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林建
美国梦、乐观主义——美国电影《阿甘正传》反映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摘 要】电影反映人们的生活,思想观念和价值观。透过电影,观赏者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美国电影《阿甘正传》中的主人公阿甘一生的传奇经历,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通过这部电影,我们了解到了美国世代传承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本文旨在分析《阿甘正传》这部电影所反映的这些美国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包括美国梦和美国人的乐观主义。【关键词】美国电影 《阿甘正传》 美国梦 乐观主义20世纪以来的100年,世界传播事业和信息产业飞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将人类带入了信息社会。在信息时代,媒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报纸、杂志、电视、电影等是较为先进的信息传播活动形态。其中电影也许是最具影响力的传媒。电影就像一个微观世界,表现出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和思想观念。在美国电影中,“美国梦”和“乐观主义”是常被涉及的主题。那什么是“美国梦”呢?最具代表的关于“美国梦”的电影就是《阿甘正传》。《阿甘正传》 (1994)是由罗伯特•泽梅基斯导演,汤姆•汉克斯主演的一部“愚人电影”(反智电影)。该电影获得了巨大成功——在1995年的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角逐中,《阿甘正传》一举获得13项提名,包揽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和最佳视觉效果六项大奖,还夺得了当年全美10大票房影片的首位,并在有史以来最卖座的影片排行榜上名列第四,4年后该片又进入美国史上最伟大的百部电影之列。因此《阿甘正传》可以说是美国电影史上一部愚人电 影的神话。一、《阿甘正传》简介福瑞斯特•甘(阿甘)出生在上世纪中叶、美国南部阿拉巴马州的绿茵堡镇,由于父亲早逝,他的母亲独自将他抚养长大。阿甘的智商只有75,但凭借跑步的天赋,他顺利地完成大学学业并参了军,随后开赴越南战场。在军营里,他结识了“捕虾迷”布巴和神经兮兮的丹•泰勒中尉。布巴在越战中丧生,丹中尉失去了双腿,阿甘则因为救人成了战斗英雄。回国后,阿甘为了履行对布巴的承诺,买下了一艘破船开始捕虾。一系列机缘巧合后,他不但化解了丹中尉的怨气,还莫名其妙地累积了大量资产。不过,钱并不是阿甘所看重的东西。阿甘和女孩珍妮青梅竹马,可珍妮有自己的梦想,不愿平淡地度过一生……二、《阿甘正传》的主题亲情、友情和爱情一直是人类历史上永恒的话题。围绕着愚人文化这一背景,影片讲述了发生在阿甘身上的亲情、友情和爱情故事。阿甘自幼腿部残疾而且智商低下,小镇上的人都用异样的目光看待阿甘,只有两位女性关心、爱护他:母亲给予了他伟大的母爱,珍妮则以纯真的少女情怀温暖着他的心。在母亲心目中,阿甘不是负担,而是上天对她的馈赠,她倾尽全力抚养阿甘,总有办法找到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让他明白生活中的一些道理人生就如同一盒巧克力,你永远无法知道你会尝到什么样的味道”,“笨有笨的作为(傻人有傻福)”,并且为了能够为他争取于正常儿童同样的生活学习机会,她甚至答应陪校长睡觉。《阿甘正传》表达了许多不同的主题,其中被导演反复强调的就是对生活永不放弃。这部电影不仅给人以情感上的教育,而且也是一部关于美国 20世纪50年代到1982年的社会史,非常值得一看。阿甘智商虽低,但他心地单纯,信念坚定,做到了很多正常人想不到、做不到的事,在运动、战场、商场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阿甘的人生历程中穿插着美国战后的一些重大事件,如猫王、披头士乐队、种族问题、越战与反战、水门事件、乒乓外交等等。阿甘的故事象一面多棱镜一样折射出生活的各个方面,引发观众对自己生活的思考。 