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16

咂咂咂1
首页 > 学术论文 > 旅游英语翻译研究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无忧快乐起

已采纳

旅游文本英译中的文化缺省与翻译补偿论文

一、英汉旅游文本的差异

从广义上讲,旅游文本包括一切与旅游相关的文本资料,它主要具有两项功能:一是传递信息,二是施加影响、诱导行动(朱灿灿,2013:12)。换言之,旅游文本作为宣传类文本,不论是中文还是英文,都需要让潜在的游客了解旅游目的地的基本情况、相关服务和特色文化,以达到信息传递和吸引游客的目的。对于游客来说,他们希望通过阅读文本获得游览目的地的信息。但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对所提供的信息有不同的需求,这就决定了英汉旅游文本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语言风格的差异

东西方在社会历史、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等方面截然不同,旅游文本在语言风格上自然要考虑双方读者的感受,采取恰当的表述方式。

汉语旅游材料在表述上注重辞藻、韵律,结合景点的文化历史背景,多采用四字成语以及排比、对偶句式,读起来琅琅上口。其中,对自然景观的介绍,重视优美的写意,或者采用丰富的想象力给景观增添神秘色彩,读起来或诗意盎然或浮想联翩。英文旅游材料重视“人情味儿”,常常会出现诸如“您现在所处的位置……”“最佳观赏时间是……”此类贴心的提示,用词和句法偏口语,简洁朴素,避免啰嗦重复;其在介绍景点具体情况时,通常采用简单叙述法,三言两语道清楚,对景点介绍追求客观、中肯,达到信息传递的目的即可。

除此之外,中西方人民对待宣传材料的态度也是决定其内容的`因素之一。不难发现,英语旅游文本突出信息的客观性,汉语旅游文本在撰写时加入主观色彩,呼吁性极强。

(二)信息容量的差异

中国经典故事层出不穷,许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对中国人来说耳熟能详,但是外国游客并不一定了解。我国的旅游景点,不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大多与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和社会风俗有关,借用古文,引经据典,中国游客固然能轻而易举地理解其中奥妙,但是外国游客可能会因为错综复杂的人名、地名、朝代等因素而感觉晦涩难懂,降低他们旅游的积极性。

所以,英汉旅游文本并不一定包含相同的信息内容。旅游材料在英译的过程中,译者有必要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适当修改,对其中特殊的内容进行特殊的翻译。

二、文化缺省

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数不胜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气息。旅游文本和文化紧密相关,在翻译过程中,文化信息的转换往往会因为中国人自身的文化背景而忽略了外国游客的认知。这就是文化缺省现象。它是指同一文化背景的人在交流中对双方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的忽略,这种现象是跨语言交际的一大障碍。在翻译旅游文本时,由于源语读者和目标语读者生活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具有不相同的文化背景知识,因此,对原文读者来说是显而易见的文化背景知识,对于目标语读者就构成了文化缺省成分(王大来,2004:69)。汉英文本之间可能会存在大量的文化缺省因素,可归类为:历史景点和历史人物、传统概念和信仰、社会风俗和文学作品。这些缺省内容可能导致翻译文本缺失民族特点,损害旅游景点的形象,切断文化的关联意义,影响汉语旅游资料信息的传递和潜在游客的兴趣(张富庄,2013:6)。

鉴于目标语读者文化背景知识的差异性,以及英汉旅游文本本身的差异性,如果译者不针对文化缺省现象进行翻译补偿,游客就不能完全理解原意,将无法达到旅游文本预期的目标。所以,译者在对旅游文本进行翻译时,要充分挖掘文本内文化缺省现象的深层含义,以采取相应的翻译补偿策略。

三、翻译补偿策略

针对英汉旅游文本的差异性以及东西方文化背景下读者的理解差异,翻译补偿策略是解决文化缺省现象的理想方法。Newmark认为,补偿是翻译的一种手法,补偿主要是用来弥补译文在语义、声音效果、修辞及语用效果等方面的缺省,而且译文可以在不同于原文的语句中再现这种效果。在英译旅游文本时,译者通过运用多种补偿策略将缺省的背景知识恰当地传递给译语读者,同时又可以保持原文的真实性。通过分析江西省的几处景点和文化人物简介的英译文本,得出具体策略如下:

归化法

文化在输入时,应该倾向于归化,以保护本族文化的纯洁性;但文化的输出应该倾向于异化,以促使本族文化的外介,扩大本族文化的影响(李建军,2012:107)。英译旅游文本,属于文化的输出,在翻译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和社会风俗上,应该在简单易懂的基础上积极采取归化法。例如:

(1)江西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加上地处南方,处处山清水秀,是一个典型的“鱼米之乡”。

译文:Jiangxi,the province with a long history and profound culture;it is located in the south of China with picturesque scenery。Thus it has been aptly termed:“the land of rice and fish”。

该例句中的“鱼米之乡”直接将“鱼米”等文化意象移植到了目[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的语文本中。实际上,在英语表达中,“a land of honey and milk”同样具有“鱼米之乡”的意思。但为了更好地传播源语文化,“the land of rice and fish”更能真实地反映中国文化,更有利于外国游客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奇特之处。随着跨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会理解并接受中国文化。

