村庄的别处还生长了一片这样的千年老树的后续摄影报道,受众还是会迫切关注的。所以,我们平时要多留意这些心理学知识,以后会派上用场的。 b 受众的得益心理给了我们拍摄的广泛题材。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在每时每刻地搜集信息和传播信息。人们都十分关注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信息。有时是为了安全的需要,有时是为了获得更多利益的需要。而这些都集中体现了受众的得益心理。所以,我们摄影记者要知道人们的这些需要,之后用镜头来为人们提供各种有价值的信息。懂得了这个,我们就不要再抱怨说,没什么可拍的了。比如说,今天清晨突然发生了一场微波地震。那你就要尽最快的速度把这个新闻做成独家报道。不用犹豫,像这种突发新闻一定大有买点。因为从受众的得益心理来考虑,这是必看的新闻。 c受众的求知心理是我们摄影记者同行乃至报社之间的竞争法宝。当今时代,人们对报纸的要求更高了,人们读报时,不仅要满足新闻欲,而且还要满足求知欲。所谓求知欲,就是指读者希望能从报纸上学习到新知识来充实、提高自己。新闻本身就能满足人们的新闻欲,而要进一步做到满足人们的求知欲就对记者和报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说,我们记者,不管是文字记者还是摄影记者,都要时时刻刻注意学习。因为时刻学习新知识才能跟上读者的口味,跟上时代的步伐。反之,一个记者如果没有学习精神,他就要落伍,甚至被淘汰出局。报社的竞争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以前看到过这样一篇文章,文章说的是复旦大学新闻系的一个学生在《长沙日报》实习的时候,写了一篇关于《访机械化养鸡场》的报道,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养鸡专业大户和许多业余读者的重视和亲睐。他的成功贵在报道即涉及饲养学中的新课题、新鲜事,后一段又涉及到了中国鸡坊的悠久历史,而这些都是能满足读者的求知欲的。 d受众的接近心理是我们摄影记者选材的过滤器。这种接近心理是指处于一定地理范围内的人们比较关心离自己最近的信息的一种心理指向。其主要表现在新闻发生地与读者之间的空间距离和新闻事件对读者利害关系的远近亲密程度。凡是与读者心理距离和空间距离近的新闻,读者就更为关注,更感兴趣。反之,读者兴趣淡薄。所以说,每条新闻都存有一定的关注人群的规律。因此,我们摄影记者在拍摄新闻报道之前,要好好地在选材上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搞懂了读者人群后,该在哪些方面注意就要留意。比如说在语言,篇幅上得事先考虑好,不要存在误导读者或其他错误,做到报道有的放矢,这点很重要的。 e受众的比较心理是我们办报特色的前沿阵地。进入读图时代的今天,世人看报的眼光变得越来越挑剔了。依我看,这是件好事,因为这本身就是在不断地追求与进步。我们报社能否守住这块特色阵地,这关系到我们生死存亡的大事。要打好这个阵地战,报社不改革不行,而在漫漫改革中以受众的比较心理作为试金石是最好不过的了。改革首先就得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一旦报社把报纸办成有特色的独家品牌了后,就不怕受众的挑剔了,只要能经得起群众的考验,我们就有了定心丸,这样我们就能更加扎实的工作,大胆地改革与创新。如此以来,报社的发展前景将是一片光明。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摄影记者又该怎么做呢?为了把事情更好地分析清楚,我想首先要面对一种事实——今天摄影记者已经受到了来自摄影爱好者的威胁。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摄影记者就要全面武装自己、提升自我水平,把我们的专业水准充分地展示给读者。要让读者深刻地认识到专业就是专业,业余就是业余。只有如此,我们摄影记者才能牢固地保住地位,不被时代淘汰。 (三)摄影记者要在工作实践中全面武装自我,增强实力,提升竞争力。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战无不胜。”前面我们已经认真并详细地研究了我们的“顾主”,知道“顾主”的品性喜好,我们的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我们生产的新闻摄影“产品”才能适销对路,我们才能产生效益,有了效益,我们才能更好地立足。对于提高记者综合素质的问题,前人已经有了很多很多精辟有力的论述。在这,我就不想多费口舌了。我的想法主要是从一些细节问题来进行补充论证: 第一 摄影记者首先要提高政治素质。作为我国特定国情舆论工具之一的摄影记者,不管你是党报摄影记者还是晚报摄影记者或是其他报纸的摄影记者,首先要为政治服务,要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这样才能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及时地报道党和国家所发生的大事和各方面的好新闻事件。现实新闻摄影报道中,我们的有些摄影记者在这方面一不注意就可能犯错误了。在此,我想很有必要提醒一下我们的摄影记者,平时要多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因为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政治原则问题,弄不好就很可能会导致自毁前程的后果。 第二 摄影记者要树立时刻学习的意识。记者是杂家已是公认的事实。但我要说,新闻摄影记者更应为杂家。何谓杂家?其实说白了就是各方面的知识都要懂一点,比如:国际大事、政治时事、科技军事、文教体育、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等与人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多方面的知识。那么,为什么要了解和学习这么多知识呢?它是否对摄影有所帮助?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学问高了,你的知识积累就多了,当你在现场拍摄采访的过程中就不会出现手忙脚乱的现象,你可以从容地把握时机,选择好合适的新闻表现角度,适时按动快门。这样拍摄出来的新闻照片才能很好地把握住事件的实质性,做出来的新闻才更具可读性。再说记者有了渊博的学识,在采访中就更加顺利,因为你的交流面很广,就容易接近被访者,获得被访者的信任与足够的尊敬。其实,就现在报社发展的趋势来看,出现两栖记者已是必然的了。所以,摄影记者要时刻不忘学习。 第三摄影记者要善于总结和研究采访中的技巧。新闻事业的时效性作为生命的属性之一,这就要求摄影记者要提高工作效率,才能着实把住时效性。而要提高工作效率,就要从平时注意总结和研究方法与技巧。比如说访前要收集相关资料,做到心中有数,采访起来就可以做到针对性;注意好访前的第一印象,不要像有些记者,本是前去访问卫生防疫站的,结果由于自己访前的一次随地吐痰而导致采访失败。在不耽误新闻时效性的同时,尽量让被访者自己定时间,这样做会使访问进行地更深刻与顺利。