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子0113
刘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一、湖湘水文化概述
《管子·度地》:“故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乡山左右,经水若泽,内为落渠之泄,因大川而注焉。”水是人类生命之源、水文化与城市交通关系很大,人类文明起源于水,人与水紧密相连、相辅相成,人顺应了水势,获得生命的基本条件和生活的便利、安全,水通灵了人性,承载了人的思想、艺术和精神,构造成水文化的基石。
潇湘是湘江与潇水的并称。多借指今湖南地区。我们将隶属于长江水系的湖南洞庭湖以及湘、资、澧、沅四大水系所孕育出来的文化称潇湘文化,亦即湖湘文化。潇湘文化是自春秋时期长江中游最早发展的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唐朝诗人杜甫《去蜀》诗云:“五载客蜀鄙,一年居梓州;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宋朝诗人陆游用“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的诗句来称赞潇湘地区人杰地灵、如诗如画的美景。
潇湘水文化主要集中城市为岳阳、武昌、长沙、永州、常德等地。所谓水文化,即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关于如何认识水、治理水、利用水、爱护水、欣赏水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历史的长河中,潇湘文化结合当地不同的经济人文、风俗民情形成不同类型的水文化。潇湘地区是一片文化艺术的热土,自古以来文风鼎盛,人文荟萃。有古代战国时期汨罗河投江殉国的士大夫屈原,更有当代挥斥方遒的建国领袖毛泽东;有“唯楚有才,于斯为盛”、湘江畔岳麓山下千古文化流传的岳麓书院,更有让范公感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中国四大名楼之一岳阳楼……
二、湖湘水文化之景观篇
(一)潇湘八景
潇湘八景之说,起于唐宋之际。其最早的记载,见于北宋沈括《梦溪笔谈》。所谓“八景”,即“潇湘夜雨、平沙落雁、烟寺晚钟、山市晴岚、江天暮雪、远浦归帆、洞庭秋月、渔村夕照”,分布于湘江流域的中、下段。“江天暮雪”是描述长沙市橘子洲冬天的景致。
在历代文学家、书画家的艺术浸染中,在漫漫历史长河的积淀中,潇湘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区域,而更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化概念。古今中外,无数的潇湘画卷均可谓“画中有诗”,而浩繁的潇湘诗作也同样“诗中有画”。先人的诗句触发了后人的丹青灵感,古人的画作熏陶着今人的诗情文心。对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艺术家来说,“潇湘八景”已成为他们表达心境的手段和寄寓情感的依托。而诗画合一、物我交融的“潇湘八景”也不再是具体的八道风景,更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符号,一个能够唤起人们无尽审美感动的触媒,一个可以引发人们无数玄思妙想的契机。
八种景致就如同岁月冲刷之下淘沥出来的八粒金砂,凝聚着古往今来无数艺术家的心血与灵性。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东京大学教授芳贺彻将中国古人对八景的选定过程称为“风景的洗练”过程,指出“‘潇湘八景’作为画题具有诗的观念性和包容性,因此能够跨越时代和文化的变动而生存下来”。
如今有些部门为了发展旅游业,将八景指定为回雁峰、清凉寺、昭山等景点,以吸引人们“到此一游”。这无疑违背了古人的初衷,也助长了经济对艺术的冲击。实际上,正因为“潇湘八景”的八个命题本身缺少确指性和限定性,才为艺术家的自由想象准备了广阔的空间,也为他们的多种诠释提供了充足的余地。
(二)“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洞庭湖地区吸纳沅、湘、资、澧四水及其他中小河流共九条于其上,自古以来即为肥沃的低洼之地。宋朝范致明在《岳阳风土记》中引《山海经》言:“洞庭,沅澧之交,潇湘之渊,是为九江之门。”《战国策》云:“秦与荆战,大破之,取洞庭五渚也。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若出没于其中。”《读史方舆纪要》说其“横亘七八百里”,程恩泽《国策地名考》(引《巴陵旧志》)说其“横亘七百余里”,诸说皆志其大。时至今日,仍承“八百里洞庭”之说。
