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28

沫沫晓七
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甜心派儿596

已采纳

论文的结构一般是背景介绍·研究现状现有算法、技术、手段或方法的缺陷和不足提出的新的算法、协议、方法、技术或手段对自己提出的方法、技术或手段进行实践、分析和比较结论和展望20.论文撰写时,一定要注意书面语气,不要有口语化的成分,很多同学没有培养这方面的能力,写的内容过于口语化,应注意!

193 评论

肥胖卷的肥蛋卷

前言: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研究方法的支持,他是获得知识的途径,是进行研究时所用到的工具、策略和手段,也是架通理论和现实之间的桥梁,对于我们学生而言,不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对研究方法的学习都将有利于我们的发展。 在课堂上,也有许多老师向我们阐述了学习研究方法的益处与重要性,因此最后一次的读书笔记,我选择了阅读《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这本书,来学习有关研究方法的知识。这本书原是一本教材,其内容很丰富,需要细细研究,因此我在这次的读书笔记只将重点放在最有收获的部分章节,结合作者所写总结知识点也谈谈自己的收获感悟。首先,我结合作者的导论与自己的阅读整理了整本书的大致结构,如下图:一、 研究过程 这个章节的内容对我来说帮助很大,从知识本身来说,是因为对于现阶段还缺乏研究能力与经验的我们来说,能够明白研究的各个具体阶段与需要准备的操作,是一个很明确很重要的指引;从作者风格来说,是因为作者将研究各个阶段要做的事都讲述地很详细,分门别类清楚明了,并且讲解时举了很多研究里的社会现象来让我们理解更透彻,因此我阅读时也不觉得枯燥,受益匪浅。作者将研究的过程归纳为概念化,研究设计,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总结研究五个部分。在概念化的部分,作者讲解了以研究目的划分的三种不同研究,研究问题的提出过程和具体问题以及与文献综述有关的内容。在研究设计方面部分,作者从分析单位与观察对象,时间维度,研究方案,研究方法四个方面讲解了正式收集分析资料与写作之前应做的规划。最后结合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总结研究三个部分的讲解,这让我对整个研究过程有了清楚地认知,并且对每个阶段的细节也都有了较为明确的执行方法,让我有一种万事俱备,只欠“实行“的感觉---先概念化提出选题,再设计研究方案,收集分析二手资料,最后进行研究总结,虽然我可以想象具体研究的过程一定是困难重重的,但这种全局性的把握让我收获良多。除了全局性的把握感以外,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讲解时的尽可能详尽以及所采用的理论与方法结合,实例与理论结合的讲解方法,这让我有了深刻的理解,也有了对细节的掌握感,不至于只有整体的框架却未学到实处,比如在讲解以研究目的划分的三种不同研究时,作者举了有关“芙蓉姐姐走红“的传播实例来让我们明白描述性、解释性、探索性研究的不同,探索性的角度是“网友们的具体态度是什么?”,研究者需要去收集探究;描述性的角度是”这个态度是否准确?”,研究者需要去分析证实或推翻;解释性的角度是”为什么大家的态度是这样的?”,研究者需要去解释这一现象。像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书里也有地方结合到了我们上课上所讲的理论,比如”沉默的螺旋”理论等,其他这样的具体知识点与例子我在此没有写出来,但阅读的收获却实实在在存在于心中。二、 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 在这本书里,作者比较了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的区别,并结合了具体应用、特点与步骤,从调查法,实验法,内容分析法三者来讲解定量研究方法,从定性田野研究,文本分析法,手段和步骤三个方面来讲解定性研究方法,这两大部分内容很多,我想从中挑选一个具体的知识点来谈谈感受。作者在定性研究里提到的精神分析,这一部分我很感兴趣,大概是因为我本身就对精神与心理方面的知识很好奇,而我对这种心理与精神上的知识如何和研究分析的理论结合起来的更加好奇,在这一部分作者提到了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灵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个层面,弗洛伊德不是第一个提出潜意识概念的人,但他却是的潜意识成为精神分析理论最基础的概念之一,潜意识被压抑,能够影响和控制意识,联系到大众传播里,比如媒介产品不仅仅是传递信息,也是生产者和接受者在潜意识层面的交流,还有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集体无意识和原型,作者都有提到,这些理论都让我们更加了解潜意识层面的东西,总之,从精神分析理论来分析,就不仅仅能体会到表面,他们能帮我我们了解媒介文本的深层意义,运用到分析文学,广告等领域,我们就能从资料中揭示更深层的意义。作者还很详尽地讲解了许多调查方法,比如调查法里的问卷,其实是我们使用过很多次的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也是老师上课讲过的内容,这些内容都很重要也很有用,但阅读时这些方法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调查过程是很艰难的过程,需要研究人员头脑与身体都保持在线状态,部分方法还涉及到团队合作,在我认为这些方法只是阅读也是不够,我们仍需要实践才能真正学会这些方法,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体会到这些方法各自的好。总结来说,这本书既有知识性也有趣味性,读这本书我收获很多,不仅仅表现上以上所写。同时我也认为,我还并没有对整本书了解详尽,还有许多知识是我还没有特别深入思考的,还需要我去钻研理解,因此我也把这本书延期借阅了一个月,希望以后能再认真阅读一遍,学到更多更透彻的东西。最后,我也希望在下一次遇到的论文作业时,我能把在书里读到的方法运用到研究中,或许结合具体的实践我又会有不一样的理解。