还有要善于研究被访者的心理感应规律,如:“自己人效应”与“异己人效应”对访问的影响。所谓“自己人效应”指的是摄影记者一旦跟被访者很快找到了双方共同的话题后,采访会进行地很亲切,访问就很成功。反之,就是“异己人效应”了。而我要说的是这些采访技巧与方法要靠摄影记者平时多琢磨,多总结与研究,这样做会对以后的采访帮助很大。 第四 摄影记者要努力培养自己干大事的性格。不知大家曾经注意到了没有,很多成功的记者,他们之所以能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很大程度上跟他们个人的性格相关。比如说,敢在死神面前微笑的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富有正义感的尤金.史密斯等等。他们正是从小培养了自己干大事的性格,在对待新闻事业上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在死神面前表现出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其实,摄影记者个人的意志对新闻摄影报道也存在很大程度的影响。一旦把自己的意志、情感支配好了后,将会为新闻事业带去很大动力。唯物论中的“正确意识将会促进事物的发展。”就是这个道理。 第五 摄影记者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增强交流与加强学习。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共享的时代,任何人都不能固步自封,而要经常性的保持互动,交流。这包括跟同行之间的交流、学习;包括同世界的交流、学习;还包括同人民群众之间的交流、学习。大家一起交流、学习的同时,一起进步,一同提高。这是件很快乐的事。在这我还有个建议——就是我们摄影记者们,大家人人都要建立起自己的一个专门的图片网站来便于交流、学习。如此做的目的在于缩短我们跟世界的差距。针对国内新闻摄影存在的落后状况,我觉得这样做有它的现实意义。 第六 摄影记者要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经常看到某媒体或记者被侵权上诉,主要是因为记者的法律意识淡薄,总认为记者什么都可以拍摄采写,结果就有可能侵权而成为被告。所以,多学点法律知识是非常必要的,起码你得知道什么是个人隐私,什么是商业秘密,什么是军事科技秘密,知道什么是犯罪嫌疑人和在法院判定下的罪犯,在采访拍摄的时候就不至于忽略而造成工作上的被动和失误。 第七 摄影记者要熟练掌握现代数字网络技术。我们前面就提到了摄影记者要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来学习与交流的主张,而现在我们要说的就是对上面主张的一点补充。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要在互联网上学习,首先就要求摄影记者要熟练掌握现代数字网络技术,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具有现实意义。我们又知道,“快”是新闻的生命,快能增强新闻的时效性,这个我们前面已经多次提到过了,足见其重要性。但在这个问题上,我还要说,数字化新闻摄影明显优于传统新闻摄影。数字网络对于摄影记者来说真的是如虎添翼,但也给摄影记者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作为摄影记者要不断进取,努力学习现代科技知识,熟练掌握和运用网络数字技术,这样就能够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向编辑部传输图文,以增强新闻摄影的时效性。反之,如果摄影记者今天跟不上数字网络发展的步伐,那么明天就会在新闻摄影领域落后于他人。 第八 摄影记者要提高艺术修养。也许很多的朋友会责问我,新闻摄影只要抓拍到了最具表现力的形象瞬间,而同时相关的信息囊括进去了就OK啦,那还有时间来讲究艺术性呢。但我要说的是,我们摄影记者若从追求事业上的那种精益求精高度来想,这是必要的。再者,退一步来说,我们都知道,好照片离不开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形式美的表现形式。大家都知道新闻摄影对报纸走向市场的重要性,一张有着巨大视觉冲击力的好新闻照片对报纸的卖点是多么的重要。怎么样才能产生这种震撼的具有巨大感染力的好新闻照片呢?在构图方面,你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突出主题,还得有好的环境交代,这样真的是不容易呢。可是在抓拍社会新闻的时候,有时候你就没有机会考虑那么多,因为事件发生的不可预知性,会使人措手不及。在这种前提下,要拍出好照片就看平时的艺术修养功夫了,是用长焦还是用广角?是竖拍还是横拍?是拍全景还是拍特写?用大光圈还是小光圈合适?得根据该新闻事件的需要来确定拍摄手法和表现手段。因此,平时多学习些艺术方面的知识,积累点构图知识对新闻摄影会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要说的是,摄影记者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来工作、创新。“新闻摄影之父”埃利希·萨洛蒙曾这样说:“如果一个摄影记者不想仅仅成为一个工匠的话,那么他就必须为形象的创作做不懈努力,应该反复地思考如何才能获得‘独特’的照片。”前段时间我写了一点关于如何来对待大师级人物作品的看法,其中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提到,对待这些名作,我们不要一味地去盲目效仿人家画面表面上的东西,而要更加深刻地去探讨人家照片的本质性,要多问自己为什么人家能够如此巧妙地运用摄影的手段来表达很大且深刻的主题。在吸取精华后,我们以后就可以大胆地借鉴大师的创作思路去挖掘更具深度的照片价值链了。要创新首先要具备开阔的眼界,博万物精华于一身;汇聚一定的量,在量中求质变;还要达到相当的高度和深度,保证意识形态的立体感。对于摄影记者来说,需要切实加强自身各方面修养,在新闻采摄过程中深入生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创新,努力拍摄出不愧于时代的优秀新闻摄影作品来。 后记:摄影记者是我们报社的一支尖兵队伍。他们时常活跃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时不在用智慧、汗水乃至生命去报道世界上的一切,捍卫世界上的一切。应该说他们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一直在默默地奉献着,所以开头我就急于奔呼:我要向从事新闻摄影的这一神圣职业的记者们致敬!在这个读图时代里,我深信,我们摄影记者的历史使命将会更加的凸现。最后,我想疾呼:让我们大家一起共同参与和关注到新闻摄影事业上来。我想,新时代下的新闻摄影事业一定会得到更加的繁荣与昌盛!为了撰写本文,事先,我酝酿了好一阵子,也苦闷了一些时日,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学写本文也是很不自量力。但目的只有一个——希望朋友们看了文章之后能有些收获。

