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琪宝贝
化学论文写作注意事项(1) 题目:概括性强、体现创新性、精炼题目写作注意事项:英文题目以短语为主要形式,尤以名词短语最常见,即题目基本上由一个或几个名词加上其前置和 (或) 后置定语构成.例如: The fabrication of ….短语型题目要确定好中心词,再进行前后修饰.各个词的顺序很重要,词序不当,会导致表达不准.题目一般不应是陈述句,因为题目主要起标示作用,而陈述句容易使题目具有判断式的语义;况且陈述句不够精练和醒目,重点也不易突出.少数情况 (评述性、综述性和驳斥性) 下可以用疑问句做题目,因为疑问句可有探讨性语气,易引起读者兴趣.题目中的缩略词语:已得到整个科技界或本行业科技人员公认的缩略词语,才可用于题目中,否则不要轻易使用.另外,还要注意题目字数的限制,国外科技期刊一般对题目字数有所限制,这些规定可供我们参考.总的原则是,题目应确切、简练、醒目,在能准确反映论文特定内容的前提下,题目词数越少越好.(2)摘要:与结论不重复,体现整个文章的结论和思想,包括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和应用等.摘要写作注意事项: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其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具体地讲,就是研究工作的主要对象和范围,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得出的结果和重要的结论,有时也包括具有情报价值的其它重要的信息.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且拥有与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A.英文摘要的时态:时态运用也以简练为佳,常用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少用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进行时态和其他复合时态基本不用.一般现在时.用于说明研究目的、叙述研究内容、描述结果、得出结论、提出建议或讨论等.涉及到公认事实、自然规律、永恒真理等,当然也要用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用于叙述过去某一时刻 (时段) 的发现、某一研究过程(实验、观察、调查、医疗等过程).需要指出的是,用一般过去时描述的发现、现象,往往是尚不能确认为自然规律、永恒真理的,而只是当时如何如何;所描述的研究过程也明显带有过去时间的痕迹.现在完成时和过去完成时.完成时少用,但不是不用.现在完成时把过去发生的或过去已完成的事情与现在联系起来,而过去完成时可用来表示过去某一时间以前已经完成的事情,或在一个过去事情完成之前就已完成的另一过去行为.B. 英文摘要的语态:采用何种语态,既要考虑摘要的特点,又要满足表达的需要.一篇摘要很短,尽量不要随便混用,更不要在一个句子里混用.主动语态:现在主张摘要中谓语动词尽量采用主动语态的越来越多,因其有助于文字清晰、简洁及表达有力.被动语态:以前强调多用被动语态,理由是科技论文主要是说明事实经过,至于那件事是谁做的,无须一一证明.事实上,在指示性摘要中,为强调动作承受者,还是采用被动语态为好.即使在报道性摘要中,有些情况下被动者无关紧要,也必须用强调的事物做主语.C. 英文摘要的人称:原来摘要的首句多用第三人称 This paper…等开头,现在倾向于采用更简洁的被动语态或原形动词开头.例如:To describe…,To study…,To investigate…, To assess…,To determine…,行文时最好不用第一人称,以方便文摘刊物的编辑刊用.D. 避免一些语法错误:冠词.主要是定冠词 the 易被漏用.the 用于表示整个群体、分类、时间、地名以外的独一无二的事物、形容词最高级等较易掌握,用于特指时常被漏用.这里有个原则,即当我们用 the 时,听者或读者已经确知我们所指的是什么.例如:The authorfabricated a new ...The machine is operated with solar energy. 由于现在缩略语越来越多,要注意区分 a 和 an,如 an X ray. 数词.避免用阿拉伯数字作首词,如 8 turn solenoid inductor… 单复数.一些名词单复数形式不易辨认,从而造成谓语形式出错.尽量使用短句.因为,长句容易造成语义不清;但要避免单调和重复.科技期刊涉及专业多,英文更是不易掌握,各行各业甚至表达方式、遣词造句都有区别.多看英文文献,也会有助于我们英文写作及水平的提高.(3)引言:主要研究进展,有代表性的同行研究工作,自己与他人工作对比的优势和不足,前言的参考文献选取代表性的、重要的文献.参考文献选取要有代表性,除非那种特殊专业,我觉得参考文献不要参考会议的文章,尤其那些不知名的会议文章引用.