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45

胖墩er猫
首页 > 学术论文 > 马铃薯利用率论文研究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暖暖滴嗳

已采纳

青蛙的捕食 今天我在看书的时候,看到一个好奇怪的故事:把一只青蛙放到死苍蝇堆里,竟然无动于衷,青蛙活活地饿死。这使我心生疑问,于是我决定通过实验解答问题。 我首先从菜市场买来两只青蛙,各自放到一个玻璃杯里,接着,我捕来一只苍蝇,待其死亡后,用细线轻轻地捆绑着,吊在青蛙的眼睛上方不动,发现青蛙竟一动不动;我根据同样的步骤,用另一只青蛙做实验,结果青蛙也是毫无反应。我改变方法,把帮着苍蝇的细绳左右摇摆,结果青蛙一跃而起捕食到口。最终我得出了结论,青蛙只吃会动的东西。 我又提出了另一个疑问,如果是摇动的树木或其它会动的但不能吃的东西,青蛙会有什么反应? 我又把一条捆绑着小树枝的细线在青蛙面前摇动,青蛙却一动不动。我把小树枝换成其它东西,结果也一样。因此我又得出了一个几轮——青蛙与它的生存没有意义的事物都没有反应。 虽然得出了结论,但我还是有些地方不明白,青蛙为什么能分辨事物呢?我于是在网上搜索答案。原来,青蛙的视网膜中具有神经细胞层,是蛙眼不仅可以把索看到的图像呈现在视网膜上,而且能够分析所看到的图影,挑选出特定的图像特征,然后经视神经床给大脑。 蛙眼这套检测系统十分完善,能集中注意相对于背景运动、具有特定形态特征的物体。听闻有科学家正致力研究青蛙的视觉器官,希望能设计出“运动目标探测器”之类的能探测某种特定物体的仪器。 青蛙的捕食很特殊,我通过实验知道了青蛙能够根据神经细胞来分辨,对其他它不喜欢吃的食物或死的昆虫也不吃的道理。

121 评论

h071232003

1、科学:反映自然、社会和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或学问。2、研究:创造知识、整理修改知识和开拓知识新用途的探索工作。3、技术:是指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也泛指其他操作方面的技巧。4、基础研究:以创新探索为目标的研究,旨在发现自热科学规律和发展科学理论。5、应用研究:运用基础研究成果和有关知识为创造新产品、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的技术基础所进行的研究,为应用创新科学知识、技术注重社会经济效益,兼顾学术价值。6、调查总结研究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条件(如人文和自然条件),通过系统调查、总结规律、提出措施或技术的方法叫调查总结研究法。7、田间试验法:是指在大田的自然环境中,进行人为地处理和控制,以差异对比法为基础,以园艺植物本身的表现作为指示者进行一系列处理、观察、比较来客观评价不同处理的效果和反应。8、植株类型:在一定立地条件下,植株与其环境长期适应所形成的植株营养水平与结构类型。9、树势:指果树生长势的强弱或果树生长发育状况的好坏。它是用新梢年长量和其它指标来表达的,用生长和结果的关系不划分的。10、叶面积系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蔬菜植物的叶面积,叶面积总和/单位土地面积。11、产量:分为生物学产量、果实产量、市场产量、可利用产量、经济产量。园艺学中产量:植物经济意义方面的收获物。12、经济产量:一年生产经济器官的数量叫经济产量。13、试验设计:是指试验研究工作开展之前,根据研究目的和要求,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结合园艺植物的特点和实验的实际条件来对试验做全面的规划和统筹安排,制定出合理的试验计划。14、试验方案:指根据试验目的与要求而拟定的进行互相比较的一组试验处理的总称。15、试验因素和水平:试验中,凡对试验指标可能产生影响的原因或要素,都称为因素;在试验中,为考察试验因素对试验指标的影响情况,要使试验因素取不同状态或不同的数量等级。16、科技论文:是科学研究论文和技术试验报告的总称,是科技人员以文字形式总结成果、发展理论和阐明学术观点的论理性文章