洞庭湖吞吐壮盛之貌与横无津涯之势,亦波撼着历代文章题咏。该地区远古湖湘先民拥有卓绝智慧并创造了灿烂的水文化。对于喜借外物以抒己意的庄子,这片地区简直就是启发其哲学智慧的源头:“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洞庭湖地区许许多多的山川、地名和草木鸟兽等物产,成为人们体物言志、借景抒情的自然载体。湖湘先民的文明智慧甚至启动了国内南北文化交流扩散。而洞庭湖畔,最为著名的便是岳阳楼了。位于湖南省岳阳市的岳阳楼,前瞰洞庭,背枕金鹗,遥对君山,南望湖南四水,北眈万里长江。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更使岳阳楼著称于世。除了范公登岳阳楼游览洞庭湖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怀外,唐朝的孟浩然用“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将洞庭湖波澜壮阔描绘得淋漓尽致(《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感叹“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不禁“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刘长卿亦是愁,“楼前归客怨秋梦,湖上美人疑夜歌。”“终期一艇载樵去,来往片帆愁白波。”(《岳阳楼》);李白则“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从而“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展露诗人自己豪爽快意之态(《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三、湖湘水文化之人文篇
(一)毛泽东——橘子洲头咏叹调
生在芙蓉国湘江流域的毛泽东,他的童年到青年时代是喝湘江水度过的,绿水青山培养了他的艺术天性、悟性和灵性,春看细雨,夏品涛洪,秋展满江,冬赏冰雪。水,成了毛泽东作品中十分重要的意象。毛泽东诗词中描述的水很广泛,从江河海水写到雾雪冰凌。咏江有“万里长江横渡”、“漫江碧透”、“龟蛇锁大江”;咏河有“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咏海有“饮茶粤海未能忘”、“白浪滔天”、“颠连直接东溟”;咏湖有“洞庭波涌连天雪”;咏雨有“红雨随心翻作浪”;咏雪有“万里霜天红烂漫”;咏雪有“长空雁叫霜晨月”;咏冰有“千里冰封”、“已是悬崖百丈冰”,等等。他是当之无愧的写水的杰出人物、咏水诗词的巨匠。
位于湘江长沙段江心的橘子洲,是一个四面环水的大型自然内河沙洲,宛如彩带,风貌独特。此地四季风光各异,春来,明光潋滟,沙鸥点点,芳草萋萋;夏日,浓荫蔽日,杨柳依依,河风习习;秋至,清香一片,红橘满枝,层林尽染;深冬,凌寒剪冰,江风戏雪,别有韵致。1925年的寒秋时节,毛泽东从广东回到湖南,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长沙》,橘子洲更是声名大噪。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豪情曾经给我们这一代人以极大的人格感召。他青年时代,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时,常会同学友到洲头搏浪击水,议论国事。他挥就脍炙人口的诗篇,在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抒发了济世救民的豪情壮志。
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者,毛泽东不但爱国爱家乡爱人民,同时他的宏大气魄以及他多姿多彩的人生改变了中国的命运。1961年他曾经写道:“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朝云薜荔村。”“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并感叹这种境界为妙哉,妙哉!体现了他对潇湘大地的垂爱。他在《七律·答友人》的诗中写道:“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斑竹意指湘妃湘夫人,在毛泽东的笔下,湘江水、洞庭波,令人如此倾醉,不由在橘子洲头咏叹自己的旷世情怀。
(二)沈从文——沅水江畔的流水叮咚
在湖南的现代作家中,特别擅长于书写江水美景的最杰出的代表便是沈从文先生。沈从文是从湘西大山里走出的作家,离开家乡多年最令他想念的是山中那条清澈见底的河流和像河水一样明净清纯轻灵活泼的山中女孩翠翠和那些同样心地善良淳朴如山中溪水的山中百姓。
湘西拥有那样美丽的风光:清莹的河水映出水底凌乱的碎石;微风吹过竹林,发出沙沙的轻响;乳白色的雾霭腼腆地在薄暮的夜色里飘浮……景致柔美而宁静,远离都市的喧嚣与浮华,有一种出尘而卓然的清丽,似林泉深处悠然飘出的牧歌。《边城》里的人情亦如水,却不是如水样淡薄,而是一如湘西的河川明澈纯净。
