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建忠001
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体系: 一行为的分类 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应答性行为(或应答性学习) 第二类是被斯金纳称为操作性行为(或操作性学习)操作性行为不是由刺激激发,而只是有机体自身时不时发出的行为。在一个操作性行为发生之后,如果有一个作为强化物的事件紧随其后发生(称为“强化依随”)那么这一操作性行为发生的概率就可能提高。被强化了的操作行为在类似的环境中再度发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所有的行为,不管是习得的,还是非习得的,都是个体强化史与其遗传素质的产物。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与其他操作行为主义者对行为的定义有三个特点 ①操作行为是自发的而绝不是由刺激引发的。②操作性行为的研究不去考察那些机体内部可能会影响行为发生但又无法直接确定的因素。 ③操作性行为不是一个单独的反应,而是一类反应。二儿童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强化是操作行为主义的核心概念,所谓【强化】是使有机体在学习过程中增强行为发生频率的刺激。强化有连续强化与间歇强化、固定强化与偶然强化之分。此外强化还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所谓积极强化又称“正强化”,是由于一个刺激的加入而增强了某一个操作性行为发生的概率。所谓消极强化又称“负强化”是由于一个刺激的排除而加强了某一个操作行为发生的概率。无论是积极强化还是消极强化,其结果都是增强反应的概率。需要指出的是,消极强化作用不同于惩罚,惩罚是为了消除行为,两者的目的不同,因此斯金纳建议以消退取代惩罚,提倡发挥强化的积极作用。三儿童行为的变化斯金纳把人们想要的操作性行为逐渐习得的过程称作【塑造】又称【接近法】为了控制儿童的行为,研究工作要具体地考虑四种条件的变化: ①第一基线。即儿童在实验操作以前的状态。(如入园哭泣) ②第一实验期。即给予一定的刺激。(如老师对刚入园的幼儿表现出亲切,或组织游戏吸引儿童,使他们安静下来、适应环境。) ③第二基线。即取消第一实验期所给予的刺激,以检查第一实验期的作用。(如看幼儿每天入园后是否还哭泣、不合群。) ④第二实验期。将第一实验机给予的刺激再度施予儿童,从而确定第一实验亲所给予的刺激的作用。 根据以上的实验处理可以画出儿童行为变化的曲线,找出行为变化的规律。斯金纳利用这种方法研究了儿童生理的各个方面的发展。 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理论不仅适用于儿童新行为的塑造,也同样适用于对不良行为的矫正。对儿童不良行为不加以强化,予以忽视,便能逐渐消退不良行为。但在实际教育中,人们发现单纯的忽视并不能消除不良行为,尤其是攻击性行为,因为忽视容易被当作默认,因此攻击性行为和严重的犯规行为应坚决地予以阻止。至于一些有严重的行为问题的儿童斯金纳利用渐进强化时间安排制定塑造行为的程序 以食物奖赏、独处、准假和给予看电视时间等手段进行强化,其结果可以使这类儿童学会处理个人卫生和掌握一定的社交行为,甚至能训练精神病患者,学会做有益的工作,具体做法包括模仿疗法、随机强化法,代币法和厌恶刺激法。P59各种方法的大致操作流程。四操作行为主义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为了减少学习的强制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斯金纳主张采用程序教学法来代替传统的教学。【程序教学法】是应用小步子渐进和及时强化的原理,通过教学机器把复杂的问题分解为一系列小的、易懂的问题一步一步呈现给学生,如果学生的回答与机器所呈现的答案相符,机器接着呈现下一问题。依次回答所有问题之后,再回过头来重新解决这个程序中的问题,并改正先前回答中的错误,经过多次重复,直到学生完全掌握程序中的所有材料为止。这种程序教学法体现了斯金纳的三个原则: 第一是小步子渐进原则。 第二是主动参加原则。 第三是及时反馈原则。五斯金纳的人格理论根据斯金纳的观点,人格可以看作是个体的独特行为方式或这种方式的组合。斯金纳利用每个人所处的环境的强化程序来考察人格的发展和改变。从而达到预测和控制人格发展的目的。这一点是斯金纳与其他人格发展的研究者的不同之处。大多数的人格理论只是描述发展的阶段及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能达到预测的目的,但却不能达到控制的目的。斯金纳从学习的角度研究人格,了解人们如何在环境中学习各种行为,即在环境中哪些行为能得到强化,哪些行为得不到强化,从而形成适应复杂环境的生存技能,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人不仅接受强化,同时还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积极的选择和改变环境变量,对环境进行自我控制,每个人由于受到不同的强化,而形成不同的行为特点。一个人的人格形成以后,也是可以改变的,这种改变是终生不断的,人格之所以不断改变其根本的原因在于环境的不断改变,由此可见,斯金纳在环境决定论的道路上走得多么地远!
