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zeng168
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一、文献综述1.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意义及作用伴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国内的次带危机也越发严重。虽然中央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以抵御经济危机的影响,但是当前的建筑市场仍然未走出低谷。在当前建筑市场步入低谷的情况下,建筑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向用户提供质量好、造价低、工期合理的建筑产品。要想生产一个优良的建筑产品,除了设计、材料供应等因素之外主要靠先进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有效的、科学的现场施工管理来保证。施工组织设计,就是对拟建工程的施工提出全面的规划、部署、组织、计划的一种技术经济文件,作为施工准备和指导施工的的依据。它在每项工程中都具有重要的规划作用、组织作用、指导作用,具体表现在:(1)施工组织设计是对拟建工程施工全过程合理安排,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措施。(2)施工组织设计是统筹安排施工企业投入与产出过程的关键和依据。(3)施工组织设计是协调施工中的各种关系的依据。(4)施工组织设计为施工的准备工作、工程的招投标以及有关建设工作的决策提供依据通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可以全面考虑拟建工程的具体施工条件、施工方案、技术经济指标。在人力和物力、时间和空间、技术和组织上,做出一个全面而合理符合好快省安全要求的计划安排,为施工的顺利进行做充分的准备,预防和避免工程事故的发生,为施工单位切实的实施进度计划提供坚实可靠的基础。根据以往工程实践经验,合理的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能准确反应施工现场实际,节约各种资源,在满足建设法规规范和建设单位要求的前提下,有效的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2.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工作的由来和发展现状施工组织设计是前苏联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在20世纪60~70年代,我国各施工企业均为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所以对施工组织设计重视不够,当时只将施工组织作为一本技术性文件,职能单一,与整个项目管理项目组织无关。在进入8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施工组织设计也在不断地改变自己的角色,在施工组织中加入了项目管理的一些职能,施工组织设计由原来的纯技术性文件改变为技术管理性文件。随着项目法在全国的大面积推广和我国招投标工作的开展,作为施工组织设计已经不单纯是一个技术组织文件了。它不仅指导项目的技术实施,而且在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季节性管理、项目组织、项目协调等方面做了大量文章。近几年,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又增加了关于降低成本与新技术开发的一些内容。3.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工作存在的问题从目前我国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情况的现状来看,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目前所累积的建筑施工技术资源得不到有效、充分的应用,特别是其中的智力资源,这一方面是编制人员自身素质和经验不足造成的;另一方面是传播渠道不足不畅通所致。对早已有的成功经验没有进行借鉴,所编制的内容缺乏新技术、新工艺,没有起到提高劳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的作用。(2)有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人员缺乏技术理论基础和具体施工经验,编制中只是对技术规范照搬照抄,而未对具体工程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和设计,没有起到指导施工作用。 (3)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对每个建筑工程逐个进行编制,以适应不同工程的特点,但不同编制人员对于同类型的施工工艺在进行编制工作的同时,作了大量不必要的重复劳动,降低了工作效率。(4)现在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只作为技术管理制度的一项工作,它主要追求施工效益而很少考虑经济效益,存在只注重组织技术措施,而没注重经济管理的内容,以至在实施过程中不讲成本,没有实现经济效益的目标。(5)目前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经常是技术部门的几个技术人员包揽,技术部门搞编制,生产部门管执行,出现设计与实施分离的现象,以至造成施工组织设计只是个形式而已,不能真正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4.结论随着工程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施工组织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正在逐步的得到纠正。从目前我国施工组织设计内容上逐步变化的趋势来看,它正在慢慢地向目前我国颁布的项目管理规范推进,由项目管理规范中规定的项目管理策划代替施工组织设计也指日可待。二、设计(论文)主要内容(一)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书部分1.