沈从文善于写“水”,善于表现“水”,无论是显性还是隐性的“水”在其作品中都随处可见,他笔下的水是有灵性的,“水”作为其文学作品的精神文化原型,渗透着作者孤独情结的生命体验,并从中可探寻潇湘文化在湘西这片土地上对沈从文影响的传承性,有着超现实的价值意义和审美取向。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湘西水域独到的“水文化”给他的创作带来了不可小视的影响。
正因为如此多的文人骚客有这样的理想情怀,心胸气概,自然之水一旦被文人笔墨渲染,其就有了审美的意味、有了思想与灵魂,自然之水便成为了审美之水、文化之水。
四、结语
水文化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湖湘文化的核心要素。湖湘地区作为水乡泽国、鱼米之乡,河湖密布,水域发达,千百年来人们与水建立起了不同寻常的关系,人文地理也因水发源,社会经济因水而兴。湖湘水文化作为我国区域水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湖湘的水文化就是潇湘人民长期与水共生共荣中的一部历史画卷,是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开拓创新、勇于拼搏治水精神的体现,也是潇湘作为文化之邦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吴玉英.“诗意栖居”的美学之思(硕士学位论文).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
[2]袁珂.山海经校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3]郦道元撰;杨守敬,熊会贞疏.水经注疏.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
[4]严遵撰;王德有译.老子指归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常璩.华阳国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6]李宗新.水文化文稿:对中华水文化的求索.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2
[7]汪德华.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文化思想.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
[8]靳怀春.中华文化与水(上,下).武汉:长江出版社,2005
[9]汪德华.中国山水文化与城市规划.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10]徐成志.锦绣河山尽风流:中华山水文化解读.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
[11]任仲伦.中国山水审美文化:游山玩水.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
[12]李文初,蒋述卓,刘绍瑾,等.中国山水文化.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13]陈明松.中华风景名胜集称文化与荷花文化景名初探.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14]郑连第.人水和谐:构建生态之美.中国建设报,2005(6)
小豆包么么
[1] 周晓毅. 源远流长的印章与篆刻艺术[J]. 百科知识, 1996,(11) [2] 梁景惠. 篆刻浅谈[J]. 中文自修, 2005,(10) [3] 黎伏生. 印章·篆刻艺术审美初探[J]. 文艺研究, 1987,(02) [4] 黄惇. 古代印论研究方法札记[J]. 文史杂志, 1992,(04) [5] 纪伟基. 取精用宏 铁笔纷披——浅谈篆刻艺术的出新[J]. 书画艺术, 2000,(05) [6] 赵宏. 文彭对篆刻艺术的中兴之功[J]. 书法世界, 2004,(02) [7] 岐山. 当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耳——钱振亚篆刻印象[J]. 书画艺术, 2006,(02) [8] 刘江. 但视其印知其人——刘泽荣及其篆刻艺术印象[J]. 新闻天地, 2006,(08) [9] 盛东涛. 削玉镂冰手 挥刀斩云根——陆昱华的篆刻艺术[J]. 书画艺术, 2008,(04) [10] 高石农, 陈荣杓. 篆刻艺术东传日本及其影响[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0,(01) [1] 石磊. 篆刻浅说[J]. 师范教育, 1992,(11) [2] 李澍周.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成立周年活动综述[J]. 美术观察, 2007,(12) [3] 谢紫妮. 篆刻的前世今生[J]. 甘肃教育, 2008,(13) [4] 田正前. 文明的艺术 深刻而高雅——陈文明的书法和篆刻艺术及教育[J].