127 评论

呀哟哇啦

In the era of ma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of book publishing has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Research network of communication and publication of best-selling book has a stro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In this paper, the analysis of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twork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best-selling book of fiction published in the situation, the use of basic theories of mass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network to disseminate knowledge of literature published by the impact of best-selling book. Paper to further explore the best-selling book published literature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the same time, a combination of related papers is also the case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to the spread of self-opinion. In this paper, to study the networks of the best-selling book published literature in favor of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the network to spread this type of atmosphere in literature is the development of best-selling book, and book publishers is how to spread the use of big books for environment-related publicity . In this paper, the method is the use of literature retrieval method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dissemination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network representation of Literature under the best-selling looking for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theoretical analysis, is conducive to better research networks best-selling book on the literature published in the impact of networks in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spread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as well as best-selling book on the literature generated by the publication of the pros and cons dissemination of how to use the network more popular and best-selling book help to better sales of best-selling book.

235 评论

爽爽小无敌

我是学新闻学毕业的,在大学也学过大众传播学,我觉得还是抓一个点比较专业。例如,以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为论述对象,把以下几篇文章整合就好了,只要不是做为毕业论文,老师不会太在意你是不是原创的。参考《论文:媒介决定论?——麦克卢汉技术哲学观评析》《对麦克卢汉媒介观的审视》更多资料可以参考学校图书馆。

239 评论

南宫亦忆

一、 个人介绍

一战中山大学成功上岸啦~和各位学弟学妹们分享一点点经验,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我的情况:福建省某一本类双非院校,专业广播电视学,目标院校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硕。

初试成绩:政治72 英语一76 专业一118 专业二107

复试情况:笔试+面试 感觉面试情况比较好~ 复试后的总分排名比初试提5名啦~

二、 择校原因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创建于2003年,以“人文新媒体、融创传播学”为学科定位,形成了“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创意教育为中心,以实践教学为重点”的办学特色。学院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围绕“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者、传播者和倡导者;培养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正确方向、弘扬社会进步、掌握主流话语权的新闻工作者和传播管理者。学院倡导“实训、实践、实验”教学理念,建设了纪实摄影实验室、大数据传播实验室、交互媒体设计中心等实验室集群,以及谷河传媒、谷河青年空间、公共传播工作室等实践平台,拥有省级实验示范教学中心,是广东省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本科开设新闻学和传播学专业,两个专业均入选“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设计艺术学硕士学位授予点、政治传播交叉学科博士点,建有广东省舆情大数据与仿真分析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大数据与公共传播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市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重点基地等省市级科研平台,在国家高端智库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等智库机构承担重要角色,主要围绕数字新闻业研究、大数据与公共传播、视觉传播与交互设计等跨学科方向开展研究。主编出版的《中国新闻业年度观察报告》、《互联网与国家治理年度报告》、“人文新媒体”系列丛书具有广泛影响力。

