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10

  • 浏览数

    325

Cherry6151123
首页 > 学术论文 > 关于神曲的论文题目

10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母婴家居学院

已采纳

《大地之歌》,取自马勒同名交响乐

142 评论

wangwei8689

音乐专业的论文题目有很多,下面学术堂整理了二十个好写的论题,供大家参考:1、多媒体技术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2、高校音乐专业合唱训练与视唱练耳的关联互动3、公民社会塑造过程中的高校职能研究4、冷爵士的艺术风格研究5、论歌唱中“声”与“情”的关系6、论民族声乐艺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7、论声乐学习和演唱中心理调适的作用8、论西方音乐剧的发展脉络9、论中国传统音乐中“和”的审美内涵10、论中国近现代声乐演唱发展的多元化11、论中国艺术歌曲的风格及演唱特点12、浅述抗战时期在重庆创作的音乐13、浅谈“微笑”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作用14、浅谈西方民族音乐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影响15、如何将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教学相互渗透16、如何提高即兴伴奏的能力17、印度宝莱坞电影音乐的特点18、由中国好声音引发的思考19、《试论民歌演唱方法训练与民歌地域风格把握——以陕北民歌为例》20、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暴风雨》第一乐章中减七和弦的使用技法及其审美

197 评论

小萝莉的春天

恩格斯说:“但丁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这样的评价并不过分。实际上,人们对但丁的认识更多的注目于“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这全部是基于他在《神曲》中对黑暗中古欧洲的反叛,对教会干预世俗政权的厌恶,对人类邪恶欲望的痛斥,以及对于战火纷飞的意大利的绝望所得到的。诚然,即是但丁是人文主义的先驱,是新时代最初的一位诗人。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注意到他也被恩格斯称为“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所以说,但丁,也可以把他的作品包括在内,事实上是黑暗中古欧洲与光明文艺复兴间的一个过渡,他所代表的是新旧时代转换过程中的一种社会形态。古往今来,人类的历史从来都是新世纪取代旧时代,但无论如何,新世纪的来临必然要打上旧时代的烙印,萌生的新思想,新文化,也不能在短时间内取代过去的全部。这也许就和今日之中国纵然民主风潮大行其道,却不能在一时上根本的改变具有两千年民本思想传统是一个道理。因此,冷静下来分析,但丁思想的基本构架是旧时代的,他只能站在旧时代的文化土壤上前瞻新时代的曙光,这点我们在《神曲》上就可以显而易见的看到,这也是我们下面将要具体分析的。 中世纪宗教禁欲主义的伦理道德观及宗教主义的束缚 首先,中世纪欧洲教会的陈腐愚昧的观念影响了《神曲》的创作结构。地狱,炼狱,天堂,这是教会愚弄人民思想最有力的工具。教士告诉人们,地狱中的灵魂忍受着残酷刑罚的折磨,炼狱中的灵魂则用各种办法洗涤自己的罪孽,而天堂的灵魂则沐浴在上帝的伟大光环中,充满了无尽的幸福。这种思想的宣传,使后人清楚地了解到天主教会是如何欺人民,并用神话了的谎言来残忍的剥削劳苦大众。但丁生于那个教权高于王权的时代,其思想理所当然的会被宗教教条主义所影响,这种思想也自然地流露在《神曲》这一作品之中,地狱,炼狱,天堂,构成了作品的基本结构,宗教观念竟通过作品的立意和布局完美的体现出来。 欧洲中世纪的起止时间是西罗马帝国的非正式灭亡和君士坦丁堡城破之日,也就是说1453年,才是欧洲中世纪结束的那一年。而但丁创作《神曲》是在1307年前后,离欧洲拨开迷雾见未来还早着将近150年!所以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绝对可以肯定,但丁作为一位中世纪的诗人,其思想观点必然要从宗教道德观出发,而但丁所倡导的彻底解脱肉体情欲让灵魂沐浴上帝之光芒,完全与中世纪宗教所倡导的“现世是罪恶与悲哀的幽谷”的禁欲思想契合,《神曲》可以说是禁欲主义的形象化,是中世纪宗教神学的强烈体现。 文艺复兴所倡导的是人文主义思想,也就是说以人为本,提高人的价值,主张放纵。