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轮小丸子
该部分为第一卷到第六卷,本部分主编为王蕴章与朱胡彬夏。从民国肇造开始,介绍各类进步思想的书刊均易成为畅销书。各地出版商抓住商机,以办新派杂志为时髦,而此中更以沪上出版商为甚。但民国初期报界有癸丑报灾一事在前,由之人人自危。因办妇人杂志其内容多以宣扬妇人自强、男女平等及妇人议政等,其言辞不甚刻薄,故而有些报馆则转向此处。或也可挂妇人杂志之名,行消遣文学刊物之实。于是在数年间,《妇女时报》(有正书局、1911)、《女子世界》(中华图书馆、1914)、《中华妇女界》(中华书局、1915)等层出不穷。商务印书馆也在1915年推出《妇女杂志》以抢占市场。自《妇女杂志》创刊至1920年,本志主编由当时鸳鸯蝴蝶派名小说家王蕴章担任。王在此时兼任同社《小说月报》之主编,故而对本志仅可在文章内容上进行调整,至于在社说处立论,则未曾有。王在本志创刊号上仅是发表了一篇《可中亭传奇》,此后也仅在小说等非引导性的栏目上发表文章。本志在此数年间完全提倡贤妻良母主义一点上打转。在此期间,商务馆亦延请当时女界名人胡彬夏在1916年任该志主编。胡彬夏一般又写作朱胡彬夏(朱为夫姓),此人为第一批留日女留学生,为下田歌子“贤妻良母主义”之信徒及与秋瑾齐名之爱国人士。此人在“贤妻良母”之处为极好之典型。并对杂志之结构稍作适合女学生阅读之调整。《妇女杂志》早期提倡“贤妻良母主义”的主要内容为;使该时代女性在保有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规范之余,并依着科学新知来主持家政,并以家庭改良为要务。“吾妇女欲见重于人,必先为家国社会有所兴作焉”,而“女子可做之事,改良家庭”,“改良家庭即整顿社会”(胡语)。 本部分为第七卷到第十一卷,章锡琛为主编。《妇女杂志》早期的贤妻良母主义其内容相对旧礼教,是极大的革新,但在五四运动时,这种内容对杂志销量造成了较大损害。后有罗家伦等对于该杂志提出批评。于是本志于1919年年末宣告革新(11期宣布主张妇人解放,1920年内文全部改用白话文)。并在1921年年初更换主编。商务馆馆方本欲使当时任《小说月报》主编沈雁冰兼任《妇女杂志》主编一职,沈固辞之。后此一职由章锡琛担任。章任此职,很大原因是其时钱智修举荐。章在任本志主编前对妇女问题研究不深,但该编辑部有一批得力作者,如;周树人、周建人、沈雁冰、蒋凤子、吴觉农等。章锡琛也以“瑟庐”等笔名译介一批国外文章。在此一年间,编作者逐渐将该杂志的基调由持家转向妇女问题研究讨论。并将此前杂志的位置由引导者转向与读者交流。于是在此期间,杂志销量由五四前的每月两三千份陡然升至此时的每月万份以上,成为“开我妇女杂志界的新纪元”。但该志以激进态度编辑杂志终非长久之计,其时社会上学界对该杂志之立场多有不忿,此时1925年1月之《新性道德专号》乃成为导火索。章锡琛及周建人因《新性道德专号》中的《新性道德是什么》和《性道德之科学的标准》等文遭到陈大齐等学者批判。商务馆深感事由重大,于是此后即对杂志稿件严加审查。章、周等不得不改变办刊策略,然为时已晚,至该年度第八期,章刊登启事,宣告辞职。后此人离开商务馆另办开明书店。 本部分为第十二卷到第十六卷上半年,主编为杜就田。这部分为妇女杂志内容的低潮期,内容主体为妇女读者来稿。每刊大约二到三个专题,每个征稿专题下大约七至八篇征文,每篇征文约三五千字。内容从女学生的学校生活到持家经验等,每期登载专题大约有两到三月的招募稿件时间。在本阶段,《妇女杂志》沦为“征文杂志”,杂志主体悉为征文,也多次出现出版延期及杂志中错漏字多发现象。不过好在此时杂志内容得到了大批妇女读者的支持,因此前内容在较多女读者看来“欧化色彩较重”、“白话比文言文尤其难懂”(《对于妇女杂志的希望》,11卷12号),还有读者表示,此前杂志内容较多,信息量过大,难以把握,阅读时有压力(同上)。于是在杜就田的折衷办刊路线下,此时的本志以低端路线得到了广大文化层次中等偏上的女学生的支持,并保持了此前的销量。