文献要尽量全面客观:不要对相似文献避而不引,或者只引别人早期的工作,这会让人感到你对该领域了解不够,甚至是有意回避,就有学风问题的嫌疑.不能过低贬低别人的研究工作,要考虑自己和别人工作的时间差,不在一个时代的研究当然不能说自己比前人好,所以英语用词要注意些,客观些.引言写作注意事项:好的引言相当于文章成功一半,最重要是保持鲜明的层次感和极强的逻辑性,层层递进关系.首先:阐述自己研究领域的基本内容,要尽量的简洁明了.一些显而易见的知识要用概括性的而不是叙述性的语言来描述.其次:文献的总结回顾.要特别着重笔墨来描写.一方面要把该领域内的过去和现在的状况全面的概括总结出来,不能有丝毫的遗漏,特别是最新的进展和过去经典文献的引用.这是两个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应该是我们要极力避免的.再次:然后就是分析过去研究的局限性并且阐明自己研究的创新点,这是整个引言的高潮所在,所以更是要慎之又慎.阐明局限要客观.在阐述自己的创新点时,要仅仅围绕过去研究的缺陷性来描述,完整而清晰的描述自己的解决思路,并且文章摊子不要铺的太大.创新性描述的越多越大,越容易被审稿人抓住把柄.最后:就是总结性的描述论文的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一二三四等几个方面来描述,为引言做最后的收尾工作.最后对引言检查.(4)讨论:这部分主要描述研究课题的具体内容、方法,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仪器、条件,并如实公布有关数据和研究结果等.讨论要重新说明主要发现,用一个句子表示较为理想.实际上,审稿人和读者最注意研究的短处,审稿人和读者一旦发现研究的短处,而作者未加讨论,他们对文章的信任会发生动摇,心生疑窦:是否还有他们和作者都未发现的其它弱点呢?其次,将该研究与以前的工作联系起来,不炫耀自己的工作比以前的工作如何好,而是比较其优劣.与其它研究进行对照,切忌将自己的缺陷掩盖起来.重要的是应该讨论为什么会得出不同于别人的结论,如果弄不清自己的研究结果为什么与别人的结果有差别,就不该断言自已的研究结果正确,而别人的错误.接着应该讨论自己的研究"表明"什么,如何解释自己的研究发现,以及本研究有什么意义?作者甚至可以指出研究结果证明不了什么,防止读者得出过度、不实的结论.最后,应点明哪些问题尚未解答,以及要继续做的工作,审稿人和读者不喜欢夸大的作法.(5)图表:清晰直观、代表性清晰直观是基础,要让审稿人和读者不看正文就明白要表达的意思,代表性无论是自己实验结果还是和别人工作的比较,都要体现重点,无关的数据不要罗列在图表.合理解释每一个参数,合理说明每一个步骤.审稿人没时间考虑细节.程序和参数的合理化显示出你知道你在做什么,而不是凑数据.没理由要找理由,有理由要强调.(6)逻辑性:我审稿时碰到作者的结论性错误,Microelectronic Engineering 期刊的那篇,后来我给他指出错误并给他参考文献,不要轻易下结论,这很糟糕的.我就觉得这个作者文献还是看少了,特别是理论性的东西,所以他下错误结论.后来在修稿中改正了.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onents and Packaging Technologies 的那篇,我认为作者没有好好解释实验结果,图中曲线的解释不是很好.比方说,1,2,3,4 条曲线不同尺寸(1mm,2mm,3mm,4mm)出现轨迹差不多,但是第 5 条曲线(5mm)在 x 轴前半部分和其它四条轨迹差不多,但 x 轴后半部分曲线确异常,作者只是给出结果,但没解释,我审稿时就提出,怎么解释 5mm 的曲线后半部分与其它四条曲线不同,那 6mm 的曲线又会是什么样子?5mm 是一个关键尺寸么? 所以在画实验数据图时,特别注意异常点和异常曲线,要解释异常的原因,如果涉及到尺寸的曲线,还要考虑关键尺寸或者临界尺寸.不要指望审稿人疏忽,还是要方方面面考虑文章,毕竟发文章是严格的学术活动.(7)语法:写作时注意语言精炼准确,使用长句时不要出现语法错误,拼写错误可以完全避免的.我觉得我审稿的文章,语法错误主要出现在介词、从句、对比语句和长句杂糅的错误.使用长句时注意不要让读者困惑或者产生歧义.介词比如 in 和 on 的混用,还有 of 和 with 的混用,对比语句主要是将 A 和 B 两事物,比如实验结果做对比、比较或并列,但出现了语法错误,长句杂糅主要体现在一些从句中,比如定语从句、非限制定语从句等缺少必要的主语、谓语或者其它句子成分.有些研究生说说目前的感觉是没有一篇文章很顺利,说很郁闷,我认为郁闷是暂时的,后面会好起来的.特别是发第一篇外文,那种感觉我想每个研究生都会兴奋的.所以为了那种感觉,多多努力:).郁闷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吧:(1)没有课题或基金;(2)与导师关系搞僵,开展工作受阻;(3)选题不好或者偏门;(4)生活拮据,为经济受累,无心做科研;(5)实验不顺,理论不懂;(6)写作不行;(7)投稿老是被拒;(8)软件不会使用,模拟仿真等不会.等等.