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0,(07) [5] 徐文景. 方寸之间 乾坤无限——品评马士达先生的篆刻艺术[J]. 人民论坛, 2011,(03) [6] 高石农, 陈荣杓. 篆刻艺术东传日本及其影响[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0,(01) [7] 徐鸣. 方寸天地见功力——许炯的篆刻艺术[J]. 艺术百家, 1997,(04) [8] 余巨力. 韩登安篆刻艺术浅述[J]. 书法艺术, 1997,(04) [9] 陈道义. “自成一家始逼真”——刘江先生及其篆刻艺术[J]. 书法之友, 1999,(12) [10] 纪伟基. 取精用宏 铁笔纷披——浅谈篆刻艺术的出新[J]. 书画艺术, 2000,(05)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 条[1]彭志远. 我有我法与西方现代艺术的比较中解读齐白石的人生态度[J]. 才智, 2008,(10) . [2]胡晓明. 妙手丹青难留春——论惜春的形象刻画[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1,(01) . [3]张宜书. 花鸟画的民俗内涵及艺术特征[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2,(01) . [4]孙子威. 文学——“庄严的谎话”(续)[J]. 理论与创作, 1993,(06) . [5]邹强. 梦意象形式美学特征研究[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8,(02) . [6]张宜书. 土级·俗极·美极——谈齐白石的绘画艺术[J]. 美与时代, 2003,(11) . [7]杨正发. 试论齐白石花鸟画的写意精神[J]. 美术大观, 2010,(11) . [8]王福才. 八大山人大写意绘画的符号性[J]. 齐鲁艺苑, 2006,(01) . [9]林锦镇. 自然与心象的轨迹——对写意中国画的思考[J].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2) . [10]陈再乾. 论中国花鸟画写生尺度[J]. 艺术探索, 2009,(05)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1]陈健毛. 吴昌硕“与古为新”绘画创作论的美学解读与文化观照[D]. 广西师范大学, 2005 . [2]张欣. 明代晚期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器写意性绘画特征探析[D]. 汕头大学, 2007 . [3]王福叶. 论“三言二拍”对唐传奇梦意象的借鉴与发展[D]. 曲阜师范大学, 2010 . [4]崔垚. 浅析中国当代“写意油画”[D]. 西安美术学院, 2010 .
我是新悦
论文参考文献怎么写(通用11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论文参考文献怎么写,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篇文章的引用参考部分包括注释和参考文献两部分,注释是作者自己的解释(转引的参考文献也可以放在注释里),参考文献仅需列出参考书或论文的名称、作者、出版社或发表的期刊、著作时间或期刊期数等。注释用圆圈1、2标注,放脚注,参考文献用[1][2]标注,放尾注。
有的刊物要求注释和参考文献都要在内文标注,有的刊物对参考文献不要求内文标注,在尾注列出就行。按最新的CNKI规范的要求应是前者。为保险起见,你还是都标吧。注:参考文献如是著作要标页码,论文只要标出期刊是第几期。
例:
参考文献:
[1]金福海.论建立我国的惩罚性赔偿制度[J].中国法学,1994,(3).
[2]杨立新.“王海现象”的民法思考——论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惩罚性赔偿金[J].河北法学, 1997,(5).
[3]金福海.消费者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51.
[4]闫玮.完善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7,(1).
[5]梁慧星.《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解释适用[J].民商法论丛,2001,(3).
[6]王堃.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赔偿[J].现代商业,194.
[7]梁慧星.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解释适用[N].人民法院报,2001-3-29.
[8]孔祥俊.公平交易执法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工商出版社,1998:219.
