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46

小小miffy
首页 > 学术论文 > 民歌兰花花毕业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叶子飞扬

已采纳

蓝花花叙事曲是一首流行于陕西和青海、甘肃、山西部分地区的传统民歌。兰花花,据民间传说实有其人,是陕西固临县临镇某村的一位女子,长得美丽,渴望幸福,但却被迫嫁给了一位姓周的地主“猴老子”。

兰花花不甘于封建势力的压迫,自找“情哥哥”,并敢于信誓旦旦地宣布:“咱们俩死活长在一搭”。民歌不仅鞭挞了封建买卖婚姻对妇女的摧残和迫害,同时还赞扬了兰花花勇于冲破封建礼教、大胆追求婚姻自主的反抗精神。

根据故事的发展过程,将乐曲分为“引子”、“蓝花花好”、“抬进周家”、“出逃”和“尾声”五个部分。

它通过对兰花花这样一个美丽、善良、天真而纯朴的农村姑娘典型形象的塑造,以及她在爱情上的不幸遭遇,展现了兰花花勇于向封建势力抗争的坚强性格。作品借鉴国西洋奏鸣曲的曲式结构,融合了中国戏曲音乐中的一些表现特点,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其中“引子”用于拉开故事帷幕,起过渡作用;“尾声”用于再现主题,进一步抒发对蓝花花的怀念和对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痛恨,这两部分的篇幅不大,在分析时不作赘述。“蓝花花好”、“抬进周家”和“出逃”三个部分是叙事曲主要描述的情节,也是作品分析的主要内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蓝花花叙事曲

89 评论

荷塘荔色

脍炙人口的陕北民歌《兰花花》是一首叙事性独唱歌曲。歌曲语言淳朴、旋律优美流畅,有较大的艺术感染力,深得群众喜爱。运用“信天游”曲调的《兰花花》;曲调高亢悠扬柔美、开阔有力,节奏舒缓自由,极具陕北特色。它以优美舒展的音调,纯朴感人的语言,塑造了一个热爱生活,向往纯真爱情,敢于反抗封建婚姻制度的农家女兰花花的形象。鞭挞了封建买办婚姻对妇女的摧残和迫害,同时也高度赞扬了兰花花勇于冲破封建传统礼教,大胆追求婚姻自主的反抗精神。《兰花花》分析:全曲是典型的“信天游”分节歌形式、两句体、多段式,具有很强的叙事性。第一、二段:开始以极高的音起句,曲调一开始就出现两次四度(6 2)跳进和句中的四度甩腔起强调和突出人物的作用。在兰花花的“花”字,其旋律la上用了波音,起强调和突出人物的作用。第三、四段:由G调转入C调,速度慢一半,语气也特别悲痛,描绘兰花花被迫出嫁情景,从侧面反映出封建礼教的无理与凶残,我们也能从音乐中听到兰花花那清晰的哭腔。第五、六段:通过果断而坚决的唱腔,我们可以感到女主人公的坚决的反抗。第七段:描写了兰花花的出逃,采用了紧拉慢唱的摇板,情绪紧张而热烈。第八段:转回G调,用无限的激情刻画兰花花逃婚成功。用重复句,生动地表现出兰花花为追求美好的婚姻而勇于冲破封建礼教的决心和大无畏的反抗斗争精神。《兰花花》真实小故事:兰花花原名姬延玲,小名叫叶子,1919年出生于延安南川临镇街一个农民家庭。她从小就心灵手巧,长的俊秀,到十二六岁的时已出脱得端正水灵,亭亭玉立,如出水芙蓉,像雨后马兰花一样惹人喜爱,人们给她送了个绰号码叫“兰花花”。红军中有个战士,他与兰花花一见钟情,偷偷相爱,发誓要死死活活相伴终身,不久两个便发生了关系。因红军奉命过山西东征,红军战士只得和兰花花难分难舍地暂时告别。兰花花的父母认为女儿败坏了自己的门风,便托媒人把17岁的兰花花许给临镇后街富户任老五的的小儿子任小喜,兰花花不从,在父母的威迫下响吹细打抬进了 任家。任小喜吃喝嫖赌无所不为,后因在宜川抢劫杀人被处决。第二年,兰花花又被父母强迫嫁给了临镇一个姓石的富户人家。石家用的小子生得十分丑陋,满脸大 麻子,他看上了兰花花的美貌,不惜花钱把兰花花买去妻。兰花花在石家受尽折磨,她日思念自己的红军情人。因精神过于苦闷,终于在1942年月日正月病死, 死时24岁,留下一女一男两个孩子。红军战士东征胜利后回到陕北,得知兰花花被迫嫁人,非常难过,但又怕给兰花花带来麻烦,故也没敢去 看望兰花花,只有苦在自己心里。以后又听到兰花花病亡,悲痛欲绝,一病不起。在医院治疗中暗自构思怀念兰花花的相思之歌。出院后,他恰好又转业到固临县 (今延安市临镇)文教科当科员。不久又调到固临县小学任教导主任。他还朝思暮想兰花花,便把在住院时编的兰花花歌曲整理出来(全长84句),把任家改为周 家。教学生娃娃和村民演唱、传诵。《兰花花》很快在固临、延安、宜川、绥德等地传唱开来。后经延安鲁艺音乐工作者收集整理,迅速传遍了陕甘宁边区和大江南 北。全国解放后,唱遍了新中国。