来福胶泥MAY
化学论文格式及要求7.在关键词的下一行,标著本文的中图分类号。请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中的分类号。(可上网查询) 8.请写作者简介,包括: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省、县)、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可写在论文首页地脚处或文末) 9. 特别注意:外文字母的正斜体、黑白体、大小写和上下角标的表示。 ① 外文正体的常用场合: a.计量单位的符号和SI词头符号。如:牛顿N、安培A、毫安mA等; b.数学式中的运算符号和编写号,如:微分号d,极限lim,行列式det,极大值max,极小值min, 对数号ln, 三角函数号sin, cos,等。又如:其它运算符号∑,∏,∪,∩,∈ 等; c.其值不变的数学常数符号,如圆角率π,自然对数的底e,虚数单位i(电工中常用j); d.仪器、元件、样品等的型号、代号; e.生物学中表示拉丁文学名的定名人和亚族以上(含亚族)的拉丁文学名; f.下角标如为说明性符号; g.化学元素、粒子、射线符号,如:H(氢)、Cu(铜)、e(电子)、α射线等。 ② 外文斜体的常用场合: a.用字母代表的数、一般函数式以及统计学符号等,如x,f(x)=4x-5; b.量符号、量符号中代表量或变动性数字、坐标符号的角标字。如力F、电流I、力的分量Fx等; c.文中及公式中的矩阵和矢量,其符号字母用“黑斜体”表示; d.下角标如为变量则用斜体; e.化学物的旋光性、分子构型和取代基位置等符号用斜体,d- (右旋)、L-(左型)、Z-(顺式)、p-(对位)等 ③ 正确使用有关符号: a.有关符号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标准,例如:sin-1应为arcsin, ctg应为cot, tg应为tan等; b.停止使用废弃的符号,如 ∵ , ∴ , ppm等; c.除Re, Ma(其中e, a不是下标)等几个特征数外,变量应使用单个字母表示(或带下标的单字母,否则由多个字母表示单个变量,易被误解为多个变量相乘)。 10. 图、表描述应标准化。 ①所有的插图均需标注中英文图序和图题。对于函数曲线图,请注意检查横纵坐标的变量符号、单位、刻度值是否完整(对于无量纲或无单位的,请注明“无单位”)。特别注意说明坐标轴物理意义的标目,要求由物理量的名称或符号和相应的单位组成。物理量的符号用斜体字母标注,尽量避免使用中、外文的文字段 (或缩写字母) 来代替符号。单位符号应该使用正体字母标注。量与单位之间用斜线“/’’隔开,如I/A,p/Pa,V/ms-1,等。标目应该与被标注的坐标轴平行,居中放置在坐标轴与标值的外侧。 ②所有的表均需标注中英文表序和表题,表中的各栏均应标明“量和测试项目、标准规定的符号及单位”。尽量用三线表。 ③图、表的宽度尽可能小于8cm,以满足分栏排版的要求。图、表若通栏排版,其宽度要小于16 cm。 11.参考文献代表论文的起点和层次,请严格参照以下格式将所有项目著录完全,并按其在正文中被引用的顺序排列,且在正文中标注出各自的引证地。各类文献的著录格式(含标点)为: ①期刊论文——[序号]作者. 题名[J]. 刊名,出版年,卷(期)号:引文起止页码. 示例: [1]叶晓东,朱兆达. 一种分块处理斜视SAR成像方法[J]. 现代雷达,1997,19(5): 23-29. [2]Moustafa G H. Interaction of axisymmetric supersonic twin jets[J]. AIAA J, 1995,3(5): 871-875. ②专著——[序号]著者.书名[M].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起止页码. 示例: [1]刘谋 佶 , 吕志咏, 丘成昊, 等. 边条翼与旋涡分离流[M]. 北京: 北京航空学院出版社, 1988. 24-27. [2]Isidori A. Nonlinear control systems[M]. New York: Springer Press,1989:32-33. ③文集中析出文献——[序号]作者.题名[A]. 文集编者. 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起止页码. 示例: [1]陈永康,李素循,李玉林. 高超声速流绕双椭球的实验研究[A]. 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 第九届高超声速气动力会议论文集[C]. 北京: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1997:9-14. [2]Peng Jin, Luo Xiang Zeng, Jin Cong Jing. The study about the dynamics of the approach glide-down path control of the carrier aircraft[A]. Gong Yaonan .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Asian-Pacific Conference on Aerospace Technology and Science[C]. Beijing: Chinese Socie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1997. 236-241. ④会议论文——[序号]作者.题名[A]. 文集编者(主办单位).文集名[C],会议名称,会议地点,会议日期.