(2)龙虎山,位于江西鹰潭,道教发源地,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

268 评论

1号女王

2012年02月13日 09时56分,《2011英语:英语论文:浅析跨文化交际下的旅游英语翻译[1]》由英语我整理. 参观红楼大观园时,肯定会涉及到《红楼梦》中的人物,里面有几百号人,如果都采用音译的话,译名没有任何内涵,听者肯定是如一头雾水,大倒胃口。其情形正如我们读外国作品一样的感觉。这也可以解释我们小时候一看到外国影片就调台的缘故。实在是太多没有任何意义的姓名,纵然情节曲折,内容丰富,可由于一点都记不住纷繁复杂的人名,根本谈不上对文学作品的深层次欣赏了。因此作为译者,我们有义务帮助没有任何文化背景的读者来理解译文的内涵。 三潭印月是被誉为水上仙境一蓬莱仙岛之我们经常看到的译名是:Xiaoying Island,Xiaoyingzhou Island, Lesser Yingzhou等。其实这种译法是采用的最简单处理一音译法。但是这种处理使得外国游客根本无法领略西湖美景的绚丽,更不用说给人以“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意境了,只留下一堆拼音的拼凑。对旅游景点的翻译最终的目的是让外国游客看到译名不仅能产生出美妙的联想,而且对旅游境地更有向往的想法。其实我们可以按照这个构思,把它译成Fairy Is-let(海上小仙岛)。这里面就涉及到了意义对应问题。在翻译过程中,如果为了翻译简单,进行懒惰的处理,这样不仅是对外国游客的一种敷衍。使得译名没有任何内涵,而且对本国的旅游文化传播也极为不利。关于旅游景点翻译,不应该是逐字逐句地译,关键是要把它所包含的内涵显示出来。因此这类翻译是讲究活译,让读者能够领略到其中的意境之美。 2. 2对于诗词典故中的人物,尽t采取类比法 对于诗词典故中的人物,我们如何来诊释?其实,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设法把我们文化中的内容类比成西方文化中的内容,这样外国游客可以一下子就懂得其中的深刻含义。如把梁山伯与祝英台比喻成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孔夫子即希腊的亚里斯多德,济公为中国的罗宾汉,观音菩萨为中国的圣母玛利亚。这样,外国游客顿时感到很亲切,很容易接受眼前的中国古代文化。我们在进行此类旅游翻译时,要尽可能地考虑到这种情况的转变性。 2. 3在处理特殊情况的旅游翻译时要进行必须的删减和增添,和意义的联想 中国人在介绍名胜古迹的时候,大多数情况是有感而发,主要取决于自己的主观思想。一般它的脉络是景点的历史,历代名人和景点的关系。景点具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才会吸引这么多的文人墨客争相一睹其风姿,当然此次游览也有所值,增添了游客对旅游景点的吸引力。如果把这些都翻译为英语的话,就显得拖沓冗长,不着重点,外国游客也不知我们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概念。所以我们一定要采取相应的变通手法,删去汉语介绍中主观性比较浓的词汇,着重进行客观介绍,语言层次分明,结构严谨,主要是让外国游客体验异域的不同历史变化和风土人情。 两种文化背景下的人用语言进行交流时,一般来说,只有听懂或读懂对方所表达的内涵时这次交际的目的才能算达到,而且内涵中所具有的联想意义也是非常重要的。外国游客一听到北京,马上会联想起the Great Wall和the Forbid-den City等;一说到杭州,就会想起West Lake等;一听到少林寺,马上会摩拳擦掌地来比划几下。为什么他们会有如此反应呢?理由很简单,他们知道这些蕴含中国文化特色的专有名词所具有的意义。所以景点的翻译应尽可能地让对方知道它们的内涵意义,甚至是联想意义。让外国游客看了此类翻译能理解该名词的基本内涵,能产生出我们所希望达到的效果,这种跨文化交流应该是良性循环的。 论文论文参考网2. 4体现在中西方文化差异上的功能对等,从而引申出适宜原则和对等原则 我们根据当代翻译理论得知,由于两国语言和文化方面存在差异的原因,使得我们无法做到全方位的对等,但功能对等的提出应该是一种新思路。它要求译文尽可能的在多方面进行对等。因为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更何况我们人类语言的诊释呢? 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强调的是天人关系,天人合一,爱护自然,维持生态和谐。西方人所看重的是克服自然,战胜自然。同时中国比较重视人伦,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遵守人伦的原则;西方重视个人,自由,强调个人独特性。这些都会在译文中碰到,我们怎样把这两种思想在不同文化中的出现演绎得真实自然。 当我们在看到松、竹、梅的时候,自然会联想起岁寒三友,斗霜熬雪、高风亮节的情感。可英语中的相应词语却不能使操这种语言的人引起联想,也没有类似的联想意义。这就涉及到了翻译中的适宜原则和对等原则。我们的译者一手要拉两个朋友,让他们进行默契的交流。因此必须深刻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对这两种文化差异所持的态度,都会在旅游翻译文本中得到最真实的体现。因为我们在进行文本翻译时,肯定会无意识地对两种文化进行对比,这也是情理中的事。只要是具有不同文化

317 评论

齐吃大乳

英汉大词典 旅游书籍 (英文版)

223 评论

开心土豆王

找原版自助游介绍,然后再找中文版的,对照着看和写不会有很大的出入

201 评论

相关问答

  • 旅游英语翻译论文模板

    On Development of Tourism Tourism, a smokeless industry, is developing n/pid

    笑傲江湖之悟空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旅游翻译研究论文

    按传统旅游资源观分类,我国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民俗风情资源、传统饮食资源、文化资源和工艺品资源,以及都市和田园风光资源等。按现代旅游产业资源

    郑小包允在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旅游翻译英语的论文题目

    了解你的要求

    下雨不流泪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英语翻译论文研究理论

    好办,翻译是双语,双文,双文化的产物。因此,好的翻译只能脱裤子放屁重复学习同样的知识技能。比如物理学,在中国物理大学毕业,还要在美国达到物理大学毕业水平,也只能

    末日女友CCCccC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旅游英语翻译论文的开题报告

    题目定了么,格式给我。

    美味童鞋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