287 评论

深圳吃吃

小学科技研究小论文:马铃薯的研究今天,轮到我做饭。我拿好菜单后变去市场买菜,哇,市场真是人山人海啊!我买了番茄、马铃薯、瘦肉……回到家中,我迅速将马铃薯切成一丝丝,“铃铃铃……”电话响了,我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跑到客厅里接电话。聊了大概十分钟,我回到厨房,发现本来是黄色的马铃薯已经变成了红色,过了一会,甚至变成了褐色,这使我大吃一惊。我立即放下刀子,跑到电脑前去寻找答案:为什么马铃薯会变色?找啊找,终于找到了!原来是马铃薯里含有淀粉,这淀粉如果接触到空气氧化就会变色。而且当土豆削皮后,植物细胞中的酚类物质便在酚酶的作用下,与空气中的氧化合,产生大量的醌类物质。新生的醌类物质能使植物细胞迅速的变成褐色,这化称为食物的酶促褐变。虽然找到答案,但是,我还想做一个实验,看看如何才能使土豆不变色。实验开始了,我先把一个土豆切成4份,一份用柠檬水泡着,一份用盐水泡着,有一份用糖水泡着,还有一份用冷开水泡着,过20分钟,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20分钟过了,我一看。呀!其实柠檬水、盐水、糖水、冷开水泡着都不会变色。看来,以后我们切开马铃薯都可以用这些有关水的泡着,这样就可以避免马铃薯变色。看来,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我们应该多观察、多发现、多研究,让我们和科学一起成长!

146 评论

猫猫不在家叻

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品质主要由淀粉含量、干物质含量、病虫害发生率等多个因素影响。因此,马铃薯品质研究对于提高我国马铃薯生产的效益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如下:1. 提高产量和质量:了解马铃薯品质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品种间的差异,有利于制定科学的马铃薯种植管理措施,进而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同时,研究马铃薯的品质特性,有利于调整不同产地和不同季节的种植布局,进一步提高其产量和质量。2. 优化加工和利用:研究马铃薯的品质特性和变化规律,有助于生产企业制定更适合马铃薯品种和产地的加工生产流程,提高加工制品的品质和良率。同时,研究马铃薯的品质特征,可以为其深加工提供科学依据,推动马铃薯加工产业成为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3. 促进马铃薯国际交流:马铃薯品质研究可以为国际间马铃薯技术交流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促进各国之间在马铃薯种植、加工等方面进行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4. 打造品牌和增加附加值:根据马铃薯品质特征和产品差异,生产出不同的马铃薯品种和加工制品,打造品牌和增加附加值,为我国马铃薯产业提升整体水平,不断创造新的经济效益。综上所述,研究马铃薯品质对于促进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高马铃薯产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52 评论