三、《阿甘正传》反映的美国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美国梦”和“乐观主义”从《阿甘正传》中我们能够想到人们追逐已久的美国梦以及乐观主义。美国梦是上个世纪的神话,是许多欧洲人为了追寻更好的生活而来到美国的目标。美国地广人稀,到处都充满着爆富的机会。今天,美国梦依然存在,大量亚洲人和拉美人把美国看成是实现梦想的摇篮。那到底什么是美国梦呢?虽然已有些许变化,但却有一个永不变化的主题:或成为富人,或成为体育英雄,或成为著名演员,或有参观白宫和得到美国总统接见的机会 ,或通过勤奋刻苦成为一家跨国公司的董事。怎样来实现这些梦想呢?人们需要做什么呢?人们应该成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或者要有最高的智商吗?谁能回答这些问题?看过《阿甘正传》后你就能知道,有这样一个人,他参与了几乎所有的美国大事,他很富有,参观过白宫,还是一个体育英雄。他的生活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告诉人们,在美国任何人都可以成功,即使你的智商极低。他就是阿甘。美国是一个具有“未来取向”的国家,这也决定了美国人的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等价值观。但在60年代,青年一代为了表达对美国社会的种种黑暗和越南战争的不满和反叛,以及对现实和未来的迷惘与困惑.选择的是一种逃避现实、追求享乐、否定理性、强调本能的幻灭之路。性的解放、毒品带来的幻游和远离现实社会的流浪和群居生活是他们所选择的生活方式。这也就是影片中珍妮和她的“嬉皮士”同伴的生活方式。但低智商的阿甘与他们完全不同。也许他的智商使他无法了解珍妮和那个时代的青年所做的事情,但他身上一直洋溢着一种美国人所特有的乐观向上、积极进取。虽然阿甘的智商极低,但另一方面,阿甘又是聪明的。他参观了一所退伍兵专用医院,用他高超的乒乓球技艺来愉悦他们。与此同时,电视里正在报道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的消息。然而没人观看这个人类的世纪创举,他们都被这个低能儿的球技深深吸引。此时科学是乏味的,体育更加伟大。阿甘相信,蠢人才做蠢事,傻人有傻福。这也正是电影导演对阿甘成功生活的诠释。他自己不认为自己是蠢人,他可以做任何他想做的事。这就是在美国成就一番事业,取得成功的砝码。无论你是白人还是黑人,聪明还是愚蠢,你只需做到最好,然后取得成功。阿甘教给人们成功的钥匙就是:你自己去决定你是做聪明人还是傻子吧。美国人总是思考着未来的目标,他们说:“我们要把人类送到月球上去。”他们做到了。他们的国家在一片狭小的土地上由十三个殖民地建立起来,如今美国却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美国梦是真实的,古巴人来到美国成为棒球明星;每天数以千计的墨西哥人越过边境线寻找工作,寻求更好的生活。只要你做出决定,拥有自己的目标,一切都能实现。参考文献:[1]顾宁.美国文化与现代化.北京:辽海出版社,2006.[2]张奎武.英美概况.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赵英男.英文影视赏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4]朱永涛.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5]董力燕,刘铭.《阿甘正传》中的成功哲学[J].文教资料,2007.[6]端木义万.美国社会文化透视[J].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7]刘洋.寻找迷失的英雄——《阿甘正传》的新英雄观及其文学内涵[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renee的天空
从《刮痧》看中西方文化差异电影《刮痧》讲述的是一个在美国生活了八年的中国家庭,因为孩子的一次意外发烧,刚来美国,不懂英文的爷爷用了中国传统的刮痧治疗方法为小孙子治病,但在医院里被护士发现了因刮痧而留下的血痕,怀疑是其家人虐待孩子所致。于是,儿童福利院便把孩子的父亲许大同告上了法庭,在法庭上,许大同因为无法解析刮痧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治疗法,又因为律师的曲意刁难,许大同最终被判决与孩子隔离,并且搞得失去了工作、朋友和与妻子分居,幸亏许大同的朋友去了一趟中国,知道了刮痧是一种治疗方法,为其作证,故事也就有了完满结局。