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心永梅
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双硕士项目 由中国华中科技大学能源科学与技术硕士和法国巴黎高科清洁与可再生能源硕士(Master Clean and Renewable Energy ,简称CARE)两个学位结合而成,学制为六个学期(三个连续学年)。学生修满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可以获得中国工学硕士学位(华中科技大学新能源科学与技术专业)和欧洲工学硕士学位(法国巴黎高科清洁和可再生能源专业)。前四个学期(二个连续学年)中国和法国学位同时进行,全英文授课,学分互认。第二学年末,法国巴黎高科清洁与可再生能源硕士项目结束,合格学生颁发巴黎高科工学硕士学位。第三学年继续完成中国工学硕士项目学习,合格学生颁发华中科技大学工学硕士学位。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目前共有约160名在读生。2013年3月15日,第一届双硕士正式毕业,法国巴黎高科校长先生为参加学位授予仪式 的毕业生颁发了法国巴黎高科清洁与可再生能源硕士文凭 。 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双硕士培养 采用中欧导师负责制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入学后第一学期通过双向选择确定导师。每个硕士研究生的指导教师包括中方、欧方导师各一名。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每个硕士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出发,选择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能源效率等5个专业方向中的一个进行专门培养,学生必须修完这5个方向的基础课程并要求选修一门跨学科修课。1.文献查阅与选题:硕士研究生从第一学期起开始进入研究学习阶段,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文献资料,撰写文献综述报告,接触论文课题。确定学位论文选题,并就选题的科学根据、目的、意义、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法、可行性等进行论证。第三学期初完成论文选题工作。2.中期报告评估:中期报告评估在第三学期进行,可以采取书面或/和口头的方式。由学院组织评估小组,依据学习成绩、文献综述、文献阅读、论文选题报告等对硕士研究生的学风、科研能力和思想品德等方面进行评估,给出综合评估成绩。评估分为初评和复评,初评合格者不再参加复评,初评不合格者可申请一次复评机会。3.实习和研究:硕士研究生从第一学期起开始进入研究学习阶段,第三学期开始进入实质性研究或实习阶段。可以到清洁与可再生能源相关的公司、设计研究机构、高校实验室等单位进行实习和研究,以提高实际技能。学生完成欧方学位要求的研究实习应满6个月,完成中方学位的研究不少于一年,中方要求的一年研究可涵盖欧方要求的6个月研究实习。每年选派部分优秀研究生到欧方合作大学的相关实习基地进行为期6-12个月的国外实习。4.实习模式:(1)欧洲实习模式:部分受资助的优秀研究生到欧洲相关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公司、设计研究机构、高校实验室等单位实习。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第一届硕士生中有12位受到资助在欧洲合作大学进行为期半年的实习,第二届中有14位学生获得去欧洲实习的机会。(2)公司实习模式:学生到中国境内与清洁与可再生能源相关的公司和企业单位实习。(3)研究机构实习模式:学生到中国境内与清洁与可再生能源相关的设计、研究机构单位实习。(4)高校实验室实习模式:学生到中国境内的中方合作大学与清洁与可再生能源相关的实验室实习。5.学位论文:学生需要完成英文的学位论文和中文的学位论文,英文学位论文内容上可以是中文学位论文的一部分。论文在中欧双方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6.论文答辩:学位论文完成后,英文学位论文按法国巴黎高科相关要求组织答辩。答辩通过者,授予法国巴黎高科设立的理工科能源专业的清洁和可再生能源工学硕士。中文学位论文按《华中科技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要求组织答辩。答辩通过者,授予华中科技大学在能源动力类学科下设立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 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 双硕士课程设置 课程类型 课 程 名 称 开课学期 高水平课程 开课系所 公共课 自然辩证法概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秋.春 第一外国语(英语) 秋.春 外国语学院 人文类或理工类或其它类课程 秋 相关院系 学科基础课 矩阵论 秋 数学系 数理统计 秋 数学系 可再生能源理论基础 秋 中欧能源学院 可再生能源概论 秋 全英文 中欧能源学院、能源学院 可再生能源政策与管理 秋 全英文 中欧能源学院 太阳能基础 春 全英文 中欧能源学院 风能基础 春 全英文 中欧能源学院 生物质能基础 春 全英文 中欧能源学院 地热能基础 春 全英文 中欧能源学院 能源效率基础 春 全英文 中欧能源学院 电力基础和分布式发电系统与微网 春 全英文 中欧能源学院 硕士专修课程 太阳能技术 秋 全英文 中欧能源学院 风能技术 秋 全英文 中欧能源学院 生物质能技术 秋 全英文 中欧能源学院 地热能技术 秋 全英文 中欧能源学院 氢能 秋 全英文 中欧能源学院 电能效率 秋 全英文 中欧能源学院 热能效率 秋 全英文 中欧能源学院 能源变换与并网控制 秋 全英文 中欧能源学院 建筑节能 秋 全英文 中欧能源学院 能源经济学与系统生命周期分析 秋 全英文 中欧能源学院、能源学院
无敌花花Nancy