244 评论

太阳的路

这是一首陕北民歌,歌曲描写了一个动人民间的爱情故事,体现了少女纯真的爱情和旧社会人们生活的困苦。你看过这首歌的歌词应该就知道是什么故事了: 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个英英采, 生下一个蓝花花,实实的爱死人. 五谷子那个田苗子,数上高梁高, 一十三省的女儿,就数上蓝花花好. 正月里那个说媒,二月里定, 三月里交大钱,四月里迎. 三班子那个吹来,两班子打, 撇下我的情哥哥,抬进了周家. 蓝花花那个下轿来,东张西又照, 找见周家的猴老子,好象一座坟. 你要死来你,早早地死, 前晌你死来,后晌我蓝花花走. 手提上那个羊肉,怀揣上糕, 我拼上个性命,往哥哥你家跑. 我见到我的情哥哥呀,有说不完的话, 咱们俩死活哟,长在一搭.

359 评论

感觉不会再

《兰花花》是陕北”信天游“中流传较广的一首,曲调高亢悠扬柔美、开阔有力,节奏舒缓自由,极具地方特色。它以优美舒展的音调,纯朴感人的语言,塑造了一个热爱生活,向往纯真爱情,敢于反抗封建婚姻制度的农家女兰花花的形象。鞭挞了封建买办婚姻对妇女的摧残和迫害,同时也高度赞扬了兰花花勇于冲破封建传统礼教 ,大胆追求婚姻自主的反抗精神。作曲家王志信将这首脍炙人口的民歌改编成一首叙事性独唱歌曲。改编后将叙事性与抒情性融为一体,大大加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该曲语言淳朴、旋律优美流畅,深得群众喜爱。全曲是典型的“信天游”分节歌形式、两句体、多段式、共8段歌词,具有很强的叙事性。第一段、第二段开始以极高的音起句,曲调一开始就出现两次四度(6 2)跳进和句中的四度甩腔起强调和突出人物的作用。在兰花花的花"字,其旋律la上用了波音,起强调和突出人物的作用。第三 四段由G调转入C调,速度慢一半,语气也特别悲痛,描绘兰花花被迫出嫁情景,从侧面反映出封建礼教的无理与凶残,我们也能从音乐中听到兰花花那清晰的哭腔。第五 六段通过果断而坚决的唱腔,我们可以感到女主人公的坚决的反抗。第七段描写了兰花花的出逃,采用了紧拉慢唱的摇板,情绪紧张而热烈。第八段转回G调,用无限的激情刻画兰花花逃婚成功。用重复句,生动地表现出兰花花为追求美好的婚姻而勇于冲破封建礼教的决心和大无畏的反抗斗争精神。演绎时要注意各段旋律的对比和变化,情绪的发展是旋律变化的原因,转调要准确,前后衔接自然。欣赏时注意体会根据内容的需要变换节奏,增强了全曲艺术表现力。

89 评论

相关问答

  • 工笔花鸟荷花毕业论文

    工写妙合画心境,融会贯通求变革 -----著名花鸟画家赵清国的作品赏析 夫从艺者,托其根于心智也,发其花、笔端墨彩于萱桑也。人之神不能无为,思虑易

    秋刀鱼与禹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花木兰论文研究方向

    先大略的写写文章的内容,在详细的写写看后的感触,跟读后感差不多

    吃客声声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民歌兰花花毕业论文

    蓝花花叙事曲是一首流行于陕西和青海、甘肃、山西部分地区的传统民歌。兰花花,据民间传说实有其人,是陕西固临县临镇某村的一位女子,长得美丽,渴望幸福,但却被迫嫁给了

    小小miffy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魅力兰花》杂志

    话说我是不知道滴~~~~~纯粹是看到约翰尼德普

    我是你的大白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兰花花论文参考文献

    书 名: 兰花花(全3册)作者:凡川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出版时间: 2010-4-1ISBN: 9787506348249开本: 16开作者简介凡川,原名,樊永

    Miko米粒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