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引文起止页码. 示例: [1]辛希孟. 基于局部 熵 的红外图像小目标检测[A].信息技术研究所.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⑤ 学位论文——[序号]作者. 题名[D].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示例: [1]朱刚. 新型流体有限元法及叶轮机械正反混合问题[D]. 北京:清华大学,1996. [2]Sun Ming. A study of helicopter rotor aerodynamics in ground effect[D].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 1983. ⑥科技报告——[序号]作者.题名[R].报告名称及编号,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示例: [1]孔祥福. FD-09风洞带地面板条件下的流场校测报告[R]. 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技术报告 BG7-270,北京: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1989. [2]Carl E J. Analysis of fatigue, fatigue-crack propagation and fracture data[R]. NASA CR-132332, 1973. ⑦专利——[序号]专利权人.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公告或公开日期. 示例: [1]黎志华,黎志军. 反馈声抵消器[P].中国专利:85100748, 1986-09-24. ⑧标准——[序号]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示例:
guaziqiaqia
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要求,这是一般的格式要求 一、毕业论文(设计)资料按以下顺序排列: (一)封面。包括论文题目、指导教师、学生姓名、学号、院(系)、专业、毕业时间等内容。论文封面由学校统一印制。 (二)中、外文摘要(包括关键词)。外文论文(设计)的中文摘要放在英文摘要后面编排。 (三)正文。 (四)注释。 (五)附录(附图)。 (六)参考文献。 (七)致谢。 二、毕业论文的打印与装订 除要检验学生书写规范的专业外,毕业论文(设计)须用计算机打印,一律采用A4纸。 (一)页面设置 毕业论文(设计)要求纵向打印,页边距的要求为: 上(T): cm 下(B): cm 左(L):2 cm 右(R):2 cm 装订线(T): cm 装订线位置(T):左 其余采取系统默认设置。 (二)排式与用字 文字图形一律从左至右横写横排。 文字一律通栏编辑。 论文采用宋体,字迹清楚整齐,除特殊需要,一般不使用繁体字。 (三)段落设置 采用多倍行距,行距设置值为。 其余采取系统默认设置。 (四)页眉、页脚设置 论文题目(不包括副题目)居中,采用五号宋体字。 页脚需设置页码,页码采用五号黑体字,加粗,居中放置,格式如:1,2,3……页。 三、毕业论文(设计)撰写的内容与要求 (一)封面 1、封面。 纸质封面由学校统一印制。不编排页码。 2、封一(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四字在第一行居中位置,使用小二号黑体字,加粗。内容使用小四号宋体字。起行空两格,回行顶格。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250—300字。 关键词:接中文摘要打印,“关键词”三字空两格,后加冒号与关键词隔开,各关键词之间用逗号隔开。关键词一般在3—8个之间。 3、封二(外文摘要) 外文摘要:“外文摘要”英文单词在第一行居中位置,使用小二号黑体字,加粗。内容使用小四号宋体字。起行空两格,回行顶格。外文摘要一般不超过250个实词。 关键词:接外文摘要打印,“关键词”英文单词空两格,后加冒号与关键词隔开,各关键词之间用逗号隔开。外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关键词相对应。 (二)正文 正文一般使用小四号宋体字,重点文句加粗。 1、标题层次。 毕业论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正文中各级标题下的内容应同各自的标题对应,不应有与标题无关的内容。 各层标题均单独占行。第一级标题居中放置;第二、三、四等级标题序数顶格放置,后空一格接标题内容,末尾不加标点。 标题序数采用1.、2.……、……、…………的层次。正文中对总项包括的分项采用一、二、……(一)、(二)……1、2……(1)、(2)……①②……的层次,括号后不再加其他标点。 2、量和单位。各种计量单位一律采用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非物理量的单位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 3、标点符号。标点符号应按照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使用方法”的统一规定正确使用,忌误用和含糊混乱。 4、外文字母。外文字母采用我国规定和国际通用的有关标准写法。要分清正斜体、大小写和上下脚码。 5、名词、名称。