总学分要求≥40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要求≥26学分,研究实践环节要求≥14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 总学分 ≥40学分 修课学分 ≥26学分 公共必修课程≥7学分(一外2学分、思政类2学分、数学3学分) 专业基础与专业课程≥12学分专业选修课≥6 学分非专业选修课≥1学分 缺本科专业基础的,补修本科主干课2-3门,只记成绩,不记学分 研究环节 ≥14学分 专业实训 2 软件工程实践 4 开题(选题)报告 1 论文中期进展报告 1 学位论文与答辩 6
阿波罗三下
本科最好的是生物医学工程,其次是生物信息工程。再次生物技术,生物科学 。微生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1005 授理学学位)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微生物学专业方向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从事微生物学领域的食品、化工、环境、农业等方面的科研开发及管理工作能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二、本专业设置如下研究方向1.微生物分子生物学 2.环境污染处理与修复 3.微生物制药 4.中药微生物技术5.农副产品微生物深加工 6.生物能源三、学习年限与学分 1.普通硕士生实行以两年为主的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为2~3年,其中学校提供奖学金的时间为2年,从第三年起,导师可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向学生提供奖学金。2.总学分要求≥36学分,其中学位要求课程学分要求≥23学分,研究环节要求≥13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总学分 ≥36学分修课学分 ≥23 通识课程≥7学分(一外3、辩证法2、科社1、人文1) 学位要求的学科专业课≥16学分(由基础理论课、专业课以及相关跨学科专业课程如数学、计算机等组成) 任选课程(经导师同意后,研究生可任选,记非学位要求学分) 缺本科专业基础的,补修本科主干课2~3门,记非学位要求学分研究环节 ≥13 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 学术报告1学分 发表论文1学分 学位论文10学分四、课程设置:见微生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五、研究环节与学位论文执行学校有关规定。微生物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季节 开课单位 备注学位要求课程 通识课程 硕士生第一外国语 3 秋.春 外 语 系 硕士生必修 133013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4 1 春 人文学院 1330111 自然辩证法 32 2 秋 人文学院 人文课程 16 1 秋.春 人文学院 1350011 英语论文写作 2 秋.春 外 语 系 博士生必修 1350021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32 2 秋 人文学院 学科基础课 1330151 数理统计 48 3 秋 数学系 硕士生≥8学分 0732661 分子细胞生物学 32 2 秋 生科院 0732541 生命科学前沿 32 2 春 生科院 0732571 生命科学实验技术进展 16 1 春 生科院 博士生专题研讨 6 生科院 博士生必修 博士生跨一级学科课程 2 专业核心课 0732621 高级微生物学 32 2 秋 生科院 硕士生≥8学分 0732631 生物工程原理 32 2 秋 生科院 0732641 生物技术制药 32 2 秋 生科院 可选择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其他相关专业的课程 非学位要求课程 专业任选课 0732681 生物降解与转化 32 2 秋 生科院 由导师指定选修 0732671 生物能源II 32 2 秋 生科院 0732711 高级真菌学 32 2 秋 生科院 0732721 生物信息学 48 3 秋 生科院 0732731 生物合成与天然产物 32 2 秋 生科院 可选修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其他相关专业的课程 补修课程 生物化学 88 生科院 微生物学 48 3 生科院 研究环节 文献阅读和开题报告(硕、博) 1 生科院 在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硕、博) 1 生科院 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博) 1 生科院 发表论文(硕、博) 1 生科院 学位论文(硕) 10 生科院 学位论文(博) 15 生科院 华科生科院研究生的课程大纲
学报有很多版本的,不知你问的哪个,医学版在Springer投稿期刊名字Journalof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
只评估了部分高校并对其排名了,并未对所有院校进行排名,但可作为参考报考学科,建议查看其师资力量、重点学科/实验室情况、博士点情况、高水平科研项目和论文、毕业生的
一,打开百度。 二,搜索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三,进入到网页中。 四,找到投稿指南。 五,右侧有一个作者在线投稿,好了,点击进去,在线写稿,投就可以了。
我认为是真努力,因为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学生,而且在这所学校里也有很多优秀的博士生导师,所以我觉得这是真努力。
1.1 文稿应具科学性、创新性、逻辑性,并有理论和实践意义。论点鲜明,资料可靠,数据准确,结论明确,文字简练,层次清楚,打印工整。论著稿全文(包括中英文摘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