[1] 周乐峰. 互联网金融在财富管理领域的探索和实践[D]. 上海交通大学 2014
[2] 张祺. 财富管理市场中公募基金公司的定位与发展方向[D]. 上海交通大学 2014
[3] 关文. 我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现状与问题[D]. 上海交通大学 2014
[4] 刘利. 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及其模式研究[D]. 外交学院 2011
[5] 管晨. 后金融危机时代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研究[D]. 吉林大学 2012
[6] 罗小鸥. M证券公司开展财富管理业务的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 2012
[7] 向妍. 工行湖南省分行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 湖南大学 2010
[8] 刘小明. 商业银行发展的国际趋势与中国选择[J]. 财政研究. 2005(12)
[9] 周斐. 江西省A路桥投资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南昌大学 2014
[10] 王胜男. 需求不确定条件下低碳供应链网络设计研究[D]. 燕山大学 2014
[11]黄国良. 安信证券河源地区轻型营业部发展战略研究[D]. 南昌大学 2014
[12] 江利芳. ZDICP园区担保公司担保风险控制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 2014
[13] 张鸿哲. 货币经纪业X公司薪酬激励体系研究[D]. 天津大学 2014
[14] 刘颖. 沈阳恒信担保有限公司风险管理研究[D]. 东北大学 2009
[15] 张凌云. 我国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4
[16] 刘燕. 我国证券公司柜台市场建设模式的研究[D]. 天津大学 2014
[17] 刘鹏. DB证券公司沈阳营业部客户服务管理研究[D]. 东北大学 2012
[18] 江晓东. 证券公司客户分类体系问题探析[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04(01)
[1] 潘新民. 中国财富管理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J]. 时代金融. 2012(08)
[2] 徐文婷. 欧美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经验借鉴[J]. 时代金融. 2010(11)
[3] 吴玫. 金融海啸对财富管理业务的警示-台湾经验研究[D]. 复旦大学 2009
[4] 林波. 成都工行财富管理业务市场进入战略研究[D]. 西南财经大学 2009
[5] 朱军. 招商银行济南分行财富管理业务竞争策略研究[D]. 山东大学 2013
[6] 陈璇淼. 卖空制作用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2
[7] 杨传华. 财富管理中的消费者保护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4
[8] 蒋明康. 财富管理与消费者保护国际经验研究与借鉴[D]. 上海交通大学 2014
[9] 朱丽. 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之媒体关系管理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3
[10] 许诺. 融资融券净余额与标的证券价格相关性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3
[11] 鲁轶. 财富管理在美国[J]. 金融管理与研究. 2007(04)
[12] 裘莹. 新疆农业产业投资基金运作模式探析[D]. 上海交通大学 2013
[13] 张玮. 开放式基金的申购赎回行为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2
[14] 刘方生. 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J]. 银行家. 2009(06)
[15] 史琰. 投资银行的财富管理业务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4
[16] 康志榕. 兴业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研究[D]. 湖南大学 2009
[17] 祝舒. 上市家族企业引入职业高管及公司业绩[D]. 上海交通大学 2011
[18] 虞超. 行业组合表现是否领先市场表现[D]. 上海交通大学 2011
[19] 赵爱玲. 银行、信托和券商 谁将称雄财富管理市场[J]. 中国对外贸易. 2013(01)
[20] 徐宜阳. 关于证券公司开展综合金融服务的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3
[21] 林励盛. 企业多元化的动机及其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实证分析[D]. 上海交通大学 2013
[22] 韩少平. 证券公司财富管理业务风险分析及监管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4
[1]彭丽.彭修文民族管弦乐艺术研究[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16.
[2]梁茂春.中国当代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122.
[3]朴东生.合奏与指挥[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9.
[4]朴东生.民乐指挥概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46.
[5]朴东生.实用配器手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3.
[6]中国作曲技法的衍变[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4.
[7]刘天华.刘天华音乐生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8]李吉提.中国音乐结构分析概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9]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下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1]刘再生. 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2]中央音乐学院.民族乐队乐器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董西明.客户关系管理及其应用[J].学术交流,2004(8)
[2]王光玲.CRM—企业管理理念新发展[J].经济论坛,2003(9)
[3]崔京波,陈颖.论CRM及应用[J].科学与管理,2005(6)
[4]田丹.浅析供应链环境下的客户关系管理(CRM)[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3)
[5]左臻.浅谈客户关系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5)
[6]徐辉.浅析客户关系管理[J].商业经济,2008(10)
[7]姚德全,于冬梅.客户关系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8)
[1]殷泰晖,李帅.基于TNS协议的.Oracle数据库安全性改进方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5(02):193-196.
[2]孙钟安.大型数据库ORACLE数据库的优化设计思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0(20):4644-4645.
[3]于淑云,马继军.ORACLE数据库安全问题探析与应对策略[J].软件导刊,2010(12):147-149.
[4]肖飞,黄正东,王光华,郭雪清.JAVA存储过程在Oracle数据库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2014,9(03):18.
[5]魏亚楠,宋义秋.Oracle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性能优化[J].制造业自动化,2010,32(8):204-206、222.
[6]曹新志,沈君姝,郭辉,等.Oracle数据库在PACS/RIS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3(07):35-37.
