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kerry
浅谈数字调制技术与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论文
摘要: 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发展过程,离不开数字调制技术的支持。信号的接收与传输受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对整个系统的稳定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正常的工作,需要保证其信号的产生及传输过程的科学合理性。数字广播信号的发送及相关频率的调制,都受到一些国际通用的标准协议约束。做好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整体工作,就必须对其中涉及的数字调制技术的相关原理进行必要的掌握。
关键词: 数字调制技术;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协议;信号
早期的电视广播一般采用的是模拟调制技术,这与信号本身的来源相关。随着通信技术研究范围的扩大,数字调制作为全新的通信技术手段,对于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数字调制技术与相关的解调技术是对应的。在实际的应用中,二者对于电视广播的作用也非常地明显。
1数字调制技术相关原理综述
数字调制技术的逐渐成熟,直接推动了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发展。而传输数据的主要方式包括单载波调制和多载波调制。这两种技术的主要内容也是数字广播系统的主要发展的方向。无论是串行的数据传输方式,或是并行,其中具有代表意义的数据帧作为特殊的符号,对于调制方式的选择具有决定性。这些数据帧只有通过调制的方式加载到载波上,才能形成一定频率的数字传输信号。在信号传输的过程中,存在着信道的概念。同时在载波的振幅与相位调制的过程中,也存在着符号映射的相关原理。所有已经标注的点代表着载波的振幅与相位,二者的关系属于正交。不同的坐标代表着载波振幅和相位的不同,对于研究数字调制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载波的振幅与相位在实际的研究中基本将二者的关系近似为正交,平面坐标的分布上也呈现出一些规律性。因此,把这种载波相关参数的位置关系又称为星座的符号映射。在调制技术中,载波的振幅与相位随着波形的变化而变化,平面坐标的表示又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故成为映射关系。相位和和振幅都是衡量载波变化的主要技术参数,则将它们作为符号来模拟实际中波形的变化。因此,图1所有的标注都是具有特定的意义,称之为星座图的符号映射。单载波的调制方式主要的原理是指在载波波形变化的过程中,用符号帧代表一个完整的整体,所有不同的波形变化组成了一个符号帧。而这些符号的存在主要是为了表示调制过程中载波的技术参数变化。这些技术参数主要包括载波的幅度和相位。所有的符号依照串形的方式进行排列,最后形成了单载波。所谓的多载波主要是指所有符号组成的符号帧的过程中,每个子符号对应的载波不再是同一个载波。对应载波的不同,最后经过叠加方式的处理,形成了特殊的输出信号。
2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相关技术标准综述
我国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参考标准制定相对较晚,但也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它主要强调的是传输系统中信道编码及相关载波技术参数的参考标准。常见的有多载波传输方式及GB20600的数据帧结构。
数据帧结构分析
GB20600中3个不同的帧体组成了对应的PN序列。这些帧体在传输系统中所用的传输时间各不相同。帧体中数据块所占用的时间大约为500微秒。不同PN的序列,导致信号帧所占用的时间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对于传输系统的载波来说,这些技术参数的不同,对广播电视信号的接收与发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地面广播电视的传输系统,充分利用了数字调制技术的相关原理。对于其中涉及的帧头和帧体,在信道编码过程中所花费的'占用时间是不同的。
多载波方式的相关原理
多载波的传输方式无论在结构上还是传输机制上,其相对的技术原理都比较复杂。它的帧体和帧头对应的符号数是不同的。一般由3780个符号数构成帧体部分,意味着3780个不同的载波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对于我国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传输系统来说,多载波技术的应用对于信号传输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多载波方式的传输机制中,PN序列对于整个信道的估计及抑制噪声的工作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无线信道的正常工作中,很容易受到噪声的影响,这对信号的传输非常不利。而相关的相位噪声必须通过相关的技术手段进行必要的抑制,这对整个信道的正常机制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其中保护间隔是多载波方式的显著特征,这对抗多径干扰的能力起着主要的作用。只有除去一些有效的数据,才有可能达到抑制噪声的最终目的。
3结束语
在现代通信的发展过程中,调制技术对于信号的传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载波的主要参数是指振幅和相位,这对研究地面数字广播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数字调制技术对于整个系统稳定性的研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只有了解和掌握数字调制技术的相关原理,才能更好地为我国的地面数字广播建设事业做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杨知行,王昭诚.下一代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关键技术[J].电视技术,2011,(8):22-27.