科学技术名词术语采用全国自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称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 6、数字。文中的数字,除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码,同一文中,数字表示方法应前后一致。 7、公式。公式一般居中放置;有编号的公式顶格放置,编号需加圆括号标在公式右边,公式与编号之间不加虚线。 公式下有说明时,应在顶格处标明“注:”。 较长公式的转行应在加、减、乘、除等符号处。 8、表格和插图。 (1)表格。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表内内容应对齐,表内数字、文字连续重复时不可使用“同上”等字样或符号代替。表内有整段文字时,起行处空一格,回行顶格,最后不用标点符号。 (2)插图。每幅图应有自己的图序和图题。一般要求采用计算机制图。 文中图表需在表的上方、图的下方排印表号、表名、表注或图号、图名、图注。 (三)注释 注释采用页末注(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的页脚)或篇末注(将全部注文集中在文章末尾),不可行中加注。注释编号选用带圈阿拉伯数字,注文使用小五号宋体字。 以下为引用各类文献注释格式: 专著:注释编号.作者.专著.书名[M].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期刊:注释编号.作者.期刊.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论文集:注释编号.作者.论文名称: 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度.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注释编号 .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写作年度. 专利文献:注释编号.专利所有者.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 出版日期 光盘:注释编号.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出版年(光盘序号) 互联网:注释编号.责任者.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网址.访问时间(年-月-日) 文献作者3名以内的全部列出;3名以上则列出前3名,后加“等”(英文加“etc"”) (四)附录 “附录”两字在第一行居中位置,使用小二号黑体字,加粗。 附录项目名称使用四号黑体字,加粗,居左顶格放置。另起一行空两格,使用小四号宋体字标注附录序号和题名,编排样式可参照正文。 (五)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一律放在文后,其书写格式应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研究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采用单字母“A”标识,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采用单字母“Z”标识。 “参考文献”四字居中放置,使用小二号黑体字,加粗。 内容使用小四号宋体字,居左,空两格放置。具体结构格式与标注方法同注释中交代引文出处的注文格式。
时光穿梭地鱼
论文要求统一使用Microsoft Word软件进行文字处理,统一采用A4页面复印纸打印。其中上边距25mm、下边距25mm、左边距25mm、右边距25mm、页眉15mm、页脚15mm。页眉内容统一为“华中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或设计)”,采用宋体小五号斜体字居右排写。论文页码在下边线下居中放置,用小五号阿拉伯数字(1、2……)编排。目录、摘要、关键词等文前部分的页码用罗马数字(Ⅰ、Ⅱ……)编排,论文错漏按正式出版物要求不能大于万分之一。论文中的各级标题与正文、表头、题头等可以用不同的字号和字体加以区别,但通篇论文的同级标题和正文应采用统一的字间距、行间距、字体和字号。论文标题一般可设三级,一级标题采用三号黑体,二级标题采用小三号黑体,三级标题采用四号黑体,且都采用左对齐排版;标题以外的正文,一般采用小四号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图表应同时标注中英文对照标题,中文标题用小四号宋体加粗,英文标题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加粗;图表内的文字一般中文采用五号宋体,英文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体。论文中的各级标题应采用统一的编号体系,一般按“1”、“”、“”体系进行标题编号,不能将“一、”、“1、”、“”、“(1)”等混编在一起。注意孤行控制,一段文字的最后一行不能落在下一页,一段文字的启始行不放在前一页。所有的表图,包括表题、图题和脚注等,都应尽可能放在同一页,以保持表图的完整性。 