许大同一家在美国的遭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华人在外国生活的种种不适,而这些不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造成的,随之而来的必然有隔阂,对立与冲突。首先是医学领域的认识差异。刮痧是故事冲突引发的导火索,刮痧疗法在中国民间很常见,是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确实能够治愈一些常见病。但是,这种疗法搬到美国,就成了大同对孩子施以暴力的罪证。二是法律观念的不同。在西方社会里,法律存在于每一个角落,每一种纠纷都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而每一件事实都是要讲求证据的。如美国的法庭及儿童福利院虽被大同的满腔激情,真挚而忘情的诉说所震慑,却仍要求有“爱的证据”,以供法庭判决。而中国人比较看重的是人情冷暖,尤其是对于亲情特别看重。三是对尊重的理解不同。在故事开头,许大同因为自己的儿子没有向老板的儿子道歉,便用手打了自己儿子一下,老板看了觉得不可思议,许大同对约翰解释这一举动说:“我为什么打我儿子,那是出于我对你的尊重,那是我给你面子。”这样的解释让这个典型的西方人迷惑不已,他并不知道眼前这个东方小伙子的这一耳光竟然是出于这样的逻辑,作为西方人的约翰,他是无法理解这个东方爸爸打他儿子时的那种复杂心情的,他只知道,打人是违法的,这是对人权的不尊重。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念,说明这样一个道理:由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文化背景形成的观念上的差异,在相互交织、碰撞中必然发生尖锐的冲突。四是对爱,对家庭的理解的差别。这也是《刮痧》中冲突的本质所在。许大同对付美国社会的生活和工作都游刃有余,这并不意味着他在成长中濡染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就已经烟消云散。在许大同的心里,家庭也是他的精神支柱。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家的幸福与团圆。三世同堂,其乐融融,是他奋斗的动力和意义所在。为了爷爷能在美国拿到绿卡,他还把给孩子刮痧这事称是自己刮的;为了儿子能回家宁愿分居;为了爷爷能看一眼孙子,偷偷把儿子从福利院了带出来;在法庭上,许大同爱子心切,甚至和对方辩护打了起来;为了给孩子送圣诞礼物,不顾危险爬到九层,完全有可能“坠楼而亡”…… 爱就是付出和负责任,可能会表现为严厉,表现为分居,甚至表现为欺,表现为劫持……正是这种爱把孩子和父亲以及这个家和二为一体,这种爱超越了其自己的尊严,平等,自由和选择自身幸福的权利。 而在西方人眼里这些都是不可思议的,甚至是犯法的!这部《刮痧》,让我们意识到了中西方文化差异是如此之大,若不在了解双方的文化前提下,引出的问题确实令人头疼。看来世界的大同文化要经历长时间的碰撞,相互交织,尖锐的冲突,磨合,才能融合与发展的。
写影评的格式:模式一:单角度评析题目:主标题——副标题(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或者艺术手法)第一段:电影风格(30字)+电影梗概(150字)+中心论点(20字)第二
电影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前人研究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引用参考文献是论文作者的权利,而著录参考文献则是其法律义务,引用了前人的资料又不列出参考文献,会被认
电影艺术赏析论文范文精选篇2 浅谈《红高粱》中色彩艺术的运用与赏析 [摘 要] 当前,影视作品已经成为人们视觉审美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它是
近年来,好莱坞电影是世界电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实现了运营与艺术成就方面的完美结合。下文是我为大家蒐集整理的关于好莱坞电影论文范文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欢
毕业论文无论对普通大学毕业生还是成教毕业生都是个挠头的问题,开题报告、参考文献等等都是让人十分烦恼的事情,下面YJBYS我为大家带来本科毕业论文,欢迎阅读! 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