215 评论

上海阿稀

推动我国传媒产业化是历史的必然我国社会节目制作公司的生态环境研究试析我国省级卫星频道的特色化经营频道专业化带给城市台的机遇与困惑试析城市电视台的发展空间辩证看待“收视率”《哈利·波特》营销案例专项研究女性杂志营销策略研究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和经济利益的关系论广告的舆论引导广告创意的道德规范论名人广告效应媒介:打开公共空间——论当前中国大众传媒的公共性加入WTO之后的中国传媒改革谁之自由?何种权利?——对新闻自由合法性的思考对媒介集团化发展的思考女性主义与大众传媒国际传播条件下的“媒介帝国主义”及文化殖民问题广告传播告知性和艺术性关系初探省级卫视频道新闻节目的现状及发展对策西方媒介集团的演变与发展趋势国外著名媒介人物研究(可选某个或某类人物就其传播观、传播活动等进行影响研究)广播电视广告、经营活动及产业化研究在集团化、数字化、高科技背景下广播电视的发展趋势研究当代中国大众媒介与社会发展广告对大众文化传播的影响传媒现代化研究农民工问题报道中媒体的社会伦理角色定位论弱势群体的媒体话语权公共关系学专题研究媒介公共关系研究视觉文化传播中的全球化与本土化新媒体与视觉文化传播视觉文化与传播的个案研究:透过某一类作品或某一作品,透过某一群创作者或某一创作者的深入剖析,以凸现视觉文化和视觉文化传播的新走向。电视栏目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电视广告的创意与表达广告投放中的媒体组合传媒产业的内涵及其特点研究传媒核心竞争力研究媒体品牌价值的建构媒体生产经营的特点研究受众注意力与传媒影响力关系的研究中国分类广告探析广告文本中的意象多品牌营销战略初探中西方电视广告中的文化差异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念研究儒家文化下的中国广告福建广告公司的生态环境电视广告对儿童的影响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虚假广告行为及其规制模糊语言在广告中的运用广告代言人使用的沟通策略研究消费心理与广告表现手法研究城市户外广告创新研究广告在整合行销中的作用DM广告发展研究儿童广告创意研究广告媒体发展的新趋势影视广告的发展趋势数码影像时代新闻摄影的挑战与对策当前新闻摄影记者工作状况调查与研究新闻摄影记者职业特点研究新闻摄影的内容与形式研究当代政治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当代经济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当代体育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当代文化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当代娱乐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当代教育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试析报纸发行量的信息不对称性浅论报纸发行定价与发行量的辨证关系对《环球时报》经营模式的一些思考地市级党报的广告经营初探试论电视新闻的传播符号网络新闻传播中的图片论新闻传播者的现代意识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发展探析我国数字电视发展的盈利模式探析我国动画产业发展思路探析中国媒介购买公司发展历程探究电视公益广告的创意分析“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分析直接引语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分析细节对导语写作的重要性探析我国党报生存策略分析梁启超新闻思想对当今传媒的启示中外讣闻报道的对比分析从"超级女声"看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定位从"制播分离"看电视媒体的经营策略我国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分析梁启超(或其他名报人)办报思想研究网络新闻目前发展中的瓶颈及对策试论时评的发展脉络及趋势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改革研究中国电脑游戏产业运营前景探析博客现象研究中国网络知识产权现象及前景分析网络新闻编辑与报纸编辑比较分析网络作品版权保护问题研究中国网络电视的现状及前景分析网络流媒体技术发展研究报纸媒体受众心理研究电视媒体受众心理研究网络媒体受众心理研究媒体受众心理的比较研究针对受众的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等个人特征的传播效果研究论我国农村文化市场的构建与培育对新闻娱乐化的辩证批判专业频道细分