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27

Mr.白马王爷
首页 > 学术论文 > 糖尿病和精神分裂症文献检索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dp73239085

已采纳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严重精神疾病。 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障碍,一般无意识及智能障碍 ( 智力正常 ) 。病程多迁延( 病痊愈的不是很快,或该病不容易治愈,容易转换为形慢性发作 ),反复发作恶化会导致精神残疾,给患者、家属及社会带来严重疾病负担。目前认为该病是脑功能失调的一种神经发育性障碍,复杂的遗传、生物及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导致了疾病的发生。精神分裂症是我国及全世界重点防治的精神疾病,其终生患病率约为,且致残率较高(有报道说精神分裂症致残率高达80%)。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率低、依从性差、复发率高、住院率高与致残率高是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家庭贫困和因病返贫的主要原因(患者和家属认为病好了就不必再继续服药;需要长期服药,导致身体出现各种副反应,或者家庭负担原因导致的停止服药)。此外,在疾病症状期有可能出现危害财产及人身安全的异常行为,给社会安全带来不良影响。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目前精神分裂症的确切病因和影响因素还不十分明确,发病机制仍不清楚 。( 所以只能对症状进行有效控制 )可能的因素有遗传因素: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度约为80%,亲缘关系越近,患病风险越大。 该病是一种复杂的多基因遗传疾病,可能是由多个微效或中效基因共同作用。 ( 多基因 遗传病 是遗传信息通过两对以上致病基因所致的 遗传病 ,在其遗传效应受 环境因素 的影响。多基因病因为需要多对基因同时发挥效应,所以一般不是太严重,更容易遗传下来,从而在人群中散布开来。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心脏病)、精神分裂症。 )   环境因素 :多种环境因素可能与精神分裂症发病有关,包括母体妊娠期精神应激( 祥林嫂就是精神应激导致的精神分裂症 )、感染、分娩时的产科并发症( 感染病毒,传染给了胎儿 )、冬季出生( 很多说法,其中之一,冬天太阳照射较少和新生儿的维生素D含量较低诱发 )等。既有生物学因素也有社会心理因素( 本身性格,家庭环境,重大打击 ),从胎儿期一直到成年早期都可能对神经发育起到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神经发育异常假说( 脑内神经系统发育出现了异常 ) :神经发育障碍观点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内神经元及神经通路在发育和成熟过程中发生紊乱,大脑神经环路出现异常改变而导致发病(归根到底由于现在我们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研究还是太不足了,)。近年来的神经影像学及神经病理学研究也有相关异常发现,与正常人群大脑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大脑在结构性影像学和功能影像学研究中都显示存在很多异常改变。神经生化异常假说 ( 脑内的神经递质分泌出现了异常 ) :中脑多巴胺通路的过度激活与阳性精神病性症状( 幻觉,妄想 )有关,而前额叶多巴胺功能调节的低下,与疾病持久的认知功能损害和阴性症状( 淡漠 )相关。”近年来谷氨酸假说、γ-氨基丁酸(GABA)假说和 5-羟色胺(5-HT)假说也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炎症假说 :母体在妊娠早期和妊娠中期的感染暴露(流感病毒、弓形虫、单纯疱疹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等)一直被认为可能是引起子代在成年期发生精神分裂症的重要危险因素( 炎症导致一些蛋白质进入大脑,因为发生炎症的时候血脑屏障(用于屏蔽外周的大分子进入脑内,起到屏蔽作用)的作用减弱,最终对大脑发育产生永久性的影响。 )。 未完待续,阅读超过100,三天内更新下一部分。

185 评论

oo888888oo

精神医学毕业论文

你还在愁精神医学毕业论文吗?那么,精神医学毕业论文怎么写,你知道怎么写吗?如果不知道,就一起看看我整理的内容吧!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D-dimer, DD)含量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运用乳胶颗粒法对31例中老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浆DD含量进行检测,并与25名无精神疾病和脑血管病史的女性正常人(对照组)比较。 结果 精神分裂症组的血浆DD含量[(±)mg/L]高于对照组[(±)mg/L],P<。以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浆DD含量[(±)mg/L]高于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患者[(±)mg/L],P<;且治疗后血浆DD含量[(±)mg/L]较治疗前降低(P<)。结论 中老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DD含量高于女性正常人,存在高凝状态和纤溶功能亢进。

【关键词 】 精神分裂症; D-二聚体

已有研究证实,精神分裂症与高粘滞综合征(HVS)关系密切[1]。D-二聚体(D-dimer, DD)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2],是交联纤维蛋白D区降解的肽片断,主要由D区的D(α)、D(β)及D(γ)- D(γ)链组成,可影响红细胞的聚集功能及调节纤维蛋白原在肝脏的生物合成[3]。为了探讨两者的关系,我们对我院1997年9月至1998年6月40岁以上的31例女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浆DD含量进行检测并与正常人比较,现将结果报道于下。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1.精神分裂症组:共31例,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和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的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4],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38分。为排除年龄和性别对研究结果的'影响,31例均为≥40岁的女性。患者年龄40~76岁,平均(57±9)岁;病程3个月至17年;头颅CT或MRI未见脑血管病征象。31例中首次采血前未服用任何精神药物者12例,另19例均停用精神药物>7天;将31例再分为以阳性症状为主[以下简称阳性,阳性症状量表(SAPS)≥28分,阴性症状量表(SANS)≤12分]和以阴性症状为主(以下简称阴性,SANS≥30分,SAPS≤10分)的两组,分别为11例和20例。