三、 专业课备考

中山不考史,整体考试风格是对知识的运用,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背诵,有一定的基础才能够把知识运用起来呀。此外,中山的专业二比较特别,考得很杂,参考书籍几乎只在简答题和名词解释发挥作用。以下推荐书籍,加粗是必须读的!需要注意的是,这个书单是对于我个人而言,可以综合自己的情况再进行挑选,并且有些书籍未必对考试有用,但是对整个学科的把握还是很有帮助的。

初试书单:

新闻学:新闻学概论(李良荣)、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2017中国新闻业年度观察报告(张志安)、新媒体概论(石磊)、新闻十大基本原则(比尔 科瓦奇)、新媒体与舆论:十二个关键问题(张志安)

传播学: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范式与流派(刘海龙)、传播学引论、网络传播概论(彭兰)、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西伦 A 洛厄里)、传播学史(罗杰斯)、西方传播学术史手册(胡翼青)

新闻实务:时评写作十讲(曹林)、深度报道:理论、实践与案例(张志安)时评写作是我在大一的时候看的,后来考研没再翻阅,对于写评论帮助还是很大的。深度报道这本书,对于答一些实务操作问题还是有帮助的,并且书籍阅读起来很轻松的~结合真题去做一些笔记,例如消息源的管理。

视觉传播:视觉传播概论(任悦)基本一些知识点结合真题做笔记,知网搜索“视觉传播”,阅读相关论文。

公益传播:表达的力量(曾繁旭)相当有意思的书籍,探讨了在中国环境下的公益组织以及媒体是如何与政治以及资本博弈,其实对于考试未必有多大帮助,曾繁旭老师现在也不在中山就职了,但还是非常值得一读。此外同样也是知网搜索“公益传播”,阅读相关论文。

政府传播:政府公共关系(廖为建)、政府传播(朗劲松 候月娟)政府公共关系这本书我是在复试期间才发现的,作者以及编者全都是中山大学的老师!必须入啊!不过这本书现在已经没有出版,只能图书馆或者二手买到啦。另外,知网搜索“政府传播”,阅读相关论文。

企业传播:公共关系学(张克非)

社会研究方法: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西伦 A 洛厄里)、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陈阳)社会研究方法是中山的重点中的重点,这部分对于我文科生来说更是难……我的方法主要是结合真题做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的笔记,并且把中山大学老师的论文中所用的研究方法写下来,作为一个模板,能够套用在其他要求我们设计研究方案上。

四、 政治备考

月先后购买了肖秀荣的精讲精练+1000题、政治大纲解析(又称红宝书)。每天看一章精讲精练,再坐对应的1000题。教育部大纲出来后,每天把大纲也按章节翻阅。其实就是一个熟悉政治考的都是什么的过程,基本上除了政治经济学,都没有什么大问题,把1000题中错误的点在教育部大纲上用荧光笔画出来,经常性翻阅。

政治经济学部分真的非常头痛,在当时朋友的推荐下去B站看徐涛的视频。(直接搜索徐涛政治就可以了)。我只看了政治经济学的部分,并且看了两回,一次是第一次接触政治经济学部分,一次是大纲和精讲精练已经、1000题都已经刷过以后,觉得这部分还是不懂,就看了第二次。

9月到11月就是反复做上面的事情,11月、12月陆陆续续许多老师就开始出预测卷了。把市面上所有能买到的卷子全部买下来。包括往年真题卷,肖秀荣8套卷,肖秀荣4套卷,任汝芬4套卷,米鹏3套卷。(一定要注意发货时间,要求卖家能够在卷子出版后马上就发货。)这些卷子我只做了选择题,大题部分只有肖8对着答案看了看,肖4答案在最后十几天全部背下来。