化与反细分化的竞争对策研究论我国传媒集团的产业与发展对策新闻娱乐化现象探析论方言电视节目的兴起报纸经济报道的可读性研究科技报道中存在的非科学现象研究《南方都市报》时评版研究论网络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新时期典型报道发展研究国内报纸新闻报道中的女性歧视问题研究党报营销的问题与对策专业期刊营销的问题与对策电视栏目营销的问题与对策"超级女声"营销得失论试析经济新闻的"物化"与"人化"谈新闻采写中的人本理念试析解读新闻中的"解"论工作通讯的"研究性"趋势新闻发现与综合新闻工作报道与时政新闻电视新闻评论的媒介特征与体裁特征试析生活服务类报纸的"看点"与品位谈文学期刊的时尚趋势论后发都市报竞争战略传媒发展与媒介经营管理人才大众化报刊的定价策略分析频道品牌战略与电视发展网上消费群体和购买行为分析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势互补与整合论采访的技巧评析新闻娱乐化现象新闻标题中的语言艺术新时期新闻评论的文风本专业选题要求紧靠新闻学专业课程体系,选择本专业或者相关专业进行论文书写。以下选题供参考,希望大家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选题与写作,特别强调的是本科选题不要太大。001 记者社会责任论002 评“用事实说话”003 当前经济报道得与失004 论报刊的市场化005 谈报纸的批评报道006 试论新闻的真实性007 论新闻的指导性008 试论报纸的服务功能009 舆论引导之我见010 试论报刊的舆论监督011 新闻传播效果论012 马恩新闻思想研究013 毛泽东新闻思想研究014 刘少奇新闻思想研究015 近代新闻思想研究016 晚报与日报比较谈017 论当前我国新闻记者的素质018 中外新闻思想之比较019 论新闻客观性020 新闻传播技术和新闻报道021 《都市快报》之我见022 无产阶级党报的优良传统023 邵飘萍研究024 韬奋研究025 范长江研究026 旧中国的百科全书??《申报》研究027 浙江新闻史研究028 建国以来新闻史专题研究029 中国古代新闻传播活动研究030 邸报、京报、小报的研究031 近代外报研究032 维新报刊研究033 近代新闻业务研究034 五四“四大副刊”研究035 五四时期新闻业务研究036 《申报》、《新闻报》、《大公报》研究037 鲁迅、邹韬奋、范长江、斯诺现象研究038 中共各个时期新闻事业研究039 国民党各个时期新闻政策研究040 略论资产阶级新闻自由的深远意义041 大众化报纸研究042 十九世纪廉价报纸成功的原因043 美国著名报人和报纸研究044 客观报道、新新闻主义和精确新闻学评析045 西方著名新闻媒介研究046 略论西方报刊自由主义理论047 简评社会责任理论048 《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的走向049 西方报纸商业化(或垄断化)之我见050 试析鲁珀特.默多克的经营特点051 竞争中的美联社(或路透社)052 报纸与网络053 新闻记者的调查研究054 新闻采访与一般调查研究异同论055 记者的新闻敏感056 试论记者的观察057 记者的道德修养058 记者的知识结构059 采访心理学研究060 试论记者工作的任务061 采访技术初探062 略谈采访如何深化063 记者的资料积累064 名记者采写经验探讨065 略论新闻导语066 新闻背景初探067 新闻结构探讨068 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艺术069 略论人物通讯070 工作通讯写作与创新071 浅谈通讯中的情节和细节072 试论人物通讯中的情节与细节073 试论新闻特写074 调查报告的特点和写作研究075 信息与新闻写作076 试论新闻语言077 略论通讯的特征及表现手法078 新闻报告方式演进分析079 科技新闻与人文关怀080 通讯写作新样式初探081 批评性事件浅议082 试论“倒金字塔”结构在当今新闻写作中重要作用及改进思路083 重视自身规律,把握社会对信息需求的丰富性??对短新闻报道方式改革的一点思考084 试探阐释性报道中动态信息的契机作用和强化方式085 发挥栏目优势,“短、精、快”写述评新思路初探之一086 专业知识、思辩能力、人情味??试论体育新闻的深度报道087 科技报道主体的受众意识对传播效果的重要影响088 对新闻背景的哲学思考及背景材料运用方式初探089 试论访谈式报道之“观点与材料结合”的独特性090 不同专业报道之背景材料运用原则比较谈091 复合型人才、专业化文笔??对首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重要成功点之理解092 专栏记者的哲学修养和政治品位??