[7]彭小斌,张文峰,林根深.ORACLE数据库并发访问控制机制及访问冲突的解决方法[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01):44-45、14.
[8]付强,王春平.基于半实物仿真的半自动跟踪技术开发平台[J]四川兵工学报,2012,33(08):69-70、80.
[9]孔银昌,夏跃伟,刘兰兰,等.Oracle数据库安全策略和方法[J].煤炭技术,2012,31(03):190-192.
[10]梁树杰,黄旭彬.Oracle数据库维护中自动跟踪技术的`应用分析[J].电子科技,2014,27(10):61-63.
[11]刘哲.基于Oracle数据库系统的优化与性能调整研究[J].绿色科技,2015,05:283-284+287.
[12]胡铁峰.浅议如何调整优化Oracle9i数据库的性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2:86.
[1]彭丽.彭修文民族管弦乐艺术研究[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160.
[2]梁茂春.中国当代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122.
[3]朴东生.合奏与指挥[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9.
[4]朴东生.民乐指挥概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46.
[5]朴东生.实用配器手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3.
[6]中国作曲技法的衍变[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4.
[7]刘天华.刘天华音乐生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8]李吉提.中国音乐结构分析概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9]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0]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下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1]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2]中央音乐学院.民族乐队乐器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曹雪芹,高鹗著,李全华.标点《红楼梦》通行本[M].岳麓书社,1987.
[2]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M].三联书店出版社,1983.
[3]徐定宝.《红楼梦》后四十回是造成贾母性格逻择混乱的主要原因[J].明清小说研究,2000.
[4]曾扬华.贾母的烦恼[J].红楼梦学刊,1995.
[5]周汝昌.周汝昌点评红楼梦[M].团结出版社,2004.
[1]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M]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2月第一版.[2]邸瑞平:红楼撷英[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
[3]傅继馥:明清小说的思想与艺术[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4.
[4]胡适:中国章回小说考证[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5]胡文彬:《红楼梦人物谈》,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6月第一版.
[6]李希凡.:传神文笔足千秋[CD2]红楼梦人物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7]李论:《红楼梦》[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5.
[8]宋淇:红楼梦识要[M],北京中国书店,2000.
[9]吴调公:从晴雯之死一节看曹雪芹的美学观[M]∥红楼梦研究辑刊,第1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0]俞平伯:俞平伯全集第六卷[M],花山文艺出版社,1977.
[11]周汝昌:《红楼梦新证》上、下册,华艺出版社,1998年8月第一版
[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程乙本),作家出版社,2003.
[2]周昌汝《红楼小讲》,北京出版社,2009.
[3]周昌汝《红楼十二层》,书海出版社,2005.
[4]俞平伯《红楼梦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5]梁归智《红楼梦探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6]寇秀兰《微观红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7]张爱玲《红楼梦魇》,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
[1]王刚编著:《把握好用人的技巧与管人的学问》.地震出版社,2003年2月
[2]斯蒂芬·P·罗宾斯著:《管人的真理》.中信出版社,2002年9月
[3]李诚主编:《人力资源管理的12堂课》.中信出版社,2002年11月
[4]吴志明著:《员工招聘与选拔实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1月
[5]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6]詹姆斯.W.沃克:《人力资源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
[7]罗布.戈菲:《人员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01月
第一篇:《有关“理想”的议论文素材》理想是石, 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上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树立理想 名言:
中国梦是什么呢?中国梦是一双温暖无比的手,它会拉着你走向幸福的生活;中国梦是一辆 赛车 ,它会乘着你开向成功的道路;中国梦有一种非凡的力量,它可以释放出每个
学术堂整理了二十个关于纪录片海洋的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1、宁波海洋文化及旅游开发研究2、试论海岛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策略--以舟山群岛海洋文化产业发展为例3、论
梦想,一个很美丽的词语,为梦想付出了那么多,很多人会说不值得。但是,等到成功的那一刻,什么付出都值得了!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有关梦想的议论文,欢迎参阅! 梦想的议
张云鹰:《开放式习作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10月方成.在游戏中架起写作桥梁[J].创新教育,19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