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地点特征、建筑面积、结构特点,施工条件等。2.施工组织管理机构:(1)选择该项目的组织形式;(2)确定项目经理部的机构设置;(3)项目经理的遴选与职责;(4)项目经理部成员的主要职责;(5)施工项目经理部的管理制度等。3.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1)选择土方工程施工方案;(2)选择基础工程和主体工程施工方案;(3)选择装饰工程施工方案等。4. 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单位工程施工进度网络计划或单位工程水平横道进度计划,必要时对计划进行优化,在横道图中,做出劳动力资源需要量统计图。5.各种资源需要量计划:(1)技术准备工作;(2)主要施工机械需要量计划;(3)主要材料需要量计划;(4)主要工种施工力量需要量计划;(5)现场准备工作等。6. 施工现场布置:设计布置垂直运输机械、搅拌机械、材料和构件堆场、钢筋和木工加工棚、办公及休息用房、食堂、厕所、现场施工的临时供水供电线路、施工临时道路等。其中材料和构件堆场、临时房屋等的面积,应根据定额标准和经验确定。7.质量安全技术组织措施:主要拟定编写在施工中如何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降低成本的技术措施等。8.计算技术经济指标:施工场地占地面积、施工工期、劳动量、劳动力均衡系数、采用合理施工方案和先进技术的成本节约指标等。(二)外文资料翻译翻译与本题目相关的不少于3000字的英文文献1篇。
家有一宝C
摘要: 传统框架施工技术随着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慢慢地不适应工程的需要了,对框架施工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框架施工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它的框架梁间距较小,往往采用的施工方法是非常单一的,最多用的就是搭设满堂脚手架的方法,这对面积较大的高层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积大用料量必然会随之增大,工期就会增加,施工成本必然就会增加,再加上这种施工方法自重较大,工人质量意识也是参差不齐,交底不透彻等都是制约的因素。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对无板框架结构的特点进行分析,对无板框架结构的结构类型、施工流程等进行分析,并配以具体工程案例进行相应的佐证,充分的来论证无板框架结构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 无板框架;高层建筑;施工;结构类型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力度逐年加大,也无形中带动了建筑业发展的突飞猛进,近年来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造型新颖的建筑群。传统施工方法在施工的过程中的弊端逐渐地暴露了出来,其成本较高就是很大的短板,支模架整体安全的因素影响是由很多要素影响的,这个时候风险显得有些大,可控程度较低,在适应程度上已经不能满足现行建筑施工安全,企业增效创收这块也成了阻止企业提高标准的障碍。无板框架结构支模施工技术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的,它将传统高架支模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一规避,这种新技术在承重、操作、安全防护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有机的结合,使其成为一体,尤其是危险性系数变得越来越小,在方法上进行了相应的创新,由之前的危险性较大的满堂架高架支模变为分层式分离支模方法,这种方法的变化,促使其施工的方便程度大大地得到了提升,结构上也变得更加的轻巧,安全风险也得到了大大的降低,这时施工效率就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提高,不仅符合现代建筑企业安全施工的要求,也满足了相关企业增效创收的要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无板框架结构特点
在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一些问题慢慢地涌现了出来,这时相关的`研究者与践行者意识到了遇到了瓶颈,当时迫不及待的需要一种新技术的出现,一种新型的无板框架结构技术恰是众望所归,从源头上解决了大部分高空作业方面遇到的一些棘手问题。无板框架结构支模架的应用,其效果是超出了践行者的预期,它大大地解决了大截面混凝土梁施工的支撑问题,这时操作问题也迎刃而解,从而真正实现了模板支撑的强度、刚度,其稳定性和施工安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无板框架结构施工具有很强的应用性,这是因为该施工方法有两个特点:一是解决了工人无施工操作面的问题;二是解决了高空作业的问题,当这二个问题得到了解决,无板框架结构施工难题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很好的解决了。可以看出新技术的应用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有所改进的,在改进的过程中安全问题始终是第一位的,这个时候无板框架结构的卓越的性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2无板框架结构的结构类型
无板框架结构的结构类型有很多种,但是在实践中有三种是经常用得到的: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这三种类型是各有千秋,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用到不同的结构类型。在实际应用中最广泛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因为该结构具有塑形能力强、用料非常的广泛、造价成本低等特点,同时具有布局灵活、耐火性好、结构强度大等优点,但是也是有其缺点的,其建筑结构本身自重大,很多结构是不适合应用的。抗裂性差也是面临的一大难题,裂缝在不同的环境影响是不一样的,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耐久性,也限制了普通RC用于大跨结构,高强钢筋无法应用;同时它还存在承载力有限、构件尺寸太大等弊端;施工复杂程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例如天气、工序、工期都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还是相对来说是差一些的,一旦结构被破坏,这时其修复、加固、补强是比较困难的。考虑到上述综合因素,我们可以推断出什么是最为合理的,即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完美结合的建筑结构。