liyingyong
约翰·华生(John Broadus Watson,1878年1月9日—1958年9月25日)是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191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和实践、情绪条件作用和动物心理学。他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意识而是行为,主张研究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必须抛弃内省法,而代之以自然科学常用的实验法和观察法。他还把行为主义研究方法应用到了动物研究、儿童教养和广告方面。他在使心理学客观化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美国心理学产生了重大影响。20世纪初期,华生(出版了《一个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一书,主张心理学的价值在对于行为的研究,而不是研究意识。这根本性的推翻了当时将内省作为主要研究方法并轻视行为研究的构造论心理学界。与他们相比,华生研究人体之于环境的变化,或者更明确的说:研究特定的刺激会引导人体作出何种反应。大多数华生的研究都属于比较心理学,比如他常研究动物的行为。华生深受俄国生理学家伊万·巴甫洛夫的影响,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消化系统时,无意间发现了古典制约现象,并在接下来的研究里记载了细节。华生的理论强调生理学,认为以刺激能得到条件反射的反应—对比其他所有器官也会有类似的反射作用。也因此,华生可以被称为S-R(刺激—反应)心理学家。理论:本能理论、情绪理论、思维理论、人格理论、感觉理论代表作品:《行为主义》,《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言》 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1990),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是一位美国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他引入了操作条件性刺激。操作性条件反射这一概念,是斯金纳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斯金纳把行为分成两类:一类是应答性行为,这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反应;另一类是操作性行为,是有机体自身发出的反应,与任何已知刺激物无关。与这两类行为相应,斯金纳把条件反射也分为两类。与应答性行为相应的是应答性反射,称为S (刺激)型S型名称来自英文Stimulation。与操作性行为相应的是操作性反射,称为R(反应)型R型名称来自英文Reaction。斯金纳在对学习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理论,十分强调强化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强化就是通过强化物增强某种行为的过程,而强化物就是增加反应可能性的任何刺激。斯金纳把强化分成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两种。这两种强化都增加了反应再发生的可能性。斯金纳认为不能把消极强化与惩罚混为一谈。他通过系统的实验观察得出了一条重要结论:惩罚就是企图呈现消极强化物或排除积极强化物去刺激某个反应,仅是一种治标的方法,它对被惩罚者和惩罚者都是不利的。他的实验证明,惩罚只能暂时降低反应率,而不能减少消退过程中反应的总次数。斯金纳认为,学习是一种行为,当主体学习时反应速率就增强,不学习时反应速率则下降。因此他把学习定义为反应概率的变化,提出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他看来,学习是一门科学,学习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而教则是一门艺术,是把学生与教学大纲结合起来的艺术,是安排可能强化的事件来促进学习,教师起着监督者或中间人的作用。斯金纳激烈抨击传统的班级教学,指责它效率低下,质量不高。他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理论,对教学进行改革,设计了一套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方案。斯金纳一生著作很多。自1930年以来发表了百余篇论文和12本专著。他的主要著作有:《有机体的行为:一种实验的分析》 <科学与人类行为><言语行为><学习的科学和教学的艺术><教学机器> 。这些著作全面阐述了操作行为主义理论和这种理论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他还用操作行为主义理论阐述社会生活问题,出版了小说<沃尔登第二> 以及《自由与人类的控制》《超越自由与尊严》。这些作品曾在美国社会中引起巨大反响和激烈争论。
神经女大王
(一) 行为的分类斯金纳把行为分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应答"是由一种确定的刺激所激发的行为,服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它可以是无条件反射,也可以是条件反射。这是经典行为主义所注重的研究对象。操作性行为:"事实上,有机体的行为总是为了适应一定的环境的。一个有机体在一个环境中更多的行为是自发的,偶然的。一些自发的行为受到结果的强化【强化(reinforcement):使有机体的行为的发生频率得增强的刺激。强化有正负之分,当一种刺激的增加能增强行为发生频率的,称为正强化;当一种刺激的减少能增强行为发生频率的,就称为负强化。不管是正强化或负强化,都是为了增加行为发生的频率。】,就会经常重复出现。另一些行为没有得到结果强化,发生的频率就会下降直到不再发生。斯金纳把那些自发发生而受到强化后经常性重复的行为,称为操作行为。他把操作行为当作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构成操作行为主义的理论体系。
内容提要:讽刺艺术一直是《围城》的一大亮点,本文从人物、情节发展、细节描写、讽刺手法、语言特色四方面论证了讽刺艺术在《围城》中的体现。《围城》以人物的活动为线索
1、编写论文是检测学员在学校学习培训成效的关键对策,都是提升教学水平的关键步骤。在校大学生在大学毕业前都务必进行论文的编写每日任务。申请办理学士学位务必递交相对
如果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解释恐惧是如何形成的,那么很简单,就是恐惧也是被惊吓过的。
行为主义心理学主张以客观的方法研究人类的行为,从而预测和控制有机体的行为。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其
运用理论知识来区分。操作化定义是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实际可以观测的变量和指标,然后用变量语言将抽象命题(由理论上定义的概念所组成)重新表述为可以直接检验的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