由李普曼想到“政治家办报”093 穆青“时代典型采写思路”给今日记者的思考和启示094 访谈式专题报道发展前景及隐忧095 试论评论的选题096 评论写作的情理与文采097 谈小言论的特点与写作098 报纸短评初探099 报刊署名评论特色小论100 试论评论语言的形象化101 评论写作论证的技法102 略论杂文的形象性103 王韬政论的特色104 梁启超的“时务体”风格刍议105 试论新闻评论的历史沿革106 广播电视评论专题研究107 新闻编辑的功能108 近几年报纸版面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分析109 新闻编辑与受众心理110 集纳专栏研究111 试论编辑技巧112 新闻标题制作的原则与艺术113 编辑与作者关系研究114 新形势下新闻编辑素质的嬗变115 网络传播对新闻编辑的影响116 编辑策划研究117 编辑与受众关系研究118 略论广播新闻的优势和弱点119 试论广播新闻的语言120 采编播合一是广播新闻改革的趋势121 电视新闻如何扬长避短发挥优势122 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初探123 试谈电视节目主持人和主持人节目124 电视新闻的声画合一与解说词写作125 广播电视舆论作用初探126 广播电视新闻现状与趋势127 电视对社会文化与心理的影响128 分析谈话节目的语言特点129 电视隐性采访的是与非130 电视评论节目的特点131 论“焦点访谈”的权利与权力132 广播电视受众观念变化之我见133 网络传播对传统媒介的影响134 电视该如何加强节目的互动性135 电视谈话节目的人际性问题136 形象性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137 电视评论节目的主客观兼容性问题138 广播电视新闻导语写作特点研究139 爱德华.默罗与现场直播140 BBC的体制改革对公共广播电视的意义141 CNN对我们的启迪142 广告学原理研究143 广告传播研究144 广告运动研究145 广告策划与创意146 广告心理学研究147 广告文案写作148 广播电视广告制作149 广告管理与广告法规150 消费行为学研究151 市场营销与广告152 广告效果调查与测定153 公共关系学专题研究154 名牌战略研究155 电视广告语言研究156 中国广告市场法要素关系现状分析研究157 21中国广告发展趋势研究158 老年消费市场研究159 广告管理与广告法制建设160 公共汽车上的平面广告研究161 广告中商品文化的传承研究162 从“不买的消费者”一说看广告产品的定位163 广告内容的编排与人们的认知规则164 阈下广告的原理与应用165 消费者的决策研究166 广告人的情感体验与广告作品的情感诉求167 广告效果测量方法之我见168 自我意识与人际交往169 群体压力与采访报道之方法170 从众心理与逆向思维171 媒介公共关系研究172 媒介受众调查研究173 公益广告研究174 媒介全员公共关系175 新闻媒介形象的传达176 媒介形象的确立与塑造177 报业经济发展现状研究178 广播电视业经济现状研究179 传媒集团化研究180 传媒组织管理研究181 人力资源配置研究182 传媒领导人类型研究183 我国媒体经营特色研究184 西方传媒集团发展历史研究185 中西媒体经营理念研究186 媒体的垄断与竞争187 发行研究188 媒体整合营销战略研究189 传媒现代化研究190 中国传媒大扩版、改版机制分析191 产业化研究192 媒介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193 媒介定位与细分市场新闻学(本科)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参考选题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2、 如何从根本上保证新闻真实3、 试论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的关系4、 漫谈记者修养的现实意义5、 采访对象访前心理分析6、 深入采访中如何抓特点7、 浅谈新闻导语写作8、 重视新闻背景的交待9、 消息中的现场描写10、典型报导--舆论的风向标11、短新闻是信息时代的主角12、穆青人物通讯特色研究13、浅谈工作通讯的指导性14、新闻标题特色研究15、现场短新闻的现场感16、新闻评论的社会作用17、无产阶级新闻评论的特点18、短评的特点和写作19、浅说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及影响20、国际广播和国际电视对当今全球的影响21、著名女记者节目主持人法拉奇成功奥秘探析22、编辑思想与报纸版面23、编辑的自身建设和修养24、谈谈稿件修改的基本功25、版面的语言与受众心理26、地方企业报的发展趋势27、论突发性新闻照片的社会价值28、摄影记者的业务素质29、新闻照片的社会功能30、四个媒介的广告特性比较研究31、广播电视受众的视听心理分析32、电视记者的创作思维33、谈广播节目设置34、关于广播语言特色的探讨35、广播节目编排艺术36、论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素质呵呵希望对你有帮助!z铵h骇gp£ぇぃqoěЫm榨jsp£ぇぃ