2.对照组:共25名,均系我院女职工,无精神疾病和脑血管病史,年龄42~78岁,平均(58±12)岁。采血前1个月内未服用过任何精神药物。

二、方法

所有对象均于早晨9时前空腹采血,枸橼酸钠抗凝,采用乳胶颗粒法、进口胶体金标准法试剂盒(南京弘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检测血浆DD含量,正常参考值为< mg/L。阳性组患者在精神症状消失后复查1次血浆DD含量。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

结果

精神分裂症组的血浆DD含量[(±)mg/L]高于对照组[(±)mg/L],t=,P<。阳性组血浆DD含量[(±)mg/L]高于阴性组[(±)mg/L],t=,P<;且前者治疗后血浆DD含量[(±)mg/L]较治疗前降低(t=,P<)。

讨论

DD是纤溶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III(FXIIIa)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降解产物。DD水平的增高反映继发性纤溶活性的增强,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功能亢进的分子标志物之一[2,5]。近年来对DD的大量基础与临床的研究结果显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浆DD含量增高,并随病情的好转而改善,检测血浆DD含量有助于血栓性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的判断[5,6]。我们目前尚未见国内外有精神疾病与血浆DD含量之间关系的报道。本研究的精神分裂症组血浆DD含量高于对照组(P<)的结果提示,中老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体内存在高凝状态和纤溶功能亢进,支持精神分裂症患者伴有高粘滞综合征的观点[1],也符合我国传统医学认为的精神分裂症是由“内结血瘀”所致的观点[7,8]。

本结果还显示,阳性组患者血浆DD含量高于阴性组患者(P<),且随病情的好转较治疗前降低(P<),并趋于正常。关于精神分裂症与DD之间内在的生物学机制目前尚未明了。我们推测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机体存在着凝血-抗凝两大系统,正常时两系统保持动态平衡,发病时机体反馈性地使纤溶酶原激活因子的产生和释放增加;(2)发病时患者蛋白C系统活性增强而加速上述过程,导致自发性血栓溶解和继发性纤溶活性增高,表现为血浆DD水平增高。

由于精神分裂症的病因迄今未明,血浆DD含量是否有可能作为判定精神分裂症复发、判断预后、观察病情演变和治疗效果的检测指标之一,还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黄诚,邵胜利,柳振清.血液流变学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上的应用动态.四川精神卫生,1996,9:139-140.

2,Fisher M, Francis R. Altered coagulation in cerebral ischimia. Arch Neurol, 1990,47:1075-1081.

3,王建,李建章.DD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1996,4:74-77.

4,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会,南京医科大学脑科医院.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和诊断标准(CCMD-2-R).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5,黄慰国,王鸿利,张颖琪,等.血浆DD检测及其临床应用.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5,18:71-74.

6,张景,郭英华,赵慧元.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DD和GMP-140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6,9:202-205.

7,王松菊.精神分裂症血液流变初探.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7,7:103.

8,朱运斋.活血化瘀在神经精神科的应用体会.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1996,10:17-18.

221 评论

蝶澈0825

糖尿病一般是不会引起精神病复发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多尿、多渴、体重下降的症状,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可以服用降糖药来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不适。同时要注意饮食,尽量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吃一些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避免食用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一、自动停药,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复发的非常常见的一个因素,而且复发者当中因为停药因素占54%到77%。患者和家属对疾病复发认识不足,认为病痊愈了,就可以停药不会再犯。患者和家属对长期用药有顾虑,认为用药之后会伤脑子、伤肝等等,所以自己停药。二、社会适应困难,因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经历了发病期、急性期治疗、巩固期治疗、维持期治疗等等过程,等到他回归社会中去的时候本身还处于恢复阶段,所以它的心理和躯体承受能力不如以前健康的状态,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下降。另外一方面社会竞争复杂性、矛盾性也有一些变化的特点,所以加上社会有对精神分裂症的偏见,当回归的社会的时候往往会发现碰钉子,遇到很多的困难导致不敢去面对。三、生活中的应急事件,生活当中一些突发的事件、应激的事件、重大的事件,像恋爱、婚姻、生育等等,这些如果不能有效地来进行调试,这些应激源有可能会激发疾病复发非常重要的原因,所以应该要做好坚持服药,定期复查,创造一个良好环境,而且要做好识别疾病的复发。

246 评论

相关问答

  • 糖尿病营养论文

    这都行。。。。。

    Sissy有福相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糖尿病毕业论文病例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劳动强度的减低,人群平均寿命延长,以及糖尿病检测手段的改进,与世界各国一样,糖尿病患

    情感白羊座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对糖尿病分析的论文范文

    论述糖尿病》论文范文由一世教育毕业论文网收集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只可观摩不可抄袭,因抄袭论述糖尿病引起的版权纠纷本站概不负责,若本站对于该文的展示侵犯了您的

    红颜一笑吧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毕业论文精神分裂

    心理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论文题目: 关于中等生心理健康教学 一、课题意义(包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中等生是在班级中成绩中等,平时表现不突出(既不

    小蘑菇110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糖尿病护理分析论文范文

    糖尿病心理障碍是糖尿病迁延日久出现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其中最常见的为抑郁症状。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糖尿病心理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凭海而居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