1930年,杜就田提出辞职,离开商务印书馆,本杂志也由此进入下一阶段。 本部分为十六卷下半年到十七卷完结,页面版式调解为第七卷到第十一卷时式样,全书使用同一页码。杂志结构仍使用前一时期的,但作者部分回归。使本杂志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质量得到有效回升。本阶段主编为叶圣陶(1930/7-1931/3)与杨润馀(1931/4—1931/12)。在本阶段中,商务馆为改变《妇女杂志》之颓势,调叶圣陶为本志编辑。但此时商务馆大环境趋向保守,“五四”知识分子多转投开明书店。商务馆出走至开明书店者数量较多。新主编也无意对杂志结构进行整改。虽在叶执掌主编时,巴金,章锡琛等也为本志撰稿,但大局已颓,且商务大环境对进步知识分子并不理想。于是叶圣陶在1931年即辞职转投开明书店《中学生》杂志,其作者群亦随之转去该志。此后主编由杨润馀担任,其族兄为经济学家杨端六。亦有研究者指出,此时行主编实务者为金仲华,杨为挂名。
多啦X梦521
第一个贫困的孩子 这个孩子家里穷徒四壁,他每天都要提着小筐去捡那些从拉煤车上掉下的碎煤。为了得到一个果腹的面包,他请求老板让他擦拭面包店的窗户。这个工作干完了,他又开始忙着寻找另外的工作。他星期六早晨去卖报,星期六下午和星期天,向那些坐马车旅行的人兜售冰水和柠檬水,到了晚上,还要为报社写关于各处举行的生日宴会和茶会的新闻。这时他才12岁,从西班牙来到美国还不到6年。13岁那年,他离开学校,到一家公司当了一名清洁工,逐渐结识了一些名人,开始有了自信和雄心。这个孩子就是后来在美国新闻最成功的杂志我博克,创办了世界上发行量的妇女杂志《妇女家庭》。 第二贫困的孩子 这个孩子出生于苏格兰,父亲以手工纺织亚麻格子布为生,母亲则以缝鞋为业。后来,他们一家人实在混不下去了,不得不移居美国。在美国,他到纺织厂当过童工、烧过锅炉、在油池里浸过纱管、送过信。送信期间,由于苦练出高超的电报技术,他被一家铁路公司聘为职员。在这家公司工作的10多年中,他非常勤奋,得到了晋升,但仍然不算富有,第一次参与股票投资的时候,家里的全部积蓄不超过60美元。他与母亲商量,以房屋作抵押来贷款,方才买到了共计600美元的股票。他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钢铁大王卡内基,与洛克菲勒、摩根并立为当时美国经济界的三大巨头之一。第三贫困的孩子 这个孩子出生在匈牙利一个普通小镇,年幼时衣食,但自从父亲去世后家境每况愈下。母亲改嫁,他和继父关系不好,这使他吃了不少苦头。17岁,他由海上偷渡到了美国。最初,他想当个军人,不料屡屡碰壁,几经辗转终于当上了骑兵。但战事很快结束了,他留在了纽约。后来到了美国西部,他做过骡夫、水手、建筑工人、码头苦力、餐厅跑堂和马车夫,然而没有一样是他感兴趣的。日后,他在图书馆找到了一份差事,每天为图书馆工作两小时,换取可以任意借阅图书的便利。他就是后来美国新闻界的旗手、骄兵普利策,以他名字命名的“普利策”新闻奖,至今仍是美国新闻界的荣誉.
在吉林的长岭县有这样一位普通的农村女子,只要公安机关遇到刑事案件,几乎都要请她到现场协助破案。而只要她发现了犯罪嫌疑人留在现场的脚印(足迹),就能够辨别出这个犯
需要。《中国妇女报》每天对开8版,周一到同六连续出版,新闻版块时效更强,资讯更全;六大周刊精心烹调,供您细嚼漫咽。每天一版为时政要闻版,报道国内外重要新闻,捕捉
书名号的用法比较简单,但是在“某某编辑部”、 “某某杂志社”、“某某栏目”中书报栏目名用不用书名号,笔者翻查了手边的50种书刊,发现这里面没有一个明确的使用规范
女性时尚杂志有哪些 适合职场女性时尚杂志有哪些,有很多女性朋友喜欢看时尚杂志,因为看时尚杂志可以学会穿搭让自己显得时尚且有气质,时尚杂志对我们普通人的的影响还是
上世纪30年代,朱惠民先生在天津英租界编辑出版过一种提倡男女平等、建设文明家庭的刊物——《家庭周刊》。这册杂志出版于1936年3月15日,32开本80页的篇幅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