12月还需要关注的是时政,我购买了肖秀荣的形势与政策,把书里的热点时事看了一遍,然后刷了一遍里面的选择题+对答案(一两个小时就能完成),把错误的地方反复看几遍,时政选择题就基本可以拿下啦。

总体感觉:我是文科生哦~其实政治没有怎么花心思,一度觉得只能拿60+了。50分选择题,50分主观题,当时我选择题对答案只拿了30/32,所以应该是改卷老师在主观题没有怎么扣分,广州应该是不压分(考北京、江苏、上海等地的同学就不要看我的政治经验了)。当时真的觉得自己要死在政治上了,在考场上大多数题目都是花式抄材料、花式夸我党。每年到12月,就会各种谣言说肖四今年被命题人看到了,所以考卷不会出现肖四的题,事实上肖秀荣还是预测中了几题的~心态稳住,好好背肖四,好好刷1000题+看大纲,政治就没大问题啦~

五、 英语备考

3月购买了何凯文长难句、何凯文单词书。长难句是一定要好好研读的,对于后来做阅读还是有一定帮助的。至于单词书,刚刚开始我有好好看单词并且把里面的单词例句认真分析,大概到后期就觉得效率太低,转向用手机APP背单词,我用的是扇贝,身边朋友用知米背单词、红宝书,其实各个软件大同小异,用自己喜欢的就好,坚持用一款,每天打卡,养成习惯,坚持N多天以后很有成就感的~单词书还是不能丢,我把单词书的所有单词抄到了自己的本子上,每个单词意思也要抄上去,然后把做真题时不懂的单词,不断补充上去,自己的本子也越来越厚实丰富啦,每天除了扇贝打卡外再背一张纸的单词。

4月之后陆陆续续购买了各种真题,包括张剑黄皮书(05-17)、陈正康超精读(94-04)、考研真相(05-17)。其实各类真题基本都没啥区别,随便买哪种都可以的。94-04年的真题,我只刷了一遍。05-15年的真题反复做了大概四、五遍,15-17的留着后面模拟考试。

下面主要讲我是如何反复刷真题的。第一次做阅读,可能错很多也有可能对很多,但是这个都不代表什么。每天做一题阅读题+对答案,尽力把每一个句子结构都分析清楚,紧接着把整篇文章翻译成中文,手动写出来,不要停留在脑子里。(这同时也是练习翻译题),把自己的翻译和答案的翻译对比、订正,再把题中觉得漂亮的句型抄到本子里,备着给写作文用。然后第二天、第三天背阅读题,把整篇阅读背下来,大概两三天完成一篇阅读。过程很慢,但前期时间相对充足,这样可以打好基础的~反复背诵、反复刷几次,当时很多人问我会问做那么多次又背又翻译难道不会记得答案吗?我确实不怎么记得了,不过事实上,后面几次刷更注重的是对文章的整体以及句子结构的理解。我在考场上或者自己模拟考英语时,每次都觉得完了我完全看不懂阅读题写什么,但是也不知道为什么基本上每次都只错一两个,所以刷真题真的是有日积月累的效果啦~

阅读题外,就是翻译题、新题型、作文。翻译题上面已经说过,在翻译阅读题时就可以训练翻译题。新题型真的是非常头疼,我今年新题型应该是0分或者2分,备考期间也只是单纯拿真题练练。作文的发挥余地很大,用的是何凯文作文书,小作文把每一种类型的都背一篇下来,大作文也多背几种类型以及模板,动手在规定时间内多写几篇,能够灵活运用各种自己积累的句型、模板就没有大问题啦。