可但丁在《神曲》中首先表达的是禁欲,是对人类种种欲望的痛斥与鞭挞。其次,我们显而易见的发现,上帝在《神曲》中被捧得高高在上,而人类卑微的灵魂不得不在地狱和炼狱间挣扎,只有亲近上帝之人方得天堂之享,这与人文主义思想显然背道而驰。如果以《神曲》本身作为论据的话,其中但丁引用古罗马诗人维吉尔所说了一段话,他说:“神造成我们这样的外貌,并感觉到热和冷的苦恼,但其中的秘密是识不破的。希望用我们微弱的理性,认识无穷的玄妙,真是非愚即狂,人类呀,在‘为什么’三个字之前住脚吧!……你知道古往今来有多少哲人的欲望都没有得到结果,他们的好奇心非但不能满足,反而堕入永久的怅惘”,有心人很快就能明白维吉尔所言之意,而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所以我们一再论述的就是但丁作为一位中世纪诗人,他的作品《神曲》作为中世纪文学,二者是必然有时代的局限性的,其鲜明的就表现在了作者思想与宗教观念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不能不说是《神曲》这部作品,甚至是但丁本人悲哀,而这种悲哀是任何人都无法避免的。 人文主义的曙光,伟大的爱国情操 前面对但丁和《神曲》说了些大不敬的话语,后面就让我们认识一下《神曲》的绝对进步性。我们在前面大段论述了《神曲》的局限性这不假,但这反而从侧面说明了其进步性也是存在的,而其进步性则远远超出了局限对作品的影响,这也就是我们后人为什么要把但丁和他的《神曲》捧得如此之高的缘故。但丁作为恩格斯所称赞的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是因为《神曲》中透露出了令人振奋的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其进步的标志是没有完全遵守宗教主义的教条,而是在作品中尽可能的挖掘人文主义和人文关怀。首先表现在但丁肯定了人努力地价值,纵然人类在上帝面前是渺小的,无力的,但人类凭借其不屈不挠的精神,依靠自身是可以达到理想境界的,这微小的一点,却是人们自我肯定的开始,我们不能不说但丁是人文主义的先驱。而我们要清醒的认识一点,就是某种事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是共存的,这普遍的反映在一切人或物上,但丁和他的《神曲》亦是如此。 其次,也是我们着重要说的,就是《神曲》实实在在的反映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操。熟悉历史的人可能知道,自公元395年狄奥多西一世皇帝去世后,古罗马帝国正式分家,偌大的帝国被硬生生的拆成了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就是拜占庭帝国,一直存在到1453年,这里我们不加赘述。而西帝国则在蛮族的入侵下逐渐没落,到了公元480年非正式灭亡,曾经富庶繁荣的亚平宁半岛先后被蛮族和封建主蹂躏了千年之久。所以说但丁最迫切的希望就是意大利可以结束战乱,重归一统。也可以说,意大利半岛的战乱和其人民渴望统一的精神也是催生人文主义的催化剂,像后来还有马基雅维利这样的大学者,但这不在我们的论述范围内。总之,了解了意大利半岛的纷乱,也就可以明白诗人的心情,所以但丁在《神曲》中特意设置了游三界的过程,表明人类经过苦难的折磨和考验的净化,最终可以达到真理和真善的境界。这也许就是但丁想要通过《神曲》激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去为和平及统一而奋斗吧! 文学艺术的突破,近代艺术的萌芽 《神曲》在文学艺术上的突破如同其在思想的上突破一样引人关注,具体说就是不完全的摒弃了中世纪艺术形式并促进了近代文学艺术的萌发。从结构布局上来看,《神曲》毫无疑问严整有序且壮丽整齐。九层地狱,九级炼狱,九重天堂,为读者营造了一种对称感和立体感。同时,但丁通过《神曲》,巧妙地把人类,灵魂,魔鬼,上帝结合在一起,用幻想中的真实丰富了作品内容,通过游三界等荒诞不经的境界来表现现实的生活,这大大增强了作品的现实性和批判性。当然,其实在笔者看来,中古欧洲之所以被称为黑暗时代,就是因为文学的进步超级慢,甚至毫不夸张的说还倒退了,这种情况的存在的原因就是人民普遍不识字,而国家君主的识字率也低的惊人。那个时代,人们只能读拉丁文版的《圣经》,很多时候出版非《圣经》类刊物是非法的,跟着书本一起上火刑架的人有的是。在不需要看书的年代,识字又有什么用呢?至于《圣经》,自然会有教士读给你。所以说,《神曲》,我们无论怎样讨论它的艺术价值,而其实它存在的本身就已经够进步了! 经过以上三段的浅析,我们可以明白,但丁生活的年代是新旧交替的年代,所以作品必然有着局限和进步的两重性,但二者中,人文主义的进步思想毫无疑问是占有主导地位的,而中世纪神学观则作为孕育这一切的土壤作为从属地位,因为毕竟我们看的不是土,而是土里开出的花。这是在下外国文学史的其中论文,望采纳