[2]白杨,冯景锋.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组网调制器实现关键技术[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1,(12):50-53.
[3]李玲.QDPSK全数字调制解调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
Q小茗同学
赵忠祥在中国电视发展进程中的意义 胡智锋; 周建新 【期刊】当代电视 2010-12-01时代呼唤主流作品 胡智锋 【期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0-11-15十七届五中全会后的若干报道热点 胡智锋; 张毓强 【期刊】中国记者 2010-11-012009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 张同道; 胡智锋; 赵蓉 【期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0-10-15公共文化服务的必然之路 胡智锋 【报纸】中国文化报 2010-08-12电视栏目策划的理念与路径 胡智锋; 周建新 【期刊】新闻与写作 2010-07-05《中华医药》:电视品牌建设的独特路径 胡智锋 中国电视 2010-06-15中国影视文化创意产业的三大问题 胡智锋; 李继东 【期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0-06-15“三善”的时代意义与现实价值 胡智锋; 张毓强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0-03-20广告主抢夺紧俏资源的战略分析 胡智锋; 周建新 【期刊】广告人 2010-03-15中国广播影视发展新起点——2010《现代传播》年度对话 朱虹; 胡智锋; 曾祥敏 【期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0-02-15《现代传播》的30年 胡智锋 【期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0-02-15对影视文化创意产业若干问题的思考 胡智锋; 李继东 【期刊】东岳论丛 2010-01-25《飞越海西》的意义、探索与启示 胡智锋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9-12-20新中国60年电影艺术发展之路与经验启示 胡智锋 【期刊】电影艺术 2009-11-05《北平战与和》的突破与意义 胡智锋 【期刊】电视研究 2009-11-05《中国记忆》三思 胡智锋 【期刊】电视研究 2009-09-05变革、困境与开拓——由《零距离》升级改版看中国民生新闻的新突破 胡智锋; 李刚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9-06-20《繁花——打工妹三十年实录》四题 胡智锋 【期刊】电视研究 2009-06-05《今日说法》十年发展的意义与启示 胡智锋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9-03-20新形势下中国电视媒体的责任与使命 胡智锋; 周建新 【期刊】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3-15深刻总结本土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胡智锋 【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9-02-15见证历史的生动影像 胡智锋; 张国涛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8-12-20《中华医药》电视品牌建设的独特路径 胡智锋 【期刊】电视研究 2008-11-05新媒体语境下电视节目生产的发展空间 胡智锋; 周建新 【期刊】视听界 2008-09-25电视低俗化三题 胡智锋 【期刊】中国电视 2008-09-15从“宣传品”、“作品”到“产品”——中国电视50年节目创新的三个发展阶段 胡智锋; 周建新 【期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8-08-15速率·空间·品牌——天津卫视内容生产的发展轨迹与前瞻 胡智锋 【期刊】广告人 2008-07-15为尊严而战——对汶川大地震电视特别直播报道的探析与思考 胡智锋 【期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8-06-15略论电视节目品质的“三性” 胡智锋; 顾亚奇 【期刊】视听界 2008-01-25中国电视传媒人的角色转型——观察电视传媒与社会关系的另一种视角 胡智锋 【期刊】国际新闻界 2007-11-15电视媒体的文化自觉 胡智锋; 孔令顺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7-10-20电视媒体的文化责任 胡智锋; 孔令顺 【期刊】传媒 2007-10-15私人情感电视呈现的新探索——以江苏卫视《人间》为例 胡智锋; 张国涛 【期刊】当代电视 2007-09-01中国广播电视学科体系建设必须处理的三个关系 胡智锋 【期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7-08-15中国电视内容生产格局中的电视栏目剧 