Magic侠女

草,神经,昂古

268 评论

爱饭饭大吃货

1.(一)施肥量的计算:(1)确定目标产量。目标产量即当年种植马铃薯的预定产量,由土壤肥力高低而定。另外,也可根据地块前3年马铃薯的平均产量,如某地块为较高肥力土壤,当年计划马铃薯产量达到2 000千克/亩,则马铃薯整个生育期所需要的氮、磷、钾分别为10、4、千克/亩。(2)计算土壤养分供应量测定土壤中速效养分含量,然后计算出1公顷地块的养分。1亩地表土按深20厘米计算,共有15万千克土,如果土壤碱解氮的测定值为83毫克/千克,有效磷含量测定值为毫克/千克,速效钾含量测定值为150毫克/千克,则1亩地块土壤有效碱解氮的总量为:15×104千克×83毫克/千克=千克,有效磷总量为千克,速效钾总量为千克。由于土壤多种因素影响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土壤中所有的有效养分并不能全部被马铃薯吸收利用,需要乘上一个土壤养分校正系数。我国各省配方施肥参数研究表明,碱解氮的校正系数在~(Olsen法),有效磷校正系数在~,速效钾的校正系数在~。氮、磷、钾化肥利用率为:氮30%~60%、磷10%~20%、钾40%~65%。(3)确定马铃薯施肥量根据马铃薯全生育期所需要的养分量、土壤养分供应量及肥料利用率即可直接计算马铃薯的施肥量,再把纯养分量转换成肥料的实物量,即可用于指导施肥。根据以上数据,单产马铃薯2 000kg/667m2,所需纯氮量为(×)÷;磷肥用量为(×)÷,钾肥用量为(×)÷。(二).实验方案设计1)试验材料:2)试验地点:3)试验方案:试验为田间小区试验,设计4个氮素水平,每水平4次重复,共16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小区规格为9×,按连沟开厢,长9 m,厢面宽,净面积。行距 ,株距 m,厢植3行,种后覆盖地膜。当出苗时及时破膜引苗。在变异系数10%、重复4次条件下,处理差异只有大于平均数的才能达到95%的置信度要求。单产马铃薯2 000kg/667m2,处理差异至少为2000×。每千克氮增产马铃薯200kg,则氮肥的水平间距应在以上。氮素处理设计如下:空白对照CK尿素0kg/667m2,、、、。其余各处理施等量的磷、钾肥分别为和。其中磷肥做基肥一次性施入,氮肥、钾肥分基肥和追肥施入。钾肥基肥:幼苗期:初花期肥为2:7:1,氮肥基肥:幼苗期:初花期:果实膨大期为2:2:3:3。其它田间管理措施同常规栽培。

152 评论

宅男阳光刺眼

科学小论文就是把自己在学科学、用科学的过程中看到、听到、想到的,经过整理、思考后将新的见解告诉大家。一篇科学小论文(以下简称小论文)应当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三大要素。论点是小论文的灵魂,一般都以中心问题的形式出现,小作者围绕中心问题发表自己深刻而独特的见解。论据是为论点服务的,是为了使论点表述得更清楚明白而准备的事实材料。论证就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科技小论文实际上是我们在课内外学科学活动中进行科学观察、实验或考察后一种成果的书面总结。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后得出结论;可以是动手实验后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可以是对某地进行考察后的总结;还可以靠逻辑推理得出结论。那么,一篇高质量的科技小论文,要注意以下几点:一、选好课题撰写科技小论文,首先要考虑写什么,也就是课题的选择。选择课题是写好论文的关键。要注意以下原则:价值原则,即选题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要对其他的同学有启发、指导和参考的意义;可行原则,指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可能性,即撰稿者个人的专业知识、理论修养、知识面、手头资料、实验条件、周围环境,不可贪大求深,应该量力而行;新颖原则,指课题应是他人未曾研究或研究过但未解决或完全解决,要注意“文贵创

226 评论

相关问答

  • 有关马铃薯论文范文文献

    我喜欢的马铃薯世界上有许多蔬菜,可我最喜欢吃的还是土豆。马铃薯又叫土豆,它长得圆圆的像极了一个个小石头,它是黄色的,因为它生长在土里,所以身上就穿了一层“土外衣

    粒粒soso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湖南马铃薯铺膜机的毕业论文

    1.覆膜的土壤孔隙度增大,通气效果好。覆膜后地温提高,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加快有机质分解,增加土壤养分。2.进行地膜覆盖能始终保持土壤表面不板结,膜下土壤孔隙

    贰格格的爹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毕业论文马铃薯收获机的设计

    难忘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大家都知道毕业前要通过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计划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那么毕业论文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大学本

    吃客声声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马铃薯论文的文献综述

    1.1专题评述 能够反映某个学科或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的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方向,论文篇幅不限。作者本人或所在室验室在本领域有相当的研究经历和科研成果。

    吃买吃买吃买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马铃薯类论文文献

    马铃薯是全球性的重要作物,目前商业种植主要采用的是同源四倍体马铃薯块茎,运输和种植都多有不便。因此如果能使用二倍体马铃薯种子种植将会降低种植成本,便于马铃薯育种

    ly的天空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