307 评论

燕郊美心木门

如果同学想让自己的论文题目变得更加新颖,可以试着将两个主题结合在一起。例如:

1、人的身心不断受到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声音就是其中之一。如果你想让自己的论文与生物学或心理学有关,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探索音乐:

2、从人类文明的早期开始,音乐文化就是其发展不可替代的一个方面。如果你对音乐史或其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感兴趣,可以研究:

3、技术对音乐创作、发展和传播的贡献。如果技术是你感兴趣的领域,可以选择下列主题:

290 评论

Mr.白马王爷

学术堂整理了二十个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供大家参考:1.略论中国古代神话的人文关怀2.论陆游山水田园诗中的人文关怀3.曹植诗歌中的神话境界初探4.论柳永词的俗与雅5.论柳永词中的赋法6.论苏轼诗歌的理趣美7.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及其艺术表现8.浪漫主义的理想性与艺术性问题9.自然主义文学的真实性:意义及其局限10.鸳鸯蝴蝶派小说新论11.从《伤逝》看鲁迅的爱情观12.论萧红小说的生命意识(或女性意识、抒情性)13.《家》中觉慧的形象与《寒夜》中汪文轩形象的比较14.论艾青诗歌的独特意象15.对新时期文学的反思16.论莫言小说的形式感17.论韩少功的"寻根"之作18.对新时期"女性文学"的思考19.论贾平凹散文的美学追求20.论舒婷的诗歌创作

174 评论

sunnyredzqqq

如何发给你?

89 评论

花开旭航

你起码要说什么派的吧....是浪漫派的....还是什么....不然怎么想啊.....

260 评论

安居客jismkll

艺术特征: 1梦幻与写实的交融.2 工整与协调的结构.3象征寓意梦幻的手法.4运用意大利民族语言写成. 现实性: 1人文主义世界观,诗中明显的反封建反教会倾向和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热情,集中地反映了作品的进步意义. 2神学世界观,作为新旧交替时代的诗人,基督教的神学观念,中世纪的思想偏见,在他的思想中仍占相当的比重. 可参考

275 评论

tiaotiao1985

中文系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54.徐志摩诗作研究。

当代文学

1.论莫言的小说

2.论韩少功的 ” 寻根 ” 之作

3.对新时期 ” 女性文学 ” 的思考

4.论琼瑶的小说

5.论贾平凹散文的美学追求

6.论老舍的戏剧观

7.论张贤亮的小说

8.论郭小川诗歌的艺术特色

9.贺敬之与郭小川诗歌创作比较

10.舒婷的诗歌创作

11.杨朔与刘白羽的散文创作特色

12.李准的小说创作

13.秦牧的散文特色

14.论蒋子龙的 ” 开拓者家族 ”

15.闻捷诗歌研究

16.论《钟鼓楼》

17.论《北方的河》

18.论王安忆的小说

19.论高行健的探索剧

20.论新诗潮

21.论北岛的诗

22.论新时期通俗文学现象

23.论王蒙的小说

24.论新时期的小说艺术

25.论黄宗英的报告文学

26.论柯岩的创作

27.论新时期的知青文学

28.论新时期的军事文学

29.论刘绍棠的小说

30.论刘索拉的小说

31.论新时期的改革文学

32.周梅森小说论

33.方方小说论

34.新生代诗歌研究

35. 金庸小说论

36.席慕蓉现象研究

37.论谌容的小说

外国文学

1.论哈代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流变

2.于连与拉斯蒂涅形象比较研究

3.从《喧哗与骚动》看意识流小说的创作特征

4.论卡夫卡的变形人物

5.论托尔斯泰的创作思想(兼与陀斯妥耶夫斯基比较)