总体感觉:我的六级是刚刚擦线过的,但其实六级和考研英语考察的完全不同,可以说基本上没加分也没减分。英语是个慢慢熬的过程,如果考的是985,我认为英语一70+是必须的。如果有大二、大一的同学,我真的非常非常建议去考个雅思,计划考研时本科的老师也叫我去考雅思,我没在意……英语好是个实力加分项,当时中山的复试面试临时加了口语(中山往年是没有口语环节),我完全听不懂老师说了什么,强行懵逼作答,答完后,老师说:“你的考研英语考的还不错啊。”我觉得这里似乎挽回了一点口语太差的分数。另外,考研英语优秀在调剂时也是有很大帮助的,因为专业课各大院校给分标准不一致,政治又不具备太大的科研能力参考性,所以英语成了很重要的参考科目。

六、 其他

关于论文:

论文必须非常重视!!而且中大经常会把某位老师的论文作为考试题目。

首先,把中大副教授、教授级别的老师近几年的论文都应该认真翻阅,一年内的及其重要!以志安老师为例,志安老师的论文甚至可以试着去记下来,今年专业一的最后一题论述题就是志安老师的论文。并不要求每一篇都要记,发表在重要期刊上的,靠近考试日期的等等就尤为重要。

其次,时间紧张不可能阅读期刊上所有论文,要试着去衡量不同论文的重要性。比如,张志安老师原来在复旦大学学习,去阅读复旦老师的论文,像是陆晔老师、李良荣老师、黄旦老师等等,就会发现他们的论文和张志安老师都会有一些联系,并且这几位老师的论文,张志安老师肯定也会关注的。

再次,我备考期间几乎每天阅读一篇论文并做好笔记,去概括论文的核心观点以及是如何证明的。这种方式一来是加强自己表达能力、论述能力,再来是需要再翻阅时也非常方便查看。

最后,推荐的期刊:新闻记者、新闻界、新闻与传播评论、新闻爱好者、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新闻大学。

关于真题:

真题的重要性无需质疑,中山大学的真题在官网上可以下载,零几年的真题网上似乎没有,有需要的同学也可以联系我啦~

试着去把真题分类,比如分成控制研究、内容研究、研究方法等等,每次复习完一个板块,就去看看真题。我是从9月份开始做真题的,直接写在自己打印的答题卷子上,训练写题的感觉以及格式等等。到了后期,就直接写整张真题卷,连写三个小时。基本上把所有题目都写啦,如果有同学需要真题答案也可以联系我呀,只不过我的答案未必是正确的,文科答案也不会有标准答案。

到现在有点不相信自己被中山大学录取了,抚摸了好多次调档函和政审函,现在想来,所有事情都和做梦一样,真希望每一位努力的同学都能够在未来的日子感受到我们看到被录取时那种喜极而泣的感觉。然后应某位研友的要求:希望昨天刚刚结束面试的陈静舒也能顺利上岸哈哈哈!!最后,过程很曲折,也并不容易,但是也没想象中那么艰难,总之,加油啦~

280 评论

相关问答

  • 传播学研究方法论文

    定量研究方法一般来说有实地调查法、控制实验法、内容分析法。一般传播学专业书里都会有的,建议去图书馆借一本书来看,或者参阅相关定量研究的实例,比在这里问到的结果有

    空山微风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大众传播学论文选题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去看下(新闻传播科学)期刊里面,看下别人是怎么选题的,你参考借鉴下

    小小兔121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传播研究方法相关论文

    1、互联网:网络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人们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询和使用这些资源。人们在网络可以发送电子邮件、访问网上其他用户、点播电视节目等。一些商家在网络中开设了虚

    木姑娘Zara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传播学论文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1.从资料中产生理论 扎根理论特别强调从资料中提升理论,认为只有通过对资料的深入分析,才能逐步形成理论框架。这是一 个归纳的过程,从下往上将资料不断地进行浓缩。

    快乐之光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大众传播学毕业论文

    本文在综述了国内外英语自主学习和英语学习中性别差异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一项关于高职生在英语自主学习过程中性别差异的研究。研究用四种方法对高职生英语自主学习中的性

    a小镇子a 8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