胡智锋; 周建新 【期刊】电视研究 2007-08-05创新重大主题报道 推进电视新闻改革 胡智锋; 张国涛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7-07-20本土化:中国特色电视理论的建构与创新——访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胡智锋教授 胡智锋; 杨乘虎 【期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7-06-15电视节目编排的理念与策略 胡智锋; 周建新 【期刊】中国编辑 2007-01-102006:对中国电视的宏观描述 胡智锋 【期刊】广告大观(媒介版) 2007-01-10电视选秀的第三条道路 胡智锋; 张国涛 【期刊】视听界 2006-12-25话说春晚“仪式秀” 胡智锋; 周建新 【期刊】当代电视 2006-12-01浅议频道竞争中的特色栏目建设 胡智锋; 顾亚奇 【期刊】新闻战线 2006-11-10电视媒体:节目编排成为“主角” 胡智锋 【期刊】广告大观(媒介版) 2006-11-10东方卫视的娱乐创新之道——以2006年SMG三档娱乐栏目为例 胡智锋; 张国涛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6-10-20电视节目编排三论 胡智锋; 周建新 【期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6-10-01人文纪录片的“热”和“冷” 胡智锋 【期刊】广告大观(媒介版) 2006-09-10“新闻专业主义”的“本土化”途径——写在央视《新闻调查》十周年之际 胡智锋 【期刊】广告大观(媒介版) 2006-07-10“故事”热浪的背后 胡智锋 【期刊】广告大观(媒介版) 2006-05-10基于需要而发展的中国电影 胡智锋 【期刊】当代电影 2006-03-15《传奇故事》的成功之道 胡智锋; 顾亚奇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6-02-20当前电视纪录片创作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 胡智锋 【期刊】今传媒 2006-02-15中国电视内容生产的潮流与趋势 胡智锋; 顾亚奇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6-01-20省级卫视定位的问题与对策 胡智锋; 顾亚奇 【期刊】电视研究 2006-01-052005:广播电视发展关键词 胡智锋; 孔令顺 【期刊】中国记者 2006-01-01SNG(卫星新闻传播)及其对中国电视发展的影响 胡智锋 【期刊】今传媒 2005-12-20中国影视文化建设三思 胡智锋 【期刊】现代传播 2005-12-15从播出平台到打造产业链——解读东方卫视的“影视支撑” 胡智锋; 张国涛 【期刊】新闻记者 2005-12-05《记者档案》:三岁之际的思考 胡智锋; 顾亚奇 【期刊】当代电视 2005-12-01“时”——当前电视内容生产的传媒本质 胡智锋 【期刊】声屏世界 2005-11-30视听无界 胡智锋 【期刊】视听界 2005-11-25找准位·定好位·做到位 胡智锋; 顾亚奇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5-11-25时代性与时尚化——点评专题片《红色家书》(DVD) 胡智锋 【期刊】北京党史 2005-11-05必视性才是重要的 胡智锋 【期刊】记者摇篮 2005-10-05三“品”《新闻调查》 胡智锋; 顾亚奇 【期刊】中国电视 2005-09-15宣传艺术·全球意识·审美品格——解析央视国际频道综艺节目《中华情》 胡智锋; 顾亚奇 【期刊】中国电视 2005-08-15《寻找金花》的成功策略 胡智锋; 顾亚奇 【期刊】当代电视 2005-08-01五种视角看中国电视 胡智锋; 顾亚奇 【期刊】新闻与写作 2005-07-10以何为本 以何称王——从央视经济频道改版谈电视频道的生存与发展 胡智锋; 顾亚奇 【期刊】电视研究 2005-06-05“产品”时代电视综艺新探索 胡智锋 【期刊】现代传播 2005-04-15
南方电视学刊是省级期刊。 《南方电视学刊》是目前广东省唯一公开发行的新闻理论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0128,国内统一刊号CN44-1678/G2)
课 题 研 究 报 告 写 作 格 式 简 介 第一部分 a引言; b慨述; c研究背景和意义; d研究方法和角常; e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二部分 a研究结果;
1。动感新势力(有书有牒,内容很好,错误比较少,较客观)2。漫友 漫画100(国内漫画家的漫画连载超赞)3。漫友 动画100(内容丰富,时尚前沿)4。conic
是国家期刊,应该三个月的审稿时间吧。主要栏目有:学术天地、评论、创作谈、人物、座谈与对话、电视与管理、电视剧本,根据栏目分类发就行。如果想发表文章的话可以联系下
[1]蒋正冶: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三国演义》主题研究述评2007(1)[2]郑铁生:《三国演义艺术欣赏》[3]陈 辽:智谋精粹古为今用--读《“三国”智谋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