摘要包括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和关键词,是论文目录之后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其排列顺序为: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摘要是文章的缩影,要求简明确切、不加注释或评论地介绍论文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主要材料和方法、研究结果、结论、科学意义或应用价值等。使用符号、略语或缩写等必须符合学科规范。英文摘要的内容与中文摘要的内容基本一致,语法正确、拼写无误、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关键词是摘要的一部分,一般由3-8个相对独立的反映论文主体内容和涉及范围的词或词组组成,是论文分类和建立索引的依据。中文关键词在中文摘要之后,英文关键词在英文摘要之后,中英文关键词一一对应,分别放置在中、英文摘要之后另起一行,各关键词之间用“;”隔开。为增加检索的信息量,关键词应避免与标题相重复。 前言应包括研究问题的由来、文献综述、研究目的等基本内容。研究问题的由来应明确提出论文研究所针对的科学、生产和经济建设的问题,指出研究这些问题的意义。文献综述主要回顾与所研究课题相关的学科背景,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等,是作者对相关文献阅读、消化后的综合、提炼与升华,反映作者对国内外相关进展的了解和理解的程度。因此,文献综述在叙述前人工作的同时,应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不应将文献综述写成前人工作的堆砌,也不应像教科书一样写成知识性介绍。研究目的是在提出问题和综述文献的基础上,阐述学术思想,提出科学假设或假说,提出论文研究要实现的目标或达到的目的。 详尽列出研究所用材料,如生物材料及拉丁文学名、品种名称、菌株名称,实验材料与课题研究有关的各种特征特性,由实验材料所得到的各种衍生材料、实验群体、世代、数量等,并明确指出各种材料的来源。详尽描述实验方法,以能将实验材料与实验结果贯通为基础,且他人能按所述的方法进行重复实验。对一些常用的实验方法,可在引用他人文献的基础上,简要加以描述,但对于自己改进或发明的新方法则需要详细说明,指出所用的是他人的方法,还是自己发明的方法,或是在前人基础上的改进及改进的内容等。实验方法还应包括实验设计、田间种植方式、田间管理、试验时间、地点、数据采集(考种)、统计分析方法、所用统计软件、计算机程序等。 参考文献紧接正文后面列出,与文中的文献引用一一对应。参考文献排列规则是:中文文献在前,外文文献在后;中文文献按第一作者姓氏拼音字母为序排列,英文及其它西文按第一作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出;第一作者相同的文献按发表的先后顺序列出,所列的同一第一作者同年内的文献多于一篇时,可在年份后加“a”、“b”等字母予以分别,如“1997a”、“1997b”等;文献作者人数在3人以下的全部列出,超过3人时,列出前3名作者,后面加“等”(“et al”)字以示省略;作者姓名之间用 “,”隔开;姓名一律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写法,外国人姓名的名字部分应缩写,并省略缩写点。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不应列入参考文献,确有引用必要,须在脚注中注明引用。所有中文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中的句号和逗号用中文全角状态下的“.”和“,”表示;所有西文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中的标点符号用西文状态下的符号,后空一格。 结论是对论文主要研究结果、论点的提炼与概括,应准确、简明,完整,有条理,使人看后就能全面了解论文的意义、目的和工作内容。主要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本学术领域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同时,要严格区分自己取得的成果与导师及他人的科研工作成果。在评价自己的工作时,要实事求是,除非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自己的研究是“首次”的,“领先”的,“填补空白”的,否则应避免使用这些或类似词语。
2400左右,我刚录用一篇版面费2350,不需要审稿费。有问题可以qq我1114969033
从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曾经不成问题。但走上近代社会后,在中西文明大碰撞中,我们开始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
传感器(英文名称:transducer/sensor)是直接作用于被测量、并能按一定规律将其转化为同种或别种量值输出的器件。这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传感器技术论文
《传感技术学报》创刊于1988年,她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部全国高校传感器技术研究会委托东南大学主办发行的大16K学术性季刊,她是我国在介绍传感器理论和应用领
请先采纳我为的最佳答案,否则我是不会发给你的。。别怪我,我也是受害者,每次给别人提供帮助后都不采纳我,还故意挑毛病找理由,我做这些事情也是要时间要费脑子的,花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