123 评论

相关问答

  • 摄影与新闻摄影主题论文题目大全

    新闻学的论文题目一般不宜超过20字,应以最恰当、最简洁的词语反映出新闻学论文的主旨。下面我将为你推荐2017新闻学论文题目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到你!2017新闻学

    美羊羊小P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摄影与新闻摄影主题论文范文

    摄影技术是进行艺术摄影创作的重要基础条件。艺术摄影通过照相机表达作品的情感和意境,利用摄影技术增加摄影作品的艺术性,没有摄影技术,艺术摄影就无法实现。下面是我为

    那一朵云啊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新闻摄影论文参考文献哪里找

    参考文献自动生成: 知网 百度学术: 谷歌学术: 查找参考文献的网站: 1、文献党下载器(wxdown.org)一款资源集成的文献下载平台,几乎整合了所有中外文

    爱吃哒小胖纸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新闻摄影论文参考文献

    推动我国传媒产业化是历史的必然我国社会节目制作公司的生态环境研究试析我国省级卫星频道的特色化经营频道专业化带给城市台的机遇与困惑试析城市电视台的发展空间辩证看待

    毒师999999 1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摄影摄像专业毕业论文

    论广告创意[摘要:创意是广告的灵魂,广告创意是对广告任作家能力的挑战,它要求广告作家要思考而不能乞求于灵感,要遵循一定的创意原则。现代传播学和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

    慧慧在济南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