3无板框架结构在工程的实例应用
朱雀E时代广场,位于XX市雁塔区纬二街,XX医学院对面,西邻双鱼大厦,东临朱雀路。本工程地上主楼三十一层,裙房四层,地下二层,建筑总面积为108958m2,总高为,局部最高处101m,工程确定了XX省“长安杯”,XX省建设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等管理目标。一至四层裙房为商业用房,五层以上标准层为办公及住宅用房,层高,框架一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8度。在正立面中间部位即加20到23轴之间5-21层有一高度达46米的无板框架结构,框架柱截面×,横向3跨柱距10m,纵向3跨柱距;框架梁截面均为×,从裙房屋面开始每隔三层即在8层、11层、14层、17层、20层与框架柱连接。在新结构应用中,受悬挑脚手架原理的启发,充分利用其承载能力,发挥结构自身的架构空间,利用工字钢结合工程结构有机的结合,这时对工字钢地规格选用是非常考究的。根据对该部位工程设计需要考虑诸多因素的综合分析计算研究,如混凝土强度等级、构件截面尺寸、施工速度、施工季节等,框架梁柱的自身建立施工操作平台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进行相应的利用,形成一个闭合的承载体系,这时大截面混凝土梁施工的支撑和操作问题就迎刃而解。解决在钢梁上对应支撑架立杆部位的问题也出现了转机,焊上短钢筋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这样可以防止支撑架立杆滑移,另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同时将架体与施工完结构柱拉结固定,确保架体整体稳定性,从而实现更加牢固的作用。采用14#工字钢作为钢挑梁,在靠近框架梁两侧焊10#槽钢夹板,用于固定钢挑梁,确保支撑架固定牢固。
4新技术实施的效果
无板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研究不是简单方法的罗列,而是根据工程施工实际的情况综合的把握,在其对传统施工工艺技术的弊端进行充分的分析、比较,有针对性地提出充分利用和发挥结构自身承载能力,解决现在面临的棘手的问题,对现有的技术进行突破。事实证明,该技术工程应用取得了新的飞越,其特性,如安全可靠、质量保证、技术经济效益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进度目标:原定该部分二十一层结构二零零六年十月二日浇筑混凝土,结果提前至二零零六年九月二十八日浇混凝土。工期提前五天,确保提前实现。质量目标:本工程混凝土强度经检测,柱、梁混凝土平均强度等级分别为和,达到设计强度的121%和128%,拆模后水平构件平直度偏差最大值为7mm,竖向构件垂直度偏差最大值为4mm,根据实际情况,现浇结构外观质量达到预期目标。经济效益:该技术与传统满堂脚手架相比,有其很大的差异性,最为主要的是支模架的不同,因此支模架成本是影响各施工方法经济效益的关键。采用满堂脚手架需投入420t钢管,折合长度为138600m,扣件13万只,平均占用周期为130天。采用新技术后,只需投入钢管160t,折合长度52800m,扣件万个,占用周期180天。采购型钢二十八吨费用为十四点二万元,一百八十天折旧费计万元。
5结论
无板框架结构是建筑工程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技术,恰好解决了传统高架支模方法的弊端,将其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一一规避,这种新技术在承重、操作、安全防护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有机的结合,使其成为一体,尤其是危险性系数变得越来越小,在方法上进行了相应的创新,对其进行结构类型的施工技术研究,促进施工技术的改进和提高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满堂架高架支模变为分层式分离支模方法,这种方法的变化,促使其施工的方便程度大大的得到了提升,结构上也变得更加的轻巧,安全风险也得到了大大的降低,不仅符合现代建筑企业安全施工的要求,也满足了相关企业增效创收的要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作者:陈科 单位:重庆中环建设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汉井文.浅析某建筑工程无板框架主体结构施工[J].知识经济,2011(08).
[2]许志攀.无板框架主体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6).
[3]朱宝莉,杨军.无板框架主体结构施工[J].民营科技,2010(07).
之前也是为论文苦恼了半天,网上的范文和能搜到的资料,大都不全面,一般能有个正文就不错了,而且抄袭的东西肯定不行的,关键是没有数据和分析部分,我好不容易搞出来一篇
Engineering Structures是土木工程领域的顶尖期刊之一,是SCI期刊,2016-2017影响因子为2.258. 由于土木领域面向工程技术,因此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问题与创新论文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
摘 要:工程建设监理是建筑业发展过程中解决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其任务就是控制工程项目的投资、进度、质量目标。针对工程项目施工准备阶段及施工过程中工程监理控制
欧式别墅设计开题报告的格式(通用)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