6.论象征主义诗歌对中国新诗的影响

7.论果戈理笔下的“小人物”(兼与鲁迅小说比较)

8.拜伦与普希金比较研究

9.论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形象

10.论《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

11.评《简爱》的爱情主题

12.《呼啸山庄》主题研究

13.浅析中西创世神话的异同点

14.试析古希腊文学蕴涵的人本意识

15.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的“复调”艺术

16. 理性与信仰的矛盾: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体现的“惩罚观”

17. 论托尔斯泰人道主义精神中的空想成份和宗教色彩

18. 浅析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描写艺术

19. 试析现代派文学体现的“丑”与“审丑”取向

20.浅论《荷马史诗》的战争观和妇女观

21.比较古希腊文学与古罗马文学在审美倾向上的异同

22.试析俄国文学中“多余人”到“新人”的转变

23. 论现代派文学的反英雄色彩

24.试论《神曲》中两希文化的对立与融合

25.浅析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地位和影响

26.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试论《堂吉诃德》

27.试论《堂吉诃德》与中世纪骑士文学的关系

28.浅析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丑角形象

29.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形象

30.《麦克白》与《俄狄浦斯王》的命运观比较研究

31.哈姆莱特与堂吉诃德的形象比较研究

32.试论莫里哀喜剧人物的类型化特征

33.“浮士德精神”的现代阐释

34.浅论《浮士德》的艺术特色

35.“拜伦式英雄”的现代阐释

36.论普希金创作的民族性与独创性

37.试析俄国文学中的“小人物”形象

38.从《叶甫盖尼 奥涅金》看俄国文学“多余人”的精神失落

语文 教学论

1.当代诠释学观照下的中学 语文 阅读教学

2.感悟式阅读教学的思考与尝试

3.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 语文 教学模式研究

4.论 语文 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5.新课程理念下初中 语文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6. 语文 整体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7.元认知与 语文 写作教学

8.中学 语文 体验式阅读教学研究

9.对 语文 教学中的网络写作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0.高中 语文 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研究

11.新课程中 语文 教学评价方式探究

12.论 语文 教学个性化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

13.中学生古诗文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14.“对话”理念指导下的新课程阅读教学研究

15.在 语文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16. 语文 教学中如何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7.诗歌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训练的策略研究

18.小学 语文 中口语交际教学与以往听说训练的比较研究

19. 语文 教学中的语感培养新探

20. 语文 教学中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策略研究

21.新课程中小学 语文 识字写字教学优化探索

22.浅论中学 语文 综合性学习课程的实施

23.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状况的调查分析及改进措施

24.以发展思维为前提的小学 语文 教学设计

25.苏教版与人教版中学(小学) 语文 教材比较研究

文学概论

1、当代商业社会中文学消费问题的思考

2、 文化研究对文学研究的挑战

3、“语不惊人死不休”—— 试论形式探求的积极意义

4、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学理论的反思

272 评论

oo鱼泡泡oo

主要是一种发泄,特殊的幽默性,还有人们的好奇心

250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封神演义的论文题目

    专科本科论文;具体是什么要求;论文什么时间需要,具体要求都说下;资料有很多,可以发给你参考下。

    苏州许一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关于民族精神的议论文题目

    中国魂,民族魂 在五千年的历史中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从来就没有中断过。靠的是什么?是千百年形成的民族精神。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众多的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

    UPSILON宇普西龙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关于秦腔二胡曲论文题目

    二胡的艺术特色论文【1】 摘要:二胡是我国影响最大、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和最具中国气质和韵味的拉弦乐器。 二胡发展至今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精益求精的

    tinahe0101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关于匠心精神的议论文题目

    匠心是一种品质,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专注,更是值得敬畏的独特。关于工匠精神 作文 怎么写?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坚守工匠精神的作文_我眼中的工匠精神作文5篇,希

    carefreeyu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关于团队精神的议论文题目

    个人的力量是弱小的,人类的单体能力并不足以称霸地球,因为团结,我们作为一个群体,占有更好的生存环境,获得更多的生存资源。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高一关于团结的

    mono默默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